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49节

(鞠躬感谢“亮3”官友的月票支持!)

第二天早上,陈平早早的就起了床,然后在房间里洗漱完毕,就主动下楼到餐厅里吃起早餐来了。虽然陈平起的很早,做事也很积极,但当他到餐厅的时候,也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了,不用说,都是代表团的编外随行人员,还有其他的驻京办工作人员了。

看着餐厅里的人,同时也有人向他打招呼,陈平不由心中感慨:看来能进这官场,尤其还是能在官场里混出头的人,没有谁是简单的呀!

陈平一边这么想着,一边也坐下来和其他人一起吃早餐了。

而今天之所以大家都会这么积极的起来,都是因为今天是江南省代表团第一次召开公开讨论会议,而且总书记都会亲自出席,能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见面,又是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怎么能不让人好好准备一番呢?

当陈平在餐厅吃早餐的时候,其他代表团的成员就一个一个下来了,当然像省委书记林正岳和省长宋朝忠这些人是不会来餐厅吃饭的,毕竟他们是省里的最高领导,总是要端着自己架子的,要是和下属挤在一起吃饭,那像什么样子?所以这些领导的早餐都是会被餐厅直接送去房间的。

亲民对于领导来说永远只是做做样子,上面的人不可能会和下面的人真正打成一片的。

等到了约摸八点半的时间,领导们才坐着电梯下来餐厅,而当领导来了以后,就表示代表团可以出发了。

陈平跟着代表团一起坐上了车,随着代表团进京这么长时间了,代表团当中的势力分布也就愈发明显了起来,上了车以后,各自的政治势力也就会跟着各自的领导一起了,而陈平自然是跟着东吴市委书记赵振川一起了。

这次的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的江苏厅召开,到了地点,陈平跟在赵振川身后下车,这时杜孝廉则刚好从另外一辆车上下来,见到这一幕,杜孝廉便主动上来打招呼道:“赵书记好,今天的赵书记看上去好像不那么高兴,不知道是有什么心事吗?”

杜孝廉这??廉这么问显然是故意的,而这个时候赵振川要是一味的否认就会掉了架子,不过赵振川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他微笑道:“谢谢杜省长关心,我可能是昨晚有些没睡好吧,不过对于会议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杜孝廉当然不会指望这样一句普通的话就让赵振川出什么洋相,所以对于赵振川这样的回答他也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这样我就放心了,毕竟今天的会议是很重要的,总书记也会来参加并作出重要指示的,赵书记可是东吴的市委书记,而东吴市又是我省发展的窗口,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是赵书记起色不好,还是个麻烦事呢!”杜孝廉说。

赵振川则点点头说:“麻烦事倒是个麻烦事,不过东吴市的发展是全省乃至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的,我相信总书记也一定是了解的,问题不大,而杜省长也是前不久才从临江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走上来的,可能对此有些不了解。”

赵振川和杜孝廉的这一番对面,虽然听起来只是随意的打招呼寒暄,但两个相互敌视的人说话,话里话外总还是会难免藏着一些针刺的。

其中杜孝廉提起赵振川是东吴的市委书记而非省常委,实际上就是故意的,虽然大家都知道东吴市委书记就是省委常委,但通常都是省委常委要放在前面的,如果只是说市委书记,尤其这么称呼他的还是常务副省长的话,总会感觉是低人一等的下级一样,而不是大家都是平级的副省级官员,只是在省委内部的排名有着先后顺序。

不过随后赵振川一句‘杜省长也是从临江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走上来’的话,就给杜孝廉顶回去了,显然没有让他的小聪明得逞。

杜孝廉接着又看到了跟在赵振川身后的陈平,便故意有些惊讶的说:“没想到陈市长也来参加今天江南代表团的讨论会议了。”

杜孝廉这句话带有很强的嘲讽意味,显然在对待陈平上,就不必像赵振川一样那么袖里藏针了,只是他这么一个常务副省长,这样明摆着去针对一个处级的副市长,有些掉身份就是了,不过他自己乐此不疲,倒也没人管他。

被杜孝廉针对,陈平倒也不慌不忙,他说道:“杜省长您好,我虽然是江南代表团的编外随行人员,但我还有其他的同志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今天来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多多向总书记还有其他领导代表们多多请教学习。”

陈平这么一说,直接就代表团了全部的代表团编外随行人员了,杜孝廉这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能成为这个编外随行人员的官员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以后还有工作需要这些人的配合和支持,因为一句话就得罪了实在是不划算。

只是一条路走不通,杜孝廉还会再换一条路的。

“学习好,年轻人就是应该多学习学习,尤其还是这样难得的机会,”杜孝廉说,“听说陈市长昨天请了北京的朋友吃饭?没想到陈市长在北京还有这么多朋友。”

“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难得来一次北京,就大家一起聚一聚,让杜省长关心了。”陈平说。

杜孝廉恩了一声说:“不过陈市长你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你现在是江南省代表团的随行人员了,也代表的是整个江南省的脸面了,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什么人见面交往也都是代表整个江南省,不要轻易和一些陌生人交朋友,知道吗?”

“多谢杜省长的提醒,我记住了。”陈平说。

本来堂堂常务副省长去针对一个县级副市长就很让人鄙视了,杜孝廉纵然再不爽陈平,也不会在这里纠缠不休,于是杜孝廉随后问赵振川道:“赵书记作为东吴市委书记,又是这一次的正式代表,想必准备了不少提案吧?”

赵振川点了点头,杜孝廉又问道:“那不知道赵书记知不知道今天讨论会的发言顺序呢?”

赵振川摇头说:“这个我并不清楚,领导安排我什么时候说,我就什么时候说。”

“就只怕总书记公务繁忙,没那么多时间一一去听每一位代表的话,恐怕赵书记的这一番准备要白费了。”杜孝廉说。

如果说刚才杜孝廉的话都还只是袖里藏针的话,那么此刻他的话则就是在公然挑衅了。

赵振川眉头顿时一皱,严肃道:“杜省长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赵书记你也是老干部了,不要去听信一些小孩子的把戏,工作上面的事情,大人还没摸透呢,几个小孩子就敢私底下瞎掺和,这不是胡闹吗?”杜孝廉说,“另外再告诉赵书记一件事,昨天我已经见过中办姚主任了。”

杜孝廉说完对着赵振川和陈平不屑的一笑,然后就扬长而去了,只留下赵振川在原地生气。

杜孝廉这番话无疑就是在讥讽说陈平昨天和贾寅峰一起吃饭是在耍小孩子的把戏,再抬出中办姚主任告诉赵振川自己已经占得先机,让他不要再抱什么幻想了。同样是省委常委,杜孝廉的傲慢在这番话里表露无疑。

陈平走上前对赵振川说:“书记不要理他,今天的讨论会还没有开始,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赵振川眼神闪烁不定:“你确定吗?”

陈平很自信的一笑:“当然。”

第六百一十三章 预料到了什么

党代会江南省代表团第一次公开讨论会议在大会堂的江南厅举行,会议由省委书记林正岳主持,只不过由于有总书记和接班人徐定邦副主席的参加,林正岳只是简单的起了一个开头,让大家欢迎总书记的到来,就主动把话语权交给了总书记。

这是在官场上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虽然总书记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参加讨论的,也不好喧宾夺主主持会议,但你林正岳也不可能自己滔滔不绝的讲着,把总书记晾在一边,所以林正岳这样的处理是最通常也是最正确的方式。

到了总书记这个位置上,对官场里面的弯弯绕自然是拎得很清楚的,所以总书记也没有谦让,林正岳让出话语权,他就直接接过去了。

“我很高兴能来参加江南省代表团的公开讨论,”总书记说,“十年以来,江南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全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协调推进各方面建设。并且经过十年的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一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接着说,“所以呢,我也希望江南的同志能全面深刻理解这次党代会的精神,再紧密结合江南省的实际情况,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此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

虽然在会议之前,关于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都已经再三商讨过了,但是总书记仍然还是一上来就为这一次会议定下了基调,就是讨论这十年的发展过去,以及展望一下未来。

能坐在这个会场当中的,哪一个不是当官成了精的人物,就算事先没有通知,总书记也不定这个基调,大家也都还是会按照这个来准备的。毕竟总书记就是十年前的党代会选举上台的,现在到了他即将离任的时候,大家不回顾一下他执政这十年的辛路历程,不歌功颂德一下,难道?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不成?那就是脑袋被门给夹了。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虽然江南省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发展却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是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的。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得更远,那么我也希望江南在未来十年的发展里,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书记说完,都不用任何人指挥,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书记双手下压,随后说道:“发展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和口号,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谈谈各自的想法吧。”

总书记的话音才落,省长宋朝忠就先举手道:“总书记,我先说两句吧?”

这话让现场一片讶然,要知道按照官场排序来说,总书记这个话讲完了,怎么都应该是省委书记先发言才对。

虽说在经济发展这个问题上省长要更有发言权,同时宋朝忠也会是未来江南省各方面的领头人,但是现在你毕竟还不是一把手,总还是要遵守一些规矩的,至少也应该等林正岳那边有所表示了以后,你再说话才是。

看来宋朝忠接掌省委书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否则他也不会现在就各种怒刷存在感了。

想到这一点,东吴市委书记赵振川的脸色不由下意识的凝重了起来。

随后赵振川感觉有两道目光朝自己这边过来,他下意识的看了过去,是杜孝廉和周正德,他们的脸上固然还带着笑容,但眼底对自己的讥讽和轻视是怎么也掩藏不住的。

首节上一节649/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