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威武侯,考虑到他的情况特殊,劳苦功高,便许他不用来了,让这个叫风烨的少年来吧!”
“宣旨,朕闻前方战报,大军英勇,异族大败,朕甚欣慰。赐将士们金银,以示朕的嘉奖。”
接连的旨意传达,让下方的朝臣面面相觑,心中虽然有着疑惑,却也只能高声领命。
毕竟在外太守将领,每隔半年就要回京述职,是离国开国之初便有的规矩。
当然也是看国君的心意,可以提前进行。
往年每一次外地将领文官进京述职,都是会选择在一些节日,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却是没有任何的节日。
怀着种种心事,周安贤终是等到了下朝,再将工部的事务处理了,便也早早下衙。
今天的他心情格外郁闷,随着北方战事的停歇,原本停掉的行宫修建的等大型工程,在今日早朝再一次被陛下提起。
毕竟新皇登基没有几年,想要有各种新的工程修建,倒也无可厚非。
某些工程的修建,也确实能够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
只是随着近年来天灾不断,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却还要如此征召大量徭役。
虽有心想要谏言,但奈何自己人微言轻,仅仅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心中郁闷下,并没有如往常一般,早早的回到府中。
在晋阳城中四处转悠着,最后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座酒肆前。
这家酒肆看起来就已经十分有年头了,但往来的客人却是十分多。
轻车熟路来到了二楼,随意找了处空位坐下,朝着小二招呼着:“来坛烧刀子,再来一些下酒的小菜。”
酒菜很快被上齐,就在他刚要动筷之际,对面却有一道青年人影已经坐下。
“是你!”
“周大人,好久不见!怎么样?是否如我之前所预料的一般?”
青年笑意盈盈,丝毫不客气,让小二又上了一副碗筷,一口酒水,一口下酒菜,吃了起来。
“是啊!如你所言,北方的战士确实在各方将领的镇压下很快得到了平息!
在没有了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陛下之前停下的工程摇役又被开启!”
周安贤说到此处,更为郁闷!端起酒水,便往嘴里送。
瞅见对面青年将要露出的笑容,心中更为不快,冷哼一声:“就算这些被你说中了又如何?你个区区白丁,又能够让地下回心转意吗?”
“额!”青年微微一愣,却也不恼,深知对面这位,是一心为民的好官,赶忙在旁陪笑。
“大人误会了,我是对接下来要被徭役的百姓感到同情!
离国接连天灾,哪里还经得起这般折腾?哪怕如大人之前所说,陛下这些工程只要成功修建,也确实利国利民,能够不再怕干旱,可是有没有想过百姓已经再经不起折腾了呀?”
“哪怕有前一段时间的秋收,让百姓还能有所苟活,可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的场景,在北方大地更是随处可见!”
周安贤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那又何曾不知对面这人所说的呢?
“抱歉,周大人,是我一时上头,咱便不说这些不愉快的了,今天可是北方大捷的日子,多少也该庆祝一下!”青年说着,主动端起酒坛为双方满上。
只是早已被青年勾起的愁绪,又怎会因为三言两语而消散呢。
“如今,多事之秋啊!”悠悠一叹。
“北方异族虽已平息,然武侯却因伤势陷入昏迷。陛下已经下令让外地文武回京述职……”
青年倒酒的动作微微顿了顿,对于后续的事情,再也没有听进去了,脑海中只有这部分的信息在回荡。
云明居然提前陷入昏迷,而且各地官员回京述职的进程也被提前了。
心中没由倒吸口凉气,感慨着玩家能力的强大,这蝴蝶扇动的翅膀弧度也太大了吧?
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不应该是云明回京述职期间,遭武邑王王传远的暗算,离间威武侯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随着威武侯府起兵,顺势掀开离国的内乱。
然后就是武邑王王传远也同样顺势起兵,这老阴货早就对于自己侄子,继承皇位而不满。
从一开始便在暗中积蓄力量,因此趁朝廷和征北军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以雷霆扫穴之势坐收渔翁之利,彻底将王贺推下王位。
虽然此次召外地官员回京述职的朝会,王贺本身也是,别有所图,只是最后弄巧成拙罢了,但历史终究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就是不知道此次这番变故,是否能让历史按照原有的轨迹进行下去。
我可把全部的身家都压在王传远身上了,希望我们这群玩家的出现,能让系统对历史进行修正。
周安贤眼神虽有些迷离,却满是疑惑,看着对面那突然走神的异人:“小友,你又在想何事?酒水都已经溢出来了!”
青年名为王清凯,同样是名玩家,虽是一副手无缚鸡的文士打扮,但他所选的职业却是武将。
不像领主开始时属性均衡,武将职业的玩家一开始便是武力突出,如今的他却也有接近二流的实力。
至于为何在此,却也说来话长,便就不说了。
“没事,只是突然有所感慨,这样的世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王清凯苦笑一声,很好的掩饰过去。
“放心吧!我们的陛下还是很英明神武,除了年轻有些急躁外,却也是五国国君中前列的。
如果再让陛下沉淀上一段时间,想必便能带领我们离国,走上强盛!”
除了大兴摇役让周安贤不敢苟同,心中有所不满外,其他对自王贺还是很看好的。
“希望如此,但愿时间不要太久!”王清凯不置可否。
“小友我管你也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何不加入朝廷为国效力!”周安贤对于青年还是十分有好感。
从最开始的几次相遇,再到如今的熟路,对于青年所展现出的才识,却是十分欣赏。
第120章 大明
“报效朝廷吗?”王清凯想到对方会有这般提议。
周安贤神情却显得格外认真,丝毫没有因为酒喝多,而出现醉酒的样子。
“我一介白身,才疏学浅,没有任何功名,虽想报效国家,却有心无力啊!”王清凯悠悠一叹。
周安贤并未立马开口,可是仔细打量着对方,一双眼眸,就仿佛能够看透人心般。
王清凯被看得心里直发毛,自己面前的这一位,可也是玩家所列文武英雄行榜上,有名的文臣。
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行动,不会就这么被看穿了吧?
“是我心急了,这样吧,你可愿拜我为师?跟在我身边,磨砺学习上一段时间,到时再把你介绍给其他几位同僚。
到时有他们的帮助,想必你也能够踏上仕途!”周安贤对于这已经熟络的青年着实看好,思索再三,更是直接提出了收对方为徒的想法。
让对面青年突然愣住的模样,两道眉头瞬间挤在了一起,话语中已经带上了情绪:“怎么,不愿吗?”
且不说他堂堂从五品官员的身份,收一个白丁当学生已经绰绰有余。
周安贤本身又是离国的名仕,在士林当中,还是有着不俗名声与地位的。
然他所不知的是,王清凯正是知道这一点,才呆愣住的。
知道《王权》世界原有的历史和人物是每个玩家的优势。
正因为这样的优势,让每位玩家对于其中的英雄名人那都是趋之若鹜,费尽心思地想要拉上关系。
可是以他们异人的身份,相较于寻常百姓而言,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往往只有那些运气好的,在机缘巧合下,获得史实英雄的效忠,或有机会拉近关系。
别看领主排行榜靠前,那些发展较好的玩家,手中都有着史诗英雄。
那都说有着较为重大谋划的,费尽心思,付出种种代价下,才获得史诗英雄的认可。
自己虽然对于周安贤也是有所谋划,别有所图!
却没想到,会这般出奇的顺利,乃至于天上掉馅饼。
只要有了周安贤学生的这一层身份,自己就也算有了跳板,能够接触到更多层次高的人物。
而且有了师徒的这一层关系,便也变相的将对方给绑定住了!
没有丝毫犹豫,也不顾这里人来人往,是公共场合,王清凯便是一撩衣袍下摆,学着现实电视剧中所看到的双膝下跪,砰砰的磕起了头。
“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
有关此次早朝上,离帝下达让外地太守、将领回京述职的消息,信使正以晋阳城为中心,向外快速传播着。
对于此间发生的种种,风烨自是不知晓。
此刻,他正在前往天龙村的路上,与他同行的是徐达和沐英,还有王甲。
至于王越,在从朱元璋那边不断获取经验后,如今正在筹备锦衣司组建的事宜,并未能抽出身。
“这次要见的是孙坚吗?这位倒也是汉末中的一位英豪,某倒是有些迫不及待!”
或许是因为重活一世,薪火又将自己变得年轻的原因,沐英如今的心态也都年轻了许多。
只感12岁随父从军的锐气,仿佛又回来了般。
“对了,北辰。之前就听你说,你来自大明往后几百年的时代,那自我死后,大明又是什么样的呀?”沐英心中着实好奇。
徐达也同样投来了目光,对于他们这等开国将领而言,国家便也如同自己的孩子般,是他们奋斗大半生,沙场征战,几回生死相交才有的结果,对于之后发展,心中十分好奇。
毕竟,如果国家发展好的话,他们多少也有一份功劳,后辈子孙也将流传他们的功绩。
风烨知道,华夏人杰们肯定都会询问,他们之后的历史。
因为时代靠后的优势,之前他便有好几次听到,曹操刘宏找朱元璋询问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乃至于后面几个朝代的情况。
风烨倒也乐得如此,不用让他再重复一直讲。
然更多的情况下,这些华夏人杰先祖们,还是更加喜欢听风烨这后世晚辈,讲自己朝代后面所发生的事情。
毕竟,风烨所讲的就如同在说故事一般,更加生动,让人身临其境。
不时华夏人杰,也会询问一下现代的情况,听得那也是一阵惊呼连连。
风烨能够清楚捕捉到他们,那时候眼中对于现代的向往。
曹操他们心中有疑惑,还能问后面朝代,然此时此刻,被风烨征召复苏而来的华夏人杰先祖们,生活的年代最久的就只有朱元璋了。
徐达和沐英也只从自己陛下那里,听来他们死后所发生的种种,还有那时朱元璋从风烨这里听来,有关朱允一朝些许事情。
“朱允之后的皇帝,为永乐大帝!他编修《永乐大典》,派派郑和下西洋,营建紫禁城,占领安南,五征漠北。”风烨见几人赶路闲来无事,也便为他们简单介绍永乐大帝的事迹。
而且之后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口,让洪武先祖有个心理准。
想当初洪武先祖才听自己讲到一半,便表示不想听。毕竟都是自己的后代,那样的心理落差,想想倒也能理解。
反而徐达沐英,虽和大明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毕竟不是自己的后人,完全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对待。
“《永乐大典》是何物?”
“还有郑和下西洋,五征漠北又是怎么回事?”
徐达和沐英心中有着太多的疑惑。
“《永乐大典》是华夏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