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566节

那些只是各个部门分配到的对招商工作的责任倒还好说,最难办的就要数那些收费项目了。

要知道,收费这个东西在官场里往往就是最直接的利益,尤其是在庐州这种本身官场的收入渠道就不多也不丰厚的地方而言,收费项目就更是让人眼红的肥差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开发区这才成立四个月,很多企业落户还只有两个多月,各个部门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就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了。

如果只是各个部门还好说,但是官场这种事情往往都是同气连枝的,很多事情查到最后都是有高官在上面撑腰,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的,而庐州这里显然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有了常委级别的高官插手,这些本来很简单的工作就不能不变得复杂了。

其实这个情况不仅出现在庐州,其他很多地方也有,最为突出的就是国家年年叫停却怎么也停不下来的各地的收费站了。

对于这点,陈平也早有准备,他对吴世鑫说:“吴县长的这些困难我能理解,事实上我当初在路庄做经济工作的时候,也碰到过和吴县长一样的情况。”

“那陈市长是怎么解决的?”吴世鑫问。

“路庄和庐州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陈平说,“不过我建议吴县长你可以先试着从一些简单的方面入手,取消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不合理收费,我们一点一点的进行,不求一下子能把庐州的招商环境搞到最好,但至少我们能进行改善,让企业的发展能一点一点的变得更好,等到我们把简单的事情都做完了,省下的我们就可以慢慢想办法了。”

对于陈平的建议,吴世鑫仔细想了想,最后说:“好,我就按照陈市长说的做,我马上回去让人修改这份文件。”

随后吴世鑫就拿着文件离开了,而等到吴世鑫离开以后,陈平就拿起电话拨通了朱恒的电话说:“朱经理,吴县长正在修改文件,我估计这几天新政策就该出来了,剩下的,能给吴世鑫带来多少积极性,就看你们自己的发挥了。”

电话那边,朱恒则是向陈平保证道:“请陈市长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陈市长您失望的!”

第四百八十二章 最好的发展态势

在得到了陈平的指点以后,吴世鑫回去以后就召集了相关部门的官员一起,按照陈平所指出的方向来修改文件了。

经过整整一天的修改,然后吴世鑫把修改过后的文件再送给陈平过目了一下,经过陈平认可以后,才在第三天早上,被发布到了县政府的网站上,与此同时,县府办还把这些经过了改善以后的政策,发给了所有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单位。

虽然这些政策距离企业老板所期待的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他们也都明白官场上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用时间来慢慢改进的。并且现在县政府肯对这些不合理政策进行改善,相比过去的不管不问,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对于陈平来说,他也只能帮这些企业到这里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努不努力了。

不过这点陈平倒是并不担心的,毕竟这些企业都是朱恒他们这些商人看做是自己的身家性命,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摆脱过去那些不合理的政策影响,他们不可能不去努力的。

而让企业从一个消极怠工状态进入到一个积极生产状态,说起来还是需要时间来过度的,但在庐州这里,却省去了这一步骤。

要知道,这些企业在落户之初就已经是做好了生产准备的,他们大量招募了周围因为开发区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进行培训,成为了工厂的工人,只不过由于后来县政府一些不合理的政策,让这些企业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才会将这些工人暂时放假。

至于现在要做的,只不过就是再把这些工人召集回工厂上班就行了,还是比较简单的,更别说陈平已经提前给这些企业打过招呼,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这些企业收到了来自县政府的文件以后,就立即让企业尽可能的进入了全面生产的阶段。

由于生产数据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反馈到政府的,而陈平为了能尽早的坚定吴世鑫的信心,让他对政策改善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再加上陈平自己在庐州这边也确实没什么事情好做的,就在企业进入全面生产以后,找吴世鑫出来一起再对开发区企业进行了一次考察。

这一次的考察对象仍然是上一次去过的那些企业,不过这一次企业的生产情况对比上一次可就有了天壤之别。

他们首先去的仍然还是那家机械制造工厂,因为距离上一次来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吴世鑫仍然记得上次很多机床空放在这里当摆设,工作的工人也寥寥无几的情景,不过今天情况却截然不同了,厂房内有很多工人,每台机床也都在工作着。

那在厂房内回荡着的机器的轰鸣声,让吴世鑫下意识的感觉自己上一次是不是在工厂放假的时候来的。

陈平能够看透吴世鑫心里的想法,所以对他解释道:“这些工厂都是轮班制的,主要收入是靠加班,尤其是双休日,只要来上班就是算加班的,所以可以说在这种工厂里上班不像其他的工作单位,是没有双休日的。”

吴世鑫默默的点了点头,对于整天坐在县政府大楼里的他来说,他很难想象为什么一个不同的政策,居然对于这些企业能造成这样两种相反的结果。

到了这个时候,吴世鑫才有些明白为什么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能普遍比内地要好了,未必全是因为地利优势,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那边的官员能更好的了解经济的运行情况,而不是像自己这里一样,官员和经济完全是脱节的两个环节。县政府凭着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利益需求制定招商政策,怎么能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节奏,怎么能让企业满意呢?

出了这家机械制造工厂,陈平还是按照上一次的路线,又带着吴世鑫去了彩印和橡胶企业,那里的情况和这个机械制造工厂完全一样,除了橡胶企业有很多工人还在培训以外,其他的工厂都已经恢复到了最好的工作状态。

可以想象,如果真能继续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或许陈平让经济翻一番的承诺真能实现也不一定。

想到这里,吴世鑫不免有些兴奋,而陈平这个时候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事实就摆在眼前,也实在没必要多费唇舌,他只是问了吴世鑫一句:“相关部门对这些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记录了吗?”

吴世鑫点头说都派专人进行记录了,陈平这才放心了。

要知道,陈平不可能在庐州这边待很长时间的,所以要想再短时间内让吴世鑫下定改善政策决心,就必须要用一点手段。这种带他去考察工厂的前后对比是一种,而数据记录又是另外一种,毕竟官员的政绩都还是要数据来说话的,只有数据上去了,官员们才会心甘情愿的为了提高数据做事。

不过相比考察,数据的记录是需要三天为一个周期,再向吴世鑫进行汇总的。

时间很快到了考察结束以后的第三天,陈平上午正在和朱恒下棋,吴世鑫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陈平接通电话,吴世鑫拿兴奋的声音就立即传了过来,他说:“陈市长太好了!经过统计局给出的数据,这三天开发区创造了将近四千万的gdp,这几乎等于过去一个月整个开发区的总和呀!陈市长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如果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开发区的经济增长不止能翻一番,翻两番都是可以的呀!”

对此陈平只是无谓的笑笑,毕竟这个事情就是自己一手策划的,如果要是达不到这个数据,那才奇怪了呢!

不过企业发展有高低起伏,要想一直保持这个数据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点吴世鑫只怕是意识不到的,对于他来说,只要能给他一种改善政策就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印象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让庐州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了。

想到这里,陈平就对吴世鑫说:“那就恭喜吴县长了,这都是吴县长你和县政府各部门的同志通力工作的结果。”

陈平说到这里又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不过现在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你要想保持这种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就必须努力继续改善招商政策,尽力取消那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如果要是放任这些不合理的政策继续存在的话,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很容易成为昙花一现的。”

吴世鑫点了点头说:“放心吧,陈市长我明白了,我会努力的!”

陈平这才满意的挂断了电话,不过就在事情正在朝着最理想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却总有人要跳出来搞破坏。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不是商量是命令

在庐州县政府大楼里,吴世鑫正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椅子上愣神的想着什么,而在他面前的办公桌上,则是放了一堆文件。

这已经是他主导县政府招商政策改善以后的一个星期了,他面前的文件无疑就是统计局给出的这一个星期内开发区各企业的经济数据了,数据的前三天表现最好,但后面几天却有所回落。

从这些数据上不难看出,招商政策的改善确实能给开发区的落户企业带来一些积极性,但由于改善的只是招商政策的其中一部分,因此对企业带来的积极性还很片面,在经过了最初的井喷以后,后面的发展情况就显得不那么让人满意了。

针对这个问题,吴世鑫当然是第一时间拿去求教了陈平,毕竟经过开发区经济的爆炸性增长以后,吴世鑫对陈平的能力已经是心服口服了。

陈平对此给出的答案则很简单,就是让吴世鑫继续深化对招商政策的改革,尽可能的给予开发区企业一个理想的发展环境,给企业优惠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减少对企业的影响,而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企业的乱收费情况。

根据企业所反馈过来的情况,吴世鑫知道除了开发区管委会对企业收取的管理服务费以外,管委会下属的各个科室甚至是县政府的各个科局,也都巧立各种名目向企业收费。

除此之外,落户企业要在政府部门办手续也是异常麻烦的,很多部门为了能捞一点油水就故意给企业设置障碍,或者是将本来很容易的过程复杂化,以此来要挟企业,让这些落户企业不得不明里暗里给这些部门大量的红包,才能把手续办好。

这些都是饱受开发区各个企业所诟病的,毕竟对这些企业来说,钱都是自己凭本事挣来的,凭什么要便宜这些官僚呢?

对于这个情况,吴世鑫已经用县长的职权,彻查了其中滥用职权来要挟企业收费的事情,也致电管委会,让他们停止乱收费的事情,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要知道这种乱收费的现象存在的并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分到了利益,也正是利益才让这种乱收费的现象愈演愈烈起来。那么既然分到了利益,谁又想轻易放手呢?更别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得到利益的部门和官员,说不定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了,这么多人的利益,就更不可能轻易放弃了。

如果是某一个部门或者是某一个官员,那么吴世鑫还敢强下手,但要是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甚至还会牵扯到某个常委或者更高,那吴世鑫就不能不掂量一下了。

吴世鑫对这个问题也求教了陈平,而陈平对此给出的答案则也是简单明了,陈平说:“发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你要想取得发展,总要触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如果你因此选择退让,那就不要谈发展了,你只能咬牙顶上去,敢于去触犯这些利益,才能得到发展。”

首节上一节566/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