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的我,身后站着华夏先祖 第98节

  “不相信你自己,好歹也要对我等华夏之人有点信心吧!”郭嘉全然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也是!于那人文荟萃的文化巅峰时期,那位先祖都能留有浓厚重彩的一笔,又怎会输给他们?”

  自己本身或许比不上他们,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NPC,可是身后却是站着华夏先祖啊!

  又怎么能够怂他们?

  闲聊中,第二组的时间也到了。

  在他们下台之际,皇城上,在经过一番传阅后,已有大儒拿着扩音器械,读起第一组中最好的作品。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知道意思就行,亲羽就不改了。)

  随着扩音器械的声音传播,原本因为文试而需要安静的皇城前场地,立马便是爆发出一波此起彼伏的惊呼。

  这些声音大多来自于那些文人士子,对于文言文有所研究的玩家,着实是被这一首诗给惊艳到了。

  “虽然我不懂诗词,可是为毛这一首诗听得我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投身军营!”

  “仿佛看到了一支雄壮的威武之军,面对数以万计的士兵攻城,却依旧面不改色!”

  “这个叫风烨的就是那一位才子啊,之前为何没有听过他的大名?”

  “风烨!我有点印象,前一段时间,从原平城传出的洛神赋,好像也是出于他之手!”

  ……

  虽然已经阅览过一遍,可当再一次听到大儒的朗诵,王贺眼中同样闪过一抹惊艳。

  诗中那浓烈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更是让他好一阵触动,特别是想到这一段时间,调查来少年的经历。

  收回看向皇城下方的某处若有所思的目光,继而看向坐于下首位的老者:“国师!”

  “陛下该给第三组出题了,您的文武盛会还并未结束呢!”老者眼皮半开半合着,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轻声提醒着道。

  ……

  “没想到你居然选了诗鬼李贺的这首诗,倒也是和你的情形较符!”

  沐英自是读过李贺的这首诗,适时点评着。

  “哦!诗鬼李贺,这名头倒是响亮!”郭嘉饮酒的动作微顿,好奇询问起李贺的情况。

  风烨当即为他介绍起,这位放在大唐那等文化繁荣的锦绣时代,亦有一席之地的李贺。

  就在几人交谈之际,沐英突然出声提醒:“有人朝我们这边来了!”

  顺着所指方向看去,便见一容貌俊朗的青年,朝自己等人接近。

  “咦,那一个人好像是刚刚第二组的吧!”风烨惊咦道!

  “在下王谌,见过风公子!”青年朝着几人躬身一礼。

  “你认识我!”

  “认识,当然认识。风公子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种种事迹,在下可是颇有耳闻。

  怎么说?我们应该也能够算世交!”王谌笑道,却让风烨更为疑惑,心中却有所猜想。

  “你莫不是哪个王公贵胄!”

  “这么说也对,我爷爷乃武邑王,和威武侯同为离国的开国名将!咱们倒也能算同辈!”王谌脸带自豪,并没有任何拐弯抹角。

  脸上始终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丝毫没有丝毫王公贵族子弟所特有的骄横跋扈!

  “原来是王兄!久仰久仰!”风烨亦是赶忙拱手一礼。

  “刚刚那一首雁门行想必就是风公子所写的吧,倒也是诗才斐然!之前便听闻你种种事迹,心中好奇的紧,刚好借此机会来与风公子结交一番!”

  面对对方的好奇打量,风烨却也果断的承认。

  她可没忘记自己此番参与文武盛事,便是想要扬名,对方的身份刚好能够帮自己。

  “这次时间仓促,下次有时间的话,可以来武邑王府找我,想必你五斤应该有诸多共同的话题可聊。”

  王谌并没有多留,很快就提出了告辞。

  恰巧此时,又有大儒朗读诗文。

  “居然那个王谌!”听着此诗最后的署名,风烨很是意外。

  “对方的这首诗虽比不上你那一首,但却也不错!此人也不容小觑!”

  郭嘉不知何时,已停下了饮酒,一双本就明亮的眸子,格外清明。

  风烨刚想询问,便听沐英传来提醒:“皇甫上了呀!”

  皇甫嵩虽是领兵作战的将领,但其本身的文化素养却也不低,年幼时便喜读《诗》《书》,妥妥的文武双全。

  和风烨这半吊子不同,在诗词一道上是有着自己的实力,第三场大儒的朗诵也毫无意外,是他的作品。

  剩下的七组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着,让风烨感到意外的是,七组中获得大儒提名的,有四个是异人玩家,剩余三个则是本土英雄。

  想了想倒也释然了,那些玩家估计都如他一般,化身文超工,借用先辈的成果。

  随着诗词文试的结束,十首获胜的诗词,也进入到下一环节的评比!

  在几位德高望重的大儒评选下,也终是选出了最优的三首。

  风烨毫无疑问,占据了诗词的魁首。

  第二,三名则都是异人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次诗文的检测,文试这一边倒也淘汰了许多滥竽充数之辈。

  最终进入到下一轮策论的,也仅有88名。

  因为皇帝寿辰的原因,朝中将休沐三天,文武盛会也因此将举办三天。

  第一天便也就此落幕!

  但有关风烨三人于盛会所作的诗词,却在整个晋阳城中快速流传。

  特别是《雁门行》更以飞快的速度,向周遭的城池传播着。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第二天进行的并不是策论,而武试的武艺环节。

  这环节并非单纯的武人决斗,决出武力的最强者那般直接。而是分为气力,箭法的比拼。

  相对的范围内,所取得的分数越高,排名便也越高。

  这环节倒是比昨天的文试更为热闹,围观百姓的惊呼,压根就没有停过。

  诗词的鉴赏能力他们没有,但武试的武艺展示环节,他们还是能够看懂些的。

  风烨更是不时能听到异人玩家的惊呼,如:某某史实英雄的现身,史实英雄的能力如何?本应在什么情况下,居然提前出世……

  只能说文武盛会的这一段期间,玩家间都格外的活跃,对于一些耳熟能详的史诗英雄,更是争先拉拢。

  甚至就连风烨自己本人,也都有玩家几次找上门来进行拉拢,各种好处条件,争先恐后的提着。

  其中一名为何才之的,却让他刻意留意着。

  只因这名字是他从周围玩家口中,听到议论最多的。

  一番留意观察后,却难免有些失望,仅仅只是第一轮的武艺考核,就都没能通过。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王谌居然还参加了武试。

  风烨原本也想两边一同参与,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却也只选了文试。

  皇甫嵩武力虽然并不高,但却也弓马娴熟,成功挺入了武试的下一轮兵法韬略。

  虽然没有如文试那边,取得较为靠前的成绩,却凭借两边的表现成功进入了王贺的视野。

  毕竟两边都有参与,允文允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目前一圈看下来也就只有皇甫嵩和王谌了。

  随着老一辈的降临纷纷逝去,王贺如今最需要的便是单独领军的将领。

  特别如今自己那皇叔,更是与他貌合神离,就更需要防备。

  时间来到第三天,武试依旧进行,只是再有了昨天的筛选,进入到了第二轮兵法韬略考核的,却仅寥寥数人。

  原本进行考核的台子早已被拆,原本围观的百姓在兵卒驱赶下,纷纷向后退着。

  给皇宫前的空地留出了广阔的位置。

  进入武试第二轮几人便在其中,笔直而立,等待皇帝的命令。

  在他们身后,则各自有着100士卒,手持裹有白粉的木刀木枪,蓄势待发。

第152章 翻涌的杀意

  兵法韬略所采用的是演习,并不再只是单纯的理论,是真正对于将领领兵能力的考核。

  也正因如此,单单只是这一项,让一些掺和其中的江湖人心打退堂鼓。

  将由朝廷这一边派出一员将领,跟着一样的人数,由参与武试进行破阵,最终根据表现而得分。

  在王贺一声令下中,武试的第二轮便也正式开始。

  武试第一个人,和手下兵卒短暂熟悉后,经一番观察朝廷兵马,当即不再犹豫,一马当先,带头冲杀,试图想以自己的武力来进行破阵。

  只是,此番朝廷对这样的情况早有准备,布阵的兵卒皆乃离国精锐之士,面对对方的带头冲锋。

  将领却丝毫不怵,将令接连传达,百人的军阵便也开始变换起,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其所领的兵卒就被层层分割,困死于其中。

  仅是片刻的功夫,武试之人手下兵卒,身上纷纷布满了白印,代表着阵亡。

  不仅仅是这些兵卒,就算哪怕是他自己本身,在一众离国精锐配合有序,群起而攻下,裹鱼身上的黑袍也都布满了白印子。

  接下来的几场,更是与这一般相差无几。

  直至轮到皇甫嵩,才一改武试之人狼狈的情形。

  尤其他用兵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怕对面放眼离国也算名将的将领,亦是无法从他手中到丝毫便宜。

  皇甫嵩在汉末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就好比救火员般,哪里需要平叛就往哪里跑,也可谓是南征北战。

  汉帝国最后的名将却也不是说说的,其更是华夏武庙72将之一。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方的交战愈演愈烈,哪怕双方都只有百人,却偏偏打出了一股千人会战的气势。

  远处围观的无论是百姓又或者是官员,看得那是一阵惊呼,连连提心吊胆的。

  情绪随着场上的战况而起伏着,这是几场武试以来,让他们看得最为过瘾,能够最为直观感受战场厮杀的紧张。

  “那好像是叫皇甫嵩吧!你们有谁听过他的名字?”

  “没有,不说隐藏的108英雄,历史当中好像也没有这号人吧。虽有姓皇甫的,却也不是这个名啊!”

  “这皇甫嵩具体的数据不清楚,想来应该也有一流统帅的水准吧!找机会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将他为会长招揽过来!”

  “这皇甫嵩看来咱们是没希望帮老大招揽过来了,再去和那些入选的接触接触,能招揽多少就招揽多少!”

首节上一节98/4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