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第37节

他晚刹车纯粹就是怕后面的车手鱼雷,给处于内线的自己直接撞出去。

好在后面的车手们虽然圈速都没秦淼快,但是他们也都惜命,并没有推得那么极限,并没有出现鱼雷的情况。

秦淼这一脚晚刹车也导致本来应该属于他的优势又拱手还给了秦韵。

秦韵就靠着交叉线在T1超过了晚刹车稍微有点走大了的秦淼。

如果这是个回头弯的话,秦淼还可以靠着提前开油在直道上获得尾速优势,只可惜上赛的T3和T4并没有给秦淼多大的发挥空间。

发车之后一直到T3出弯,前三名的位置并没有什么变化,而后面的那些车手秦淼就不知道了,因为他看不到。

出了T4之后秦淼和他副驾驶的于加良两人的心率也降下来了。

秦淼的心率在130左右维持,于加良保持在100,对于一个正在比赛的赛车手来说,这个心率算是正常的。

虽然秦淼各种嫌弃这台AMGGT的不足,说这台车除了加速之外一无是处。

但是真的等到了要开始跑这种相对距离较长的比赛之后,这台AMGGT比起那些专业的赛车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这台车上有空调!还特么有收音机可以听歌!最关键的是,这台车的悬挂比较软,驾驶起来并没有F4那么颠簸。

当然了,为了不让秦淼分神,于加良并没有打开收音机,感觉有些热的他就只是打开了车上的空调。

其实全身心投入比赛之中的秦淼并没有感觉到热,就像是他在第1次开F4时那样,背后的吸汗内衬都被他的汗完全浸透了,他都没感觉到累,直到要下车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累得站都站不起来了。

不过突然出现的冷风还是让秦淼感觉到了神清气爽,脑子也更加清晰冷静。

目光继续回到比赛之中。

比赛第一圈,发车拿到第一的位置,又在T1丢掉自己的位置之后,秦淼就一直保持在秦韵身后1秒的位置内。

但是秦淼大部分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前车上,而是放在自己身后的一台灰色的AMGGT上。

对秦淼来说,今天他的任务是保二争一,比赛还长,现在的他最先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考虑现在就对前面的秦韵发起攻击。

现在对秦淼来说最重要的消息就是后车的速度了,如果随着比赛的进行,对方开始蚕食自己发车时争取来的优势,那么秦淼就得在他对自己发起进攻之前尽可能快地拿到第一的名次,让第三和秦韵两人狗咬狗。

如果没拿到第一的话秦淼就得开始防守第三名的进攻。

秦淼倒有信心防住后面这台车的进攻,但是陷入缠斗之后势必会牺牲自己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秦淼追上秦韵拿到第一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了。

最关键的是,秦淼带的油正常跑的话至少有两圈的缺口,也就是说秦淼车上的油是不够他跑完全程的。

不过秦淼的担心有些多余,像他们这种对赛车有一定了解并且赛车技术还不错的人终归是少数。

随着第一圈跑完,秦淼和秦韵两人就很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一个领先集团,一圈就甩开了后面的第三名接近一秒的时间。

这恐怖的差距看得排在第三那哥们满脸的不甘与绝望,如果秦淼仔细观察,就能看出这就是那个他和秋萌在休息区等比赛开始的时候过来找秦韵的那个所谓的丰泰集团的总经理付海。

不过抛开这些细枝末节的不提,在确定第三名没有办法对自己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之后,秦淼在第二圈就开始放缓了自己的节奏,进入了巡航模式。

虽然在系统任务之中,获得第一名的奖励比获得第二名的奖励几乎翻了十倍,奖励也看得秦淼垂涎欲滴,但是秦淼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以及比较冷静的头脑。

他知道与其增加没办法完赛的风险去搏一个不一定能够拿到的第一,还是保住自己的第二名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省油模式的操作也不算太难,只是需要适应。

第一种方法是在上赛的后直道和发车大直道的重刹车点之前大约一百米就开始松开油门,靠着车辆自身的惯性划过这一百米之后才开始减速降档。

这种做法的理念就是在直道的最后一段,发动机处于高转阶段收油,能够有效并且明显地减少燃油消耗。

并且由于最后一段路没有继续给油,刹车点可以稍微往前一点,能够减少一定的刹车时间。

这种做法每圈至少能让秦淼省下4%~6%的燃油。

第二种方法是加速阶段,秦淼升档的时候3档和4档并不会跑到最适合的转速才换挡,秦淼一般都是跑到转速的一半,或者四分之三的时候就提前升档了。

这种跑法既保护了发动机,又省油,还省轮胎,唯一的缺点就是提速不够快。

当然了,秦淼提前换挡的时机是有讲究的,他提前换挡的时间点一般都是选在这台AMGGT中后期发动机动力没办法在快速提速的时候提前换的档,所以提速的损失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

当然了,提前换挡的方法也需要根据你当前的赛道做选择,如果是长直道的话一般是后面几个挡位提早换,短直道的话就是前几个挡位。

同时也得看你当前的状态,如果你吸住了前车的尾流或者开启drs和ers,也可以早一些。

总之比起第一种省油方式,这种方式就要灵活得多。

这种驾驶方式也能每圈省下5%~7%的燃油。

两种方法双管齐下,秦淼一圈至少能剩下9%~13%的油。

十圈下来至少能多开一圈。

当然了,这种做法自然也会相应地降低秦淼的速度,不过这对秦淼来说是无所谓的。

毕竟他的主要目标是跟住前车,并且不被后车超越,从现在的状态来看,秦淼一圈就能把后车拉开1秒,省油模式下丢掉的每圈0.6秒完全可以接受。

第54章 54:秦画龙

等到了第二圈之后,秦淼发现就算自己开始以省油的跑法做圈速,对方也对自己构不成任何威胁。

既然后车对自己没了威胁,那么秦淼索性就一直保持这种状态,进入巡航。

而在秦淼前面的秦韵不知道此时的秦淼已经开启了巡航模式,她依旧会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后视镜,观察两车之间的距离。

前两圈的时候因为秦淼保持了自己稳定的节奏,车上还多了个负重,所以秦淼每圈都能被秦韵拉开0.4秒左右。

0.4秒听起来可能不多,但放到现实的比赛之中,这个差距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发现这一点之后,秦韵暗暗松了一口气。

其实发车阶段秦淼给她的压力还挺大的,现在发现对方在正常的比赛之中长距离的节奏没自己好了之后,自然也就放松了不少。

但同时又有些感觉可惜。

本以为今天的这场比赛能遇到一个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没想到最终依旧是空欢喜一场。

秦淼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他就稳定自己的心态,开始跑长距离。

而到了第4圈之后,由于前车跑远了,后车追不上自己,秦淼前后都没人,自然也就没什么压力,所以秦淼开始只顾着做长距离的圈速。

在不知不觉之间,秦淼就进入了一种他很熟悉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人车合一。

开车的方式依旧是省油的开法没有变化,但是秦淼却更能感觉和认知到这台车的极限。

也因为进入了人车合一的状态,秦淼过弯刹车点选择也更加极限,出弯时的开油时机把握也更加精准,并且处于这种状态下出弯的秦淼基本上没有对自己的车身进行过修正,这就说明每次出弯给油时,油门的深度都是恰到好处。

在秦淼不知道的时候,他的圈速已经提升了每圈0.5秒。

本来这0.5秒的提升相对于前车的秦韵来说基本上就是可有可无,因为秦淼对秦韵的相对速度只有0.1秒每圈的优势。

这点速度的提升,秦淼至少需要15圈才能追上前车。

可关键是秦韵发现秦淼追不上自己之后,也放缓了节奏。

毕竟发车阶段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开得更激进一点,以便自己能获得一个更好的位置。

但是进入了长距离之后,不可能继续开得那么极限,毕竟不是真正的专业车手,一直处于极限状态之下,很容易失误。

而现实不是游戏,游戏之中失误了,你可以开启回放,而现实之中失误了,这场比赛基本上也就结束了。

所以两人原本至少有0.1秒的靠近速度增加到了0.4秒。

于是等到了第7圈的时候,秦淼就已经来到了秦韵身后的尾流区之中。

说实话,秦韵发现自己甩开了秦淼之后就没再关注后方了,而是专注于做自己的圈速。

等她发现秦淼跟上她还是因为工程师在无线电中的提醒。

“秦小姐,身后那台红色的AMG以每圈0.4秒的速度在追击你。”

听到工程师的话语,秦韵瞳孔一缩,朝后视镜看去。

就见到那台红色的AMG已经来到了她的车后五米左右的地方。

虽然直道两台车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远,但是一旦进入弯道,两台车就会以比直道更加明显的速度靠近。

此时的秦韵无形之中感觉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虽然这次比赛的冠军奖励对她来说十分鸡肋,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

但是她天生的性格就不允许她在这种时候主动认输,所以她下意识地展开了防守。

秦淼的车上,于加良开局的时候就为了能不打扰秦淼,一直都很安静,发现秦淼追不上秦韵之后也就只是有些可惜地眨巴了一下嘴,并没有说什么,保持了一个累赘该有的态度

可是现在他发现,秦淼居然开始追近对方了,这顿时就让他来劲了。

毕竟这可是难得的可以打败秦韵的机会,虽然这只是在赛场上,而且开车的不是他。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所在的这台车可以超越秦韵,这就够了。

不过就在第9圈,秦淼已经在发车大直道上吸住了前车的尾流,并且带着不到0.5秒的差距一起进入T1的时候,秦淼却发现原本还在正常走线的AMG突然开到了T1中间,不给自己吸尾流的同时给自己的线路挡了。

这一挡就直接将秦淼从人车合一的状态之中给挡了出来。

回过神之后的秦淼先是下意识地松了油门,防止两车相撞,随后才愕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追到了前车的屁股后面。

最关键的是对方已经开始防守自己了。

游戏里的攻防秦淼进行过不少,但是现实里的攻防秦淼这还是第一次。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秦淼顿时就来兴致了。

省油?省个JB,现在自己开着省油模式都比对方快,那么自己正常开,超过对方之后再开省油模式,对方估计也追不上自己、

这样自己岂不是既拿到了第一名,又稳定地完成了比赛?

小孩子才做选择,作为大人,第一名和完赛秦淼都想要。

所以秦淼从人车合一的状态之中退出来之后,坐在秦淼副驾驶的于加良就清晰地感受到了秦淼开车风格的转变。

如果说从比赛开始一直到第八圈之前,秦淼开车风格一直都是四平八稳,给油和刹车虽然激烈,但是很线性,不会有突然之间的大力制动以及猛地加油,突出的就是一个与世无争。

可是自从秦韵在T1阻挡了一次秦淼的走线之后,秦淼整个人身上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变得锋芒毕露,驾驶风格也突然变得激烈了起来。

给油时机和刹车点抓得都很极限,出弯的时候也经常性地因为轻微的推头而修正方向盘弥补,甚至每次过弯于加良都能感觉到车身处于抓地力极限边缘时的震动以及轮胎的尖利叫声。

这种激烈地驾驶换来的就是对前车更快地接近速度。

T1和T2这两个弯道没什么好说的,两台车的性能一样,就算秦淼的相对速度比对方更快,秦淼也没有办法找到很好的超车条件。

但秦韵毕竟不是专业赛车手,就算有大量的练习她的天赋也就那样了。

所以等T2过了之后进入T3之前的刹车点,秦淼与秦韵之间的差距直接就从0.6缩短到了0.3。

因为T3是个低速弯,AMGGT的车头又长,所以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人看来,0.3秒的差距也就三四米,从他们的视角来看AMGGT的整个车头几乎就贴在前面这车的屁股后面。

坐在副驾驶上的于加良看到这一幕之后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下意识地就“卧槽”了一声。

不过秦淼还是能够靠着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对自己身下这车的了解感觉出两台车之间的距离,所以出弯的时候他并没有犯那种初学者都有的问题。

因为害怕撞车而松油门或者踩刹车之类的。

进T3过T4这种车辆性能相同的话没法超车的弯道时,秦淼就保持住了自己与前车的距离,甚至因为秦淼的相对速度更快,他还微微抬了一点油门,使得两车之间的时间差距依旧保持在0.3秒。

两车之间的距离一直维持到了T6之前的这段直道,秦淼展开了他第一次的进攻。

出T4的时候,由于秦淼给油更早,走线更宽,所以他的速度比前车要快了接近2公里每小时。

也就因为这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优势,秦淼在后续的直道之中很轻易地吸上了前车的尾流,并且在进入T5假弯之前就已经贴在了前车身后0.1秒处。

首节上一节37/1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