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606节

想到这里,陈平笑道:“难怪在上次的会议上,马市长这么反对我们的提案,原来是有一层这样的关系在里面呀!”

陈平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淑妃姐你放心好了,我相信马市长是能以大局为重的。就算他要是不识趣的话,咱们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难道还怕他一个常务副市长吗?”

第五百四十三章 礼数做足

马卫国是路庄的常务副市长,同时也是路庄市常委排名第四的人物,他也是路庄市经济领域的老官员了,曾经和市长周谦搭档带领路庄利用和滨海相邻的地区优势,一跃成为了全国第一的经济县市,而他自己也被称为是路庄经济的火车头。

不过正所谓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不管你多成功,你的成功也会很快消失掉。

对于马卫国来说,路庄经济火车头这个称呼已经是很早以前的往事了,自从陈平来到路庄以后,先是创造了融资平台这个新型县域经济产物,后来又从国家发改委拉来了几百亿的巨资项目,成功把路庄市带出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的泥潭,让路庄市的经济发展再次驶上了快车道,现在的路庄,陈平俨然才是经济发展的总设计师。

对于陈平,马卫国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嫉妒,但在同时,他也会觉得陈平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建立在自己打好的路庄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试想如果自己没把路庄发展成全国第一的经济县市,哪里会有你施展的余地?

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达克效应,他们总是会为自己营造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觉得自己要比其他所有人都厉害,就算是已经成为了路庄副市长的马卫国,他显然也是如此。不仅是这样,因为他在之前的路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成绩就更加助长了他这种虚幻的自信。

也就是这个原因,才让马卫国觉得陈平只不过是沾了自己的光罢了,可是这么想的马卫国却忘记了,为什么他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没办法让路庄经济好转,反而是陈平有办法。

马卫国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拧着眉头,刚才他叔叔打电话过来了,询问今年敬老院那块的费用情况。

其实路庄很多人都不知道,整个路庄的敬老院,都是在马卫国的控制下的。

每个官员都有自己的捞钱方法,而马卫国当初在来路庄的时候,由于根基不稳,再加上各个肥油部门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利益集团,让根本不可能插手进去,所以他就从最不引人注目的敬老院下手,让他侄儿负责这一块的操作。

最后事实证明马卫国的布局是很好的,虽说敬老院并不被人关注,但把全路庄的敬老院掌握住,一年各种克扣下来,也能有几百万的收入。

后来随着马卫国的官位高升,也能掌握其他地方了,但是对于自己起家这块的敬老院,以及每年稳定的收入,让他还是不想放手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马卫国才会在临时常委会议上公然反对这个提议,可现在从民政局那边的工作来看,陈平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给敬老院改制了,显然没有把他的反对当回事。

这就让马卫国有些不能忍了,好歹自己才是路庄的常务副市长,市委的第四号人物,也是对路庄经济制度以及改革有很重话语权的,怎么现在不仅对敬老院改革自己事先没人通知自己,现在就连自己的反对也没作用,这是不是有点太藐视自己了?

以前你在经济政策上的僭越也就算了,后来你的风头盖过了路庄市委市政府那么多领导也算了,现在你居然连对体制的改革也不事先通知一声,难不成你真以为路庄市委市政府是你家开的不成?大家对你的容忍,你就可以这样肆意妄为了?

马卫国这么在心里怒吼着,他回想起自从陈平来到路庄以后,自己常务副市长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千香百媚。

当初,市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都争相向自己汇报工作,想得到自己的照顾,到现在全都向陈平去汇报工作,希望能得到他的照顾,自己这边寥寥无几,搞的就像他才是常务副市长,自己只是一个靠边站的普通副市长一样。

这叫怎么回事嘛!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陈平只不过是靠女人上位,自己才是真正的常务副市长吗?

很显然,综合之前累积的马卫国对陈平的不满,这次陈平所提出敬老院改革行为是让这位马市长的恼火彻底爆发了的,不过马卫国对陈平恼火归恼火,但是有两任市长倾覆的前车之鉴,马卫国自己也在官场里沉浮这么长时间了,自然不可能会那么冲动,还是能克制自己的。

思前想后,马卫国决定先和陈平谈谈再说。

于是马卫国拿起自己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陈平办公室的号码,陈平那边很快接通说:“马市长您好,不知道马市长您有什么指示?”

“陈市长客气了,我哪有什么指示能指示陈市长呀,”马卫国嘴上这样说,但他心里还是对陈平这句指示很满意的,不过既然人敬我一尺,那么马卫国也就会还人一丈,所以他接着说道,“陈市长现在是路庄市政府的大忙人了,我还怕自己这通贸然的电话,打扰了陈市长的工作呢!”

“马市长瞧您这话说的,我的工作不就是领导的指示吗?马市长您的指示也是我的工作,怎么会有打扰这一说呢?”陈平说。

和陈平的第一席对话让马卫国还是感到心里非常舒服的,因为从他这种客气的语气来看,至少他还是明白自己是他领导的。虽说两人都是副市长,但自己进入常委并排名第四,而陈平却没有进常委,这就是两人之间存在的差距,陈平说自己是他的领导也是没错的。

既然他不是那种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骄傲自满忘乎所以的人,那么他就应该能听进去自己的话,那么自己的事情就会容易办许多。

想到这里,马卫国也就不客套了,直接把话引入主题说:“其实我这次打电话给陈市长真没别的什么事情,就是想请陈市长吃个饭,有些政策方面的事情想和陈市长面对面的详谈,不知道陈市长最近有没有时间呢?”

“马市长您是领导,要请也应该是我请您吃饭才对,怎么能本末倒置呢?”陈平说,“不知道马市长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随时都能订位子。”

“大家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个班子里共事的同志,陈市长这话就见外了,”马卫国说,“这样吧,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晚上在皇冠酒店吧。”

“好的,听凭马市长安排。”陈平说。

马卫国恩了一声说:“那好,那我就恭候陈市长到时候的大驾光临了。”

马卫国随后就挂断了电话,他回想着刚才和陈平的对话,喃喃自语道:“看来这个陈平倒还是一个很懂人情世故的人,看来我不用费什么力气了。而且我现在给你的礼数已经这么到位了,我作为领导,都主动请你吃饭了,你总得给我点面子,不要再给我闹什么幺蛾子出来了吧。”

只是这么想的马卫国却忘记了,显然陈平那么客气的语气,他也是抱着同样的一个想法的,陈平也是在面子上给马卫国给足了,好让马卫国也不要闹腾了的。

第五百四十四章 开胃菜

陈平晚上早早的来到了皇冠酒店,包厢是陈平让他的秘书张涛下午就订好了的,虽说是马卫国打电话给陈平邀请吃饭,但也是陈平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对于陈平来说,他心里其实很清楚,也许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央为了尽快转变地方官员的保守观念,会接受一些非常年轻的官员,但那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到最后总还是要回归按资历排队站的正常轨迹当中的。要不然在公务员法里,怎么还会规定从哪一级升迁所需要的年限要求呢?只不过这个年限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会产生很多变数就是了。

就现在的官场来说,萧淑妃这么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市委书记已经是很年轻了,要不是有她父亲萧鸿坤坐镇省委,只怕早就有人拿这个说事了。

正是因为这样,陈平在路庄虽说已经是和萧淑妃一起,建立很大的威势,但陈平最高也只能是到副处级的副市长了。因此在面对已经进了市常委,并且还是常委中排名第四的常务副市长马卫国,陈平也能算是他的半个下属了。

当然以陈平现在在路庄的权势也无需怕马卫国什么,自己是没常委头衔的常委,这早已经是路庄的共识了。

不过陈平想着现在终归是在进行敬老院体制改革的阶段,马卫国又是明确反对的,陈平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生是非,所以才给了马卫国戴了一顶高帽子。

到了晚上七点半,马卫国的车才出现在酒店的门口,对于这个情况,陈平无奈的摸了摸鼻子,看来这位马市长经过下午自己在电话里的那一通恭维以后,还真把他当领导了,这领导架子摆了个十足,居然踩了一个准点来。

可这仅仅只是陈平的一个无奈,当陈平起身来到门口准备迎接的时候,却一下子皱起了眉头。

因为马卫国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年轻人。

陈平由于最近一直在进行敬老院改制的工作,因此倒也认识这个年轻人,知道他就是民政局社会科专门负责敬老院工作的副科长唐爱华。

今天当陈平接到马卫国电话的时候,他就很清楚马卫国找自己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敬老院改制的事情,毕竟当初在临时常委工作会议上,马卫国对此是投了反对票的。

现在自己让民政局那边开始对敬老院情况进行调查,肯定瞒不过这位常务副市长,那么马卫国在知道这个情况以后,没道理不会来找自己。

而既然马卫国明白今天晚上这个饭局的内容,却仍然带着唐爱华来,看来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看来民政局长黄树平对自己说的不错,马卫国的确和敬老院这一块有着很大的联系。

陈平脑中这么想着,但是脚步上却并没有停下,仍然快步走去迎接马卫国并向他问了声好,而马卫国则是对陈平点了点头,然后对陈平说:“陈市长不好意思,我临时有点事情所以耽搁了,那我这就去找饭店要包厢,我们吃饭吧。”

马卫国的这个话就有点太假了,他哪里会不知道陈平已经订好包厢了呢?

好吧就算他真不知道,那难道他一个常务副市长出来吃饭,还要自己去找饭店订包厢不成?他的秘书是干什么的?

正如陈平所料,马卫国这么说就是故意的,他就是想在陈平面前做出一副领导的架子,提醒陈平自己还是常务副市长,是路庄的核心领导集体,要在陈平面前先声夺人。

不过无论马卫国是怎么想的,陈平却依然还是说道:“马市长不用了,我已经先去订好包厢了,马市长直接随我去包厢就好。”

首节上一节606/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