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仕途 第366节

到时候,毗邻开发区的黄桥镇,自然是这位张总优先考虑的投资地点了。

想到这里,李青云就着力将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远景,给张老板好好宣讲了一番。也算是,变相帮助苗可欣下说辞吧。

他个张长顺敬了杯酒,神色坦然的说道:“张总,对于新能源汽车项目,我想您的了解,肯定是要比我这个门外汉强得多。在这儿,我也就不献丑了。”

“我想给您提个醒的一句就是,咱们华夏,今天四月份,刚刚出台了一份文件,内容就是关于节能减排的……”

看着张长顺依旧平静的脸色,李青云就继续开声道:“关于‘节能减排’这个问题,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能理解。像咱们传统的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等行业,就都是其中的‘重灾区’。”

“而新能源汽车项目,我不敢说它一定能够做得多好。但是至少,在‘节能减排’这方面,它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的!这一点,我想是很容易理解的……”

听着他头头是道的讲述,张长顺面色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全已经暗暗点了点头。

确实,自然确定了自己的集团要搞新能源汽车之后,张长顺就一直在筹备、考量,看到底要不要搞这个项目。

之所以拖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结果,是因为张长顺担心这种新兴产业的风险,可能会大了一些。

但是现在听了李青云这一番话,张长顺的头绪,就渐渐理清了。

敬陪末座的苗可欣,一直凝神听着李青云的讲述。

对于他在新能源汽车项目方面的了解,苗可欣已经是一点儿都不觉得惊讶了。

确实,和李青云相识越久,苗可欣就越发现他身上这种学习精神。

哪怕是一个原本其并不擅长的领域,只要他觉得有必要,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了解清楚,并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李青云的这种学习精神,苗可欣在官场行走了五六年了,却从来没有在其他人身上发现过。

或许是李青云的一番,真的起到了作用。

在他讲完了自己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远景展望之后,张长顺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说的好,说的好,青云老弟!”

张长顺微微摇头,叹息道:“老弟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这一番见解,真是太有见地了,一点儿都不像是个行外人说出来的。我看啊,不加修饰,直接发到汽车行业的文章上,都行得通呢。”

听了张长顺夸赞的话语,李青云就连忙谦逊道:“只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张总谬赞,我可是愧不敢当。”

张长顺轻轻拍了拍李青云的肩膀,真诚的说道:“青云老弟。你要不是身在官场,而且已经颇有建树,我怕是怎么着都要把你这个人才给带到我们广源集团的咯。”

“玩笑玩笑!张总您这个玩笑开大了……”李青云闻言,脸上的惊讶一闪而逝。

生怕这位张老板又再提起这个话题,他就连忙举杯道:“张总,我和苗书记一起敬您一杯吧。算是,提前预祝您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咱们沙河县取得成功!”

李青云这边举起了酒杯,苗可欣自然是有样学样的了。她笑盈盈的站起身,对张长顺举起了酒杯,道:“张总,我敬您……”

第467章 金蚱蜢的危机

这顿酒,李青云、苗可欣二人,和“广源集团”的张总,三人一共喝下来两瓶白酒。

其中苗可欣只比二人少喝了一小杯,差不多也有六两的量。

虽说只是低度酒,但是苗可欣的这个酒量,还是让张长顺一阵赞叹。

酒过三巡,张长顺就问道:“青云老弟,听说你们沙河县,最近搞了一个什么种植项目,有这回事儿吗?”

听到这里,李青云的眼神就是一凝。他看了一眼苗可欣,发现她的眼中也是一片惊疑。

微微定了定神,李青云就点了点头,诚实的开声道:“是啊,张总。您说的没错,我们县里最近和闽南省的金蚱蜢投资公司,合作搞了一个‘巨型樱桃’项目,目前已经差不都进入第二阶段了吧!”

听李青云确认了之后,张长顺的脸上就起了一阵犹豫之色。

看着他踌躇不已的样子,李青云大概猜到了些什么。他勉强笑了笑道:“张总,您有话直说好了,不碍事儿的!”

李青云说出这话之后,张长顺这才点了点头,缓缓开声道:“青云书记,本来站在我这样一个从商者的角度,有些话我是不应该说的。毕竟,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也是从咱们‘广源集团’的大本营之一——闽南省这边出来的。”

“但是我和青云老弟你一见如故,有些话,老哥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张长顺轻轻叹了口气道:“青云老弟,你知道不知道,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最近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不光是在闽南省,在我们南粤省,也已经陆续有人向政府反映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的问题了!”

听到这里,李青云心里就是一突。他连忙开声问道:“张总,到底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有些什么问题,您能见告吗?”

张长顺缓缓摇了摇头道:“具体情况,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政府部门是不会轻易下定论的。但是根据我私下的一些了解,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应该是涉及了一些欺诈性质的商业行为……”

“什么!?张总您真的听人这么说?”听到这里,苗可欣首先坐不住了。

苗可欣的激动,倒不是因为知道了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的真面目,而是觉得如果坐实了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欺诈的真面目,那么李青云的冤屈,也就可以洗清了。

苗可欣突兀的语气,让张长顺有些发愣。

看到这一幕,李青云就对苗可欣微微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着急。

接着,李青云就转向张长顺道:“张总,对于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的一些内幕,您还知道多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请您尽可能多的给我讲解一下。”

可能担心张长顺误会,李青云稍微停歇了片刻,就开声道:“张总,这事儿,你可能不太清楚。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和苗书记等几个人,就对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的说辞,持质疑的态度。只是可惜,县委乡政府执意要和这个金蚱蜢投资公司合作,我进言了几次,都没能起到效果……”

李青云说了一半,苗可欣就在一旁补充道:“张总,李书记这边,因为向县委进言金蚱蜢投资公司不妥的事儿,工作都被调整了。现在如果咱们能够确定这家公司的欺诈行为,那咱们说不定还能挽回大部分的损失。而李书记身上的压力,也会减少很多……”

李青云闻言,轻轻摆了摆手道:“可欣书记,我身上的压力还顶得住。主要还是要挽回咱们沙河县乡亲们的损失。”

“嗯!”苗可欣俏脸微热,轻轻颔首。

听了二人这一番讲述,张长顺自然差不多摸清了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说起来,他对金蚱蜢投资公司其实并不熟悉。只是大家都在闽南省做事业,相互之间自然会有所耳闻。

之前在一次省政府的工业会议上,张长顺远远见过一次庄桂贤。

老实说,对这个略显土气的庄总,他是有些看不上眼的。也没觉得对方有什么能力的样子。

以张长顺这么多年对商业上摸爬滚打的经验,他对投资公司这种东西的成败因素了解甚深。

在他看来,一个投资公司能否成功的经验,就是领导人的眼光要高人一等。要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因此,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的投资公司,其老总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年轻,比较诱惑力的人。

首节上一节366/10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