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预言家 第122节

“其实不瞒陈镇长,我心里也明白这些村子和张桥村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无非就是利益的纠葛罢了,”张铁雄,“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前大家都穷的时候还没什么,但是现在一旦张桥村富裕起来了,那么其他的村子看着张桥村人一天比一天过的好了,心里羡慕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张桥村人的钱不靠偷不靠抢,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他们自然不会愿意义务的去救助旁边的村子,这样一来,那些村子心里自然就不平衡了,而人一旦心里不平衡了,那么看别人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今天听那四位村委干部的说法,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所以,我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张桥村的问题,就必须得想办法让张桥村带着周边的村子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张铁雄最后得出结论道。

对于张铁雄的说法,陈平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张主任你刚才不是说张桥村人不会义务的去救助旁边的村子吗?那你所谓的大张桥村的说法,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张铁雄回答说:“其实并不矛盾的陈镇长,因为张桥村的面积太小了,张桥村要想继续发展,张桥村人想要继续过上更好的生活,必然要向周边拓展土地,对此,张桥村的村委组织也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只需要紧紧抓住这一点,然后出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政策,我相信现在的问题就一定是能迎刃而解的。”

“这些东西都是你自己想到的吗?”陈平问。

“是的,陈镇长,”张铁雄说,“这些都是我平时在闲暇时候,分析整个天桥镇情况的时候想到的。”

听着张铁雄说完,陈平不由心里有些感慨,他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和自己之前所想的差不多,不过不一样的是,陈平明白自己是通过感知到了未来的情况而逆推出来的这些,而张铁雄则是通过分析张桥村的发展状况,以及和周边村子的情况,综合分析出来的,总的来说,自己和张铁雄同样的得出了这个结论,但是张铁雄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却比自己要多出太多了。

看来他真的不愧是高山最倚重的智囊,果然有些本事。

陈平在心里这样赞叹了一声,他突然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得到这个能够感知别人未来的玉坠的话,自己后面的路就不可能这样的一帆风顺,不可能想到那样去和萧淑妃打好关系,不可能帮蔡忠贤度过难关,不可能通过蔡忠贤认识韩剑锋,不可能帮韩剑锋在官场上面更进一步,更不可能这么年轻就成了镇长,那么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和抱负,只怕最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像张铁雄这样了,成为领导倚重的智囊,再想办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陈平心里这样想着,然后对张铁雄说道:“好吧,既然你已经都分析过这些问题了,那你就先回党政办,把你所能想到的问题写成政策材料给我吧。”

“陈镇长,在写政策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和张桥村的负责人谈一谈?毕竟以前高书……哦不,高山也找他们谈过,可是他们并不领情的。”张铁雄试探着说。

陈平大手一挥道:“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只需要把材料写好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我的了。”

张铁雄默默的点头,陈平见他并没有回党政办的意思,便出声问道:“张主任还有什么问题吗?”

面对陈平的问题,张铁雄挣扎了一下,然后下定决心的抬头问陈平道:“陈镇长,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陈平恩了一声道:“说。”

“陈镇长,我明明就是高山的人,我甚至还被称为高山最为倚重的智囊,为什么你还敢接纳我,并且帮我疏通关系,让我官复原职?你就不怕我是高山安排好的,随时准备反咬你一口吗?”张铁雄说。

陈平对此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张铁雄道:“那你为什么敢相信我会接纳你,而不是排斥你?要知道,你当初可是把宝全押在我身上了,如果我稍微排斥了你,你的下场就将和高山一样,你又为什么敢相信我呢?”

听着陈平这句话,张铁雄一下子愣住了,而陈平则是接着说道:“至于我?我倒是觉得没什么好怕的?我相信你是高山的智囊,那么既然是智囊就是聪明人,你又是聪明人又识时务,我为什么不帮你?”

张铁雄默默的听陈平说完,然后向着陈平深鞠一躬说:“感谢陈镇长这么信任我,陈镇长深明大义,这次张桥村的事情,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陈镇长解决的!”

听着张铁雄这绝不是敷衍的铮铮有力的话语,让陈平突然想起了在古代,谋臣跪在君王面前,表赤胆忠心时说的话:主公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主公!

这样的画面在脑海里盘旋着,陈平笑笑,这样的感觉挺好呀挺好。

第二十五章 信陈平,得永生

和张铁雄谈完了以后,陈平就回去了自己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疲惫,虽说自己刚才分别和金彪还有张铁雄说了那么多大义凛然的话,但实际上自己却清楚得很,他们看中的根本不是如何解决了这个制约了天桥镇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而是看到了能让自己扶摇直上的政绩,如果自己提出的东西不能出政绩的话,那么就算是自己身后站着是中央的领导,他们同样还是不会买自己的帐的。

还是安徽省的那位王省长说的好啊!所谓政绩不是给百姓的,而是给领导的,如果领导看不到政绩,即使整个地区的百姓都念着好,那也是一纸空谈。

就像焦裕禄,他总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想自己开拓创新,所以总是偏离了领导的指导方略,因此固然为老百姓操劳了一辈子,也不过就是个县委书记;相比之下孔繁森同志就聪明得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最终才做到了正厅级的地委书记,这其中的差别,可不仅仅是升了两级那么简单。

真是不当官不知道,原来就明白孔书记不容易,现在才明白他真正的难处在哪,既让上面的领导满意,又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是真不简单啊!只是这样的好干部,就像是神话小说里得道飞升的神仙一样,百年难得修炼一个出来。

陈平如是在心里感慨着这些做好官的门道,这个时候,他放在桌面上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陈平拿起来一看,来电显示是韩剑锋的手机号码。

陈平接通,那边韩剑锋的声音立即通过电话传了过来:“陈平,听说今天早上张桥村周边的锦湖村、缪家村、中街村和沈家村四个村子的村委主任到镇政府闹事来了?现在情况怎么样?事情解决了没有?”

面对韩剑锋如炮语连珠一般的提问,陈平不由得苦笑一下说:“领导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这边前脚才把那几个村干部送走,后脚领导你的电话就追来了。”

“看来就是真有这事了,”韩剑锋如是说着,然后接着对陈平说道,“你小子还有心思开玩笑,都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陈平笑嘻嘻道:“我这不是在等领导您的明示嘛!”

“你知道吗?现在市长袁林伟正在拿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呢!就在刚才的书记会议上,袁林伟就把你当成了只顾着争权夺利而忽略了当地管理的反面典型,要不是我帮你压着,只怕现在有关这件事的材料文件就要放到泽溪市委书记的桌面上了。”韩剑锋说。

陈平哑然失笑:“不就是几个村的纠纷这种小事吗?有必要闹到泽溪市委书记那里去?”

韩剑锋说:“这种事情原本就可大可小,你觉得是小事,但是别人未必也这样认为。”

陈平煞有其事的点点头,然后说:“那看来这件事的背后主使人,毫无疑问的就是咱们尊敬的袁市长了。”

“对,对的。”

韩剑锋很显然并不明白陈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来,他只能下意识的说道:“从我接任暨阳市委书记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和我作对,这你应该知道的,那他现在这样子做,显然是有备而来,而且就是冲着陈平你去的,你不担心?”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反正市委那边领导您一定会帮我做主的。”陈平理所当然的说。

陈平这话让韩剑锋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的说:“你这混小子,倒是挺能安坐钓鱼台的,感情是拿我当那顶天的高个子了是吧?”

“嘿嘿!领导别生气嘛,这不是和你开个玩笑吗?”陈平如是说着,然后正色道,“其实不瞒领导,对于袁市长会拿张桥村的问题来对付我,我是早就料到的……”

陈平话才说了一般,韩剑锋就惊讶的说道:“什么?陈平你早知道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要是早知道你已经料到的话,我才懒得帮你收拾这个烂摊子呢!让你一个人去和袁林伟那家伙斗去好了。”

“我就是猜到领导你会这么说,所以我才不敢告诉你的。”

陈平如是说着,然后趁着韩剑锋没有恼怒之前,接着说道:“领导,其实就算是没有袁市长的干预,我也是会拿张桥村作为我施政的切入点的,现在袁市长主动让四位村委主任挑起矛盾,倒是帮我省了不少的事。”

“省事?”韩剑锋有些疑惑道,他显然不明白陈平在说什么,他接着说道,“你小子少在我这里打哑谜,有话快说!”

“领导,有些事我不说您应该也能猜的到,张桥村不管怎么说也都还是天下第一村,那个地方太敏感了,是不能轻易动的,而且别的不说,就说那里的父子两个村党委书记,一个是省政协常委,一个是省人大委员,光是这两个头衔,就不是我们天桥镇可以指手画脚的了,如果今天没有那四个村委主任来镇里闹的话,我要想触动张桥村的问题,只怕镇里很多干部就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我阳奉阴违,或者干脆直接反对了,但是现在,有了今天这一出,我在要想解决张桥村的问题,他们就会举双手赞成了。”陈平如是说着,然后想了想,接着对韩剑锋说道:“对了领导,还有一件事需要向您汇报。”

韩剑锋的回答很简洁明了:“说。”

“就是天桥镇原来的组织委员,现在的党委副书记肖维荣,我今天让他也参与到了劝解那四个村委主任的工作,后来在他离开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是非常恼怒的,而他的恼怒也意味着他是支持解决张桥村问题的。”

陈平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然后才继续说道:“领导,您不是和我说过吗?肖书记在天桥镇党委里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制衡,不让我或者高山他们那边有任何一手遮天的可能,但是现在就连他都倒向我这里,支持解决张桥村问题了,我不就从原来的一力主张,变成了顺势而为了,省了不少的力气,不管推行任何政策,也减少了不小阻力吗?”

听到这里,韩剑锋才真正明白陈平为什么不提前把事情告诉他,因为这根本就是一种在走政治钢丝的行为,一个失误就有可能会跌得粉身碎骨,相信自己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全力阻止他的。

不过还好,陈平又赌对了。

韩剑锋在心里如是庆幸着,但是同时他也在心里感叹着陈平的聪明,他就像是官场预言家一样,无论官场的形势多么错综复杂,他总能未卜先知一般的找到一条出路,不管这条出路看起来多么的不可思议,但最终却总能成为现实。

当初在张家港的时候,陈平说刘江海会被调走,结果就被调走了;说刘江海留下的班子会来投靠,他们就真的来投靠了。

现在到了暨阳也还是一样,他说自己当个镇长不容易,结果果然历经坎坷;现在他说要从张桥村入手重新调理天桥镇的经济,结果现在袁林伟真的煽动了几个村委主任去闹事,给了他这么一个能顺水推舟入手张桥村的机会。

想到这里,韩剑锋突然联想起了前几年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信春哥,得永生”,也许……在官场上,信陈平,也能得永生吧。

首节上一节122/7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