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我了解了,辛苦你了。典韦领这位兄弟下去歇息!”
待得对方离去后,风烨面上的神色有些难看,饶是诸葛亮和郭嘉也都不禁面色凝重!
“不曾想,对面竟还有能人!我们还是大意了,连战连胜都有些小瞧此方世界的人了。”郭嘉无奈一叹。
风烨心中更是一阵后怕,确认自己在意的人都没什么大事后,心中才暗暗松了口气。
确实是大意了,本以为有常遇春他们在,应该就能万无一失,毕竟在自己潜意识当中,华夏人杰就都是无敌的。
但经此一役,不禁让常遇春等人杰暗自反思,让风烨心中也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这些被他征召出来,带有传奇色彩的华夏人杰,他们也都只是活生生的人,仅是能力更强一些的普通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
特别是在这一方有着游戏争霸背景的世界,能人易事也是层出不穷,比之华夏人杰也并不会逊色多少,稍有所大意,可能也会如这一般吃大亏。
“此次虽然兵马折损严重,但对于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自从北辰将诸位华夏同僚征召出世后,一切行事征战都太过于顺利。
久而久之,可能便会生有骄纵轻敌之心,与其等后面吃了大亏,倒还不如现在就先吃点亏,有所预防!”诸葛亮在经过最初的沉默后,神色再次恢复淡然,轻摇羽扇,安抚道。
郭嘉点头,对此很是认同。
风烨仔细回想一番,确实在有了华夏人杰的相助后,一切就都变得十分顺利,虽然有过九死一生,也有过些许受挫,但总的还是偏向于顺利。
完全就没有如云尘此次这般,出现如此之大的人员伤亡,甚至差点全军覆没。
“如今这般情况,我们又该如何?还是我如父亲信中所说那般,先领兵马,去与他汇合!”风烨这会儿心中则是有些没底。
不单单是因为云尘战败损兵折将,更是因为前不久,与北方坐镇的范仲淹传来书信,全优随着秋收之际到来,又一次蠢蠢欲动。
如今,他已调张辽北上,让防备东面的岳飞领兵,前往马邑支援徐达。
同时也是希望他这边,能够抽调人手派兵支援。
毕竟如今的雁门郡内,因为云尘举兵南下,变得格外空虚。包括各处镇守地方的兵马,满打满算也才七万。
除去雁门关云尘以防不测留下的一万,而在马邑城中,也才只有四万兵马。
四万人或许已经很多了,但面对以往都是十万以上南下的犬幽,还是显得有些相形见绌。
虽然各地的募兵就没有停歇过,但北地终究是地广人稀,随着关外城池的收复,还得迁移人口,开垦土地,如今更多的兵马招募都是将一些关外的领主势力吞并所得。
也正因为这一般,岳飞虽然很想北上与此方世界的异族主力交锋,看看对方的战力如何?
但终究因为手底下的兵马也才不过5000之数而偃旗息鼓,驻扎剧阳缮甲厉兵,一边带领百姓施行屯田政策,一边训练士卒,重新组建背嵬军。
诸葛亮和郭嘉并未第一时间给予回复,两人相视一眼略显沉默。
风烨也并未打扰二人的思考,自己同样思索着如今的局势。
“或许是时候让大贤良师他们起势!如今的时机刚刚好,毕竟我最开始的目的也只是离国。
要是再拖下去,感觉也发展不了多少了,说不定还赶不上我们开疆扩土的速度。
倒还不如利益最大化!”风烨也并没有一直等待两位智者给予谋划,一番思索后,率先给出了自己心中的定计。
郭嘉诸葛亮再度相视一眼,虽然他们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但想到以往那些皇帝陛下的叮嘱,终究并未第一时间将自身的计策提出。
而是打算加以引导,想等到对方真的没辙的时候再开口帮助。
不曾想,对方竟这般快速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行,这一幕自是两人想要看到的。
前者面带好奇故作疑惑:“哦!除了发展限制外,你这般谋划,可还有什么原因啊?”
风烨知道这是两位人杰在考验自己,略微沉吟,当即不假思索道:“如今这般情况,征北军的风头太盛了。
以至于受多方势力关注,父亲之败或许仅仅只是开始,后面各方有可能因为忌惮群起而攻,让我们处于被动。
或许我们仍然不惧,但着实会过于被动,乃至处处受制,从而错过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时候也只有利用大贤良师的起势,将各方的注意分走一些。
才能让我们于被动当中趁机而动。”
听完他此番描述,诸葛亮两人眼中皆有着笑意。
诸葛亮停下了手中羽扇轻摇的动作,话语中有着赞许:“北辰,你这些说的都对,但是你还漏了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风烨心中虽然疑惑,却也摆出一副认真倾听,虚心求教的样子:“还请孔明解惑!”
诸葛亮也没有卖关子,耐心的为其娓娓道来:“虽然我们已经和王传远交手,但由于对方是篡位叛逆哪怕是称帝,我们亦能够站在大义上进行讨伐!
倒是王贺这废帝,虽然在王传远的威势下难逃到了上党郡,但他手中持有国玺,自诩正统也得到了很多势力的认可!
到时候与其对上,我们又将以何名义?如果是以尊王传远为帝我们倒是有理由,但如今我们所做的一切就都会被扣上叛逆之名。
如果是以奉王贺为帝,那晋阳城我们还争不争?我们如今的地盘就得拱手相让,然后遭其清算。或者与他对上被再安上叛逆之名!”
“到手的地盘当然得要了,可是照孔明这么说,无论我们怎么做,不都得背上叛逆之名!”风烨战术性挠了挠头。
“所以才说大贤良师接下来的起势才是至关重要!不仅能将如今逐渐明了的形势搅浑。
到了那时,离国各地的百姓因为皇帝无能,朝廷昏庸,活不下去从而揭竿而起,便也有了让我们继续征伐的大义。
毕竟,离国先帝不也是因为前朝统治残暴,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以重整山河,造福百姓为口号起义灭梁。
大贤良师的太平教起义,其目的也刚好是和其相似!”
风烨越听眼睛越亮,诸葛亮所说的这一点,确实是自己先前从没想过的。
毕竟他始终的想法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不服就是干,打到让对方屈服认可为止!
诚然这样也是可以,但将会引起诸多麻烦!
“我这就派人传信给大贤良师他们!”风烨也不耽搁,立马提笔写信,给二人过目无误后,唤来锦衣司。
随后,又是召集麾下诸将,让他们下去点齐兵马,随同自己南下,他打算亲自夺取晋阳城。
留下诸葛亮镇守,继续施行仁政,安抚战后百姓,收拢民心。
经过几天的赶路,风烨亲领15000大军,终是赶到汾河和云尘汇合。
同一时间,领了风烨书信的锦衣司,在经过这几日以来,昼夜兼行,马不停歇的赶路,终是来到了司州的河东郡。
在位于河东郡,安邑县的某个村庄,找到了正在为百姓诊治的张角。
在进入村庄后,这个锦衣司便惊奇的发现,这村子百姓家家户户大门门板上,皆有用白泥土有写的“甲子”二字。
更是随处可见头上裹着黄头巾的百姓。
倒不如说他一路行来,所经过的村庄镇子,乃至一些县城都可见到如此一幕的场景。
仿佛黄色已经成为了此间的主色调般。
此刻,村子的广场上聚集满了百姓,人群围拢着一个身穿黄色道袍,头上用简单黄色头巾裹着,手持一根九节杖的青年道人。
此人便是在年后离去,便不知所踪,于北境大地上四方云游,以符水为百姓看病诊治,传播教义的张角。
“老人家,按照我刚刚所说的方法,调养上一段时间,你身上的毛病便可无碍!”
张角收回搭在对方脉搏上的手指,语气淡然叮嘱道。
对面身形消瘦,面容枯槁的老者,闻言眼中尽是感激,乐呵呵的下去,唤上了下一个百姓。
这是一对母子,孩子面容显得虚弱被抱在怀中,母亲神情憔悴,满眼希冀看着张角,哀求着:“大贤良师,求求你救救我家娃儿吧!
他们都说您是神仙下凡,一定能够救好我家娃儿的!”
见妇人神色激动,一旁协助的张宁,赶忙出言安抚着。
待得对方情绪稳定后,便也开始为其怀中的孩子进行诊断。
才刚一把脉,其眉头便微不可查的蹙着。
但面上依旧淡然自若的神情,却让人看不出什么,只常年跟随在父亲身边行医济世的张宁,才能有所察觉,心中没来由的一揪。
“给我取张符纸来!”张角开口吩咐,将有些走神的女儿给唤回。
接过对方递来的符纸,在周遭一众百姓惊叹的注视下,以一朝无火自焚加入了一碗水中,给对面的孩子喝下。
孩子肉眼可见的,明显精神了许多。
当即,便是又迎来周遭一众百姓的惊叹,看向张角父女的眼中尽是狂热、崇拜等情绪。
待将最后一个百姓诊治完,让他们各自散去后。
两人简单收拾后,便也朝着村子的临时住所走去。
“父亲那孩子的情况!”
“唉!长时间的饥饿已是将其身体拖垮,哪怕是扁鹊在世,也难医呀!”
“……”
虽然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且这般的情况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像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习以为常,可再见到那母亲面上的神情,张宁还是不免动了恻隐之心。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不管世道怎么变,受苦的始终都还是这群百姓!他们也只不过想活着,能够填饱肚子罢了。
他们大多数人的病状都是营养不良,过于饥饿所造成的!都说为父的符水神奇,但那也只不过是有些许粮食掺杂其中。”张角不无感慨,话语中更是有着讥讽。
见自己女儿情绪低落,轻轻呼出口气,似是如释重负般,将九节杖换到另一只手上,轻轻牵起女儿的手,便仿佛回到了张宁的小时候。
“好在这一切不是没法改变,只要能实现北辰口中再造华夏,便能再创我华夏之繁荣强盛,到那时百姓便能人人有衣穿,不用再忍饥挨饿!”
“女儿也很期待,公子口中的盛世之景!”任凭自己父亲牵着,回想当初从风烨口中听来的种种,张宁眼中有着憧憬。
红唇轻抿,心中不知为何,竟有些许的期待:“父亲对于公子很是信任呢!”
“信任吗?或许是有吧!毕竟多亏了他,让为父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更是能够与你还有两位叔叔重逢,再次相聚!
而且与其说相信他,我倒更相信他背后的那群皇帝,纵观华夏几千年总会有圣主明君,能够体恤造福百姓,再不济也还有大汉孝文皇帝!
况且重活一世的可不单单只有我们,还有诸多能力不俗的华夏人杰,与我们统一战线,有他们相助,这次定可实现我心中所愿!”
随着他的倾诉,张角眼中出现的诸多情绪,最后取而代之的只剩坚定。
“女儿也相信呢!这一世不仅有公子,还有那么多惊才绝艳的华夏族人!”张宁螓首微点,展露笑颜!
沉重的心情却也放松了许多,父女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很快,便也回到了村子的临时住所。
待将房门推开,却见一道身影在其中,俨然等候多时。
此人正是为风烨传递书信的锦衣司!
不动声色的将房门关上,张角一边整理着医药箱,一边开口询问:“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主公有令!时机已到!”
第234章 风烨要反攻
上党郡,高都县某村庄。
一头裹黄巾的壮汉,正带领村民们热火朝天收割着庄稼,不时还能够听到田间传来几声爽朗的谈笑声。
“张道长,张道长。这边有人找你。”
远远的呼喊声传来,让壮汉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与众人招呼一声后,接过百姓递来的毛巾,随意往脸上擦了擦。
笑着接过亲信递来的书信查看其内容,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眸光微微凝:“好啊,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张二泥下面弟兄的可都准备好了!”
“二将军,放心!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只等大贤良师命令下达!”张二泥作为前世便一直跟随张宝的亲信,是之前被风烨给羁绊征召出来,为数不多的黄巾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