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至云海/上位 第159节

段泽涛一走,元晨气恼道:这个段泽涛,总是这么自以为是,太不靠谱了,都说他是搞经济的能手,我就没看出他强在哪里,完全不靠谱嘛!。

元晨的秘书小路正好进来倒水,闻言连忙附和道:就是,我看这都是吹出来的,这山南经济要搞上来还得靠老板您,我觉得老板您应该多关心一下那些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给他们打打气,帮他们排忧解难,龙头企业搞上去了,山南的经济肯定也跟着搞上去了,到时老板您也面子上有光啊……。

元晨点点头道:小路,你这主意好,你列个名单,明天起我们就下去调研,段泽涛靠不住,我就亲自来抓……。

小路大喜道:那我们明天就去宏大集团吧,宏大集团是我们市里的明星企业,业务涉足房地产、建材、酒店、餐饮等多个行业,是市里的纳税大户呢!……。

第二天,段泽涛来到会议室,几个副市长看向他的目光都怪怪的,显然也是听到了外面的流言,段泽涛也是心知肚明,不动声色地微笑道:我刚到山南,各方面的情况都还不是很了解,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情况,下去走走看看,政府这一大摊子事就得拜托大家了,当然大家分管的工作如果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我协调解决的,也可以来找我……。

段泽涛之前的凶名实在太响,几位副市长都一直心里揣揣的,此时见段泽涛如此好说话,都觉得很意外,常委副市长田继光和自己的两个死党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望春和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贺先农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段市长,你就放心好了,山南的各项工作都上了轨道,大的问题是没有的,当然小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都有信心能克服的……。

这时突然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杨映雪说话了,段市长,我分管的文、教、卫困难比较大,我先说教育吧,我市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教育设施落后,全市近三千所农村小学,有危房近四万间,每间改造按五千元计算,需款约两亿元……。

二、教师外流严重,合格率不高,其中高中教师合格率为百分之三十九,初中教师合格率为百分之四十三,小学教师合格率为百分之六十六;教师外流的原因是待遇差,工资不能及时兑现,生活后顾之忧太多……。

三、学生辍学率高,高中为百分之二十,初中为百分之三十三,小学近百分之十五;四、中小学欠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欠外债近三亿元……

…………

杨映雪是唯一的一位女市长,据说家里很有背景,年纪也不大,也才三十多岁,性格也比较直爽,所以比较敢说话,她是满怀热情地来到山南,却处处碰壁,心里十分苦闷,听外界传说段泽涛神通广大,所以就把问题提出来,倒不是故意找茬。

其实她说的这些问题其他几位副市长都很清楚,说到根子上还是钱的问题,山南的财政本就比较紧张,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成了山南的老大难问题,历届市长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此时众人见杨映雪第一个站出来触段泽涛的霉头,都暗自好笑,有些幸灾乐祸地看向段泽涛,看他如何应对。

杨映雪滔滔不绝讲了半天,见会议室里实在太安静了,抬头一望,就见段泽涛笑眯眯地望着她,不由俏脸一红,连忙道:我就先说这么多吧,希望段市长能重视文、教、卫工作,帮我们解决困难……。

段泽涛呵呵笑道:很好,杨市长刚才汇报的情况数据详实,可见杨市长的工作做得很扎实,我在藏西省任阿克扎地区副专员的时候也分管过文、教、卫工作,你刚才说的这些问题在全国的贫困落后地区都普遍存在,困难肯定是有的,而且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但是不是有困难我们的工作就不要抓了呢?!没钱我们对文、教、卫工作就不重视呢?!……。

恰恰相反,这些工作都是我们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什么?!就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文、教、卫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有的地方买得起小车,却建不起一所学校呢!说到根子上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思想上不重视的问题!没有钱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从其他方面节约一点,从上面多争取一点,请社会慈善人士援助一点……,段泽涛越说越激动,手指用力在桌子上敲了敲。

其他几名副市长都不好意思低下了头,不敢对视段泽涛凌厉的目光,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只有杨映雪觉得段泽涛讲得有道理,兴奋地连连点头。

段泽涛仿佛看透了众人的心思,掷地有声道:也许你们大家觉得我是在讲空口号,唱高调,杨市长,我今天在这里就给你吃颗定心丸,三年内,我保证将山南所有乡村小学的危房全部改造完成,所有教师工资上浮50%,所有适龄儿童不再出现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情况!等我从各县市调研回来,我立刻和杨市长对全市基层学校进行调研……。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段泽涛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按他的说法,山南市三年内起码要增加教育投资近10亿,而整个山南市一年的财税收入还不足20亿,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杨映雪兴奋得满脸通红,她从段泽涛那坚毅的目光中看出段泽涛说的是十分认真的,而且一定能够做到。

按谢冠球安排的行程,段泽涛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古林县,最后一站则是最穷的张谷县,谢冠球这样安排是有原因的,古林县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市第一,而且又是段泽涛的发家之地,自然感情深厚,而张谷县最穷,问题自然也最多,而张谷县的县委书记刘成鹏和谢冠球关系向来要好,安排到最后,到时候调研的时间不够,可能就匆匆带过了。

谁知道临到上车的时候,段泽涛看了行程表,皱了皱眉头道:把行程调一下,先去张谷县,古林县安排到最后!, 谢冠球慌了神,连忙道:可是我已经通知下去了!。

段泽涛意味深长地瞟了谢冠球一眼,淡淡地道:那你就再通知一下不就行了!,说完自顾自地上了车。

谢冠球抹了一把冷汗,这位年轻的市长大人可真不好糊弄啊,刚才看自己那一眼跟刀子一样,好像看到自己心里去了,看来自己以后得格外注意了,连忙重新给各个县的县委书记打电话通知。

对于领导下来调研,下面的干部是即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有了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运气好入了领导的眼,以后自然是平步青云,怕的是万一出了漏子,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要想扭转就困难了,而段泽涛又是凶名在外,下面的干部听说他要来自然吓得要死。

此时的张谷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段泽涛临时改变行程把他们的部署也全打乱了,还好谢冠球提前打了招呼,还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张谷县县委书记刘成鹏正在开部署段泽涛调研的会议,挂了谢冠球的电话立刻严厉对参会人员道:

段市长临时改变行程,我们这里成了第一站,我和肖利县长及常委班子成员立刻赶到省道进张谷县的口子迎接,其他人员立刻按刚才的安排到各自盯的点去,看前天布置下去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卫生搞干净没有?安排谈话的人员是否都交待清楚了……绝不能出半点篓子,谁负责的点出了篓子,我就撤谁的职!现在,分头行动!。

远远地就看见一辆挂山南市政府牌照的蓝鸟轿车开了过来,张谷县县长肖利对县委书记刘成鹏小声道:奇了怪了,每次市长到下面来调研,都是小车一长溜,今天怎么就一辆车?!,刘成鹏也皱起了眉头,没好气道:谁知道呢,或许这个段市长喜欢讲风格呢,这种领导最不好招呼了,咱们都得小心点……。

段泽涛见道口停了上十台小车,张谷县常委班子十几号人全在那里候着,加上开道的警车和负责安保的民警,黑压压一大片,不由皱起了眉头,没有下车,对谢冠球严厉道:让其他人都回去工作,警察也撤了,张谷县的书记和县长坐一台车在前面带路就行了,其他县你也通知一下,谁要搞迎来送往,就别怪我不给面子!。

谢冠球的冷汗又出来了,连忙下车对迎上来刘成鹏和肖利挥手道:其他人都回去工作,刘书记和肖县长坐一台车在前面带路就行了!。

刘成鹏和肖利等人一下子愣住了,出师不利,马屁拍到马腿上面了,这位段市长可真不好招呼,看来真要出篓子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好糊弄

张谷县安排的第一个点是县城郊镇的养猪场,这是张谷县为数不多的经济亮点,不过又有人提出县城郊镇的养猪场规模都不大,也就是每户几十头猪的规模,刘成鹏就想了个主意,从别的地方临时借调了几百头猪过来,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有规模了。

段泽涛还没走到养猪场,就闻到一股熏天的臭味,虽然之前刘成鹏专门让人对猪舍进行了冲洗,但是这些猪总是要不断排泄的,气味还是很难闻,好在猪舍离居民住的地方还比较远,建在小山坡上,对居民的影响倒是不大。

看到几百头大肥猪挤在狭小的猪舍里,段泽涛就皱起了眉头,他也知道,现在领导干部下乡,到处都是只给看花,不给看刺;只给看好,不给看坏,很难看到真实的情况,但是张谷县的做法就也太过火了,弄虚作假也太明显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发火,又亲切地向那养殖户问起了问题,那养殖户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会撒谎,段泽涛问他年出栏成猪多少头,年收入有多少,他先说年出栏成猪80头,年收入5万元,急得刘成鹏在段泽涛连连打手势,他又赶紧改口说年出栏成猪200头,年收入15万元。

段泽涛转头瞟了一眼身后不停打手势的刘成鹏一眼,刘成鹏连忙改用手去挠头,段泽涛故意问道:怎么成鹏书记你的头很痒吗?!,刘成鹏脸涨得通红,连忙把手放了下来。

段泽涛冷笑道:过去大跃进的时候,我们国家出现了亩产上万斤的‘奇迹’,今天,我们张谷县又出了‘奇迹’,这么小的养猪场养了几百头猪,年收入十几万,如果张谷县都有这水平,经济总量还会在全市排最末吗?!……。

刘成鹏和肖利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头上冒出了冷汗,段泽涛也放缓了语气,语重心长道:张谷县经济落后有各方面的原因,我不怪你们,但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迎头赶上……。

你们发展养殖业的思路是对头的,对于这些养殖户,你们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可以让银行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扩大规模,养殖业防疫是关键,要让兽医站的技术员给养殖户多培训,定期给猪进行检疫,加强管理,防止疫情发生……。

刘成鹏和肖利连连点头道:段市长您批评得对,回去以后我们一定按您的指示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和培训……。

第二个点看的是张谷县的采石场,这些年国家在贫困地区的交通基础建设投入比较大,所以张谷县采石场的生意还比较红火,算是张谷县的利税大户,虽然旁边有不少村民反映自己的房子都被采石场给震裂了,但都被刘成鹏他们压下去了。

为了迎接段泽涛到来,采石场特意停了工,到处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段市长莅临指导工作!,那些房屋被震裂了的人家里还专门派了民警去守着,省得他们拦住段泽涛告状就糟糕了。

哪知段泽涛一到采石场一看就发火了,原来这个采石场的开采很不规范,十几米的坡都是垂直开采,没有按安全规范操作要求先挖出开采作业平台,刘成鹏他们原以为段泽涛未必懂这些,却不知道山南最开始搞采石场就是段泽涛发动起来,他算是半个专家了。

你们这是犯罪知不知道!这么陡的坡连开采作业平台都没有,不出安全事故才怪呢!立刻让安监局给这采石场下停工令,什么时候达到安全标准什么时候开工!你们别想糊弄我,我会再派人来看的,如果发现你们没有整改,那么你们这书记和县长都别干了!,段泽涛十分严厉道。

刘成鹏和肖利吓得冷汗直流,这位市长大人可真不好糊弄啊,他好象啥都懂,句句话正中要害,让你想辩解几句都说不出口,只得唯唯喏喏地点头表示立刻按段泽涛的指示整改,而远远跟着后面的采石场老板则早已吓得两腿发软了,肠子都悔青了,本还想在市长面前博个好印象,结果却得了个停工整改的处罚,这停一天可是不少钱啊!

这时段泽涛看到采石场下方附近有民房,就指着那几处民房道:我们到那几处民房去看看!,说完也不理会刘成鹏等人,迈开大步就向那几处民房走去,刘成鹏和肖利等人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这下想捂盖子也捂不住了,只得哭丧了脸追段泽涛去了。

刚到那几户人家,就见几个民警在吓唬那几户村民,都给我老实点,要是乱说话,捅了篓子,把你们全抓到局子里去!……。

段泽涛更火了,转头对跟上来的刘成鹏厉声道:刘书记,张谷县的民警好威风啊!真让我长了见识!,刘成鹏满脸惨白,连忙挥手让那些民警撤走了。

那几户村民见来了这么多干部,吓得更是不敢说话了,段泽涛走了过去,拉住一个老村民的手道:老乡,你们别怕,我是来听你们反映情况的,你们的房子离采石场这么近,肯定被震裂了……。

那老村民吓得手足无措,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还是一个年轻一点的村民胆子大,自告奋勇带段泽涛去看房屋被震裂的裂缝,这一看当真有些触目惊心,最大的裂缝有一个手指宽,有的已经贯通了整个墙壁。

这房子没法住人了,这天晴还好,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随时可能倒掉!这些都是下雨用来接雨水的……,那年轻村民指着墙角摆的一线的坛坛罐罐道。

段泽涛招手把那采石场的老板叫了过来,指着那一条条裂缝厉声道:这房子你敢住不?!你要敢住,就把你的房子腾出来给这些老乡住,你住这房子里来,赚钱不能赚黑心钱,看看这些房子,你赚了钱,晚上睡得安稳吗?我要求你立刻拿出钱来,将这些村民都搬迁到安全的地方居住,否则你这采石场就别想再开下去了!。

那采石场老板平时也是当地一霸,当地村民都很怕他,此时在段泽涛面前却吓得跟小鸡一样,只知道连连点头表示立刻出钱帮村民建新房搬迁。

村民们看到平时凶神恶煞的采石场老板这副模样都格外解气,而房子开裂的问题也解决了,不久就可以住上新房子,青天大老爷!,那老年村民喜出望外地高喊一声,竟然扑通一声给段泽涛跪下了,其他村民见他一跪,也要跟着跪下。

段泽涛连忙将村民扶起,大声道:乡亲们,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你们受苦了!如果我走了,你们的房子还没有弄好,你们就直接去山南市政府找我,我给你们做主!……,村民们纷纷感动地流下了热泪。

首节上一节159/4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