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长歌 第111节

天地间月华如洗,暖风拂面,湖波粼粼,远山如黛,空气中弥漫着乡野间泥土的气息,让人很舒服,很放松。

“多美的地方!”郁玉浅浅地呷了口红酒,幽幽地道。

“我天天呆在这里,倒不觉得。”闻同的话让人十分扫兴。

郁玉睃了他一眼,顾盼间眼波如水。闻同不由心神一荡,忙移开视线。

默然片刻,郁玉突然指着旁边几幢专家楼道:“我现在理解他们为什么愿意呆在这里了,山好、水好、人更好!”

“山可能会变坏,水也可能会变坏,人更可能会变坏!我的心愿就是不要坏得太快了、太过度了!”闻同心有所思,不自觉地就说了出来。

“唉,你太悲观了!”郁玉有些气恼地说。她的气恼不是因为闻同的理智,而是因为他的令人扫兴。

闻同似乎没有意识到郁玉的情绪,说道:“也许吧,我向来就是先往坏处想,再往好处努力。”

郁玉没说话,手肘杵在桌上,纤纤五指捏着高脚水晶杯杯口,倒垂着手腕,轻轻地晃荡着酒杯。她浅红色毛衫的袖口朝下滑落,露出一大截圆润白腻的小臂,优美的“U”型弧线见之令人赏心悦目。

闻同移开目光,从口袋中摸出烟,点燃一支吸上。

两人一时无话。没一会儿郁玉眼睛看向闻同,容光摄人,说道:“你真是一个让女人着迷的男人,难怪季灵筠深爱着你,我很忌妒她!”

闻同愕然,片刻说道:“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郁玉问道:“是这样?”

“没错,就是这样。”闻同肯定地说,“我年幼时父亲就过世了,母亲生我养我,恩重如山,我必然向她尽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家必然会先我而去。以后有了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独立,也会离我而去。真正能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她,所以我说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郁玉“哦”了一声,点头说道:“你这么想,这么爱她,她一定会幸福一辈子的!”

“谢谢,她知道了,也一定会感谢你!”闻同微笑说,“人的幸福就在自己手中,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爱的。保持阳光的心态,认真工作,好好生活,通常是不会被幸福抛弃的。”

第173章 长训班

郁玉再次点头,抬起握杯的右手,坐直身子,左手往楼外镇工业园和山野间划拉了一下,问道:“我一直很好奇,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区小镇,是怎么样变成现在这样的?你明天能陪我四处走走看看吗?”

“我身在官场,有所不能为,只能说声抱歉!而且,如果可以,我想请你帮个忙,取消这项采访计划!”闻同要求道。

下到基层后,闻同数次拜见老领导陈照东,陈照东必定会教诲他要低调行事,尤其是在取得引人瞩目成就的情况下更须如此。

郁玉自然明白他的顾虑,叹了口气道:“很悲哀!好吧,我同意你的要求!”

过了正月十五,季教授正式到杳踪镇讲授经济学基础课程。长训课程是马凤玲倡导和组织的,作为引入外来知识资源,这项工作纳入了镇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

一年二十万元,每周一天课,一年五十天课程,平均一天报酬四千元。对普通人来说,这个报酬无疑是天文数字,但对于季教授这样省内知名的经济学学者来说,并不算出格,所以镇政府干部们并没有什么非议。

要知道人家在省建工集团这样的巨无霸担任管理顾问,一个月才一堂大课,一年就是十五万元。当然,上大课只是基本要求,还有些临时性任务。

长训班的学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镇领导和全体中层干部、部分优秀普通干部,另一部分是镇里几家企业的高层、中层以及梯队人才。

镇政府能参加长训班的普通干部不问可知,就是重点培养对象,盖亮就有幸被选拔进了长训班。

出乎马凤玲预料,镇上几家企业的热情很高,光真道电气就送来了二十多个学员。管立昇亲自带队来听课,象刘度胜、熊宝亭都在学员名单中。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就是原国际电气跳槽过来的工程师于大中,他现在是真道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对他来说,作为技术出身的高管,从头开始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整个长训班共有七十多位学员,按人头均摊费用,每人每天课的费用大概是五十元多一点。

课程被安排在周六上。现在是隔周双休,已经有确切消息,国家将从三月份开始实行全双休。因此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来参加长训班,对学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不便。

镇政府对干部学员的考勤要求很严,学员如果想请假,必须经镇长方正庭书面审批。试想如果不是有特别重要的事,谁愿意颠颠地拎着一张纸去找方石头批假?

马凤玲、杜子坤因为是云缈大学经济学院在职本科班的进修生,自然毋须再参加长训班。

按说闻同也不必参加的,他本就是经济学硕士毕业的,而且还是国立大学的。但季灵筠叮嘱他要和季教授“多接触、多交流,增进了解”,尽可能获取老丈人的好感,为她和父母讲明二人关系时做好铺垫。

季灵筠是周五傍晚到的,她开着车送季教授过来。当晚闻同和方正庭、马凤玲、杜子坤陪着老先生吃了顿饭,又把他们父女二人送到贵宾楼。

考虑到老先生一路辛苦,闻同等人没多作停留,把他们送到后就告辞离开。有老先生在,闻季二人只得克制自己,连对个眼神都得避着他老人家,更别说偷欢了。

季灵筠寻了个机会,偷偷嘱咐闻同,她告诉老先生帕萨特是从真道电气江映分公司借的,让他不要说漏了嘴。

镇干部们对她有车并不过于奇怪,人家爸爸就是高收入阶层,两个哥哥又做些生意,给她买辆车开开也能理解。

课堂被安排在镇中学的教室里,当然是免费使用。这些几十岁的干部们,没想到时隔多年后还要回到中学的课堂里听课。

季教授平时严谨古板的样子,没想到一踏上讲台,立即变了一个人。他在讲台上满面生辉,口角生风,妙语如珠,对概念讲解精到,剖析明白,信手拈来实例予以举证,还不时穿插些相关的趣事调节一下学员的口味。

见他一副严谨古板的样子,闻同开始还很担心,生怕他把课讲得太死、太深了,让学员们听不懂,产生厌学心理。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连他这样的也听得兴味盎然,要知道这些课程内容在他眼里可跟小学一年级数学没什么两样。

他打量了一下,企业学员最认真,镇政府的干部们也颇为投入,连雷新国都咧着大嘴巴,听得认真。

季灵筠则偷偷跑到县城的排屋去了。她已经按自己的意愿,请省建工集团的一个设计师出了份图纸和工程预算,准备把排屋好好装修下。

装修队是胡林帮她联系的,人家听说是给县委领导装修,立即表态保质保期完成工程,还有大优惠。

对优惠她可不敢要,也不屑要。她并不缺钱,不愿因为这事坏了闻同的名声。人家不会凭空给优惠,现在给了一分优惠,事后就会索要两分回报的。

她热情很高,昨晚一到镇上就偷偷摸摸把图纸塞给闻同,要他回去好好看看。闻同拿回来后根本就没看,第二天一早又偷偷塞还给她,表示“没意见”“很好”。

下午下课前,季教授还留了一堆作业,声明下周要检查,对不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将在全班公布。

老先生同时还宣布,每门课程将举行三次考试,同样,不及格的将在全班公布,还得再参加补考。

企业学员无所谓,他们的机会得来不易,本就打算要好好学点东西。镇干部们可就傻眼了,原本准备下课后就回家打麻将去,没想到以后天天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温习功课。

方正庭担心镇干部们不严肃对待,当场从座位上站起来宣布:“大家听清了,季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个充电的机会千载难逢,十分宝贵,不要浪费了。”

第174章 煞费苦心

见一些人似乎不以为然,方正庭又说道:“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不完成作业或者完成得不好的,当天的听课人头费由个人承担。一次考试不及格的,当月的听课人头费由个人承担。不要说工作忙,再忙忙不过闻书记和我。”

大家一听傻眼了,面面相觑,但没一个敢有异议的。方石头都这么说了,谁还敢不信?他可是连闻同都敢罚的主。

晚上的时候,闻同再次宴请了季教授父女,并陪着他们在贵宾楼顶层露台把酒夜谈。

“季老师,乡下条件简陋,吃的住的都平常,您老还习惯吧?”对未来的老丈人,闻同可不敢有丝毫大意,更不敢摆什么县委领导的架子。

首节上一节111/8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