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第22节

  “但就因为挂了个‘苹果牌’,是‘中国南方最新款’,价格就比李维斯便宜两成!但仍然供不应求。”

  方明海微微颔首,作为港岛商人,他太了解品牌附加值和“崇洋”心理的力量了。

  方明海眼中精光一闪。

  作为盘踞港岛、连接内陆与世界的商人,他对国际流行风向的把握远非普通人可比。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继续说。”

  “所以,”秦远思路清晰,直奔主题,“我想请方先生帮个忙。利用您在港岛和广州的资源,组织生产一批纯正美式风格的衣服。”

  “皮夹克,不用太厚重的真皮,人造革、优质的仿皮都可以,关键是版型要正,要硬挺,肩膀线条要挺括,拉链要粗犷闪亮!”

  “牛仔裤也一样,布料要厚实,最好能做一些水洗磨白、局部破洞或者猫须处理的做旧效果,就是要那种地道的美式‘浪子’感觉!”

  方明海听得连连点头,这正是他所熟悉的国际流行元素的本地化应用。

  但他还是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抛出一个试探性的问题:“很有见地。“

  “那…秦先生打算用这些货色,去赚苏联人的卢布?量呢?”

  “赚卢布是一方面,”秦远淡淡一笑,语出惊人:“我想要的,还不止于此!”

  他直视着方明海,抛出了酝酿已久的核心策略:“方先生,我想请您帮我做的这批货,最好能打上一个特别的标记。”

  他微微一顿:“然后,我会将它们‘出口’到苏联!”

  “由我的渠道销售出去,在莫斯科市场打响品牌!”

  “出口?”方明海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隐约捕捉到了什么,但还未完全清晰。

  “对,‘出口’!”秦远眼中闪烁,“等这批货在苏联市场打出名气,成为苏联人眼中时髦的‘舶来品’象征之后…”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如同叩击在方明海心坎上:“我们再将其,运回来!运回国内!”

  “方先生您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各大城市铺设销售网络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远销苏联、风靡莫斯科的畅销品牌!”

  “现在‘出口转内销’,回馈国内市场!”

  出口转内销!

  这五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方明海耳边!

  他端着咖啡的手猛地一顿,金丝眼镜后的瞳孔骤然收缩!

  作为一个浸淫商场多年的港商,他太清楚这个概念的杀伤力了!

  羊城、深市那些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里,有多少打着“出口转内销”旗号的服装,身价凭空就高出一截?

  因为那是经历过国际市场检验的,是“洋气”的象征!

  多少国内消费者,对“出口”二字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与向往!

  而秦远,竟然精准地抓住了这个巨大的心理诉求和市场空白点,而且不是简单的卖尾货,而是要“制造”一个品牌,赋予其“国际光环”后,再杀回国内市场!

  这已经不单单是打通一个国外销售渠道的问题了。

  这简直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以国际市场为跳板、反哺国内市场、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营销闭环!

  这个年轻人在商业上的视野和手段,简直令人心寒!

  方明海内心的震惊如同惊涛骇浪,表面上却强行维持着不动声色,只是久久没有说话。

  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个极其大胆又极具可行性的计划。

  “所以,”方明海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震撼,目光灼灼地盯着秦远,“秦先生这是要做‘品牌’?”

  “不是我,是我们!”

  秦远目光直视着方明海,牢牢把控着话题节奏:“国内服装市场,最缺的不是生产经验,不是工人,不是市场潜力!”

  “缺的是有号召力的、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更多钱的‘品牌’!”

  “缺的是把产品包装成‘值得向往’的营销能力!”

  他指了指方明海,又指了指自己:“方先生有资源、有渠道。”

  “我有眼光,我敢闯,我能在苏联打开局面,快速建立起您需要的那个‘出口光环’!”

  “这家品牌服装公司,我们两家,我六你四,我负责打通国外渠道,承担前期所有风险。”

  “你负责铺设国内渠道以及服装代工。”

  方明海沉默了足足十几秒。

  套房内只能听到咖啡杯轻轻触碰碟盘的细碎声响。

  他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的年轻人,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威胁”的压力。

  这不是武力上的,而是智力、格局和野心上全方位的碾压感!

  “呼……”方明海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像是放下了某种矜持。

  “这个‘出口转内销’的点子,确实别出心裁!”

  他抬头看向秦远:“我家在港岛确实控制着几家成衣厂,也入股了广州几家规模不小的制衣厂,做这个,技术上没有难度。”

  “资金…也不是问题。”

  “至于你说的股份这个等会说。”

  他目光变得极其认真:“先说说,第一批货,你想要多少?”

第29章 从东直门排到西直门

  秦远身体前倾,眼中锋芒毕露,直接报出令方明海都眼皮一跳的数字:

  “皮夹克,一万件!”

  “仿美式做旧水洗牛仔裤,一万件!”

  “总共,两万件!”

  “嘶”饶是方明海心理素质极强,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两万件?不是两百件,两千件,是整整两万件!

  这已经是一个中等规模服装厂几个月的产量了!

  需要的启动资金、原材料采购、生产周期、仓储物流……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而且,这还仅仅是服装!

  不包括运输成本、通关环节的巨大人力物力!

  “秦老板,”方明海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这个量……不是我小看你,实在太大了!你吃得下?”

  “单单这一批货的投入,就可能要几十万!”

  “更别说运抵苏联后的销售压力!两万件压在手上,资金链断裂,是致命的!”

  面对方明海极其现实的质疑,秦远脸上却没有丝毫犹豫或退缩。

  秦远此时却是不急了,缓缓喝了一口咖啡,淡淡道:“方先生,请放心。”

  “资金,我这边已经预留好了足够的周转金。至于销售渠道…”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掌控全局的从容:

  “我在莫斯科,已经建立起了一条快速高效的销售网络。”

  “核心就在大学校园,由可靠的留学生团队负责,他们熟悉环境,懂俄语,干劲十足。”

  “除此之外,在离开苏联的前三天,我们已经谈定了七个主要市场的分销商,预收货款超过人民币两万元!”

  “而且,这只是在莫斯科待了一周的成绩!这两万件,不是库存,而是订单!”

  听见这话,斌子目光一闪,校园团队是真的,但七个市场的分销商,从何而来?

  他知道,秦远又开始忽悠了。

  但方明远却当了真。

  他目光中满是诧异。

  七天!仅仅七天!

  在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局势混乱的苏联,竟然硬生生敲开了七个市场的大门,还预收了相当于当时普通人几百倍年薪的巨额预付款!

  这是什么样的开拓能力?什么样的商业嗅觉和执行魄力?!

  他仔细想了想,这个合作自己能获得的收益,以及承担的风险。

  收益是一个有可能在苏联声名鹊起的品牌,以及一个可开拓的国内市场。

  风险,仅仅是前期的代工成本。

  而这部分成本,秦远也会承担一半。

  换句话说,与未来丰厚的收益相比在,这点风险根本算不上什么。

  方明海不再犹豫,身体猛地前倾,直视秦远,语气斩钉截铁:“两万件!皮夹克一万!牛仔裤一万!“

  “符合你要求的美式风格和水洗做旧处理,这些都没问题。”

  “但你.不要让我失望。”

  秦远怡然不惧这种威胁,伸出手豪气干云:“方先生,您付出的只是你一小部分身家,我却是倾其所有。”

  “我比你更害怕失败!”

  “所以,这个合作,只会成功。”

  “哈哈哈”方明海再次大笑了起来,伸出后,握在了一起:“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说的服装品牌公司的事情,我应下了。”

  “这个品牌名,你想好了吗?”

  “‘真维斯’这个名字怎么样?”

  “真维斯李维斯.”方明海愣了愣,随即笑道:“好,就叫这个名字。”

  “我这几天就亲自飞一趟广州,调动所有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批货给你保质保量地赶出来!”

  方明海松开手,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竟主动起身亲自为秦远的杯子续上咖啡,“现在,让我们详细谈谈这批货的细节.”

  燕京大饭店旋转门无声地吞吐着衣着光鲜的人群。

  秦远和斌子走出来,重新投入初冬清冷的空气。

  斌子憋了一路,直到走出饭店庭院,远离了那金碧辉煌的压迫感,才长长地吐出一口白气,脸上的神情混杂着兴奋和巨大的不安。

  “远哥!”斌子压低声音,眉头皱起,“两…两万件啊,这他妈也太吓人了!”

  “咱们在莫斯柯…啥时候打通七个市场了?那七个分销商是哪冒出来的?”

  “还有那什么预收的两万块货款?我咋一点不知道?”

  他想起秦远在方明海面前侃侃而谈的样子,再想想莫斯柯那短暂而混乱的一周,虽然无条件信任秦远,但仍然忍不住心头直打鼓。

  他担心道:“就靠建华那些大学生,几个人而已,他们撑死了在大学城那一片折腾折腾…”

首节上一节22/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