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434节

萧鸿坤非常认可林正岳的判断,作为省委的一三把手,他们对于这些地方官员的性格实在是再清楚不过了。

一般的官员胆子都很小,他们都很怕事,怕会因为什么事情而丢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也正是因为如此,当一般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出动警察来进行弹压,同时封锁舆论,在他们看来,只要新闻不报道,上面不知道这个事情,那就可以混过去了。

而另外一种解决手段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官员因为害怕,但是他们又怕事态的扩大会让他们更加无法收拾局面,所以与其和这些出事民工闹得太僵,进一步激化矛盾,倒还不如使金钱手段,套用各种借口给这些民工赔钱,用钱来把事情给压下去。

这两种方法也都是很常见的,第一种就不用说了,各地那么多被精神病就是实例,至于后一种,很多地方当发生了事故以后,政府往往都会拨款给事故家属,这笔钱有些还很多,这看似是政府的抚恤,但实际上却是无法可依的。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赔的这个钱反正也不是自己掏腰包,对于那些只想快点平息事态的官老爷们来说,哪里会心疼呢?

像陈平这样的就很少了,首先这次的事故项目属于政府项目,所以他的抚恤和赔偿都是政府应该做的;其次是他所赔出的数额也完全是参照法律法规,没有为了平息事件所胡乱开价。

想到这里,萧鸿坤也说道:“的确是像林书记你所说的这样,现在的官员都有很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不管考虑任何问题都一定是以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为出发点的,而像陈平这样能够撇开自己官位的束缚,完全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去滥用权力来给自己保驾护航,这样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定力。”

不受官场环境的影响,按照法律规定来做事,这听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要知道在一切以权力为重的官场里,几乎每个官员都在拼了命的讨好上司,为此不惜把自己的老婆送出去,或者是花大价钱拉拢领导家属等其他一切方法。

一个官员在官场里都是这样生活的,那他在遇到像重工项目事故这样重大的事件时,他还怎么可能坚守原则呢?由此可见萧鸿坤给陈平的这个评价究竟有多高了。

听完萧鸿坤的话,林正岳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摇头说道:“其实虽然现在官场的大环境不算好,但是我觉得能够坚守原则的官员还是不少的,可一般来说这种官员大都迂腐不懂变通,不像陈平这么灵活。所以,我认为陈平在能坚守原则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政治的敏感程度,和他能在官场中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手段。”

“是啊,以前他在路庄,或者是他在北京的事就不再提了,就说这一次,要不是陈平事先提醒了我们,让我们注意张锦池去北京的动向,让我提防着他会把这个事情直接上报到中央,去拉拢中央的老领导给他做主,只怕这次还会真给他得逞了。”萧鸿坤颇为感慨的说道。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也想起来了,这个陈平能坚持原则又很善于拿捏人心,从而很容易在政治中化险为夷,所以我很好奇他接下来这个事情要怎么处理。”林正岳饶有意味的说。

林正岳的话让萧鸿坤心头一跳,萧鸿坤问林正岳道:“林书记,请允许我冒昧的问一句,不知道你说的接下来这个事情指的是什么呢?”

“萧书记,如果你真的连这个都猜不出来的话,那我可真是要批评你了,”林正岳接着说道,“难道你忘了一旦在地方上建起这么大的重工项目,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了吗?而这种影响又会接二连三的引起一连串多大的反应吗?”

萧鸿坤面色阴沉的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糟糕了,林书记,你说我们要不要也提醒他一下,好让他能有所准备呢?”

林正岳沉吟了一下,然后摇头说:“还是算了吧,萧书记你不是想好好培养他吗?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观察他的好机会。”

“可是这一次他所要面对的是官场的潜规则,我怕他会应付不来。”萧鸿坤有些担忧的说。

“萧书记亏你还这么器重他,你也太不信任他了,”林正岳笑道,“我倒是认为这个陈平,他既然有能力解决之前的问题,我相信他这一次也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好吧,那就一切听凭林书记你做主了。”萧鸿坤说。

第二百九十章 下游工程上做文章

陈平处理重工项目事故的新闻报道既然是省台播报的新闻,那么除了省委书记林正岳和副书记萧鸿坤在收看以外,同样是在临江市的另一边,作为陈平对手的省长张锦池,他此刻也是守在电视机前面收看着这条新闻的。

张锦池是在茶楼里收看这条新闻的,陪同他一起观看的,还有一手制造了重工施工事故的省府副秘书长张辉。

在看完这条新闻以后,张辉立即不屑的说道:“张省长,真想不到这个陈平倒也做得出来,给那些民工抚恤和补偿。还有,那个宋明也太没用了一点,居然陈平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就像是陈平使出来的一条狗一样,亏我还那么大费周章的帮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没想到就是这样也能让那个陈平逃过一劫,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关于这点我倒是不怎么惊讶,”张锦池说,“首先第一条,反正那些钱都不是他陈平的,他想赔多少都是国家的,所以他陈平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当然,这也和在路庄没有制衡陈平的势力有关,”张锦池接着说道,“试想路庄如果能有陈平的对手在的话,那他的对手一定会全力抨击陈平的政策,这样他的政策,就根本没有得以通过的机会。不过现在看来,路庄市内的权力已经都被收到市委书记萧淑妃那里去了,现在萧淑妃这么信任陈平,当然是陈平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张辉听到这里就拍案而起道:“那这样一来,路庄市岂不就成了他萧家和陈平的一言堂了吗?那这样下去党委和党内民主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

这句话让张辉在心里笑了一下,毕竟在现在的官场大环境下,每个官员都是想着拼命活动关系,恨不能每个政府的决策,大到过亿的政府项目小到卫生用品的采购,都能自己来点头排版,其他人只能唯自己马首是瞻,那才能体现领导的快感。

只是这个想法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是万不能说出来的,张锦池随后说道:“那萧淑妃和陈平想要搞一言堂我倒并不奇怪,这点从他们想尽办法对反对他们的干部进行打击报复的举动就可以看的出来。只是让我有些惊讶的是,陈平他不仅能忍住把给民工的抚恤和补偿金额限制在法定的范围内,而且还对那蒋万全的处理也是不偏不倚。”

“张省长果然火眼金睛,不过我倒认为陈平他的这些做法,对张省长您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尤其是陈平不敢严惩蒋万全的做法,这说明了他对张省长您是心存畏惧的,他害怕张省长的批评,所以在处理相关的问题上,才会始终谨守规章制度,不敢逾越雷池一步的。”张辉说,“我相信只要张省长略施小计,这陈平一定是能手到擒来的。”

对于张辉的马屁话,张锦池感到非常受用,他微笑道:“张秘书长说得好,那陈平一向都是目中无人嚣张习惯了的,现在突然一下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就说明他心里在害怕了。”

“陈平他虽然平时在其他官员面前很是嚣张跋扈,但那都是其他官员的威慑力不够,现在在张省长面前,他当然就会被打回原形了。”张辉说。

张锦池摆了摆手道:“好了,这些话就不要再说了,虽说像陈平这样不听话的干部是一定要清理出队伍的,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慢慢来,张秘书长在上一个阶段的工作里表现出来的能力我已经看到了,就是不知道张秘书长下面打算怎么做呢?”

张锦池的夸赞让张辉的心里小小激动了一下,他回答说道:“张省长,通过这段时间我对这个陈平的观察,我觉得他的想法是很敏捷的,想要一下子抓住他的把柄是很难的,要想抓住他的破绽,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局势的发展,让局势复杂起来,他才没办法判断了。”

“很明显的废话就不用再说了,我想听你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步骤。”张锦池说。

“是这样的张省长,我认为如果想要逼陈平走入困境,那我们接下来就必然要在重工项目的下游工程上做文章。”张辉说。

张辉的这个提议让张锦池的脸上一下子露出了笑容,显然这个提议是提到了张锦池的心坎上了。

所谓重工项目的下游工程,就是指由重工项目衍生出来的其他产业,这是每一个重大项目都会遇到的事情,毕竟几百个亿的庞大资金投了下来,虽说只是专门为建设重工工厂的,但却往往能带动周边的很多经济发展。

首先在建设的时候,这么大的建筑工地,各种运送建筑材料的大货车进进出出,无疑能让附近加油站的生意特别火。如果加油站的老板后台硬,心黑一点的,甚至还能敲诈工地老板,向他所要好处,否则他就拒绝给工地的车子加油,这对于工地老板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所以大多数工地老板为了方便,对于这笔钱都会捏着鼻子认了。

其次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不管是在建设当中还是在建成以后,都必须是要雇佣很多工人的,这么多人猬集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带动周边餐饮休闲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这个项目是一个巨额投资的重工项目,但却并不是一个和社会脱节的单一项目,他不管是原材料加工,还是污水处理亦或是其他废物回收等生意,都是能挣不少钱的。毕竟这只是一个重工厂,又不是万能工厂,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下来,这个负担就算是大型国企也是负担不起的,所以倒还不如把一些其他一些诸如废物处理等活外包给其他公司来做,就会相对轻松一些的。

就算不做这些,哪怕只是成立一个运输公司,天天帮着厂里运送货物和原材料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就现在这个一切以赚钱为先的社会环境下,这么一大笔的收入,不管是周边的老百姓还是政府部门的亲属,都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而一旦这些人开始活动起来了,那就是对陈平的狂轰滥炸,肯定是什么手段都会使出来的,行贿送礼攀关系都是最基本的活动了,陈平虽然是副市长,他就算再怎么坚持原则,他也是一个在官场的官员,怎么都不可能把这些都杜绝在外的。

这个时候,只要张辉在里面随便动一点手脚,就可以陷害陈平了,方法不要太多。

想到这里,张锦池对张辉说:“张秘书长果然是思虑通透,从张秘书长以前的工作就可以看出张秘书长周密的工作作风了,张秘书长就放手去做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张辉拍着胸脯对张锦池保证道:“请张省长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第二百九十一章 句号和开始

前后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处理,关于路庄市重工项目宿舍楼工程施工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先行进行的是依法对遇难民工家属的抚恤,以及对其他受影响民工的补偿工作,这早在事故发生一个星期以后就由陈平亲自主持开始了。而随后要做的就是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以及让司法部门介入展开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程序。

在路庄市、东吴市和江苏省委的三方监督下,这个处理程序是很难存在什么偏袒和以权谋私的。

其实对于政府来说,在什么工程里存在着什么问题,哪些人有问题,司法部门其实早就掌握了详细资料的,只不过迫于某种压力,他们才不能轻举妄动,只能等待上级领导的指示。

当然这个情况也并不仅限于是在这种事故的处理过程上,事实上在对一些政府官员的贪污问题上,像检察院和反贪局这样的部门很早就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了辖区内一些官员的财产情况,只不过没有上级的命令,再加上官场里的人都不愿意招惹是非,所以才没有采取行动罢了。关于这点,在很多地方官员腐败被曝光以后,只要当地主官或者是上级领导重视一下,相关部门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查到这些官员腐败的全部证据,这些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路庄这里当然也不能免这个俗,当调查工作装模作样的进行了一个礼拜以后,纪委和公安就把调查的证据和相关疑犯交给了检察院,而检察院在进行了核实以后,就对相关责任人提起了公诉。

由于这次的施工事故是惊动了三级政府机关的,所以审判被放在了东吴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的。

根据法院一天的审判,最终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宿舍楼的承包商蒋万全因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劣质的脚手架,导致重大安全事故,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除了蒋万全,路庄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官员,也因为收受贿赂,导致事故的发生,同样被判处了一年到几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首节上一节434/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