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350节

县委宣传部长不敢怠慢,此前就召集县属两大媒体县电视台和县报负责人开会,统筹作出部署安排。

在县委宣传部提报的宣传方案上,闻同批示要求“多报导一线基层干部,多报导一线人民群众,要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按照此宣传方案,县电视台、县报将派出记者天天下一线采访,挖掘先进事迹高调宣扬。

同时,宣传方案要求各乡镇大量粉刷口号,悬挂标语,并从县直机关和部分乡镇抽调出一批女干部,成立数支宣传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宣传。

为此,县电视台开设了专题节目《十万人民十万军,个个都是好汉兵》,节目将同步报道大会战,直至其结束。

专题节目原名“上下一心,艰苦奋斗”,宣传部长对这个名称并不是很满意,认为其过于模式化、口号化,缺少激情。待听完闻同的动员讲话后,他灵机一动,马上决定更改为现在这个名称。

当晚,县电视台即播出第一期大会战专题节目,一开篇电视屏幕上就打出“十万人民十万军,个个都是好汉兵”两行十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整整保留了三秒钟之久。

节目除报道动员大会外,还对大会战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宣传。

长湾河及冲里水库整修是此次水利基本建设最大的三项工程之二,前者纵贯全县平原地区,是除乐水外全县最大的河流,也是全县农业生产灌溉水网的主干渠道,后者是县域内最大的灌溉水库,覆盖三个乡镇数万人口。

此外还有一项重大工程,就是沿长湾河“退田还湖”。

次日上午,闻同和单荣国率领县四套班子成员到达长湾河一号堰坝工地。

长湾河并非大河,宽处二百余米,窄处仅数十米。多处河段束水堤坝毁损严重,根本不堪洪水冲击。

另外,在整个河道上人工修筑了十余座拦河堰坝,用于蓄水灌溉沿岸农田。这些堰坝基本是五、六十年代修筑的,历经数十年水流冲刷侵蚀,现今早已破败不堪。

每到农时,沿岸各村不得不临时割取柴禾、茅草再混以泥土垒坝,以敷一时之用,这既误农事又劳民伤财,各村之间还不时为抢水而闹出集体械斗事件。

长湾河是道天然屏障,把两岸阻隔开来,车辆只能绕远路通过河上仅有的两座桥梁往来。

行人则把沿河十多座堰坝作为桥梁,但每年雨季河水泛滥时,几乎都会发生人员失足跌落坝下急流中被淹死的惨剧。

此次整修县里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项社会效益,不但把堰坝作为灌溉、防洪设施,同时还将其设计为兼具交通功能的桥梁。

根据规划,新堰坝坝顶平面宽度将达四米,坝外侧还将加装一道铁护栏,这样雨季泛洪行人通过时可确保安全,同时只要不是持续暴雨导致洪水漫堤,大小各类车辆也都能畅通无阻。

根据专家提交的施工方案,堰坝整修工程将分段、分步实施,先爆破一小段旧堰坝把河水引过去,然后在剩余一大段旧堰坝的上游修筑临时拦水坝,完全把河水围堵入那一小段缺口通过,再爆破这一大段旧堰坝,清理深挖后在原址上修筑新堰坝。

新堰坝将预留足够的泄洪闸口,剩余的那一小段旧堰坝整修也采用完全相同的施工步骤。

第484章 动真格的

这样的工程完全依靠人工是不行的,既费时又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如今不比几十年前,条件已经好了许多,可以部分采用机械作业,如工程挖掘机、起吊机等。为保证施工质量,此次所有整修工程全部采用镇开投栗子堰石场的石料,既坚硬又耐侵蚀。

这是利民的大实事,农民们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场人声鼎沸,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大喇叭里播放着高亢激越的战斗歌曲,一面面红旗在风中飘舞,树上拉着巨大的红条幅,斗大字体的“十万人民十万军,个个都是好汉兵”格外醒目,一切就象电影里一样。

“同志们,乡亲们,县委闻书记,县政府单县长,以及其他县领导都来了,来参加我们长湾河一号堰坝整修工程,请大家热烈欢迎——”乡党委书记拿着大喇叭高喊道。

闻同在如雷的掌声中接过大喇叭,高声喊道:“大家辛苦了!根据县气象局天气预报,近段时间天气晴朗,我们务必要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一鼓作气把工程做完、做好!”

没有过多的形式主义,他放下喇叭后立即穿上带来的短帮雨靴,利落地担起竹筐和村民们一起向临时拦水坝上运送泥土。

县台记者的摄像镜头紧紧跟上他的身影,县报记者的相机也是“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书记带头动真格的,其余人自单荣国以下没一个敢玩花巧,全都实打实地干了起来,就连年过55的周广仁也没闲着。

百姓在实践中的智慧永远值得尊重,乡指挥部采纳了老农的意见,发动各家各户编织出一人多高、密实的稻草毡,然后将其数层叠放以木板为骨架捆绑在一起,再以打入河床的粗钢钎为柱立起一道坚实的草墙。

草墙把大部分河水围堵到爆破开的缺口,漏过来的河水就大大减少,墙后再筑起一道低矮的泥土拦水坝即可把全部河水拦住。

这样一来,因为没有深水制约,村民往泥土拦水坝上运送泥土砂石时可以多人同时进行,进度就快了无数倍。

同时,低矮的泥土拦水坝易于拆除、清理,不会造成河床淤积,草墙拆除后还可以重复使用到下游其他堰坝整修工程上。

闻同一直坚持大运动量锻炼身体,担泥土并没多大问题,可其他县领导就不行了,一个个累得够呛。

考虑到冬天日短,乡指挥部规定午饭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因此大部分村民都是自带饭食或由家人送,只有一小部分住得近的才回家吃。

乡政府根据胡林的安排用大塑料盆送来了饭菜,虽是大锅菜但炒得却颇为精致,味道不错。众人又累又饿,吃起来格外地香。

尽管村民们都知道这些干部晚上就有可能又会钻进饭店,但这还是给了他们同甘共苦的亲近感,让他们看过来的眼神柔和了许多。

临时泥土拦水坝修筑进度极快,午饭后没多久就完工了。随后,几台抽水泵同时发力,很快就把坝后河床里的积水抽干。

等坝后基本无积水后,几台挖土机就开始驶入清除淤泥并深挖河床。挖出来的泥土主要由拖拉机运送到两岸河堤上加固堤坝,同时再辅以大量人力肩挑运送。

切切实实地和村民们一起干了一整天活后,到傍晚收工时县领导们个个都是满身泥水。有那么几位来时还以为不过是走走过场,也没做特别准备,不但衣服穿得正正式式,脚上甚至还穿着皮鞋。

好在乡党委书记考虑周到,专门准备了一批备用雨靴,这才让他们避免了光脚下河的尴尬。

晚上闻同到家时,一身的泥水把兰蕙芷吓了一跳。她吃惊地问道:“怎么这么脏,真下河啦?”

“可不真下河了,哪能来虚的。爸、妈,什么时候到的?”闻同说。

兰树林从沙发上站起身,满脸堆笑地道:“中午到的,累着了吧?快坐下歇歇。”

兰妈妈边接过他的脏衣服边数落女儿道:“你也是,就不知道多准备一身衣服,收工时好换上干爽的。晚上气温这么低,潮衣穿在身上着凉了可怎么得了,一点儿都不懂事!”

兰蕙芷吐了吐舌头没敢还嘴,对丈夫道:“爸妈来送木炭,水烧好了,内衣已经放在浴室架子上,赶紧上楼洗澡去吧。”

有季教授夫妇在前,闻同潜意识里就总拿兰树林夫妇与之对照,越对照越觉得后者和前者相差太远。

兰树林身上小市民习气太浓重,这和他的文化层次、人生经历及所处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相对他兰妈妈还要略好些。

季教授学识渊博、品性高洁,季妈妈也是知书达理、宽容谦和,兰树林夫妇和他们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当然这不是说文化修养是决定性因素,千千万万的农民纯朴善良,而有些学富五车的人却卑劣无耻。

让闻同费解的是,兰蕙芷姐弟五个除了老二兰蕙茵性格和父母较象外,其他四人全然不同。尤其是兰蕙芷,闻同真不知道那样的父母怎能生养出这么一个女儿。

社会学家说性格是后天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而本性是先天的,后天不可改变。根据这套理论,闻同只能认为爱妻是因为本性纯良,所以才克服了后天生长环境中的一些负面影响。

他自然知道这样想很不应该,但人的本能确实很难抗拒。为了不使爱妻伤心,他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深深地掩埋起来。

首节上一节350/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