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402节

当晚,心情复杂的苗长刚坚拒了闻同的挽留,连夜回了边湖。

数日后,市委召开常委会议。莫市长不失时机地道:“作为市推进小组常务副组长,不宜绕开县委一把手开展工作。此前由闻同同志配合时,就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事件,这刚一绕开他就出事了,出事了偏偏又不能解决,还得他来才处理下来。对于工作严重失职的王志远同志,我提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苗长刚脸上阵红阵黑,被他指责得哑口无言。

温健祺道:“送王志远同志下去时,我就交待过他,要虚心向闻同同志学习,要注意班子团结,结果还是没听进去。对于莫市长的提议,我赞成。”

二把手和三把手态度鲜明,其他常委也就不好反对,要么跟随,要么含糊以对。

倪正林虽然明知莫市长是在有的放矢,但他自己也对不知轻重的王志远很是恼火,此时无法也不想护短,就顺水推舟明确表态同意莫市长的意见。

会议结束没多久,闻同就得知了会上的基本情况。他心里禁不住苦笑连连,这下子更是被老苗恨死了,心说看来是该采用小秋的计策,主动出击,以备不测。

五一长假前夕,中央召开培养选拔青年干部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虽然顾紫言数月前就提点过闻同,但闻同现在却无心过多关注,更无心去考虑五一长假的私人安排。

自月初起,天就只下过几次小雨,这在往年是不可思议的。

各级气象部门已经发出预警,未来两三个月有可能会出现特大旱灾。虽然眼下旱情还不算严重,但少有的征兆引起了闻同的警惕。

以杳踪镇为中心,涵盖望水和义南的大量耕地种植的辣椒和香糯米等作物,是杳踪镇工业园的原料来源,事关广大农民生计和大量企业的原材料安全,闻同丝毫不敢大意。

其中辣椒已经定苗,且多数种植在旱地,所受威胁最大。香糯米主要在晚稻种植,如旱情果真再持续两三个月,那也将会受到致命威胁。

这样的情况,让他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第563章 旱情如火

自几年前闻同出任望水县农业副县长以来,县水利局就出台规定,每年秋收后全县大大小小的水库就要关闸蓄水。

今年也不例外,截止目前全县各水库湖泊都蓄满了水,连长湾河上十几座堰坝内也成了临时大水库。

五一长假后,旱情持续。

闻同坐不住了,立即召开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专题部署抗旱工作。在他的主持下,会议形成了几项决议。

第一,全县大大小小地表径流全部截流入库,力争不让一滴水流入不可引水灌溉的乐水和大江水。

第二,成立县旱情应对领导小组,闻同亲任组长,王志远任副组长,杜子坤任执行副组长,县水利局局长钱广财任办公室主任。

第三,临时有限管制全县农业灌溉水资源,没有农业副县长杜子坤签字审批,任何水库湖泊不得开闸放水灌溉。

第四,在全县范围内勘测地下机井井位,尤其是山区。

通过花金琅,闻同把牛佑才约到市里共商对策。老牛原本不是太在意,见他动作这么大,出于有备无患的考虑也跟着紧张起来。

到五月下旬,旱情仍在持续。

各级气象部门开始频频发布预警,省市两级政府重视起来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对策。

在望水县,闻同再次召开县委县政府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原县旱情应对领导小组转为抗旱救灾指挥部,闻同亲任总指挥,王志远任副总指挥,杜子坤任执行指挥兼办公室主任,周广仁协助杜子坤。

除陈金光和县长助理老樊专责配合乐水大开发外,其他县领导均获划片负责某几个乡镇或单位,以加强领导。

指挥部临时全面管制全县水资源,统一调配使用。农业生产实行节水灌溉,工业生产及服务业实行节约用水,有限限制生活用水。

从五百万应急保障预算中划出三百万,用于抗旱救灾工作。紧急采购一批抗旱救灾物资,并作适当储备。优先保障抗旱用电。

同时,发动农技人员下乡培训科学节水灌溉,向农民免费发放培训资料,并抽调干部下乡开展督查。

六月上旬,县政府再次动用五百万应急保障预算中剩余的二百万。

随之,市政府向望水县紧急划拨一百五十万抗旱救灾专款。

六月中下旬,望水县接连收到省政府、市政府、中央政府多次划拨的抗旱救灾专款。

烈日炎炎,旱情似火。

闻同忧心如焚,连日来奔忙于田间地头,连吃饭都只能匆匆地就地解决。

山下地区有长湾河流域的诸多水库和湖泊,又有地下水可供抽取,在救灾资金陆续到位后情况还算不错。

但山区就不一样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依赖的地表水大部分早已干涸,现在完全依赖于抽取地下水。

截止目前,全县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均生长正常,可外县就不行了,最严重的已经旱死六成!

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一年多前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果没有那次痛下决心大兴水利,今日的望水县恐怕也会和外县差不多。

罕见旱情迅速传导到股市,受此影响,四海有芳和成光酒业两大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大幅滑落。

杳踪镇低山旱地是重要的辣椒、猕猴桃产区,是四海有芳最核心的原料基地,也是闻同最为关心的地方之一。

在辣山村一处山谷谷底临时搭起一个二十余平米的草棚,棚下是人工开挖的池塘,池塘边就是深入地下的抽水机井。

长长的山道弯弯绕绕地从谷底一直延伸到村边,道路已经被临时拓宽,并被开挖出一级级土阶。

路上成年男女担着水桶,或实或空,往来不绝。老人和孩子们不能担水,就在地里负责滴灌工作,也没闲着。

一名镇干部和一名村干部站在池塘边,一脸疲倦地看着不断从池塘中取水的村民,时不时地出声制止贪多的人。

一位女村干部坐在破桌子前,不停地翻动着登记簿,寻找取水人的姓名。村民每担走一桶水,她就得在登记簿上记上一笔。

根据县抗旱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辣山村根据农户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限定了每户的取水量。

从村里临时拉下来的电缆线上沾满了干涸的白泥块,外层护套上真道电气的商标若隐若现。闻同站在棚边,抬眼看了看山上垂下的长长的电缆线,问道:“供电能不能保证?”

镇干部答道:“可以,能保证,就是水位下降得厉害,得控制抽水。”

一旁的农业副镇长忙道:“另外三处机井已经打好,随时可以启用。”

杜子坤升任农业副县长后,在所分管的农口提出干部队伍专业化主张,对于不懂专业又不肯学习,或经培训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地清理出去。这其中就包括杳踪镇原农业副镇长胡萍,她又被调整回去继续干老本行计生副镇长。

闻同表情凝重,点点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和老百姓一起共渡难关。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深入一线,不怕困难,不辞辛苦,讲科学,虚心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最后,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村支记悄悄问马凤玲道:“马书记,马上就下午两点了,是去村里吃饭,还是送过来?”

首节上一节40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