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173节

在打听清楚了以后,陈平就走过去,见周宝昌这时正穿着一席白色单衣在打着太极,陈平快步走到周宝昌的面前说:“周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

其实陈平和周宝昌约定的时间是六点,而现在连五点五十都没到,周宝昌面对陈平的主动道歉,表面上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恩了一声说:“小子还算聪明,那就罚你绕着整个党校的住宿区跑五圈吧。”

陈平没有辩解什么,只是说了一声好,然后就开始跑了起来,而周宝昌见陈平这么懂事,不由欣赏的看了陈平一眼。

党校的住宿区虽说并不大,但要是跑上几圈也够一般的人喝一壶了,当陈平跑完五圈以后就已经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

陈平回到住宿区的小公园内,周宝昌和几个其他的老教授正在一个凉亭里聊天,见陈平跑回来了,其他几个老教授知道这是周宝昌的客人,就主动告辞了,在经过陈平身旁时,陈平勉强的和他们打着招呼。然后走到凉亭内,周宝昌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陈平,然后淡淡的说道:“你刚跑完步,先站着休息一会吧,等气匀下来以后再坐。”

说完,周宝昌就丢给陈平一瓶矿泉水,陈平接过矿泉水说了声谢谢,然后就抱着瓶子狂喝了起来。在灌了半瓶以后,陈平才长出一口气,然后又在凉亭里左右走了一会,周宝昌估算了一下时间,在将近十分钟左右才让陈平坐了下来。

而在陈平坐下来了以后,周宝昌就说道:“你提交的关于华西新市村的文件我已经看过了,内容很普通,但是我总觉得你的想法并不仅于此,能告诉我你关于华西村的最终规划是什么吗?”

“我想让华西村上市。”陈平回答说。

陈平的回答很简洁明了,周宝昌听到后不由挑了挑眉,有些不可思议的说:“让农村上市?你小子还真敢想,不过要是成功了也算是一大奇功。”

周宝昌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可是现在你却被整个无锡官场给排挤出来了,换句话说,如果以后华西村真的上市了,那也是无锡其他官员的政绩,不会有人想到你,你会不会觉得心里很憋屈?”

陈平毫不避讳的点头说:“会。”

“你倒是挺诚实的,”周宝昌笑着说,“我本来还以为你会说你作为人民公仆理应为人民服务什么的大道理呢!”

“我倒是也想这么说来着,问题是周老师您老人家这么聪明,所以我就不在您面前自取其辱的卖弄了。”陈平说。

“这个马屁倒是拍的很有技术含量,”周宝昌说,“那如果再让你选择一次呢?你还会这么选择,给后人种树吗?”

陈平回答说:“我想我还是会的,在周老师面前,我可不敢说我的品德有多高尚,我只是没得选择,我本来就是走偏锋被破格提升的干部,没有熬够足够的资历,要是再不能做出什么辉煌的政绩出来,我是根本坐不稳屁股底下的位置的。”

周宝昌有些感慨的说:“你这是在拼命那!”

“我没法不拼命,”陈平苦笑着说,“我家里的亲戚朋友,怎么数都是和政府机关无缘的,既然不是关系户,那如果我自己再不拼命一点,只是随波逐流的话,只怕这辈子都当不了领导了,像我原来的镇长位置,只要我退缩哪怕一点,那就只能是痴心妄想了。”

周宝昌点点头说:“的确,体制就是一个按资排序走裙带的地方,如果你不想办法另辟蹊径的话,想要上位成干部,几乎没可能。”

说完,周宝昌就看着陈平,陈平当然知道周宝昌没说完的后半句当然就是自己现在哪怕就是走偏锋的快速坐上了领导的宝座,但是要知道,一个过于年轻的领导往往难以服众,会让下面的干部不服上面的干部不满,毕竟这个干部太年轻和优秀了,岂不衬托出其他人的无能吗?除此之外,由于没有走按资排序的过程,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或者冲动的事情,把本来可以化解的矛盾更加深化。

陈平这样想着,然后对周宝昌说道:“所以我现在才被调来了滨海市,也算是给了我自己一个教训了吧,让我好好在滨海市这里修身养性多多给自己充电,以便以后再回去无锡的时候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你觉得你还有可能再回去吗?”周宝昌饶有兴致的问。

陈平两手一摊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三两年肯定是不要想了,至于以后的事情还真不好说,我觉得我现在做好了准备,总比事到临头了再抱佛脚要强一些。”

“你能这么想很好,”周宝昌说着就站了起来,对陈平说,“好了,我得回去准备准备,要上课了,你小子今天迟到了,明天就接着来吧。”

周宝昌的这句话就是很明显的对陈平表态,说陈平已经通过了他的考查,可以同意接纳了陈平了,陈平立即高兴的说:“谢谢周老师。”

周宝昌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淡淡的恩了一声,然后就抬脚走出了凉亭,而陈平则是三两步的跟了上去,问周宝昌道:“周老师,我想向您打听个人,有一个叫贺长青的富二代您知道吗?”

听到陈平的这个问题,周宝昌停住了脚步,转头看着陈平说:“你问他做什么?”

“我昨天和他起了点冲突。”陈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周宝昌当即皱起了眉头。

第十二章 我可以帮忙

贺长青是滨海荣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国章的儿子,这个贺国章是个亿万富翁,他弟弟在长乐区公安局当副局长,他原来是滨海市医保局的一个干部,后来下海经商,投资承建了滨海市的许多高速公路的项目,除此之外他还在滨海国家电网改造的项目里投资了将近一百个亿,算是滨海的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陈平听着周宝昌娓娓说着贺长青的家族,不由有些咋舌:“没想到这个贺长青家底居然这么雄厚!”

的确,在中国修路无疑是最赚钱和暴利的行当之一了,不仅如此,这个贺国章还参与了滨海国家电网改造的项目,这里面的油水和猫腻就更是多到让人无法想象了,所以陈平说他家底雄厚倒是一点也没说错。

周宝昌看了陈平一眼说:“这个贺国章确实不简单,也和滨海市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他的事情倒是不难解决,只是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和他儿子起了冲突?”

陈平不好意思的把在滨海戏剧学院门口发生的事情对周宝昌复述了一遍,周宝昌听完当即对陈平横眉冷对道:“愚蠢!你怎么这么冲动?你难道还不了解你现在的情况吗?”

在周宝昌的面前,陈平可不敢反驳什么,而且陈平也明白周宝昌说的也确实是事实,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自己现在可是被整个无锡官场给排挤出来的边缘人,只怕整个无锡官场都还憋着一股劲,恨不能要把自己给彻底踢出机关才好。现在自己闹出这样一件事,也许事情并不大,但要是到了有心人手里,也一样是可以拿来攻击自己,顺势把自己彻底给撸掉的神兵利器。

陈平想到这里,他明白周宝昌是真的开始接纳自己了,否则他大可甩手不管就是了,根本没必要和自己说这些。

周宝昌确实是很生气,因为陈平是他活过了一辈子都少见的很有灵性的一个干部,要知道,在官海沉浮,很多人都由于是按资排序熬到的干部岗位,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绝大多数人就算起初再怎么有雄心壮志,也都被磨成了平庸,只懂得随波逐流,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放不开手脚,思维限定。但是陈平却不是这样,他是剑走偏锋快速成长起来的,所以在他身上仍然还保留着那种刚进官场的灵性,做事大胆思维天马行空,敢于跳出机关内过于死板和限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华西村的问题阻碍了华士镇的十几年发展,只有在陈平的手上才得以结束,陈平还提出了一个上市农村的大胆构想,更是颠覆了那些一贯的常识。

同时,陈平还并不是那种只懂得一门心思做政绩和喜欢表现,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人,他也懂得蜿蜒路线,懂得把政绩分给其他的官员,以换来这些官员们的支持,他更懂得急流勇退,不把自己摆在风口浪尖上。

可以说,这些都是陈平让周宝昌欣赏的地方,不过其中最让周宝昌器重的,却是他的另一种性格,就是他有一种不屈的韧性,百折不挠。

毕竟,在中国几百万的公务员里面,并不是没有和陈平一样的富有灵性的官员,但是这些人在面对整个官场的巨大惯性,在遭受了几次挫折以后,就都心灰意冷了,最终沦为和其他人一样的平庸官员了。

可是陈平却不一样,他虽然遭受了整个无锡官场的排挤,但却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想方设法的还想再重回机关。

周宝昌很清楚陈平上门来找自己的目的,无非不就是想和韩剑锋一样,得到自己的认可,然后借助自己的人脉和关系,来打开自己平步青云的大门。

没有心灰意冷的消沉下去,更没有自暴自弃和破罐子破摔的急躁,他仍然还是一副积极向上的样子,不慌不忙的一点点捡拾和整合着他身边所有可用的资源,厉兵秣马,随时做好了脱离闲置重返官场的准备。

正是陈平身上的这些特点,让周宝昌有了一种很想培养起来,看这个没有一点背景的草根官员,最终能走到哪一步的想法。

所以,他在知道了陈平只不过因为一点小事就在滨海戏剧学院的门口,和贺长青起了冲突,甚至还把他的头给打破了的事情以后,才会怒不可遏,大骂陈平愚蠢了。

陈平面对恼火的周宝昌,主动低头说:“周老师,我知道我自己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也明白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有些不够成熟,所以我才希望能得到周老师您的教导,也希望周老师能帮我解决这一次的事情。”

“年轻就是好呀!有大把可以犯错的机会。”

周宝昌如是叹息着感慨了一声,然后他问陈平道:“事情是昨天发生的,但是你今天才想起来找我,你觉得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的,”陈平说,“因为我已经找了我一个北京的朋友在帮忙活动这件事,不过他的关系毕竟都还是在北京的,他可以把事情拖一拖,但是要具体解决就不好办了,而在滨海市这边,我认为还是周老师您出面更管用。”

说完,陈平想了想,接着补充道:“而且我认为贺家是需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的。”

对于陈平的回答,周宝昌满意的点点头,尤其是陈平最后补充的那一句,周宝昌认为最在点子上。

因为越是那种位高权重的人,他们做起事情来就越是谨慎小心,这点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都一样,没有人会头脑一发热就会提着一把砍刀就杀到别人家去的,毕竟他们会舍不得自己的家财万贯,他们会在小心仔细的衡权利弊得失以后,才会在这个基础上再思考对策。

而这一次被陈平打破了脑袋的贺长青他老子贺国章显然也是会一样的想法,毕竟贺国章在这个大滨海也算是接近上流社会的一个人物了,敢这么动他儿子的,显然不会是普通人。那么贺国章为了不给家族惹下天大的麻烦,肯定是要先对陈平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的,必须要确定了他的身份以后,才会采取相应的对策的。至于这个调查的时间,一般没有个两三天是不会有结果的,而这两三天,也足够陈平这边先发制人了。

“你猜得很对,以贺国章那有些保守的想法来看,他的确不会这么快有什么想法,”周宝昌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接着说道,“那么你让我帮忙,我该怎么帮呢?你又想怎么解决这件事呢?”

首节上一节173/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