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 第60节

遂城醒狮氛围浓厚,这里几乎每条村子都有自己的醒狮队。

当然,都是业余选手,只负责年例游神等活动。

即便是专业比赛队伍,醒狮团的成员也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在需要表演的时候才会集训练习。

不然想单靠这个吃饭,可太难了。

加入舞狮团的,都是因为热爱。特别是狮队成员。

须知学舞狮得先学南拳,四平马、子午马、麒麟步、坐盘步,各种硬桥硬马动作。一只狮头最轻都有3.5公斤,重的6.5公斤,扛着舞半天,还要讲究灵动出彩,没点力气本事压根做不到。平时训练,还动不动就从三米高桩上摔下来,头破血流骨折都是常事。

若非因为喜欢这个行当,没几个人能坚持得下来。

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刚出社会工作的青年,有的是已经开始头发稀疏的中年人。

梦想谁都有,但追的不是去大城市工地搬砖梦,而是自己内心那永远在不断努力,站在更高层次的狮子梦。

……

舞狮属于传统民俗,难免会涉及到鬼神,因此带有诸多禁忌。

比如起狮前要先拜神,舞狮前需点睛,起狮后见神要拜,锣鼓不停狮不停等等。

某方面来说,是对传统民俗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祖先的敬重。

毕竟国人拜的神,基本都是祖宗先贤。

而除去表演,狮头平时一般是放在祖祠供着,有人定时维护,防止虫蛀泛潮。还要防止被偷。

狮头可不便宜。

既然不便宜,那狮头制作也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总体就是选材讲究,工艺独特,手法细腻。

通常以细竹篾为骨,先扎出“穹顶”,确定狮头大小,然后以韧纸为皮,粘贴上去,紧接着手工彩绘成特殊图纹,最后是用羊毛兔毛五彩绒球等装饰点缀,历经层层工序,这样一只狮头才算制作完成。

遂城的狮头彩扎几年前就已经被录入省级非遗名录。

不过,和木偶制作一样,因为收益低,制作过程麻烦,现在越来越少人愿意学习这一门技艺了。

……

舞狮还有一项重要仪式,那就是开光点睛。

经过点睛后的狮子,才能进行表演。这个通常由买家或者雇主来进行。

点睛要用毛笔和朱砂,还会搭配口诀。

比如:

一点天庭,吉星高照;二点眼睛,前途光明;

三点口,声传万里;四点铁角,威震山河。

各地可能不太相同,不过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金风广场有家店今天开业,老板豪气,据说是请了文车醒狮团过来表演,那个热闹呀,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人。

陈景乐没想到随便逛逛还有热闹看,自然不能错过。

“是不是真文车醒狮团啊?可别吹牛啊!”

“应该是真的,横幅都打出来了。”

“哇,有梅花桩,有眼福咯~”

“上次在孔庙城看他们表演,掉了一根桩,三米多远都能飞过去,龟龟,是不是练过轻功啊?”

“听说都是会功夫的,是不是轻功就不知道了。”

“开始了开始了。”

“额,怎么还有小学生啊?”

“……”

小学生说的是锣鼓队旁边,有个约莫十岁,身高一米四、五左右的小孩,也穿着一身舞狮队衣服,站在一众大人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表演。

之所以引人注意,一个是因为他年纪小,二是因为他脸上的笑容真诚,眼里有光。

人群中的陈景乐看到那孩子,都不禁一愣,下意识微笑。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真好呀。”

(还有)

第68章 心境突破

曾几何时,陈景乐也这样看别人舞狮表演,心里那个羡慕。

不为别的,就因为觉得够酷够帅。

舞狮真是太有意思了!

不过他从小不擅长运动,力气又小,让他去学这个,有点太为难人。

如今时过境迁,再回头看,虽然依旧会为表演者的技艺惊叹,却不会再生出加入他们的想法。

反倒是那个小小身影,让他仿佛看到当初自己。

于是他穿过人群。

“你喜欢舞狮?”

邓斌听到耳边有人说话,扭头一看,发现身边不知何时,多了位身材高大挺拔的哥哥,看起来很亲切的样子。

下意识点头:“是啊。”

“有多喜欢?”

“额,很喜欢很喜欢!”

邓斌傻笑着挠头。

“为什么?”

“因为很帅啊。你不觉得吗?biu~一下就从这边飞到那边,像会轻功一样。”

邓斌手指比划示意,笑咧嘴,露出不太整齐的牙齿。

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真的有光,满是热爱。

陈景乐嘴角带着笑意:“那你会吗?”

“我还不会。”

邓斌小脸一垮,很快又恢复笑容:“不过师傅说我很有天赋,再练练,明年我就能扛狮头上桩了,到时肯定也能学会。”

“你学了多久?”

“快一年咯。”

“平时练习累不累?”

“累啊,不过能吃饱饭,而且餐餐都有肉,也还好啦。”

陈景乐诧异:“这么容易满足?”

邓斌更奇怪:“有餐餐有肉吃,已经很幸福了好不好,我在家没这么多肉吃。”

噢,原来也是穷人家的孩子。

不过想想,一般家境稍微好点的,家长都不舍得让学这个。

听说现在不少醒狮团,就是专门找家境比较困难的孩子来培养,能吃苦,也顺便帮他们改善一下家庭条件。

“今年多大了?”

“十二岁咯。”

看不出来。

本以为顶多十岁,毕竟现在小孩长得可太快了,特别是北方城市,小学五六年级一米七很常见,南方差点,但是一米六多的不少。

十二岁才一米四出头,如果不是基因,就是营养不良了。

邓斌仿佛猜到他的想法,不好意思笑笑:“我生得矮,所以师傅说要多吃肉。”

陈景乐只是微笑:“平时上学也练吗?”

“嗯,放学之后跟星期六星期天会练。”

“你爸妈不反对?”

“不啊,我跟师傅学舞狮,他赞助我读书,说至少会读完高中,每个月还给我爸妈两千块呢。”

额。

陈景乐不知道这样算不算雇佣童工?

应该不算吧,舞狮属于表演性质。或者民不举官不究?

“你爸妈做什么工作的?”

“耕田的。手脚不好,出去做工人家不要。”

陈景乐沉默。

好一会儿才重新问:“你打算舞一辈子狮吗?”

邓斌奇怪:“为什么不?我觉得舞狮很好啊,有肉吃有钱拿。老了也可以教别人舞狮,就像师傅那样。”

确实。

舞狮又不丢人,虽说收入不稳定,但这是文车醒狮团,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存在,怎么也不至于让人饿肚子。

陈景乐摇头失笑。

自己这替别人考虑的臭毛病,还真是难改啊。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狮子?”

“红色,师傅说红狮代表关公,我们村就有一座关公庙,关公好霸气的。”

“确实。”

毕竟武圣啊。

陈景乐沉默半晌,忽然说:“我送你!”

“啊?”

邓斌没反应过来,眨眨眼。

陈景乐只是轻笑。

没有理由,想做就做了。

……

邓斌真收到了一只狮头。

首节上一节60/1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