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金钱,方老板。”
“明白,完全明白!”方明海笑了笑:“那我们先回酒店简单吃个晚饭,然后立刻去工厂!”
一行人回到酒店,快速解决了晚餐。
秦远安排麻杆儿留在酒店休息养伤,只带了马可夫随行。
方明海见状,心中对秦远身边这个俄国保镖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车子驶入方明海位于羊城郊区的服装厂时,已是晚上八点多。
但整个厂区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在夜色中清晰可闻。
“秦先生请看,”方明海指着几栋灯火通明的厂房,语气带着自豪,“自从收到你那五十万回款,我就卯足了劲!”
“从周边厂子挖了不少熟练工过来,现在是二十四小时两班倒,机器基本没停过!”
他带着秦远走进其中一个皮夹克生产车间。
热浪和皮革、机油的味道扑面而来。
流水线上,工人们动作麻利地缝制、压线、钉扣。
方明海随手从成品区拿起一件深棕色的皮夹克,递给秦远:
“这就是完全按照你之前传真过来的设计图纸和要求做的,美式复古飞行员夹克款!”
“你看看这用料、这做工、这版型,满不满意?”
秦远接过皮夹克,入手沉甸甸的,质感十足,他仔细翻看。
外层是厚实耐磨的头层牛皮,内衬是柔软的皮毛一体,保暖性极佳。
肩部做了恰到好处的加宽处理,增强了力量感和阳刚气息。
同时整体采用修身剪裁,完美勾勒出身形线条,又不失流线型设计的灵活性,确保日常穿着的舒适度。
金属拉链、按扣都透着一股精致感,有效平衡了硬朗风格与时尚感。
这正是秦远想要的风格。
完美复刻了美国空军飞行夹克的精髓,同时融入了秦远要求的摇滚朋克元素,极具个性表达力。
“很好!”秦远满意地点点头,肯定了方明海工厂的制造和品控能力,“方老板用心了。”
“那当然!”方明海见秦远满意,笑容更盛,“品牌根基,质量第一嘛!秦先生,我带你去仓库看看库存?”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纸箱整齐码放。
秦远问道:“方老板,现在仓库里牛仔裤和皮夹克各有多少库存?”
谈到正事,方明海立刻认真起来:“我有三家工厂在同时开工,七百多号熟练工人。”
“目前牛仔裤月产能大致是70000到105000条。”
“皮夹克的月产能在4500到9000件。”
“你之前的订单,牛仔裤是早就完成了,还有六万多件富余。但皮夹克的话,目前只生产了八千件。”
他顿了顿,解释道:“前期主要是布料和优质皮料的供应出了点小问题,拖慢了进度,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打通了渠道,供应稳定了。”
“后期如果苏联那边市场反馈好,销量打开,我们随时可以扩招工人,生产效率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秦远指着仓库里的皮夹克区域问道:“方老板,为什么这个产能跨度能这么大?”
方明海解释道:“主要是这玩意儿工艺比牛仔裤复杂太多,又是出口订单,我让质检完全对标国际标准,卡得非常严格,损耗率有点高。”
“如果稍微放宽一点质检标准,或者让工人再加加班,产量冲到八九千件甚至破万都是有可能的。”
秦远凝重点头:“方老板,你这个思路是对的!”
“‘真维斯’是要立足长远做品牌的,后期我们还要考虑出口转内销,口碑和质量就是生命线!”
“绝对不能为了短期利益牺牲品质。”
“追求质量,绝对正确!”
随后,两人又参观了牛仔裤生产车间。
流水线上,靛蓝色的布料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变成一条条崭新的牛仔裤。
秦远拿起一条成品仔细检查,车线工整,布料厚实耐磨,版型挺括,尤其是根据他记忆“设计”出的水洗、破洞、微喇等款式,极具美式风格,远比市面上常见的普通款式前卫时尚。
质量上完全不输之前的“苹果牌”,甚至在很多细节处理上更胜一筹。
“库存没问题,质量也过硬。”秦远看完后,心中大定,“方老板,这一次,我要把仓库里现有的合格品,全部运走!”
“全部?”方明海虽然早有预期,但还是被秦远的胃口惊了一下。
“对!全部!”秦远斩钉截铁,“货到燕京,由我的‘远东进出口贸易公司’接收,再分批次通过K3运往莫斯科。”
“运输和通关的事情,我的人会搞定,你这边只需要确保货物在羊城顺利装车发运。”
“好,没问题!”方明海略一沉吟,却也爽快答应。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品牌股份。
回到方明海的办公室,两人就“真维斯”品牌的股权进行了深入磋商。
秦远的态度很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市场开拓由他主导,方明海负责生产和部分国内渠道。
经过一番考量与博弈,最终敲定:
秦远占股:70%
方明海占股:30%
对于这个结果,方明海内心是接受的。
这三成股份,对他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品牌成功了,他能依托“真维斯”迅速打开国内市场,名利双收。
即便品牌暂时受挫,秦远源源不断的订单也足以保证他工厂的运转和利润。
更何况,他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秦远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与此人合作,或许前景无限!
(强强强,感谢大家投票新书月票榜第七了,继续冲,明天我继续四更,甚至五更,求月票)
第98章 深交所抢跑
深夜十点半左右,秦远和马可夫才回到酒店房间。
一进门,就看到麻杆儿还没睡,正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屏幕皱眉苦脸。
1990年的广东,电视里虽然有不少台,但是大部分都是粤语台。
播放的节目电视剧,全都是粤语配音。
麻杆儿这个常年混迹燕京的河北人听得一头雾水,只能勉强盯着屏幕下方的字幕,看得颇为吃力。
在这个时代,看字幕对很多人来说还不是一种习惯,尤其对麻杆儿这种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来说,更是费劲。
“远哥!你们回来了!”麻杆儿看到秦远,立刻关掉电视,站起身问道,“怎么样?方老板的货还行吗?”
秦远脱下外套,递给马可夫挂好,点点头:“嗯,方明海这人办事认真,产品把控严格,在港商里也算少有的靠谱。货没问题,质量过硬。”
麻杆儿松了口气,随即又问:“那咱们怎么运回去?是直接走铁路货运,还是……走港岛转口?”
秦远正准备倒水的手一顿,有些意外地看向麻杆儿:“港岛转口?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在他的印象里,麻杆儿虽然机灵,但国际贸易、转口贸易这些概念,似乎超出了他平时的知识范围。
麻杆儿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嗨,这不是一个人在房间无聊嘛,就看电视。”
“之前的新闻里说的,说什么国务院批准深城设立福田保税区。还有什么广东出台《鼓励外商投资实施办法》,搞‘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特别利好港岛转出口贸易之类的话……”
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茶几上摊开的一份《羊城晚报》,指着上面一篇报道:“喏,远哥你看,报纸上也说了!”
秦远接过报纸,目光扫过麻杆儿指的那篇报道,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整版的经济新闻吸引了。
他走到沙发旁坐下,就着台灯的光线,仔细阅读起来。
报纸上信息量巨大:
【国家正式批准设立深城福田保税区,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资,提供税收、通关等便利政策。】
【《鼓励外商投资实施办法》明确“两免三减半”等税收优惠,重点扶持出口导向型、技术先进型企业。】
【1990年广东新增外资企业超500家!其中以台资鞋厂(如宝成集团)、港资纺织厂为主力】
【虎门服装产业强势崛起!富民时装城盛大开业,吸引了大量江浙布料商入驻,初步形成产业链条】
【“三来一补”模式如火如荼!1990年广东此类企业数量已超4万家,吸纳农民工超500万,其创汇额占全省外贸总额的65%!】
【港岛资本是绝对主力!占广东外资比例超70%,巨头动作频频:李家城投资深圳盐田港已于近日签约,霍正英建设番禺洛溪大桥……】
一条条信息,如同拼图般在秦远眼前展开,勾勒出1990年广东这片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的蓬勃景象!
“怪不得方明海说前期原料供应出了问题,后来解决了……”
秦远喃喃自语,“原来是虎门富民时装城开业,吸引了大量江浙布料商南下,打通了供应链!”
“而他所说的“随时可以扩大产能”,也是真真切切。”
“‘三来一补’的模式,国家只收低廉的加工费,政策红利加上近乎无限的廉价劳动力供给,让1990年的广东,成为了低门槛、快周转出口加工业与商贸业的天堂!”
“个体户、早期嗅觉敏锐的外商,更是成了这场饕餮盛宴的最大受益者。”
他的心跳在加速。
深城、莞城因贴近港岛,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国内制造业的桥头堡。
羊城也因为依托深厚的商贸底蕴,稳坐枢纽地位。
而一个小小的顺德此时正悄然孕育着未来家电巨头的雏形……
秦远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和地名,看着这扑面而来的、充满原始活力和野蛮生长气息的经济图景,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恍若隔世”之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正站在风口浪尖!
然而,这看似平静繁荣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
苏联的动荡、国内经济转型的阵痛、以及资本、人潮与政策激烈碰撞……都隐藏在这片火热的景象之下。
突然!
秦远的目光被报纸右下角一则不起眼的短讯牢牢锁住!
“深城证券交易所将于12月1日试运营,万科、金田、安达、原野、发展银行(深发展)等‘老五股’将首批上市。”
深交所试运行?!
“老五股”上市?!
秦远的心脏猛地一跳!
自己真是在苏联待久了,连这么重要的事情差点都忘了。
他还记得自己在群里玩了一招祸水东引,特地通知了玩家,证券所开业的时间在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