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折腾,两人到了日上三竿这才起床,顶着许褚典韦这俩憨货暧昧的目光,风烨扶着有些腿软的云倾,去到大厅和一众长辈们请安。
因为两人身份较为特殊原因,一些流程便都免了。
故而,这对新婚燕尔,又是食髓知味的两人便又腻在一起。
“都说温柔乡,英雄冢。古人诚不欺我!”风烨不无感慨。他又陪伴了云倾半日,便在娘子义正言辞以公事为重,给推搡出了温柔乡。
风烨带着典韦、许褚径直去往了府衙,虽说这段时间是他大喜的日子,但一些政务却不会因此减少,反而还堆积了许多。
尤其在大婚之后,下一步就是受众人杰和皇帝都颇为关注的建国了。对于此事,无论是他亦或是麾下文武,那都不敢有丝毫马虎,袁天罡更是早早被叫回推算建国的良辰吉日。
关于建国的各项筹备,在一众人杰的协力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其中,可还有不少前世追随皇帝建国开国的人杰,如今再弄起这些也是轻车熟路。
“主公,这些是建国当日的一些流程,你过目一下!”荀取来相关文书,递呈给风烨。
“行,且放那我等会再看!”风烨头也不抬。
“主公,除西河郡这新攻取之地外,其余各地的户籍人口皆已统计完毕。一些零散的,如今也都在给他们安定落户了!”姚崇到来禀报手头的任务。
李善长、王薄、顾雍等文臣陆续到来,汇报各自手头负责的政务。
待风烨从一堆公文中抬起头来,本想舒展个懒腰,起身活动活动筋骨,却发现荀等文臣竟然都还未离去。
“诸位不知可还有什么事?”他先端起一旁的茶水饮了一口,这才不疾不徐询问。
“确实是有一事需要和主公商议!”荀道。
“哦,能让你们这帮兴师动众的适合大事啊!”风烨抹了抹嘴角水渍,正襟危坐,心中很是好奇。
毕竟,出于对一众人杰的信任,在一些中小事情上,风烨给予了他们自行商议定策之权,只需事后将此过程书写上呈,给他过目即可。
“主公,咱们的扩张速度还是太快了些,加之底蕴不深,哪怕如今已经在尽力培养人才,分派治理地方,协助处理各项政务的人手依旧捉襟见肘!
况且就是人才的培养也都都需要时间。故而,我们在一番商议后,认为前世的科举之法,倒是可以借鉴改善我们如今的处境,所以想和主公商议一番!”还是荀作为代表开口。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风烨一开始的时候是有仔细想过的。然那时候的扩张却还远远没有这般迅速,所占之地也不过区区两三郡,那会儿虽然人手不足,但凭借不断征召出的文臣人杰,处理起这些琐事来,却还是绰绰有余的,故而也就没有太过着急。
也正因此,他的注意力便更多放于军事扩张上面,相较于政治方面的人才,将领方面的补充反而更放在心上,直至如今。对比那些出世的文臣,武将方面的人杰占比却要更高。
到了后来,如诸葛亮、范仲淹这些治理一方的人杰,也都各自在培养人才,补充中低层的空缺。
再然后便是领地在这些人杰的治理下,薪火功德的获取也在与日俱增,征召的人杰也就越来越多,他们也都没有提及人手短缺的问题,风烨便就下意识的忽略了。
如今仔细想想,自己这当主公的还真是有些不太负责啊,完全就是甩手掌柜。
虽然诸葛亮、长孙无忌、范仲淹他们无一不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哪一个不是千古名相,但也不能让他们大事小事都亲力亲为,事必躬亲。
不然说不得,可能就得积劳成疾步诸葛亮前世的后尘。
“说说你等的想法!”风烨好奇道。
“科举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政策,却是不得不慎重。
考虑到此方世道的局势情况,虽然我等前世有着极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着许多大大不同。故我们打算先在司州推广看看情况。
再根据之后具体的反馈进行改善,然后推广全境!”王朴道。
“可。”对于众人这般谨慎的应对,风烨深感赞同:“晚些时候你们拟个章程出来,我这段时间也好好想想,将其给完善完善!”
对此,众人也并无异议。虽说风烨的辈分低,在某些方面也比不得他们。但单凭其来自后世,现代人的这层身份,有着远超任何一个朝代的见识,便足以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小觑。
“主公除了此事之外!还有一件要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荀再度开口。
“何事!”风烨又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等待对方的后续。
“定国号!”荀道,神情尽显严肃:“如今建国在即,国号却是迟迟未曾定下,不知主公可有何想法?”
第543章 国号之争
“国号啊!不知诸位对此是何看法呀?”风烨下意识反问。
关于此事,他此前还真没有怎么想过,如今被这般突然问起,一时之间也有些发懵。
姚崇下意识看了看张建之,又看了看狄仁杰等唐臣。
夏元吉和姚广孝亦是彼此相视一眼。
不单是他们,就是荀、王薄几人,也都不禁将目光投向前世的同僚。
一时之间,下方一众文臣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沉默无言。
其实要他们说的话,每个人心中无一不偏向于沿用他们前世各自所处王朝的国号。毕竟那是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所在,它的建立与壮大,他们无一不为此倾注了心血。
不是因前世种种和朱元璋不和,心中有疙瘩的李善长,对于大明同样有着极深的归属感。
这些人当中要说心情最为复杂的,当属荀不可。心中认为自己是汉臣,但魏国能够建立又偏偏有着他一份功劳,而且还不小。
风烨心思是何等的敏锐,看着众人,如今这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如何不知他们的想法。
说实在,作为一名后世的炎黄子孙,他心中也是更偏向于,继承一个华夏历史中王朝的国号。
始夏、烈商、礼周、霸秦、强汉、雄隋、盛唐、富宋、蛮元,刚明。
这哪一个听来不都是极为霸气的?
其中最优秀的,就又当属那些大一统王朝的国号了。
“宋”虽然相对稍逊一筹,但也还行。再者便是“夏”了,作为华夏现有记载中的第一个王朝,却也是颇具有意义的。
这般想着,就是风烨也都陷入了纠结,浑然未曾察觉,屋中不知何时又悄然多出了几道身影。
“商定‘国号’这等大事,居然也不知道知会我们一声,他们这也太不懂事!”赵光义嘟囔着。
“咦!不是说要商定‘国号’,整的这般静悄悄的!”朱元璋匆匆而来,看着屋中之景心中疑惑。没好气瞪了眼,屁颠屁颠跟在自己身后的朱厚照:“你小子莫不是框咱!”
朱厚照赶忙为自己叫屈:“冤枉啊!我这不是无意间听到,第一时间就通知高祖您!”
“哟,老朱你也来了呀?”刘邦也来了,笑着和朱元璋打起了招呼。
等风烨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抬眼一看就见屋内已经是汇聚了不少皇帝先祖,正和各自王朝的文臣低声交谈。
汉高祖刘邦、神武皇帝高欢……唐太宗李世民女帝武则天、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光义……明太祖朱元璋……
无一不是在历史之中留下赫赫威名,有着不俗或极高地位的存在。
此番之所以会这般兴师动众的汇聚于此,却也是都抱着和一众人杰的相同想法。作为一国之君,乃至是开国皇帝,他们都想让各自的国号于此方异界中延续下去,乃至大放异彩,成为世间仅有的一个符号。
也正因他们每人都怀着这般想法,也才有了风烨现在所见的一幕。
自获得薪火功德以来,将一位位皇帝先祖复苏出世,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着这帮皇帝先祖们起争执,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要知道,这些皇帝除去前世有恩怨纠葛的;又或是如赵构这般,因前世所作所为备受排挤,看不上眼的。
剩余的平日里不说相处融洽,但也都还算是和谐,每一次见面都会点头打个招呼;有些因种种原因,甚至都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如:刘邦和朱元璋草根逆袭二人组,便时常凑在一块喝酒吹牛,诉说各自未曾起家前的人生。
李世民和朱棣彼此因有着相同经历,让他们倒是有了惺惺相惜,相见恨晚之感,不时便能看见他们相约一块,回忆往昔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风烨有次经过,无意间都还一度听到,这两太宗先祖彼此竟在互相传授如何优雅地搞政变……
“咋滴?就你那奴清,莫非也想与我等华夏皇帝争国号?”眼瞅着自己在一帮大佬面前完全插不上嘴,朱厚照也只能悻悻然的在外围晃悠,余光则刚好撇向康熙那蠢蠢欲动。
他并没有刻意压低自己的声音,此言一出,当即引得一双双视线投来,就是内圈争论的一帮子皇帝大佬,都短暂停下了争论。
迎上那一双双或是威严,或是浩荡,或是平和,或是毫无忌惮释放杀意的双眸,饶是康熙自诩在一帮子皇帝中,也算得上是佼佼者,此刻也都不禁冷汗直冒。
他此刻所面对的,可不再单单只是朱元璋,朱棣这几位大明皇帝。那是华夏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皇帝。
甚至除了他们之外,闻讯而来的一帮武将人杰,此刻都不禁对其虎视眈眈,杨再兴、程咬金等几位对异族深恶痛绝的武将,已是摩拳擦掌,骨节捏的嘎吱作响。每一声脆响,仿佛都在康熙身上响起,让他只得讪笑着,暗自捏紧了拳头,悻悻然的退到一边。
“区区一群满清鞑子所建,充满奴性废物的王朝,哪来的脸?敢与我等竞争,找死不成!”开口的不是朱元璋,也不是朱棣、冉闵,而是李世民,话语中的不满和杀意已到了极致。
此前不怎么与康熙这异族皇帝计较,那是觉得过于掉价了些,加之又有朱元璋、朱棣这几位正主,故而并不怎么搭理。
如今在这种时候还敢跳出来蹦哒,那他就忍不了了。
无论是他亦或是刘邦、杨坚等人,可始终都没有忘记,想他们泱泱大国,万邦来朝,盛世辉煌。到了后世这帮人手中,所剩的竟然只有百年的屈辱史,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险些一蹶不振。
每每听风烨咬牙切齿的讲述这段历史时,他们这帮当先祖的,便都不由心如绞。
恨不得能将那些清朝皇帝一个个碎尸万段,千刀万剐。
“瞧其这副怂样!怪不得后世子孙一个比一个废物,都是软蛋!”朱厚照哈哈大笑,不屑的撇了撇嘴:“虽然蒙元也不咋地,但依咱如今看来却不知比你们好上成百上千倍!”
虽然他也被这一帮先人皇帝的气势给震慑到了,但仍是挺直自己的腰杆,直面那浩瀚如海的气势。眼见余光撇向后方,朱由检面色苍白,仍是倔强的努力稳住身形。
后辈子孙都能有这般骨气,他堂堂明武宗,威武大将军朱厚照,又怎能被比下去?
屋内被一位位顶尖皇帝的气势所充斥,尽显压抑与紧张。风烨虽然并没有身处风暴中心,但此刻却不禁深感压力。
看着下方那一位身形虽略显虚幻,但在此刻,却显无比高大和伟岸的皇帝们。本以为经过了这些年来的历练,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但此刻才真正看清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究竟还有多大!
在他欲要开口打破此间气氛之时,下一刻,只感一时一阵恍惚。
等回过神来时,周遭的一切景物都变了,不再是处于人声鼎沸,充满气势威压的大厅中。
取而代之的,乃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薪火空间。可见四周一缕缕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火光不断跳动,如星光璀璨,让身处其中的风烨仿佛置身于浩瀚星河之中。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观察,风烨也逐渐知晓那一缕缕跳动摇曳的火苗,乃是代表了一位位皇帝。
其中火苗越大,则代表那位皇帝的级别越高。光芒暗淡的火苗,则代表着那位相对的皇帝意识能在沉睡之中;微弱的则代表已经苏醒,炽盛明亮的则代表了已经被他给复苏出世!
就在风烨观察大量四周,心中疑惑,自己好端端的,为何会被薪火将意识拉入其中之际?
却见有几缕散发明亮,或炽盛,且相对体积较大的火苗,向着他所在飞来,让他给包围在其间旋转着。
还不等他心生疑惑,向他所靠拢的第一缕火苗,已是亮起金光。一个身着赤色龙袍,面容粗犷却目光如炬的男子踏步而出。
虽然对方身上的服饰变了,但风烨第一眼便认出了来者,正是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刘邦虽然对于自己的意识再度回归薪火,充满了疑惑,但却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打算趁其他皇帝不在说服对方。直入主题,声如洪钟:“北辰,选‘汉’为国号,吾赐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魄!”
不过也就在他话音落下,第二缕紧随而来的火苗,也是紧接绽放亮堂的光芒,一位英姿勃发,眉宇间透着自信的帝王走出,乃是唐太宗李世民:“‘唐’乃万邦来朝之盛世,选它,朕授你‘天可汗’的胸怀!”
紧接着,第三位、第四位……历代开国之君,或是如李世民这般功绩直超、比肩开国之君的后起皇帝,接连现身。
其中有还未苏醒的,也有意识。苏醒未被复苏,也有已经被复苏出世的。
“‘隋’虽短命,却开运河、创科举,奠定千年制度!”隋文帝杨坚,显露身形。
“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宋’之风雅,可令你的帝国文华璀璨!”
“朕,元世祖忽必烈!‘元’之疆域横跨欧亚,铁骑所至,万国臣服!”
“‘明’乃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号,烈火淬炼出的脊梁!”朱元璋的身形紧随显露而出。
风烨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震住了。他突然注意到在一众绽放光明的火苗中,位于最中央的位置处,一缕比之代表刘邦、李世民、朱元璋体型还要大的火苗,却始终暗淡无光。
在此刻,如群星闪耀般的场景下,显得是那般的突兀和明显。
“怎么回事?为何那一缕火苗一点动静都没有?也没有相对的皇帝先祖显露身形。”
“难不成是我如今的资格不够,还不足以令他显身!又或是定国号,这吸引力还不够大,对方瞧不上!”
种种疑惑,充斥心间,令风烨百思不得其解,看着如今那一位位显露出身形,放眼历史中,都是家喻户晓的皇帝先祖,他总感觉自己好像是漏了什么?
偏偏显露身形的历代帝王仍在争论不休,让他难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
刘邦拍着风烨肩膀:“小子,选‘汉’准没错!吾四百年国祚,其底蕴足够你在这异界站稳脚跟。”
李世民也是不甘示弱:“论盛世气象,无出‘唐’之右。西域商路、东海遣唐使,这些种种皆可为你所用,助你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