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08节

毕竟对陈平和萧淑妃来说,他们已经干掉接连两个市长了,已经被上级领导列为了重点关照对象,如果现在还继续和马卫国这个常务副市长掰手腕的话,那就会有排除异己,打造地方**王国的嫌疑,这可是足够上纲上线的了。

对于这个事情,哪怕就是萧淑妃那个省委副书记的父亲,在这个问题上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陈平对此非常清楚,因此如果是其他事情,只要马卫国反对,陈平就会顺着他的意思,这也是最开始陈平那么给马卫国脸面的原因,可是这个事情,陈平却不能答应他。

原因很简单,这是事关中央的政治任务,而且自己在和国务院副总理孙成军谈话的时候也保证过会克服一切困难的,现在工作才刚刚开展,怎么可能放弃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别说只是路庄常务副市长反对了,就算是上级东吴市常务副市长反对,陈平也是要照做不误了。

“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果然不是那么好做的呀!”

陈平这么叹了口气,随后多吃了两口菜,然后也走出了包厢,回去了和萧淑妃一起的爱巢。

至于结账之类的事情当然不会由陈平来做,这绝不是陈平摆官架子,实在是身在官场就要遵守官场的规矩,如果陈平自己去结账的确方便,但是对于他的秘书张涛来说,就是极大的工作失职,毕竟领导连账都要自己结,那还要你这个秘书做什么?而对于饭店来说,秘书结账已经是常态,要是领导冷不丁的自己去结账,饭店方面也会吓一跳的。

官场里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操蛋,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往往却需要绕个弯弯来做。

回到家里,萧淑妃见陈平回来,她是知道陈平和马卫国去吃饭的,因此急忙泡好一杯醒酒茶给陈平。

陈平坐在沙发上休息了一会以后,萧淑妃才问陈平道:“陈平,马卫国那边怎么说?”

面对萧淑妃的这个问题,陈平轻轻的摇了摇头说:“马市长还是坚持己见,坚决反对对敬老院系统的改革工作。”

虽然在陈平进门以后,由于陈平在萧淑妃面前从来不装模作样,因此萧淑妃从他的表情和状态上,就已经能猜到会是这个结果了,可当听到陈平亲口说出这个答案的时候,萧淑妃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到有些泄气。

不过在泄气之余,萧淑妃也在疑惑,这个马卫国平时看起来也是很低调的一个人,无论是之前和周谦还有后来的刘贺斗的时候,还是对路庄经济进行改革,他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反对不参与,总之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为什么这一次在敬老院的问题上,他会这么坚决的反对呢?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陈平当然能明白萧淑妃的疑惑,所以他紧接着就继续说道:“淑妃姐,今天晚上马市长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民政局社会科负责敬老院这一块工作的唐爱华科长一起。”

“唐爱华?”萧淑妃皱起了秀眉,显然是对这位芝麻官没有任何印象,“马卫国带他来做什么?”

“因为这位唐爱华科长,是我们马市长的侄子。”陈平说。

得到陈平这个答案,萧淑妃的眉头才慢慢舒展开来,以她的政治智慧,很容易就明白了马卫国反对敬老院改革的关键:利益和脸皮。

想到这里,萧淑妃不由愤愤的说:“这个马卫国,他明明就是因为牵扯到了自己的利益,才反对这个改革的,他还好意思批评陈平你的大局观,真是不要脸!”

陈平在心里笑笑,萧淑妃这话显然是站在自己这边所发的牢骚,要不然以她的官场阅历,哪里会不知道官员们不要脸的程度呢?这年头要在官场里找一个不会为了自身利益颠倒黑白不要脸的官员,只怕不会比在大学里找个处女要容易。

但是萧淑妃作为路庄市委书记,她当然不会只像普通女人一样,会因为自家男人发牢骚,她更会考虑到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萧淑妃随后又问陈平道:“陈平你说在饭局最后的时候马卫国还隐隐的在威胁你,你觉得他接下来会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陈平在回来的路庄就一直在考虑的,所以萧淑妃才一问完,陈平就回答道:“这个很难确定,不过按照一般的套路来看,他怎么样都应该会先去他的领导那里诉苦,最后会和咱们的老对头杜省长勾结到一起,共同拿我们改革敬老院的事情做文章。”

陈平说完萧淑妃没有立即说话,而是细细分析了一下,她自己想的马卫国也差不多会这么去做。

陈平口中的杜省长就是省会临江的前市委书记现在的常务副省长杜孝廉同志,他由于是和前省长张锦池穿一条裤子的,因此也对萧淑妃和陈平没什么好感,现在要是马卫国主动靠过去,对方肯定会很高兴的拿来大做文章的。

要知道,陈平的这种制度改革虽然是大环境所允许的,但真要细抓起来,由于没有省里和中央的明确文件指示,也是能算作地方上擅作主张,尤其还是这种在政治制度上面动刀子,是很容易就能套上政治问题的。

想到这里,萧淑妃问陈平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改怎么办?”

陈平回答说:“对敬老院的改革是不能放松的,这是中央布置下来的政治任务,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一定要给这个事情让路的。至于马卫国这边,我们还是先等等看吧,看他究竟准备从什么方面找我们麻烦再说。”

萧淑妃嗯了一声说:“也只能这样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诉苦来了

马卫国在去东吴市政府的路上,正如陈平当初所想的一样,马卫国这次去东吴就是要就这个敬老院改革的事情诉苦去了。

当昨天晚上和陈平的饭局不欢而散以后,马卫国非常生气,他这一次饭局会带自家侄子一起过来,这个态度已经是相当明显了,就算自己不是常务副市长,大家都在一个单位上班,难道你陈平就一点面子都不给吗?可马卫国却万万没有想到,陈平还真就一点面子都不给,居然当着自己和侄子的面,仍然坚持要对敬老院这边动刀子。

好吧,这也可以说是陈平和萧淑妃的大方向,不能轻易梗概,但是连缓几天都不肯松口,你这不是有点欺人太甚了吗?

虽然在饭局结束以后,侄子唐爱华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马卫国心里却能知道,这个侄子肯定会对自己不那么敬畏了。当唐爱华把晚上的事情和自家大哥一讲,自己大哥肯定会看轻自己,觉得自己一个堂堂常务副市长,居然连个敬老院都没法做主,这个官当的可真窝囊。

马卫国就算再能忍,但面对这种事情,也是忍不下去的。

不过这个事情细说起来也是马卫国自己咎由自取,本来看陈平和萧淑妃在那次市委临时会议上的态度就那么坚定,后来在明知道自己反对的情况下,陈平仍然开始进行改革准备工作了,由此就可以猜到陈平的决心了。

那么既然陈平和萧淑妃这边这么坚决,那马卫国仍然要带侄子过去,这不就等于是自己送上去给陈平剥脸皮的。

显然马卫国不可能会这么想,他不会承认是自己犯贱,他只会觉得是陈平做事不够地道。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一次饭局,是不会把马卫国逼到这个份上的,从另一方面对于马卫国来说,他现在已经是常务副市长了,按理来说一个敬老院系统的收入应该不放在眼里才是,但这对马卫国却不一样,因为这个敬老院的掌控力不仅是他来到路庄以后所占据的第一块根据地,更重要的是他这个常务副市长在自家亲戚眼里的脸面。

要知道,随着陈平和萧淑妃在路庄话语权的越来越强,马市长本来就有点靠边站的意思了,不过那也还可以用‘秉承上级领导安排和团结身边同志’来解释,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说明马市长有很强的大局观,更可以说明马市长的高风亮节,为了路庄的经济发展,他可以主动放弃领导权力,让更有能力的同志顶上工作。

但那也是要在不触及马卫国根本的情况下,可是现在陈平不但把手伸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甚至还事先不和自己打招呼,俨然一副把自己当领导的架势,这就让马市长没法忍了。

马卫国不是忍者,他要是再继续退让下去,那么路庄还会有多少官员会在跟他干呢?试想马市长连自己的领地都守不住,跟着这样的领导有什么前途可言?这样的常务副市长,根本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副市长啊!

也正是这些原因长期的日积月累起来,才会让马卫国最终下定决心,要和陈平较较劲了。

我知道陈平你有市委书记萧淑妃的撑腰,让你在路庄这里横行霸道,你们能收拾周谦和刘贺,但是我也要告诉你们,我马卫国也不是好惹的!

马卫国在心里这么想着,而路庄原本就是东吴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因此从路庄去东吴市并不远,所以很快马卫国的车就开到了东吴市政府。

停好车子,马卫国走进市政府大楼,找到了东吴市长孙少荣的办公室。

孙少荣是马卫国的老领导了,他也是从路庄走出去的官员,而马卫国能成为路庄的常务副市长,也是孙少荣在上面出了不少的力气。就是因为这样,在面对陈平改革敬老院系统的决心时,马卫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他这里了。

走进办公室,孙少荣正坐在办公椅上办公,见到马卫国急忙笑着说:“马市长来了,过来坐下。”

马卫国先是道了一声谢,然后恭谨的坐在了孙少荣的面前,又向孙少荣问了声好:“孙市长今天的气色很好,看来最近一段时间孙市长的心情都很好,肯定是事事顺心万事如意的,只有在孙市长这样领导带领下,我们东吴市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被马卫国不声不响的拍了个马屁,孙少荣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还行吧,只要各个县市的经济都能如常发展,我的心情就好。”

“孙市长是整个东吴市政府工作的领头人,我们只要能紧跟孙市长的步伐,领会孙市长政府工作的新精神,就一定能再接再厉,开创政府工作的新局面。”马卫国说。

“那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东吴市那么大,各地方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还是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落实的好,在政府工作当中最忌讳的就是不问缘由的一概而论,那是有极大危害的,你知道吗?”孙少荣说。

马卫国听着孙少荣这话神色立即严肃了起来回答说:“多谢孙市长的教诲,我记下了,我在往后的工作当中一定会牢记孙市长的话,并把孙市长的话活用到各个具体的工作当中。”

孙少荣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嘱咐说:“这就对了,马市长你要记住,我们政府工作,永远是要以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第一要素的。”

首节上一节608/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