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195节

滨海市发改委的经济综合处,显然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合适的部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滨海市是全国经济毫无疑问的老大,虽说最近几年广州和杭州都有非常强劲的追赶势头,但滨海市全国经济龙头老大的位置,依然无可动摇。

不过滨海市除了在经济方面领先,更重要的是他和世界经济都联系得非常紧密,对经济发展的动向和敏感度也是最高的,制定的经济政策也是灵活多变的,而整个滨海市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基本都是出自发改委的经济综合处。

那么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那就是要想在国内学习最先进灵活的经济政策经验,那就非滨海市发改委的经济综合处莫属了。

陈平脑中回想着关于滨海市发改委的资料,一边数着楼层来到了三楼的发改委办公区域。

按理来说,陈平这种实习生的安排是需要先去拜访发改委领导,经领导同意以后才能到人事处去备案的,而周宝昌让陈平找的领导就是滨海市发改委的副总经济师兼经济综合处的处长濮海明,所以陈平还是得先找到经济综合处的办公室。

陈平选择的时间是上午的九点半到十点之间,是一个基本能确保领导在办公室,但却又不会在开会的时间。

敲开经济综合处的大门,陈平拿着周宝昌的介绍信找到了里间办公室的濮海明,濮海明见到陈平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称赞道:“你就是周老师推荐过来的实习生?这么年轻就受到了周老师的青睐,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呀!”

陈平知道这位濮海明也是以前周宝昌的学生,于是说道:“濮处长过誉了,我哪里比得过濮处长您呢?周老师经常在我面前提起濮处长您的,说咱滨海市的经济发展成就,有一半的功劳都是归功于濮处长您这位发改委的经济师呀!所以周老师才会推荐我来.经济综合处,为的就是让我能跟着有能力指点整个滨海市经济发展的濮处长您多学习学习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

陈平的这一番不含水分的客套,倒是让濮海明高看了他一眼,毕竟在官场上客套话谁都会说,但要说得精彩,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

随后濮海明让陈平坐了下来,自己把周宝昌推荐信简单看了一遍,才拿出纸和笔,帮陈平写了一份实习生的申请,后面濮海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经济综合处的公章。

做完这些,濮海明本想把报告就直接交给办公室主任来做的,但是他后来又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带着陈平去到发改委的人事处。

原本一个部门的领导想要在自己部门里加一个实习生就不是什么难事,这次再加上是经济综合处的处长濮海明亲自过来处理的,要知道濮海明可还是挂着一个发改委副总经济师的头衔,本身就比人事处的处长高半个头,所以陈平在人事处的挂职和备案完全没有任何障碍,很轻松的就解决了,整个过程还不到十分钟。

从人事处出来,濮海明再带着陈平回到经济综合处,就召集两个副处长和一个办公室主任,还有七个办公室成员一起开了个介绍陈平的小会。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濮海明就对陈平介绍过办公室的情况了,所以陈平知道两个副处长分别叫周亚林和顾建华,办公室主任沈志平,还有七个办公室成员吴安良、姚岚、刘喜南、蔡力军、邱吉、管一平和赵云。

“这位是陈平,是党校推荐过来到我们部门挂职的实习生,以后大家就是一个办公室的同志了,大家欢迎。”

濮海明说完就带头鼓掌起来,然后陈平在濮海明的示意下站出来对着所有人说道:“大家好,我叫陈平,以后就是这个办公室的实习生了,请各位领导师傅们能多多照顾,我有什么不懂事的地方也请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陈平说完就对着全场深鞠一躬,随后全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只是这一次就没有濮海明带头了,而完全是陈平凭自己能力带起来的掌声。这让濮海明有些惊讶的看着陈平,心想:看来周老师在电话里说的没错,这个小子还真有那么些本事呢!

第四十九章 我?富二代?

濮海明或许因为第一印象会对陈平另眼相看,但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他怎么说也是享受副厅级待遇的正处级干部,滨海市发改委的副总经济师,而陈平只是一个小小的挂职实习生罢了,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差距也实在是太过遥远了一些。

除此之外,濮海明也还是经济综合处的领导,他也不想给办公室的其他人传达任何一种对陈平特别关照的信号,因此他在带着陈平给全体办公室的干部成员开完了会以后,就回去了忙自己的事情了。在濮海明走后,另外的两个副处长也并没有多留一会,只有负责后勤综合方面的办公室主任沈志平留了下来,给陈平分配办公桌、电脑,还有一些工作必备的办公用品,以及给陈平指派一个师父。

其实这个师父也就是机关办公室里的一个尊称罢了,实际上也就是给新进机关的新人,指派一个带着他熟悉工作的老员工而已。

指派带着陈平的老员工是吴安良,办公室里资历最老的一个人,年近四十,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秃顶,还有一点微微的发福,完全是一副普通人印象中机关老人的经典形象。

办公室主任沈志平分配完任务就离开了,毕竟甚至他大小也是个干部,那么按照机关干部的一般作风,干部都是不喜欢干事的,所以他在给新人找好了师父以后他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至于出了问题什么的,那就是师父负责了,和办公室主任就没关系了。

至于吴安良,他当然不可能离开,只是笑眯眯的看着陈平。陈平原本就在机关修行了三年多,现在又在滨海潜修了半年多,当然明白这位老机关在想着什么。

虽说陈平在实际的级别上是和自己这位师父是一样的,但现在自己毕竟是在滨海发改委实习,所以陈平只好在心里叹了口气,然后跑去搬了张椅子给吴安良。

吴安良对此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他哪里知道陈平只是不想和他这个经济综合处的老人计较这些罢了,反正对于现在的陈平来说,不管是温恭谦逊,还是政策知识文件,或是经济方面的宏观把控方向,都是值得学习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陈平也实在没必要在这上面闹点什么不愉快出来,现在低调的实习生,才是陈平现阶段最应该扮演的角色。

“看来小陈的悟性还是挺高的嘛。”吴安良微笑着拍了拍陈平的肩膀说。

陈平看了吴安良一眼,看来这位大叔还是挺享受这种带徒弟的感觉的,不过这也难怪,毕竟他快四十岁了还没有任何提干的迹象,估计也就是在正科的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了,顶天了能在退休前捞到一个安慰性质的提干机会,但也绝不会是什么肥缺,更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领导。这点吴安良自己也明白,所以他不抓紧带徒弟的时候享受享受那种当领导的感觉,就基本上没别的机会了。

陈平在心里如是想着,嘴上依然客气道:“谢谢吴师傅夸奖。”

吴安良点了点头,然后给陈平介绍起了办公室的一些规章制度,还有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什么的。

这些东西虽说陈平的电脑桌面上肯定都有,但是吴安良还是必须给陈平强调一遍的,毕竟陈平是他带的徒弟,万一陈平要是真的不小心触犯了哪一条,他可是要担责任的,所以在这种会连累到自己的方面,吴安良还是很小心谨慎的。

在介绍完了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以后,吴安良才开始给陈平介绍一些工作方面的技巧:“我们经济综合处主要是对滨海市乃至整个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做一个分析评估和对未来的预判,以此来编制出对滨海市未来.经济政策的建议和意见。”

“当然,现在和你说这些你肯定一下子也消化不了,”吴安良等于说了一通废话,“这样吧,你先从数据统计方面入手,等你熟悉了吧数据分析归类以后,我再带你熟悉别的工作技巧。你待会先申请一个qq,然后加办公室的群,群号桌面上有,我会把文件放到共享上的。”

陈平点点头,然后吴安良正准备起身离开,随后又想起了什么,转身对陈平最后嘱咐道:“陈平你记住,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什么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我,千万不能自作主张,你明白吗?”

陈平当然明白他这不过是在怕自己是个愣头青,怕自己给他惹麻烦罢了,陈平没有和他计较的兴趣,就只好回答道:“吴师傅我明白了,你放心吧。”

得到了陈平这句回答,吴安良才满意回去自己的办公桌上工作了。

在送走了吴安良以后,陈平一边申请着自己的新工作q号,一边暇有闲心的观察起了整个办公室。

自己所在的这个外间的办公室,除去自己一共是七个人,自己那位名义上的师父吴安良已经见过面了,而在这个省级发改委的内设办公室里,其他人也基本是和吴安良差不多情况的,都是将近四十岁的中年人,科级成员。当然也有两个人例外,那就是姚岚和赵云。

姚岚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丰腴少妇,尤其是她丰硕的胸脯,绝对是吸引眼球的大杀器。虽说姿色在陈平这个接触过太多美女的人看来并不能算上成,但对于发改委经济综合处这种天天和各种数据打交道的部门来说,她已经算是个奇迹了。

至于另外一个名字很能让人想起三国的家伙,则是和陈平一样是个年轻人,今年二十五岁,也是办公室级别最低的科员。

在观察完了一圈办公室的情况以后,陈平也把吴安良交待的文件从群里下载了下来,整整一上午,陈平就是在整理数据中度过的。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按照办公室的圈子划分,陈平这个新人自然就只能是和另外一个年轻的成员赵云一起走在最后。

“平常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去食堂吃饭,没想到今天终于能碰到一个同路的了!”

陈平和赵云并排走出办公室,陈平听赵云如是感慨着,对此陈平则是有些好笑的反问道:“怎么你这话说得好像你一直很孤单一样。”

赵云无谓的耸耸肩说:“那是啊,谁让咱们的级别低呢?单从这个级别上来说,除了我们以外的所有人,我们都可以叫领导。那你想啊,领导可能和我们这些普通的公务员在一起吃饭吗?”

陈平知道自己是正科级,算是办公室里级别较高的了,但是陈平没有纠正赵云的意思,他接着对赵云说道:“其实你这个年级到科员已经很可以了,很多人都还只是在办事员上面苦挨,每天眼巴巴的数着日子转科员呢!对了,你是省考直接考进的发改委吗?”

“算是吧。”赵云回答说。

陈平见原本还有些洋洋自得的赵云在听到自己最后一句问题的时候,眼神明显有些尴尬,他知道赵云十有八九是出了什么问题的,不过陈平并没有过问这些的兴趣,所以很自然的岔开了话题说:“那你在经济综合处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执笔了几份指导整个滨海市发展的红头文件吧?”

听到陈平这句话,赵云一下子得意自豪的说:“你还别说,我以前在吴师父带着的时候,还真的参与过几次撰写滨海市经济发展的红头文件。”

“是吗?”陈平顺着赵云的话往下说道,“没想到你也是吴师傅带出来的呀,那咱们也算是同门师兄弟了,那你觉得吴师傅这个人怎么样呢?”

“还行。”赵云回答说。

从赵云的这个回答陈平就可以断定吴安良这个人不咋地,要不然他带出来的徒弟怎么也会给他一个‘挺不错’的评价,而不仅仅只是一句‘还行’了。不过陈平至少从赵云的话里知道了自己就算是新人,也有参与政策文件撰写工作的机会,那就可以了,因为这才是自己来发改委实习的目的。

就这样,陈平和赵云一起胡乱聊着,走进了滨海市政府的食堂。

首节上一节195/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