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439节

“不过重工项目再好那也是一条腿走路,只是单一的重工项目很难成为路庄经济未来新的增长点,”萧淑妃说,“要想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我认为就必须要对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只有把重工项目发展成为重工产业基地,产业集群以后,才能充分发挥这个大项目的潜在价值。”

说完,萧淑妃看了陈平一眼说:“陈平同志一直是重工项目的负责人,那么接下来就请陈平同志来说说他在这方面的意见吧,大家掌声欢迎。”

萧淑妃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平在掌声中站了起来,他先对所有人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各位领导,首先我要感谢萧书记和各位领导能允许我列席这个会议,对于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我是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各位领导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陈平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认为要想让重工项目成为路庄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工作的各项任务。就必须高度关注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只有积极作为、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破解难题、增强活力和促进发展。”

“正如萧书记所说的那样,一条腿走路终归是不行的,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才行。”

陈平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才要积极调整重工项目的产业结构,大力开拓相关的新兴市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让项目在发展中丰满、壮大和充实起来,才能实现项目在路庄经济活动中的最大作为。”

最后,陈平总结道:“而这个壮大充实,就是应该发展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比如这个重工企业在郊区,周边并没有店铺,企业的员工要出门消费很不方便,我们就可以发展商店;重工企业自己处理工业废渣太过繁琐,我们就可以支持一批废品处理企业进驻起来。”

陈平在常委会议上侃侃而谈,把重工企业需要支持发展周边产业的理由都很细致的分析了一遍。

陈平说完以后,主管经济发展的常务副市长马卫国就说道:“陈平同志的想法是非常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毕竟只有加强了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帮助和解决了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让重工项目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基石。”

在马卫国之后,市委办主任沈建领也说道:“我认为陈平同志的意见提得非常不错,发展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这样既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疑难问题,又能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和增加财政收入,可谓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有了马卫国和沈建领的开头,后面其他的常委也都纷纷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赞扬了陈平的想法。

这是陈平和萧淑妃早就预料到的局面,毕竟在此之前,萧淑妃就已经暗示过这个重工项目将是路庄全体官员的功劳,所以为了政绩,没有人会不同意的。

除此之外,在会议之前,这些常委里,有一些人也都像公安局长钱宝明和严小凯一样,也是想在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里分一杯羹的了。就在昨天和前天,就有好几个常委的电话打到了陈平的办公室,内容无一例外的全都和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有关。

至于请陈平吃饭就不会了,这些人毕竟还是市常委了,总会是在上级东吴市里乃至省里都有关系的,不可能会像钱宝明那样能折腰的,只能是在电话里把话说清楚了。

不过虽然是这样,但党内是讲究民主的,也不允许一言堂的情况出现,所以就算是陈平的这些想法都是所有人所认可的,但依然还必须有人做样子的反对一下的,而有资格做这个反对者的,就只能是被萧淑妃和陈平整得没脾气了的市长刘贺了。

刘贺说:“陈平同志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一条腿走路也的确不能发挥出重工项目的优势,但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如果步子迈的太大了,同样也是有害无利的,这次的重工项目也是一样。”

“所以,”刘贺最后总结道,“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我原则上同意陈平同志的想法,但我认为有必要再研究一下。”

萧淑妃点点头说:“刘市长的话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经济发展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上,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每个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仔细甄别,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就行。”

说完萧淑妃想了想,然后说道:“那么我认为可以先由市委办联合其他相关部门拟定一份政策草案出来,交由我和刘市长,以及其他常委同志进行审阅,通过以后再能成为正式的政策文件。”

刘贺说:“萧书记的想法非常周到,我相信各个相关部门的同志集思广益,一定能更好的完善这份政策文件,把文件的漏洞减到最小。”

“那好,”萧淑妃最后拍板的对市委办主任沈建领说道,“这个事情就交给沈主任负责了,我和刘市长都会等着这份政策文件的。”

沈建领拍着胸脯保证说:“请萧书记还有各位领导放心吧,事关咱路庄未来的经济发展,我要是连这个事情都办不好,我就真无颜见所有路庄的父老乡亲了。”

“那我宣布,这次有关重工项目周边产业支持政策的文件,就交由沈主任来负责了,希望各位同志都协调配合一下,散会。”萧淑妃说。

第二百九十九章 等事情

日前,路庄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副市长陈平关于发展重工项目周边产业的工作汇报。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面对国际经济危机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需要抢抓机遇、排难而进,全力推进各项经济工作的展开。

市委书记萧淑妃充分肯定了陈平的汇报意见,她指出,重工项目作为路庄市近年内最大规模的投资项目,有必要深度挖掘潜力,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有密切跟踪分析形势,科学的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研究对策措施,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不断以重工项目为中心发展周边产业,打造一个路庄新的重工产业基地,才能为今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萧淑妃要求,既然路庄市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全市上下更要抢抓这一机遇,见事早、行动快,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只争朝夕的干劲,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才能确保全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

……

这是在第二天,江南日报上刊载的关于路庄市重工经济会议的报道,在临江市省政府大楼张锦池的办公室里,省政府副秘书长张辉看完了报道,小心翼翼的把报纸放回到张锦池的办公桌上,对张锦池说道:“张省长果然神机妙算,路庄市委果然是会要发展重工项目的周边产业。”

张锦池对此只是笑笑说:“我认为路庄市委也不过就是想要尽可能的增加重工项目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上的作用罢了。”

张辉当然很清楚张锦池之所以会这么问,无非就是端着一副领导架子,想让他先说出解决的方法,他再来做评判。

不过张辉清楚归清楚,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张省长,我当然也清楚重工项目在路庄市的重要性,不过我觉得这路庄市委在重工项目的问题上,还是有些太不够慎重了一些。”

听到张辉的这个回答,张锦池又问道:“不知道张秘书长这话怎么讲呢?”

张辉回答道:“张省长是这样的,现在这个重工企业现在都还没有建好他们就操之过急的要发展周边产业了,那么这样一来未来里面所会遇到什么情况,就是根本没法预料到的,我认为这是对人民群众极为不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要知道,这么大一个重工企业落户路庄,路庄市委连这个重工企业的具体内容都没弄明白,就急急忙忙的发展周边产业,这岂不就是赶鸭子上架吗?”张辉说。

张锦池默默的点了点头,还是没有说话,张辉继续说道:“张省长,根据从路庄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未来是准备联合本地的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的私人财务公司,利用借贷的方式来发展这些相关产业,这种用借钱来发展经济的方式,岂不就是一种拔苗助长吗?”

“说这是拔苗助长说对也不对,”张锦池这才说话道,“毕竟他们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省委省政府的任何规章制度。”

说完,张锦池又细细想了想,他说道:“并且在省里还有很多官员在为路庄的干部在为路庄市委的决定摇旗呐喊。”

“那是省里有些领导并不明白路庄市委干部的真实想法,或者是他们被陈平营造出来的氛围给迷惑了,才会没有察觉。”张辉说。

张锦池恩了一声说:“虽然路庄只是省内的一个县级单位,但这个县级单位却是省里直管的,同时重工项目也得到了中央的重视,那么我们作为省干部,不能坐视不理。”

张锦池说着就抬起头来说:“那么不知道张秘书长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张省长,据我所知在这次常委会议前,陈平曾和路庄承包的商铺以及几个政府官员一起在茶馆里喝茶……”

张辉的话还没有说完,张锦池就摇头说:“难道是想说陈平和萧淑妃这两个官员发展这些周边产业的目的并不是真正想要发展,而是想给自己谋私利吗?这种事情根本没根据,陈平又是这个重工项目的负责人,这是不可能对路庄市委造成什么影响的。”

“张省长这点我很清楚,”张辉说,“只是我知道路庄这个承建商铺店面的严小凯,他在路庄是有劣迹的,他平时就仗着自己姐夫是公安局长,和路庄市的一些街头势力有一些不清不楚的关系。除此之外,这次负责帮忙贷款的罗汉,在暨阳也是劣迹斑斑的。”

“陈平作为人民干部有没有和这些人有利益瓜葛,我没有证据没办法下定论,”张辉接着说道,“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人就像之前在施工现场脚手架的坍塌一样,这些人该犯的错误迟早还是要犯的,而一旦出了问题,张省长您作为领导,就可以批评和处理了。”

听完张辉的话以后张锦池眼睛一亮,他显然明白明白了张辉的意思。

这个重工项目的投资总额高达几百亿,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他的周边产业也并不会差到哪里去,肯定是会被当地的很多和政府部门有很深渊源的人盯上。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由于平时所做的项目大都是靠走关系得来的,所以很多人做的并不认真,甚至有些还会有些特权意识,不走正道,这一次显然也不会例外。并且就算陈平这一次按照标准来做了,但一个市那么大,时间又不限定,总会发生一些法理所不能容忍的事情,这样一来,省里可以故意把事故夸大,就还是可以找到整他的借口。

张锦池这么想着,他说:“张秘书长的想法很好,那么以后关于路庄市的消息,张秘书长就请多费心注意一下了,不过毕竟凡事以经济发展优先,一般性的事情张秘书长就不要小题大做了。”

“请张省长放心,张省长交代的任务就是我必须完成的目标,我一定会好好观察路庄市的情况的。”张辉说。

第三百章 最好的进攻是防守

官场预言家300_官场预言家全文免费阅读_第三百章 最好的进攻是防守来自138看书网(www.13800100.cOm)

关于发展重工项目周边产业的政策在市委常委会议结束以后,按照萧淑妃的要求,市委办和其他相关部门很快拟定出了一份交由各个市常委审阅的政策草案。【百度搜索138看书网www.13800100.cOm 会员登入138看书网】

首节上一节439/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