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67节

“为什么?”林正岳饶有意味的问。

“因为京津市邹书记和滨海市尤书记都是在前任落马以后,临危受命去处理危局的,这个政治加分足以支撑他们进政治局,至于中宣部蔡部长,现在中央正在加强宣传系统的影响,因此蔡部长应该也会进政治局。”陈平说到这里顿了一顿,然后接着说道,“如果说这三位中央领导不能进政治局的话,那么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会比他们更有资格了。”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东西资格并不是全部,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林正岳说。

陈平点头说:“是的林书记,但我认为资格和实力之间并不冲突,因为如果一个人有实力的话,那他不会没有资格,而相反的,要是一个人有资格,那他则不可能会没有实力。所以,就算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县级副市长,并不了解中央的形势和各大政治豪门之间的内情,但就凭这一些简单的逻辑关系,我也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听着陈平斩钉截铁的话语,林正岳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好一个简单的逻辑关系,看来你这个小陈同志真是自信得可以。”

听到了林正岳的这句话,陈平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之所以那么确信邹德胜尤一平和蔡建华能成为政治局常委,完全是感知未来得出的结果,而这个感知的未来,由于自己的关系有些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所以这三个人还会不会像自己感知到的那样顺利的成为政治局常委,陈平心里也是没底的,不过现在看林正岳的表情,陈平就相信这三个人的结果,还是没变。

想到这里,陈平也说:“谢谢林书记夸奖,不过其实我的自信与否并不重要,如果没有领导的帮忙,我再自信也没用。”

陈平这句话让林正岳挑了挑眉,他问:“听你这么说,你是想让我们出手帮你了?为什么?”

面对林正岳的这句询问,陈平深吸了一口气回答说:“因为帮我对林书记您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帮我就等于是帮我们路庄的萧淑妃书记,而萧淑妃书记是萧书记的女儿,赵书记在工作上也是很尊重林书记和萧书记的,而要是宋省长接任省委书记的话,那情况我就不太好说了。”

林正岳怎么会听不出陈平这句话的意思,他笑骂了陈平一句滑头,随后感慨道:“都说当年三国的时候,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畅谈天下大势,现在我们虽然没有青梅,也没有煮酒,不过我们现在喝着茶却也有那么几分味道了。”

陈平则说:“林书记这话就说得我羞愧难当了,我只不过是凑巧蒙对了中央的形势变化罢了,哪能和那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呢?”

“怎么不能相提并论,我看就很能相提并论嘛!”萧鸿坤说,“我记得三国演义里刘备在曹操面前就很是韬晦,顾左右而言其他,结果就成了后来的蜀国皇帝,现在你陈平也这么韬晦,这样看起来你陈平的志向也不小嘛。”

萧鸿坤说到这里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才接着说道:“现在陈平你支持赵振川同志竞争省委书记,说不准就是你自己想当这个省委书记吧。”

陈平急忙摇头道:“萧书记您误会了,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级副市长,市委书记都离我差得远,我哪里敢奢望省委书记呢?”

“怎么就是奢望了?小陈你现在是县级副市长,那是因为你年轻,想林书记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可还不是县级副市长,现在不一样是省委书记了吗?你现在的条件可比他好多了,”蒋延风说,“我记得三国演义里曹操就曾评论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依我看那,这位小陈同志,就是一条早晚会飞黄腾达的隐龙嘛!”

陈平急着想解释什么,林正岳又说道:“的确,而且我们这些老家伙马上就要退位了,以后的官场,还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了!”

第六百四十一章 时机成熟了

在江南大厦赵振川的房间里,赵振川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抽着烟,当他最后狠狠深吸了一口烟,准备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的时候,却赫然发现烟灰缸里已经塞了很多烟头了。

难道这就是自己刚才一个小时奋战的结果吗?还真是一根接着一根呀!

对于这个景象,赵振川不由失笑了,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喜欢抽烟的人,也没有什么烟瘾,要是在东吴市家里的话,有老婆管着,说不准一个礼拜都抽不了一包烟,但是没想到来了北京以后,居然几乎天天都要抽上一两包烟;并且就在刚才,自己居然一个小时就抽了几乎一包烟,这在过去在东吴市的时候,根本是不能想象的。

这当然不是离开了家,没了管束自己才这么放纵抽烟的,而实在是每天的事情很多,让自己不能不多抽几根烟,用烟来给自己提神。

想到这里,赵振川看了坐在对面的陈平一眼,赵振川很清楚自己会抽这么多烟完全都是陈平的功劳,如果不是这个家伙带给自己一个又一个惊喜,那么自己哪里会需要抽这么多烟来帮助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消化呢?

赵振川还记得当初陈平和萧淑妃找到自己的时候,自己还自信的以为自己可以主导一切,在省委书记的竞争当中,萧鸿坤为了自家女儿会和自己多合作,多多沟通,甚至主动把他的那些关系托付给自己。听说现在的省委书记林正岳和萧鸿坤的关系很好,那么说不准萧鸿坤为了进一步的帮助自己,都会把林书记给推到自己面前来。

不过这都是自己当初的想法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仅仅是一个陈平,就推着自己在走了,先是宋朝忠的过度强势导致总书记的不满,自己开始竞争省委书记,后来陈平被徐定邦副主席约见,给了自己很充足的信心。

这每一步的一步,都是陈平计划好的,自己也完全是跟着他的步调来走,现在陈平又和林书记和萧书记还有一位重工集团的副总工程师一起喝茶,并一起畅谈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形势。

对于赵振川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林正岳和萧鸿坤做出了这个动作,显然就代表他们在这个事情上的一个态度了。

如果是在来北京之前,有人告诉赵振川说在竞争省委书记的时候,一个县级副市长能起主导作用,那赵振川一定会啐他一脸,但是现在陈平就在自己眼前,同样的事情也就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让他不能不信了。

在这个想法之下,赵振川又从烟盒里拿出一根烟点上了,在狠吸了一口,感受着烟在自己肺里翻涌的时候,他对陈平说:“陈平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的话,那就说明林书记和萧书记打算出手帮我们了,对吗?”

“我想是的书记,”陈平说,“萧鸿坤书记就不用说了,我们路庄的萧淑妃书记是他老人家的女儿,现在我和萧淑妃需要你来照顾,那么他肯定是会出手帮忙的,至于林正岳书记,我认为这应该是他在分析了中央和我们江南省形势以后所做出的决定,同样的,他也会认为由赵书记你来接任这个省委书记,会比宋省长更好斗龙全文阅读。”

“说的就像真的一样,难道你是林书记和萧书记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赵振川笑骂了陈平一句,只是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实际上他心里的想法和陈平是一样的,随后赵振川想起了什么,于是又问陈平道:“听说在林书记面前,你还畅谈了中央和我们江南的局势?”

“其实也就是林书记问了我对中央的一些看法,我回答林书记说我很看好京津市委书记邹德胜、滨海市委书记尤一平和中宣部长蔡建华三位领导会是下一届政治局的领导班子,在江南省,我也相信书记你是能成为省委书记的,算不上是什么畅谈中央和地方的局势。”陈平回答说。

赵振川点了点头,的确,陈平要这么说,他是不算什么局势,这顶多只能算是一种分析,现在党代会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是全国最大的事情,只怕就是街头巷尾的普通老百姓,都想就中央的未来发表一下自己的高见吧。

这样看来似乎是没什么,但如果要是再加上陈平聊天的对象,以及他对中央局势精准的预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是两个普通人,那自然是可以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反正说话不犯法,国家宪法里不是还有言论自由这一条吗?呵呵!

但是陈平就不一样了,他所面对的是江南的省委书记,虽然说是快退下去了,但至少现在他还坐在那个位置上,更别说在这次换届当中,陈平也还需要借助他的帮助,所以陈平是不可能在林正岳面前随便乱说的。

可即便是这样,陈平依然还是在林正岳和萧鸿坤的面前,报出了那三个名字,由此可见他信心十足。

赵振川想到这里摆了摆手说:“不说这个了,我相信林书记他们找你肯定不会是心血来潮的,那你认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明天我们江南代表团没有任何会议安排,我认为书记你可以再去试着拜访一下京津邹德胜书记、滨海尤一平书记和中宣部蔡建华部长。”陈平说。

赵振川听完回答饶有意味的哦了一声,因为从陈平这么脱口而出的回答,赵振川就能明白陈平之前肯定是有考虑过的。

从赵振川的眼神,陈平当然能明白赵振川此时心里在想什么,毕竟他是领导,但现在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了,什么想法自己也都想好了,那还要他这个领导做什么呢?陈平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处理,那会在赵振川心里留下一个疙瘩的。

于是陈平对赵振川说道:“书记,你知道宋省长才是中央早定好的省委书记,所以书记你要想取而代之,是有很大困难的,有些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我在做很多的事情上都有些着急了,还希望书记你不要怪罪我。”

听完陈平的话,赵振川笑着对陈平说道:“你这个陈平呀,心眼还真不是一般的多,你放心吧,我没你想的那么小气。”

陈平这才松了口气:“那当然,书记你可是未来江南的省委书记,哪能跟我这种基层干部怄气呢?”

“行了,你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给我拍马屁了,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赵振川说,“陈平你应该知道我之前曾经拜访过这三位中央领导一次,但那次的情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那现在你为什么又要我去呢?”

“那是因为现在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相信书记你作为江南这么重要省份的省委书记候选人,三位中央领导一定会重视你的。”陈平说。

第六百四十二章 风起云涌

听了陈平的话以后,在第二天和第三天,赵振川就按照陈平的建议,分别去拜访了京津市委书记邹德胜、滨海市委书记尤一平和中宣部长蔡建华。

相比第一次的拜访,这一次的拜访显然是要成功的多,虽然具体赵振川和这三位未来会成为政治局常委的zhong yāng领导谈了些什么,陈平不得而知也没有刻意去问,但是从接下来从江南省里一直到zhong yāng,开始了一番风起云涌。

在江南省代表团召开的第七次会议上,当省委书记林正岳照本宣科的说完了开场以后,省长宋朝忠准备像往常一样的讲话时,却被林正岳拦住了。

“这一次我们所要讨论的议题是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个方面,东吴市一直走在我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尤其是东吴的路庄市,不仅蝉联了好几年的全国县市经济冠军,更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很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被zhong yāng选为了典范。”

林正岳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都知道,zhong yāng下一个阶段的施政目标,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小康社会,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离不开地方工作的支持,毕竟再好的政策,也都是需要地方上的同志来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江南代表团这一次的会议要紧紧围绕着地方工作展开,在这方面,作为东吴市委书记的赵振川同志最有发言权,那么我建议先让赵振川同志谈谈自己在地方工作上的看法。”

一席话震惊全场,虽说林正岳的建议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那也只是听起来罢了,毕竟这是在官场上,所有的发言顺序都是根据级别来定的,宋朝忠现在是省长,也会是未来的省委书记,那么在林正岳讲话完了以后理应会让他来说话,事实上从代表团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也一直是遵循这样一个顺序的,但是却没想到在今天的会议上,林正岳公然点了赵振川的名,让他在宋朝忠前面发言了。

难道说省委局势要变动了,林正岳已经受够了宋朝忠,想要转而支持赵振川了吗?

首节上一节667/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