仕途长歌 第410节

柏林泉热情地道:“你好,闻副主任。早闻大名,只是一直无缘拜会,今天缘份到了,借汪厅长的宝地把你请过来,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这位是张市长。”汪厅长又说。

市长张刚年龄和柏林泉相若,中等个头,身材发胖,头发已谢掉一多半,油光光的脑袋闪闪发亮,给人的第一感觉很不好。

没等汪厅长介绍,那位女士主动道:“闻副主任,你好,我自报家门,姓段,段玉萍,在苍茅负责农业。”

苍茅市是山区市,和其他地方稍有不同的是,政府副职中分管农业的地位很高。这很好理解,因为上级拨下来的各项专款以农口为主,在这样的贫困地区,谁能掌控财权谁的地位自然就高。对这个情况,闻同也是了解的。

长得不错,有点象崔淑香,娇小玲珑,不过比她要大些。闻同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和她象征性地握了握,客气地道:“段副市长,你好。”

酒到中途,柏林泉道:“闻副主任,我和张市长、段副市长刚从杳踪镇取经回来,很受震憾。这不,一到江映我就搬出汪厅长,想请你到我们苍茅去视察,帮我们号号脉,诊断诊断。”

诊断是假,想加入省“大农业、大流通、大市场”区域合作组织才是目的,加入合作组织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

闻同心如明镜,道:“柏书记客气了,你这么盛情,我哪敢不支持。”

段玉萍声音很是动听,道:“闻副主任,我们苍茅是山区,地方穷,但环境好,没有被现代工业破坏。我们参观杳踪镇、望水县和义南县后,感触很深,也想大力发展环保农业,主要走特色农业的路子,请你一定要支持我们。”

闻同含糊其辞地道:“相对贫困落后的山区,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地区,我们也很关注。”

“那就太好了,如果能得到你的支持,把我们全市列入省农业“三大”区域合作组织,那我们苍茅就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了。”段玉萍说。

柏林泉向闻同敬酒,说道:“帮助山区人民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省委省政府的期望,是我们现任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也是一代代苍茅人的梦想。闻副主任支持帮助我们苍茅向这个宏伟的目标奋进,我老柏代表全市人民感谢你!”

段玉萍立即道:“我回去就着手组织对现农业发展规划进行修改调整,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资金计划书,保证在你下去视察前报上来。”

闻同心中颇觉诧异,怎么市长张刚寡言少语,段玉萍这个副手却这么主动?

喝罢酒,柏林泉道:“汪厅长,闻副主任,我们在十里山庄安排了小节目,请二位移驾。”

闻同已经约了蒋冬葆见面谈事,哪有心情去享受什么夜生活,道:“真是抱歉,已经约好了人,推辞不得。明晚我作东,请三位到十里山庄。”

纠缠了一番,柏林泉见他坚辞不受,就看向汪厅长。老汪对闻同颇为了解,道:“闻副主任刚到,免不得有许多重要安排,下次吧,下次我作东请各位。”

因为家还没搬来,闻同就临时住在大厦宾馆。办公室为他安排了个大套间,房间内所有物品全都更换一新,包括家俱、墙纸和地毯等。

事实上几位主要领导都在宾馆拥有专用客房,供其午休和会客使用。

闻同一下车,大堂总台值守人员立即拨打电话,分别通知经理和为他专设的服务员。

“闻副主任,您请。”经理一路小跑着来到大堂门口,亲手为他开门。

闻同客气地道:“谢谢你。”

经理哈着腰跟在他身后,道:“您太客气了,为领导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我叫李军,大家都喊我小李。”

孙家祥心下一乐,暗道闻副主任才三十,你都四十多了,还小李!小李是领导对你的专用称呼吧,其他人也敢?

不过这事他见得多,早已见怪不怪,心里发笑脸上却丝毫不露,比李军还要下作的也大有人在,这其实算不得什么。

蒋冬葆已经等在楼道里,见闻同到了,忙迎了过来。

闻同看了看表,九点三十五,超过了约定时间五分钟,说道:“抱歉,还是迟到了。”

李军没想到闻同还要见蒋冬葆,他是眉眼活泛的人,立即抢上前道:“蒋处长,您好,不知道您到了,让您在楼道里站着等,是我失职,请您批评!”

宾馆经理属委办公室分管,级别虽然不高,按正科走,但由于平时和委领导接触得多,所以对非要害处室的负责人就不是那么恭敬。

蒋冬葆暗道你平时可没这么热情过,今晚一看到闻同见我就象换了个人,真是眼皮子浅,不过这种人犯不着和他一般见识。

“没事、没事,是我没打招呼,谈不上批评。”蒋冬葆说。

进了客房,李军又是指挥服务员小徐泡茶,又是让她上水果,还非要让餐厅作夜宵。

第575章 招揽旧部

闻同被李军的过度热情搞得有点烦,又不好开口批评,只得婉转地道:“夜宵就算了,你忙你的去,我还要和蒋处长谈点事。小徐,你也去吧,有事我再找你。”

李军消息灵通之极,一出门就拽着闻同的心腹孙家祥问道:“孙科长,闻副主任有没有什么其他生活习惯?”

孙家祥道:“没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他是很随便的一个人,你安排服务员照顾好日常生活就行。”

对孙家祥李军可不敢有丝毫怠慢,开玩笑,人家是闻同带来的专职司机,而且一来就从副科提为正科,这样的人岂能冷落。

“你可得对老哥说实话,不能让哥哥犯错误。领导日理万机,日夜操劳公务,我们搞后勤的就得尽一切力量考虑周详,为领导服好务,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休息好、工作好,是吧?”李军满脸恳切地说。

孙家祥只得道:“对,是这样。”

李军说:“走,去我办公室喝茶,小徐,记住有事随时喊我,我就在办公室,哪儿也不会去,知道吧?”

随意和蒋冬葆聊了一阵子后,闻同道:“来我这边吧,到‘江边办’综合处屈就,怎么样?”

他的邀请在蒋冬葆的意料中,收到他的短信时,蒋冬葆就明白了他的目的。

“江边办”是副厅级编制,综合处顾名思义就是第一大处,其负责人在几个副主任里排名第一位,一般情况下在主任卸任后第一副主任都能够按顺序接班。

对闻同知之甚深的蒋冬葆明白,他不可能长期担任委二把手,更不可能长期兼任“江边办”主任。按他的上升速度,如果自己去干这个第一副主任的话,那离接他班的日子就不会太遥远。

这是一层,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层,江边经济走廊建设是全省战略大规划,良好的基础摆在那里,很容易就能出成绩。

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层,是以“江边办”是众人争抢的热点部门,他能主动招揽自己当主要助手,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当然愿意!

“你看得上我,我是求之不得!”蒋冬葆没有做作,直接表了态。

蒋冬葆走后,闻同又拨通单荣国的手机,略略寒暄后即道:“老伙计,我这边要组建省农业‘三大’区域合作组织办公室,和委职能处室农村经济处合署办公,想来想去,这两副重担请你来担最合适,能不能过来帮我?”

闻同原本想带杜子坤过来,但倪正林不放人,他不好勉强,只得退而求其次选中单荣国。

单荣国和莫市长一样,风格偏于保守,进取心不足,但大方略闻同已经定下了,所以他的这点缺憾就不那么重要了。

他的优点是为人比较正直,有原则,工作扎实,这是闻同最为看重的。

单荣国正在陪莫市长加班忙江边经济走廊的事,猛可里接到闻同的招揽电话,一时还反应不过来,道:“多谢您的看重,说实话,我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那好,我静候佳音。”闻同说道。

首节上一节410/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