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408节

就好像李青云,他也不是没有和自己相熟的企业家、投资者。

比如姚德志的贵人集团、小雪的云雪集团,都可以说是他的后援团。

但是李青云做的好的一点就是,不管这些后援团的经济实力有多强,在吸引外来投资的时候,他都是秉承了一个原则——公平公正。

就好像那位张老板的广源集团吧。

其实新能源汽车项目,小雪的云雪集团也是有意涉入的,并且也和李青云提过,说要来沙河县这边投资建厂。

以云雪集团的实力,真要进军这个行业的话,肯定要比广源集团更容易成功。

但是在李青云权衡了利弊之后,却是让小雪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

确实,张长顺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项目上辛苦了已经有好些年头了,现在各方面条件也已经很成熟。

相比云雪集团,广源集团来开发区这边投资建厂的话,速度肯定更快,也更容易产生效益。

也正因为在工作中从来没有私心,李青云才能不避嫌的给之前的莲花乡引入“贵人集团”,来获得双赢的局面。

只是,自己虽然一直是这么做的,可是马波涛书记能否也这样做,在李青云的心里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就在李青云深锁着眉头,想着县里未来的一些走向的时候,前面的司机小王就试探性的问道:“李书记,咱们这是回开发区,还是有别的安排?”

李青云被小王扰乱了思绪,就叹了口气道:“嗯,先回开发区吧。”

小王连连点了点头,发动着车子,缓缓驶离了县委大楼。

李青云并不知道,县委顶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车子所停的位置看。

直到自己的车子离开之后,这双眼睛才渐渐移向了别处。

……

炎热的夏天,说过去也就过去了。

办公室里,李青云在开着窗户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一丝凉意。

就任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已经一个多月了。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李青云基本上将工作都已经捋得很顺了。

张长顺的新能源汽车厂也已经正式落户开发区。

当然了,只是总部落户。这个厂子大部分的厂房,都是建在黄桥镇的辖地的。

连通开发区、黄桥镇、马庄镇的这条路,已经在市委的关心下,正式开始动工了。

李青云倒是没想到,自己去市财政局,竟然要到了两百万的拨款。

加上李守义县长从县财政挤出来的四十万拨款,以及张长顺的广源集团提供的一部分资金,事情还真就成了。

现在蒋志伟已经正式就任马庄镇党委书记,他和苗可欣二人,也正式成了李青云圈子里的重要干部。

想起上次三人一起小聚的时候,蒋志伟开玩笑的说要自己将马庄镇、黄桥镇都合并到开发区时,苗可欣眼神中的期待,李青云就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起来。

第514章 南韩访问团

叮铃铃的电话声打断了李青云的思绪,他随手拿起电话接通,马波涛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马书记,您好您好!”听到是这位,李青云连忙打招呼道。

马波涛笑了笑,直截了当的开口道:“青云书记,下午南韩一个代表团要从市里,绕道来咱们沙河县访问,看看有没有可以投资的项目。你在开发区和外商打交道最多,经验丰富,下午这个见面会,你可是不能缺席啊!”

马波涛这话倒是发自内心的。

确实,在整个沙河县,和外商打交道经验最丰富的,就要数李青云了。

无论是之前“大闹省城”的那一次,还是最近一个多月他在市里参加的两次招商会,李青云都能够有所斩获。

最让市县领导津津乐道的是,李青云在和外商交流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亲自上阵,根本不需要翻译。

他的英语口语的水平之高,连很多外商都啧啧称奇呢。

此时听了马波涛的邀约,李青云就笑着应道:“成,那我下午一上午就去县委向您汇报。”

“好,好,那我在办公室等着你……”马波涛笑呵呵的挂断了电话。

搁下电话,李青云就忍不住琢磨起了这即将到来的南韩代表团的事儿。

说起来,这个南韩代表团的情况,早在他们抵达顺安市的时候,李青云就已经摸清楚了。

自从之前的金蚱蜢投资公司诈骗的那场风波之后,李青云对来顺安市、沙河县的这些投资商、企业家的关注度直线上升。

虽说金蚱蜢投资公司的“巨型樱桃”项目,在李青云的竭力“抢救”之下,差不多有了收回成本的眉目。

但无论是沙河县,还是顺安市都已经承受不起再一次的被骗了。

现在不光是李青云,市里的头头脑脑,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也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根据李青云之前的了解,这一次的南韩代表团,大概是由几家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组成的。

基本上,每一家企业的名声都不算大。在南韩国内,也就是普通的小企业。

当然了,规模小是一回事儿,能不能盈利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就说这南韩代表团的几家企业吧,李青云调查之后发现,他们的业绩都还不错,在南韩国内的市场表现也还算可以。

其中一家儿童玩具厂,更是李青云重点关注的企业之一。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渐渐加快,华夏和南韩这个近邻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愈加的频繁了。

诚实的说,南韩的企业,在人员管理、技术革新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如果能够引来一两家南韩企业入驻开发区的话,对开发区其他一些国内企业的改革,也是一种触动。

当然了,南韩人一向是比较精明和斤斤计较的。再加上狭隘、自大的劣根性,和他们谈合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首节上一节408/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