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30节

“孙市长您不愧是我的领导,还是您最了解我,”胡纪远先夸了孙少荣一句,然后接着说道,“是这样的,虽说有了国务院孙总理的话,敬老院的改制工作没法更改了,但是这一次的事情,却得罪了太多的人,也让路庄的位置更加尴尬了,所以我有了一个好办法。”

孙少荣眼前猛的一亮,他知道胡纪远是不会无的放矢的,就问他道:“你有什么办法?”

“作风问题。”胡纪远说。

第五百八十一章 生产经营敬老院

在路庄市区的敬老院里,副市长陈平正在进行视察工作,而在他的身边,敬老院张院长和一位高高壮壮的男人正陪在旁边。

“罗老板,现在敬老院已经按照你的要求颁布了新的措施,一些陈旧的设施也进行的更换,还有房间的墙壁也都进行了翻新,现在敬老院的情况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张院长一边给那位壮汉介绍,一边用手指着他所说的地方。

这位罗老板就是陈平很多年的兄弟,同时也是暨阳民间资本的土皇帝罗汉了,他这一次来路庄就是要帮陈平在敬老院改制工作上打好第一枪的。

事实上早在滨海县域经济会议的时候,陈平就已经和罗汉商量过了,由于发包政府职能在国内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陈平为了能让改革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就让罗汉成立了一个民政公司,在路庄敬老院改制时,承包敬老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然,除此之外就像陈平当初所说的那样,他也是有一点私心的,既然承包政府职能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那这个便宜肯定不能给外人了。

经过陈平和罗汉的运作,昔日的路庄敬老院现在已经更名叫朝阳敬老院了,是路庄敬老院改制工作的试点单位,张院长仍然保留了他院长的职位,也保留了他的编制,只是他的工资五金这些全由罗汉来发,有点半公半私了。

对于这样的安排,张院长没有半点不满,毕竟经过了之前的事,他公然指责陈平,到后来国务院孙总理的表态,再到常务副市长马卫国亲自处理他,这才让他明白了,他这个敬老院院长在这些官员眼里根本什么都算不上,有事情让他上,等到事情遇到了麻烦的时候,转念就把他给丢出去背黑锅了,连眼睛都不会多眨一下。

马卫国最初对他的处理方式是要把他开除党籍公职,后来还是陈平在萧淑妃面前保下了他的编制,只撤销了他的党内职务。

张院长虽然级别不高,但也不蠢,他很清楚陈平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想让他知恩图报戴罪立功,帮他在敬老院的改制工作里做一个好榜样出来。

而陈平对自己的目的也毫不掩饰,在市里做出决定的第二天,陈平就带着那位从暨阳来的罗老板和他商量敬老院改制的安排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面对一个副市长,原本张院长在对方面前就没有任何条件可以讲,更别说现在他还有把柄在陈平手上了,陈平随时可以再拿掉他的编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院长就只能一切行动听指挥了。

“张院长,那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做的怎么样了?对于这次改制工作,他们没有什么抵触心理吧?”陈平问。

“当然没有,他们还很欢迎市里这样的改制工作呢!”张院长说。

陈平又问了一句真的,张院长接着说道:“当然是真的,其实陈市长,实不相瞒,我们敬老院原本有编制的也就是几个干部,其他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合同工,所以敬老院无论是公还是私,他们都不会在意,他们只会在意自己每个月能拿多少钱无限之高端玩家。”

张院长说这话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国务院孙总理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他也听了,这是事关社会福利的大事,在他这里居然就成了每个月工资的事情,实在让他有点不好意思。

陈平对此倒是无所谓的大手一挥说:“这是应该的,毕竟党和政府的改革是要让群众越来越好的,要是因此让一些人饿着肚子来支持工作,那就太不应该了。”

“陈市长真是为民着想的好市长,”张院长说,“罗老板也很大方,他在承包了敬老院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增加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现在整个敬老院的同志们都干劲十足,百分百的支持市委市政府的改制工作。”

张院长这话说的倒是真的,这些敬老院的基层工作人员,大道理懂的不多,不过只要能加工资,那就是他们最开心的事了。

“负担着服务老人的护工,每天起早贪黑的照顾老人,却只有很微薄的工资,如果我接手以后仍然不加工资,那和过去还有什么区别呢?”罗汉说,“陈市长这么信任我,才把这敬老院交到我手上,我怎么都要给陈市长做出点成绩看嘛!”

陈平指着罗汉笑道:“好你个罗汉,居然还编排起我来了。”

“不过陈市长,在敬老院的日后发展经营上,我倒是有点想法希望陈市长能够批准。”罗汉说。

陈平挑了挑眉问:“什么想法?”

“就是让敬老院的护工和老人,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自主进行一些生产经营活动,”罗汉说,“根据专业机构对敬老院进行的评估,过去敬老院的收入完全只依靠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来源太窄,如果能让敬老院的护工和老人在时间和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参与一些生产经营活动,我认为就能让敬老院的财政情况宽裕很多,甚至还有可能做到自给自足,不再需要政府拨款了。”

“罗老板不愧是商人,就是懂得怎么赚钱,没想到在政府手上亏钱的敬老院,在罗老板手上居然还能赚钱。”陈平随后一转话锋道,“不过老人们原本就是来敬老院安享晚年的,罗老板你让他们去干活,是不是有点不人道呢?”

“是这样的陈市长,我之前对敬老院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查,发现敬老院里所有的老人每天都是无所事事的,又不能随意离开敬老院,这样就和坐牢没什么区别,所以我就想给他们找点诸如种菜养花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这样既能增加敬老院的收入,又能让老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何乐而不为呢?”罗汉说。

陈平听完想了想,然后问张院长道:“张院长你是老院长了,你怎么看?”

张院长知道陈平和罗汉是有私人关系的,所以他们刚才那番话或许就是说给他听的,于是张院长说:“我完全赞成罗老板的建议,只要是能让敬老院更好发展的建议,我都会全力支持的。”

张院长这话倒是发自肺腑的,他虽然是体制人,但在敬老院这么长时间,多少对敬老院也会有点感情了,听到能让敬老院取得更好发展的建议,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张院长我可记住你这句话了,如果以后你没有把朝阳敬老院做成全路庄敬老院的表率,我可就会拿你是问了。”陈平说。

“没问题,就算是让我给陈市长立军令状都行。”张院长说。

“又不是行军打仗,立什么军令状,而且就算要立军令状,你现在也得是找罗老板立才对。”

陈平笑着说道,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萧淑妃办公室的号码,陈平接通,眉头立即皱了起来。

第五百八十二章 省里来人了

陈平挂断电话,罗汉见他皱着眉头的样子,不由问他道:“小平……陈市长,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作为那么多年的兄弟,罗汉是知道陈平性格的,要知道,当初高中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去和十几个人打群架,后来陈平说要帮他三叔引荐韩剑锋市长,以及后来的发日本国难财和去西南炒地皮赚了多少个亿,甚至是在泽溪被纪委无故抓起来,或者是在滨海市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贺家的鸿门宴时,陈平都从来没有皱过眉头。

但是现在陈平却皱了眉头,所以罗汉知道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或许很大很严重,但就算事情并不大,但也一定是很让人头疼的。

罗汉虽然看上去憨憨的,但其实心很细,再加上他现在是腰缠万贯,以自古官商不分家的风气,他也与官场联系紧密,知道官场里很多恶心肮脏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罗汉想到了这些,所以他情急之下险些把他们私下里的叫法给喊出来了。

陈平对此则是很淡定的对罗汉和张院长说:“单位里面有些突发状况需要我去处理一下,这里张院长你好好陪罗老板检查一下敬老院,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对敬老院的改制工作是你现在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你明白吗?”

其实陈平这话更多的是说给罗汉和其他人听的,要只是张院长一个人,以陈平的身份,根本用不着和他废话什么。

张院长对此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说道:“请陈市长放心,我一定会陪好罗老板的,一切都以改制工作为先的。”

罗汉则说道:“陈市长就放心去吧,这边有张院长就可以了。”

陈平恩了一声说:“对了罗老板,你刚才说的那个让敬老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进行一些生产经营活动,我认为是可行的,你和张院长好好就这个事情讨论一下,也和民政局还有其他相关部门多沟通一下,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或者问题,好争取早日把方案做出来,说不定能对未来敬老院的改制工作有帮助。”

其实这个让敬老院参与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想法,是罗汉请的调查团队在详细考察了敬老院的情况以后提出来的方案。

对于罗汉来说,他是无条件信任陈平的,因此当初在滨海市,陈平对罗汉提出自己要在路庄搞民政工作改革,并且要罗汉尽快成立一个民政公司,罗汉毫不犹豫的立马答应了,并在当天就在滨海市注册了这么一家公司。

虽然说这项改革在全国尚属首例,他们的工作都是带有很大试验性质的,但是罗汉觉得自己既然答应要做了,就一定要对得起兄弟的信任,所以他在公司注册成功以后,就立即把自己在暨阳的评估团队给拉到滨海来了,让他们对滨海和路庄两地的所有敬老院进行走访调查,细致的统计敬老院的收入来源和花费开销,以及深入的评估敬老院的价值,以及他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方案。

在经过了大量的数据和政策分析以后,罗汉的调查团队才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在罗汉的调查团队对此进行评估调查的时候,陈平也和罗汉亲身参与了一下,正是这样,陈平才会在滨海的北桥敬老院发现了虐待老人的事情。

陈平对此也是早就知道的,这一次陈平虽然没有用自己感知未来的能力,但也能感觉得到这确实是一个让敬老院走入市场化竞争的可行方案。

就如同当年的国企改制一样,要想让死气沉沉的国企重新焕发活力,仅仅依靠政府的输血救济是肯定不行的,必须要走上自负盈亏的道路。

首节上一节630/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