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22节

“前一阵去省城江映,听说市民广场边有一块住宅用地,我去现场看过,很有开发潜力,完全可以作为镇开投进军房地产业的第一步。”

“经过公司董事会决议,孙贤寿已经在组织力量开展前期摸查。还有,镇环保农业虽然小有所成,但离既定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的本心,还是想在杳踪镇再呆几年。”

赵达成和王金生对视了一眼,王金生道:“你的想法赵书记和我都理解,但县里的确需要你,赵书记的意思,你还兼着镇党委书记,县委向市委推荐你以常委身份出任农业副县长。”

不等闻同表态,赵达成插话道:“纪委书记政治地位更高,但不一定适合你。发展工业固然可以富民强县,但发展农、林、养殖业才能更快更普遍地惠及广大农民。农民,尤其是山区的农民太苦了,我们希望你来挑起这副重担。你也知道,棉花的事——行情总不会一直这样!”

赵达成打了个顿,忍住口没当场说出棉花种植并没有真正惠民。

闻同知道不能也不必推却,只要不让他放弃杳踪镇的职务,其他都可以商量,何况还是“升官”当副县长这样的天大好事。

略思忖了一下,他说道:“赵书记,王书记,你们对我的信赖和栽培,我终身不忘,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负重望!”

赵达成笑道:“对你我很信任,说说看,要怎么‘组阁’,不必假惺惺推辞!”

前不久,市委向市人大提名赵达成兼任市人大副主任,在退休前给了他一个副厅级,并允诺他以县委书记身份直接退休。

王金生是副县级实职,市委也给了他一个正县处级行政级别,一遂其愿。

对于赵王二人来说,他们的政治生命已经接近尾声,彻底退休也就一两年的事。

要不是近两年望水县发展迅猛,确切地说要不是杳踪镇发展迅猛,市委认可他们治理有方,二人恐怕早已经退居二线静待退休了,哪来既保留实权又给级别的好事。

对于他们来说,仕途上升之门至此已经完全关闭,再不须花费心机去竞逐,如何在政治暮年留下点值得怀念的东西,以及如何培养、提携信重之人才是二人最为关心的。

四季春饭店去年净利润是十五万元,今年更是直线上升,从目前来看达到去年的两倍完全没问题。这么丰厚的利润,是怎么来的?谁舍得自己退休后这一切随之消失?

闻同深明二人的心思,见他们心情不错,态度诚恳,当下也笑了笑,说道:“那我就僭越了,我希望杜子坤副镇长能出任农业局局长,马凤玲副镇长升任镇长,胡林副书记可以外调兄弟乡镇出任书记。三个人已经成熟,可以独挡一面。他们是望水人,也是望水县的未来,我相信他们的路不会终止于望水。”

赵达成看了眼王金生,王金生笑道:“你在杳踪镇这几年,的确造就了一批人才,连原本不那么显的人,在你手下总能做出一番成绩。从县委组织部日常考核的结果看,你推荐的这几个人的确不错,是理想的人选。不过,你推荐了马凤玲,方正庭怎么办?他当初可是你点将到杳踪镇去的。”

第187章 心愿得遂

闻同故意挠头道:“我也不舍得放他,可杳踪镇池小水浅,再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

赵达成、王金生相视一笑,两人心照不宣,这个小狐狸够狡猾,就是不说破。

其实三人心知肚明,方正庭是接任崔双虎的最佳人选。

市委已经传了话,接任县纪委书记的将是金光明,那对于赵王二人来说,把方正庭安排到县纪委牵制他,简直是不二选择。

闻同有一段时间没见陈市长了,他觉得该去求见一下。陈照东白天十分繁忙,很难抽出时间见他,就允许他晚上到家里求见。

不出意料,他进门时陈市长还没回家,娄玲在看报纸,从边湖工学院请的女大学生正在辅导妮妮学习,保姆则在忙着做家务。

娄玲和沈姨一样,都好一口乡下的土产,闻同就安排孙家祥定期给他们送一些。

“来,小同,有些日子没来了,照东该回了。”娄玲放下报纸,起身招呼闻同。

“娄姨,大可和管总去了趟欧洲,给您带了点东西。”吕大可、管立昇去德国考察设备,闻同托他们捎回不少法国香水,多数是送给季灵筠的,包青岚、李易秋、闻灵娇、娄玲、沈姨也各有一份。

“不错,挺好的,难得你有心。”娄玲自然不缺香水,但法国原装货还是有吸引力的。

“妮妮明年高考了,学习很紧吧?”闻同坐了下来,随口问道。

“是呀,晚上不到十一点半不能睡,哎——”女儿始终是娄玲心中的疼点。

闻同出主意说:“是不是和孙老师讲讲,老人家或许有些路子,进天都的大学比省内大学总要好些。”他知道娄玲叹什么,妮妮智力、外表都一般,这是她的心头之痛。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听说你处了个女友,云缈日报的记者?怎么不带来看看?”娄玲是从李慧心处得知的,见到闻同就问起此事。

闻同回答说:“云缈日报经济部的,叫季灵筠,她最近挺忙的,下回一定过来。”

没一会儿,门外响起了停车声。闻同一听声音就知道是陈市长回来了,赶忙起身迎到门口。

詹春云仍然兼任着陈照东的秘书,见闻同从门内迎出来,就瞅个空子朝他做了个电话联系的手势。

陈照东已经吃过饭,回家仍然让保姆端了碗白米粥,这是他多年的习惯。

在客厅小坐了会,陈照东领着闻同进了书房,待他坐下后,微笑着问道:“你的环保农业今年收成如何?”

闻同坐姿端正,却又不象许多人那样在领导面前屁股都不敢坐实,毕恭毕敬地汇报道:“以三年前为基数,包括春上四海有芳收购的蕨菜在内,今年截止目前农民因为种植西瓜、辣椒、早糯谷、蘑菇以及其他各类经济作物,人均净增收九十五元三角四分,如果考虑还没有采收完毕的辣椒和晚糯谷,还有秋冬季采收的山药等,全年人均净增收预计可超过二百元……”

“从全镇来看,山区农民全年人均净增收可达二百五十元,超过山下农民。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山区家庭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全年吃杂粮的月份缩减到三个月。争取明年让百分之八十的山民彻底告别杂粮,顿顿吃上大米饭。”

“山区村民都是旱地、林地,自然条件差,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所以执行镇政府的思路就很坚决,效益也就显著得多。”

“上面这些都是当年种当年收的,并不包括三七、当归、猕猴桃等多年生尚未见效益的经济作物,这些作物长势良好……”

“镇农技站今年又充实了三名省农大的本科生,农技站试验农场已经初具规模,在林忠轩老师的带领下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已经出了一项市级科技成果。”

……

见闻同汇报简洁明了,数据确切,显然对工作极为熟悉,陈照东没有掩饰自己的满意,笑道:“看来你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年你第一次向我汇报环保农业的时候,我承诺过,等你抓成功了就会去看看,这个诺言还有效。三年为期吧,到明年年底兑现诺言。你们县委推荐你出任农业副县长,我还有点不放心,现在看来老赵比我有眼光、有识见。不过——”

陈市长的“不过”闻同早已习惯了,先是表扬一番,然后打击一下,最后往往才是关键。

他今天也没例外:“——不过,你这两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上升的步子有点快,过完年才二十六周岁吧?仕途是马拉松,走得快不等于走得远、走得好,适当的休整锤炼是必要的。”

尽管他的话还处于“打击”阶段,闻同却心一沉,心道农业副县长八成是没戏了!心里失望,他却没敢在脸上表露出来。

“主管一镇和主管一县,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能在一个县的农业和农村问题上多锤炼几年,一定会受益终生,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最后”阶段又峰回路转,闻同沉下去的心又高高地泛起,陈市长同意望水县县委推荐自己出任农业副县长了!

他的“打击”不过是要求自己安下心来当好这个农业副县长,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贪得无厌。

对陈市长闻同是真心钦佩,深知这必定是他宦海多年的宝贵心得,当下答道:“我一定会扎扎实实地深入农村基层,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事!”

“嗯,这就好。听你娄姨说,谈了个女朋友是吧?什么时候领过来坐坐。”陈照东话风一转。

有了老领导的认可,闻同知道此事十拿九稳,心情就无比轻松起来。

从陈照东家出来时已经九点了,他原本准备去包青岚家过夜的,但詹春云已经看到他,他情知躲不过去,只得翻出电话本到门岗处打詹春云的传呼。

一会儿詹春云就回过来电话,热情地道:“老弟,出来了是吧?一直等你呢,市水利宾馆,在餐厅等你吃夜宵,快点吧!”

首节上一节122/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