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第176节

  这位2000年欧洲杯冠军队长并未直接手捧奖杯,而是站在两名安保人员中间,目光始终跟随着他们抬着的防弹玻璃展示箱。箱中的德劳内杯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银光流转间仿佛带着三年前鹿特丹的记忆。

  车门缓缓打开,罗伊第一个迈步下车。他整了整藏青色西装的领口,身姿笔挺地站在红毯左侧,年轻的面容上带着从容的自信。

  齐达内随后下车,自然地站在中间位置。

  他黑色西装的袖口露出一截白色衬衫,手指无意识地抚过光亮的头顶,目光沉稳地望向前方。

  亨利最后一个下车,站在右侧时顺手把歪斜的领带扶正。

  他冲路过的礼仪小姐眨了眨眼,嘴角挂着标志性的痞笑。

  三人默契地站成一排,罗伊在左,齐达内在中,亨利在右。

  镁光灯下,他们迈开步伐向会场走去。

  罗伊的步伐稳健有力,齐达内背着手缓步前行,亨利则不时向两侧的镜头挥手致意。

  三个身影在红毯上投下修长的影子,渐渐融入会场璀璨的灯光中。

  展馆内人头攒动,超过2000名受邀嘉宾陆续入座。

  16支参赛队的足协代表、欧足联官员、葡萄牙政府高层以及来自全球的近700名记者挤满了会场。

  摄像机、聚光灯、话筒架在媒体区密密麻麻地架起,记者们低声交谈,等待仪式开始。

  原本应该主持仪式的欧足联主席约翰松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

  这位73岁的瑞典老人虽然缺席,但他的影响力仍在下周的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抽签,他仍将亲自出席。

  今晚的仪式由欧足联首席执行官格哈德-艾格纳和他的继任者、瑞典人拉尔斯-克里斯特-奥尔松共同主持。

  会场灯光暗下,大屏幕亮起,播放着2004年欧洲杯的宣传片。

  葡萄牙副总理阿尔瑙特率先登台致辞,随后葡萄牙足协主席马代尔接过话筒,向全场介绍本届赛事的筹备情况。

  在后台,工作人员正最后一次核对抽签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万无一失。

  德劳内杯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特制展台上,等待稍后由布兰科正式移交。

  灯光暗下,欧足联首席执行官艾格纳缓步走上主席台。

  这位即将卸任的官员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分档规则和抽签流程。

  2004年欧洲杯抽签采用了独特的“倒序抽签法”,首先将16支球队按照预选赛成绩分为四个档次,其中东道主葡萄牙自动锁定A组第一档位置,其余三支第一档球队(法国、瑞典、捷克)则按国名字母顺序机械分配到B、C、D组,这部分安排完全可预测且毫无悬念。

  而真正的戏剧性则集中在后三档的抽签过程中:从第四档开始倒序抽取,先确定各组的“最弱对手”,再通过第三档抽签可能制造“隐藏强敌”(如实力强劲却落入第三档的荷兰队),最后由第二档抽签最终确定“死亡之组”的构成,这种层层递进的抽签方式既保证了公平性,又最大程度地制造了悬念和看点。

  灯光聚焦在舞台中央,欧足联秘书长艾格纳清了清嗓子:“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晚的抽签嘉宾。”

  他侧身示意,“葡萄牙传奇球星尤西比奥先生、纽卡斯尔中场维也纳、法国队传奇布兰科,以及我的同事奥尔松先生。”

  四位嘉宾在掌声中登台。

  尤西比奥穿着笔挺的黑色西装,面带微笑;布兰科则双手交叠,目光沉稳地站在一旁。

  第四档抽签。

  尤西比奥缓步走向透明抽签球,轻轻搅动玻璃缸中的小球。

  “瑞士,”他宣布,“A组。”

  葡萄牙足协主席马代尔微微点头,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随后“保加利亚,B组”的结果揭晓时,法国主帅桑蒂尼的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法国代表团所在的区域瞬间安静了下来。

  助理教练多梅内克迅速翻开资料本,手指快速划过保加利亚队的战绩记录这支东欧球队在预选赛中仅以微弱劣势屈居第四档,他们的防守反击战术曾让多支强队吃尽苦头。

  当“拉脱维亚,C组”和“希腊,D组”相继确定后,捷克主帅布吕克纳明显松了口气。

  第三档抽签。

  布兰科取出第一个小球时。

  “俄罗斯,”他念道,“A组。”

  俄罗斯进入A组,葡萄牙队的战术分析师立即开始查阅资料。

  随后当布兰科取出第二个小球,念出:“荷兰,B组”时。

  他自己都不由得紧皱眉头。

  齐达内眯着眼睛沉默不语,亨利嘟囔道:“你怎么抽的”

  现场立刻爆发出一阵低声议论。

  英格兰主帅埃里克森猛地转头看向法国队的方向,脸上满是幸灾乐祸的笑容。

  而荷兰队教练组则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丹麦,C组。”

  “克罗地亚,D组。”

  第二档抽签。

  奥尔松展开第一张纸条时,全场屏息。

  西班牙被分到A组时,葡萄牙队的队长菲戈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

  随即他抽取第二张,展开。

  “英格兰,”他宣布,“B组。”

  这个结果让整个会场陷入短暂的死寂法国、英格兰、荷兰三强将在小组赛提前相遇。

  第三个二档球队德国进入C组。

  意大利进入D组。

  大屏幕上显示出已经确定的分组框架,A组的位置早已为东道主葡萄牙预留。欧足联官员艾格纳对着话筒宣布:

  “根据抽签规则,剩余三支第一档球队将按字母顺序依次落位。”

  工作人员操作电脑,三面国旗立即出现在对应的组别:

  法国自动进入B组。

  瑞典被分配到C组。

  捷克最终落入D组。

  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30秒,没有任何戏剧性场面。这种机械式的分配方式与之前充满悬念的抽签形成鲜明对比,让现场紧绷的气氛稍稍缓和。

  记者们抓紧这个空档低头记录,而各队教练则已经开始研究新出炉的对手名单。

  大屏幕上显示出最终分组:

  A组:葡萄牙、西班牙、俄罗斯、瑞士

  B组:法国、英格兰、荷兰、保加利亚

  C组:瑞典、德国、丹麦、拉脱维亚

  D组:捷克、意大利、克罗地亚、希腊

  法国队主帅桑蒂尼盯着B组的名单看了整整十秒钟,然后转身对助理教练说了三个字:“准备苦战。”

  他的声音很轻,但足够让周围的法国队员听得一清二楚。

  齐达内站起身,目光扫过英格兰和荷兰的席位。

  他轻轻碰了碰亨利的肩膀,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英格兰队那边,贝克汉姆拍了拍手,示意队友们靠过来。

  欧文和兰帕德对视一眼,同时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他们的队长。

  杰拉德见状,也快步加入了这个小圈子。

  “伙计们,”贝克汉姆故作轻松地耸了耸肩,嘴角挂着似有若无的微笑,“看来我们要先招待荷兰客人,然后再去会会老邻居法国。”

  他的语气轻快,但握着赛程表的手指却微微发紧。

  欧文挑了挑眉:“荷兰?他们的后防.”

  话没说完,兰帕德就接上:“范德萨可不好对付。”

  杰拉德插嘴道:“不过他们的中场齐祖。”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声音压得很低,时不时还发出几声刻意放松的笑声。

  贝克汉姆看似随意地靠在椅背上,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过法国队的方向。

  他转动着手腕上的表带,轻描淡写地说:“反正早晚都要碰上的。”

  但这句话说完,四个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几秒,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紧张感。

  荷兰队的区域同样不平静。

  主帅艾德沃卡特站在角落,不停地揉着太阳穴,显然在思考对策。

  而年轻的范德法特则死死盯着法国队席位上罗伊,正是这个法国小子从他手中夺走了欧洲金童奖。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撞,范德法特挑衅地扬了扬下巴,罗伊则回以一个淡淡的微笑,但眼神中的战意丝毫不减。

  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三支豪强的球员们虽然都站在原地没动,但眼神的交锋已经进行了数个回合。

  记者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抽签,而是一场大战前的排兵布阵。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火药味,仿佛下一秒就会有火星迸发。

  在D组,希腊队教练雷哈格尔独自站在角落,查看着赛程表。

  这位曾经创造“凯泽斯劳滕奇迹”的老帅,此刻正在思考如何在这个相对均衡的小组中寻找机会。

  托卡-鲁法尔校园乐团的鼓声响起时,很多教练仍然站在原地,盯着大屏幕上的分组结果。

  法国队和英格兰队的代表最后离开会场,两队工作人员在走廊擦肩而过时,都刻意避开了眼神交流。

  这个夜晚,欧洲足球的格局已经被重新书写。

  特别是对法国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小组赛阶段最严峻的考验与英格兰的百年恩怨,再加上荷兰这个强劲对手,B组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死亡之组”。

  罗伊站在法国队的席位上,目光从大屏幕移向手中的赛程表。

  他原本模糊的记忆里,希腊应该是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小组开始他们的神话之旅。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希腊被分到了D组,而他们法国队却深陷这个由三支豪强组成的死亡之组。

  他抬头环顾四周:齐达内正在和亨利低声讨论着什么,桑蒂尼紧锁眉头研究着荷兰队的资料,多梅内克则不停地用手在胸前画着十字。

  所有人的表情都异常凝重。

  罗伊深吸一口气,将先前誊写的那张写着“法国、英格兰、荷兰、保加利亚”的便条折好塞进口袋。

  希腊会不会创造奇迹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问题是:

  他们法国队能不能在这个炼狱般的小组中杀出一条血路。

  场边的记者们已经开始疯狂地撰写报道,标题无一例外都带着“死亡之组”的字眼。

  罗伊听着此起彼伏的快门声,突然意识到:历史已经被改写,而他们正站在这个新历史的十字路口。

首节上一节176/1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