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20节

萧淑妃原来还没有想过和陈平的事情,现在听到田小敏这么一说,她的俏脸顿时唰的一下红了,心里乱糟糟的,狠狠瞪了田小敏一眼道:“小敏你乱说什么呢?什么叫使手段抢男人?真难听,这种事情可不敢在外面乱说的,我和陈平只是纯粹的工作上的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这一次我帮他也只是因为事出有因罢了,绝对没有你想的那些东西的。”

“淑妃姐你是大领导,我当然相信你啦!”田小敏笑嘻嘻道,“不过淑妃姐脸红起来可真好看呢!”

“小敏你要死了,敢这么说我,当心我不客气噢!”萧淑妃如是说着,同时还作势要打,田小敏笑着躲了一下,当然后来也没有继续说什么了。

本来,萧淑妃和田小敏这两个女人的第一次面对面到这里虽说已经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由于田小敏无意中点出了萧淑妃和陈平的问题,让一直装鸵鸟,对此视而不见的萧淑妃,不得不正视起来,她很想把陈平赶出脑海,毕竟一个女领导和一个男下属的姐弟恋怎么都不好听,但结果却只是陈平在她的心里扎根,越扎越深了。

第三十四章 回家沙港市

一场官场风暴自上而下的迅猛席卷了整个东吴市城北区委区政府,东吴市纪委秉承省纪委的指示,牵头成立一个针对城北区委区政府专门的调查小组,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市纪委全线出击,直接双规了城北区委五个常委以及八个部门的一把手,其中三个常委被就地免职,两个常委继续隔离审查,除此之外,更有二十多个科级以上干部被开除党籍公职的直接双开。

一时之间,闹得整个城北区委里人心惶惶的,毕竟这年头但凡是吃公粮的,屁股底下基本上就没有干净的,所以没有人不害怕会牵连到自己。

不过东吴市委也想到过这个可能性,所以一直在背后操控着纪委办案的程度,对于那些能够稳定城北大局的人,除非穷凶极恶,否则能放过一马就放一马。

在这一次的风暴中,也不是没有人向东吴市里的靠山求救,但是这一次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市里似乎是承受了省里无穷大的压力,面对老城区嫡系下属们的水深火热,市里的各路大员们都十分默契的缄默不语,只是两眼一闭,全当没看到就是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一次的东吴老城区的官场地震中,出现了很多当场反水咬出市里大员的现象。

只不过这些人‘醒悟’的显然有些晚,因为纪委在办案之前,东吴市委书记甚至省纪委,都是直接打过招呼的,所以但凡牵连到了市里的供词,无一例外的全部统一失踪不见了。另外,对于这些不懂事的干部,市里全部予以重罚的将他们全送上了法庭,而剩下那些一力扛下的好同志,则只是给予了党内处分,至于事后还有没有机会重返官场,就得看他们自己的能耐和造化了。

除了干部,下面的不少普通公务员也受到了牵连,毕竟这年头大家都明白吃独食容易倒台的道理,所以很多干部们去参加腐败的饭局,大都要拉上整个办公室的人做陪衬,还有收点什么礼品什么的,也都是叫整个办公室的人一起去拿。

其实就那点东西,一两个人就足够了,哪里需要那么多人手?

这还不就是让下面的同志们自己从中渔利,拿点东西分一点汤汤水水的回家过年,当然,真要碰上那种老实的,不拿东西的,那也只能笑他傻了。

而到了这种纪委查处的时候,这些行为虽然不至于构成犯罪,但追究起来也算是一种风气不正的行为,足以上纲上线的了,一旦被纪委的同志们记载在了档案上,那么以后提干就基本是一种奢望了。

所以,后来有人评论这一次的官场风暴就像是一场火灾,将整个城北区的公职系统烧得是寸草不生,几年之内的本土派都不大可能能恢复元气。

当然,这一切都已经和陈平没什么关系了,因为就在这次的官场风暴开始的前一个礼拜,他就已经通过市委,被调到了北边的沙港市府办去了。

沙港市是陈平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所以陈平回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回了趟家。

陈平的父母都在一个纺织厂上班,在听到陈平回来以后高兴的不得了,尤其还是听说陈平考上了公务员,现在调回了沙港市府办,就更高兴了。因为在老俩口的意识里,政府工作就是铁饭碗,还可以升官当干部,当了干部以后就不愁吃穿,走路都可以趾高气昂的,更不缺钱,要不他们纺织厂的党委书记怎么能有两部车,还同时在上海买了一套房呢?

在吃饭的时候,所有亲朋好友无不在夸陈平有出息,这些亲戚,有一些是从来连春节都是看不到人的,现在听到自己进了机关,并且还在政府的要害部门工作,就纷纷像闻到了腥味的苍蝇一样屁颠颠的跑了过来,这种意味是再明显不过了。

尤其是他们听说陈平还是从城北区被调回来的,那就更加殷勤的不得了了。

原因无他,城北区的官场风暴实在是太大了,东吴地方台的新闻几乎天天都在放这方面的消息,街头巷弄的茶馆里老百姓也在议论纷纷。

陈平的这些亲戚他们虽然不是政府部门的人,但是也同样明白这种大动作,通常都是极为保密的,甚至这一次的动作在此之前只有市委的几个书记才知道消息。

当然不管这些消息和猜测是真是假,但是陈平既然能在城北区整体出事前一周被调回沙港市,就足以说明他至少有一个相当大的靠山了。

要知道,新闻上可是说过了的,市委为了确保打击的彻底,在此之前,市委组织部为了防止有人漏网,是特意封住了城北区的对外调动的。也许中国的新闻有很多是浮夸的厉害,但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咱们的新闻是没有必要作假的了。

在官场上,有靠山就等于是有了以后升官发财的保证,这一点早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了,所以大家都无一例外的和他套起了近乎,有的对陈平父母说:“老陈呀!你可是生了个很有出息的好儿子呢,年纪轻轻进入了市府办工作,那可是有机会接触咱们沙港市的市长呢!以后前途无量啊,以后我家儿子要创业,你可得多照顾照顾了哇!”

有的对陈平说:“陈平呀,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看得出来,你以后肯定是很有出息的,你伯伯别的不行,看人还是相当厉害的,你以后肯定是当大官的料!就是到时候伯伯家里面,你也得照应一下了。”

……

对于这些人的脸孔,陈平很看不惯,他很记得自己的老父亲在当年阑尾炎开刀住院的时候,自己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个去敲门借钱的,那个时候这些人又是怎样给母亲脸色的?而且就是这样,自己的父亲仍然迟了五个多小时才上手术台,一个小小的阑尾炎也因此生生拖成了阑尾炎穿孔,让自己的老父亲平白无故的多受了多少罪?

而现在,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们,一个个都住上了好楼房,自己的父母却仍然住在八十年代的那种巷弄里,就连自家的祖宅因为拆迁分地,这些亲戚们也都不通知一声,自己瓜分了家里的补偿款和补偿的一套房。

陈平不是心眼比针小的人,但也同样不是那种以德报怨的圣人,所以陈平相比父母和亲朋好友们的高兴,陈平却显然勉强和低潮许多,对于亲戚们的慰问,他都是很敷衍的。

虽然陈平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怎么样供自己上学念书,再到自己考公务员的,可是那种了解和现在的亲眼所见,却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不过在看到了大家的这种脸孔以后,也更加坚定了陈平在机关内闯荡的信念。

第三十五章 重走机关路(上)

陈平所在的沙港市隶属于地级东吴市代管,虽然他的称呼也是市,但他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而是一种由县级市升级扩权上来的副地级市。

简单来说,沙港市的行政级别只比东吴市低半级,但是却比陈平原先待过的城北区要高半级。

也就是沙港市的市委书记和市长在都不是东吴市市委常委的情况下,仍然是副厅级的配置,而其他的副书记副市长等常委干部,则是正处级的干部。至于剩下的市委市政府的下属机构什么的,除了一些特设机构以外,其他的机构则都是可以按照其他区县里的标准配置依次往上提升半级理解,比如不是市常委兼任的发改委主任就是副处,教育局、民政局等等机构的一把手也是副处。

对比沙港市,陈平曾经工作过的城北区,那里的党委书记和区长,同样在不是东吴市常委的情况下,最高却只能达到正处级。而区委区政府的下属机构,同样的教育局和民政局等等,在没有特设的前提下,一把手则只能达到正科。

副地级沙港市接收陈平的单位是市政府办公室的机要秘书科,副科级单位,是市长专属的秘书机构。

整个机要秘书科办公室不算上陈平在内总共有八个人,相比原来城北区妇联办公室文秘科来说,这里就显得层次分明了许多。首先是办公室的科长赵东方,副科级干部;然后是两个副科长曲磊和丛立凡;两个晋升了科员的老员工杨建国和王登峰;最后是和陈平一样才进入机关不到三年的新员工才应龙、郑英和蒋明。

当陈平被市人事局的工作人员领到人事局报到,负责出面接待的是负责办公室综合类杂事的副科长丛立凡。

由此可见,作为最靠近市政府一把手的办公室,他们无疑有着自己的傲气,对于陈平这种外调过来的小办事员是不大重视的。而且陈平在来到沙港市这里报到的时候,城北区的政治大地震也还没有开始,因此丛立凡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把陈平领到了他的办公位置上以后嘱咐了两句,然后就不管不顾了。

对此,陈平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他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一个进入机关不久的小办事员,就算原来也差不多攀上了萧淑妃的关系,但也随着这一次的调动而进入休眠期了。

机要秘书科的办公室分为里外两间,里面的是三位领导的办公室,而外面的一间,则就是陈平和其他普通员工的办公室了。

也许是为了平衡自己平常总是被领导指挥的憋闷,在机关里老员工通常都有颐指气使的指挥新员工做事的传统。而当初陈平在城北区妇联的时候,因为一是有区组织部的副部长刘刚和自己好兄弟罗汉那位身为人事局副局长的姨夫黄强帮自己造势,二是有率真的田小敏给自己帮忙,所以陈平还没怎么被老员工欺负过,但是在这边,却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陈平才坐下没多久,那边就有一位老员工开始对陈平发号起了施令道:“陈平,帮我倒杯水过来,我这边有事情走不开。”

首先给陈平下指令的老员工名叫杨建国,在这个办公室已经坐了八年了,就这个时间上来说,他甚至比那三位里间办公室的领导都要老资格,所以每当这个办公室里来了新人的时候,总是他第一个挑头的叫新人干这做那的,一副办公室小组长的模样。

对此,陈平表示能够理解,怎么说这位杨建国同志在办公室都已经整整八年没有寸进了,他要是再不在新人的头上找点威风,那早晚能憋屈死了。

在这样的想法下,陈平过去把正在玩纸牌游戏的杨建国的茶杯端起来,倒了一杯热水,再送回到杨建国的桌子上。

见到陈平如此的任劳任怨,杨建国很满意的点点头说:“小陈同志很不错嘛,很有思想觉悟,咱们办公室是为市长服务的机要秘书科,是沙港市府办最重要的一个机构,所以你首先要好好熟读咱办公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否则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可都是直接关系到沙港市九十万居民的生活的,是要直接承受市长大人的怒火的,你明白吗?”

听着杨建国的话,陈平不由有些无语,因为说这些话的杨建国同志,俨然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领导的位置上,这要是让里面的三位领导听到了,那他的乐子不是大了?

陈平如是想着,同时用余光瞟了旁边那三个和自己一样的新人一眼,见他们都偷偷的乐着,陈平就明白,估计他们在进办公室的时候,也受到过了同样的待遇,而这只怕也正是杨建国在八年的机关生涯中,始终不得寸进的原因之一了。

于是,陈平一边在心中为对方哀叹,一边回答道:“谢谢杨大哥教诲,我记住了,那么我回去仔细阅读办公室的规章制度了。”

说完,陈平本来想直接退回自己的座位上,却没想到被杨建国叫住道:“你着什么急呀?我有说要你走了吗?你就是这样一种对待机关工作的态度吗?”

首节上一节20/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