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378节

可眼下遇上这事,他要是一个应付不好,就是丢官罢职的结局。

最近县里事情太多,先是高高在上的督查组下来,把全县干部查得人人自危,接着又是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高调进驻,现在突然又冒出市审计局。

他早被这一连串的动作晃花了眼,失去了判断能力,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如单荣国所言“全力配合”市局审计小组。

张惶无措之下,他脑际忽然灵光一现,何不去胡林家探探口风!他老婆也在县医院上班,和骆绮云是一个科室的同事,两人处得虽然一般,但毕竟有这么一层关系。胡林和闻同的关系尽人皆知,他的意思,往往就代表了闻同的意思。

对于同事的丈夫上门,活泛的骆绮云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又是泡茶,又是拿烟。老柯一面客气,一面暗道,人家都说胡家两公婆个个眉眼活,确实没说错,和她比,自己家的那个就差到太平洋的另一边去了。

第526章 苦于应对

拉了好一阵子家常后,老柯道:“胡主任,听说督查组的调查结果很严重?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是不是和它有关?唉,你说,市审计局突然又要来,乱糟糟的,真是想不明白!”

这也能随便透露的?胡林心里一阵不舒服,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道:“关于督查组的调查结果,传言不一定是实,最终得以正式报告为准。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工作,确实和督查组有关。”

老柯是干审计的,对于他所说的“最终得以正式报告为准”一点也不陌生,县审计局哪次审计不是这样?看到的不一定能写进审计报告,写进审计报告的不一定能保留到最后的正式审计报告,正式审计报告不等于处罚,处罚不等于执行。

当然了,如果是县委书记或县长严加督办的案件,那就不一样了。

“原来是这样。单县长要求我们全力配合市局审计小组,可是——县纺织公司那里,情况那么特殊,真是作难!胡主任,县委这边是怎么考虑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才好?”老柯直白地问道。

胡林眼神飘到电视屏幕上,淡淡地道:“那就去呗。”

老柯一愣,这是什么意思?见胡林的样子,他知道得告辞了,客套了几句后,站起身道:“多谢胡主任指点,你忙,我走了。”

他边说边从包里掏出只颇为厚实的信封,递给骆绮云道:“骆医生,这是你嫂子给小虎买零食的。”

没等老婆骆绮云说话,胡林眉头一皱,严肃地道:“老柯,赶紧收回去,不能这样!”

“就是女人家的一点小心意,太寒酸,拿不出手。”老柯陪着笑脸说。

骆绮云笑道:“柯局长,你知道我们家老胡的,讲原则,对自己对家属都要求很严格。我和嫂子是同事,天天见面,她的心意我领了,钱不能要。”

老柯把信封往餐桌上一放,人赶紧朝门口走去,道:“胡主任,骆医生,我走了——”

骆绮云抓起信封,追过去塞还到他手里,道:“我是认真的,说不能要就是不能要,赶紧拿回去,别把感情弄生分了。”

撕扯一番后,老柯无法,只得接过来,说道:“你们也真是,就是自己人的人情往来,又不是外人。”

出了门他好不沮丧,本想搭上这条线,不求升官,但求自保,万一自己工作上有个闪失时好有人照应,可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收。要说这钱已经不少了,五千多呢,看来传言不虚,他们看重的是官位,是前途。

见鬼,“那就去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想。

他带着一肚子的不解和烦闷回到家,刚进门,就听到小孙子在向奶奶“请假”:“奶奶,老师布置了手工作业,让和明明一块儿做,就一会儿,很快就回来,要得吗?”

时候已经不早,他老婆正在拖地,连头都不抬,颇不高兴地道:“那就去呗!”

都这么晚了,还要出门,老柯正要呵斥小家伙,话未出口忽地一呆,猛一拍自己的脑袋哈哈大笑道:“我真够笨的,那就去呗,那就去呗,原来是这样,哈、哈,原来是这样……”

他老婆直起身体,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星子,把拖把往他手上一塞,道:“你神经病,没事乐成这样,拖地!”

老柯眼一瞪,道:“你懂什么,上个班,和人家一个科室,就不知道搞好关系,屁本事没有!”

对莫市长采取的“围魏救赵”策略,闻同虽然不能公开反对,但心里并不赞成。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他不希望自己的治地被人变成争斗的场所,弄得气氛紧张,乌烟瘴气。

工经副县长李斌说是分管工经工作,实际上手中权力十分有限,杳踪镇在马凤玲的牢牢控制之下,县开发区又由王瀛洲分管,这两处工业重地他一处也插不上手。

本职工作不饱和,他满腔热情无处释放,就一门心思扑在县纺织公司上,一年下来,倒也把公司搞得颇有起色。

他在县纺织公司成立了成衣分厂,分厂的产品定位很明确,就是周边广大的农村低端市场。

此外,他还努力重振公司传统主业棉纺和麻纺,深挖老客户,积极开拓新客户,找准产品市场,让公司销售额步步上升。县开发区的东方远大服饰,就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主要向其提供中高档服饰里料。

公司业务有了起色,处于无限期放假状态,只能领取微薄生活费的职工们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薪水虽然仍旧很低廉,但总比原来要强得多。

因此,他在公司的威望急剧上升,口碑比原来的金有福要强上许多,连闻同和倪正林也数次公开表扬他。

闻同清醒地知道,公司虽然渐有起色,但其实已病入膏肓,现在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其前途命运早已注定了是消亡。

几点致命之处,决定了它的这一归宿,一是国家政策,二是产权及体制,三是肌体已被掏空,四是倪正林不可能允许它被改制并购。

如果要实施改制并购采取挽救措施,那势必就要对公司进行彻底的审计和资产评估,这是倪正林所决不愿意看到的。

苟延残喘,令其再延续几年生命,待度过国家法定的会计资料保管期限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相关资料予以销毁一空,让县纺织公司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这才是倪正林和朱大姐所想的。

倪家和县纺织公司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在前些年,这几年随着公司日渐式微,已经不那么密切了。

所以,只要前些年的会计资料及其他各种档案彻底被销毁,这些曾经的利益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被闻同抓在手里的那些东西,是不会随着这些而一起消亡的,那都是些具有独立完整法律效力的铁证。

于闻同而言,要的就是这几年缓冲时间,几年后,随着县里经济的快速发展,到时完全有能力逐步消化掉这些下岗人员,不必发愁。

第527章 热情的陷阱

在这种情况下,闻同尤其不愿意公司受到搔扰。上头一再强调,社会安定团结是头等大事,这些事实上的下岗工人好不容易又重新上了岗,如果公司再有个意外,社会一时难以承受这么多新增就业人员,到时势必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群访、围堵、静坐。

市审计局派出了二十人,由一位副局长带队,县审计局抽调了五名业务精英,整个审计小组共计二十五人,队伍可说是十分庞大。

单荣国亲自送审计小组进驻县纺织公司。李斌率领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迎到了厂区大门口。

大门两边拉起了大红条幅,一边写着“热烈欢迎市审计局领导莅临指导工作”,另一边写着“全体干部职工保证毫无保留地配合”。

“冯局长,欢迎、欢迎!”李斌握着市审计局冯副局长的手,十分热情地道。

老冯道:“不好意思李副县长,得打扰几天。”

“哪里,我们是国营企业,接受国家审计是应尽义务。你们能来,表示市领导没有忘记我们,还是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感谢才是。”李斌开通地说道。

为了迎接这次审计,县纺织公司特意把大会议室腾了出来。室内虽然陈旧不堪,但打扫得却十分干净整洁,油漆斑驳的宽大会议桌上蒙着红绒布,还摆放着几盆鲜花。

单荣国扫视了一遍坐满一屋子的纺织公司中层以上干部,极其严肃地道:“这次审计,市领导极为重视,特地委派市审计局冯副局长牵头,队伍规模可以说是罕有。各位都是公司领导干部,有责任有义务无条件地配合审计工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或非法阻挠,否则县政府将毫不留情地追究其失职责任,直至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他讲完后,李斌代表公司发言:“刚才单县长已经强调得很清楚,我就不再多说,只讲一句,大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无条件接受这次审计,包括我本人在内。”

冯副局长是业务好手,对这种老国企的情况可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深知其漏洞及舞弊重点环节之所在。

首节上一节378/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