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族都是祖上当过官或者现在有人为官的,爵位很高,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刘氏宗亲就更不用说了,特权更是一大堆。
每逢灾年,百姓颗粒无收,无粮缴税,被逼死者不计其数。
手上的田地也就成了烫手的山芋,只能求着本地乡绅豪杰购买,没了土地,自然也就不用交税。
而这些大族本就不缺钱,也不缺粮,还有免税特权,可以毫无负担的解决这些问题。
没有强买强卖,人家买你土地,你还得对人家感恩戴德。
这事不仅在青州上演,全国各地都是这样。
土地集中在各大家族手上,普通人只能给人家打工。
一个县,登记在册田地上万亩,朝廷收税也是按这个数收。
然后土地到了豪绅手上,免税还谎报实情,剩下的税只能由个体户平摊。
也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各地大族两头赚,不仅坑朝廷的钱,还要赚普通百姓的钱。
百姓越来越穷,直到无法生存,也就有了矛盾,而黄巾起义,就是这个矛盾催发下的产物。
历朝历代,几乎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从而爆发起义战争。
说白了,就是平下中农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
晚上,刘誉喊来了毛阶,一同喝酒聊天,商议对策。
毕竟是个文化人,总比两个政治盲懂得多。
北海郡的情况介绍完毕,毛阶听完,激动的汗如雨下。
“主公,你莫非想让我解决此事?”
韩星河嘿嘿一笑:“你不解决谁解决啊,就你脑瓜子好使!”
说起来,都好久没让他出谋划策了,再不动动脑子,都该生锈了。
“主公既然公开支持孔融,就应该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切不可动武,此事还需另想它法!”
韩星河眨了眨眼波,认真道:“是啊!那你想啊!”
毛阶咽了口吐沫,支支吾吾:“我...呃...在想!”
这种疑难杂症,几代皇帝都没解决,凭他一个小小书生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要么没问题,要么丢过来的都是超级大难题,毛阶都想说一句,主公,你高估我智商了。
刘誉,韩星河谈笑风生,一杯接一杯,翘着二郎腿,和没事人一样。
毛阶坐在旁边只能唉声叹气,隔了一会,开口说道:“青州的士族,主公不可得罪,要尽可能寻求合作机会!若是能让他们得利,出让一些土地也是可能的!”
然而,这个提议不仅没能打动韩星河,反而被回怼了两句。
“合作?我没抄他们家就不错了,一个个富得流油,我还得给他们好处,门都没有!”
按照惯例,黄巾军每到一处,必定要搜刮一遍,抄家分田,发放钱粮。
唯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百姓加入太平道。
而这些地主阶层,本就处于太平道的对立面,现在谈合作,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这个回答,给毛阶都愁坏了,只能语重心长的说道:“孔大人治理青州,离不开这些士族的支持,主公不可拆台啊!”
韩星河不以为然:“这些人就是欠收拾,逼急了,我自领青州牧,全给他抄了!”
要不是顾忌孔融面子,早动用武力了,何至于浪费这么长时间。
这一说,给毛阶都急了,忙道:“不可!主公身份特殊,自领州牧,是犯了大忌,不得人心,更难以服众!”
“若是人人都可自领州牧,朝廷威严荡然无存,定会派兵讨之,不留余力!”
“青州大族世代繁衍,人丁兴旺,名下田产无数,主公强夺其基业,对他们来说,就是灭族之祸,怎能善罢甘休!”
沉默片刻,毛阶难得赞许了一句:“主公挟持孔融治理青州,乃高明之举,这青州还就离不开他!没有朝廷认可,主公永远不可取而代之!”
此言一出,刘誉都疑惑,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事难办。
一个州牧都不敢取代,这特么有点离谱了。
按计划,以后可能是要慢慢渗透,将孔融架空的,让他这么一说,反而有种不自信的感觉。
韩星河同样皱眉道:“为何?”
“因为三互法与废史立牧...”
毛阶坐直身子,从头开始梳理,像极了普法的张三老师。
恒帝时期,士大夫,贵族由于对宦官乱政的不满而结党对抗,宦官们则以“结党”的罪名将这帮人予以禁锢终身,这就是党锢之祸的由来。
为了防止结党营私,汉桓帝时期制定了“三互法”作为官员任职的回避规定。
“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能在本地为官,县令,市长,省长都不行。
而“废史立牧”是刘焉提出的,要求省长,也就是州牧必须是朝廷重臣或者是皇亲国戚。
这两个加起来,缺一不可,还得不能是本地人。
即便是皇亲国戚,是本地人也不可以。
而且为了避讳,两家通婚也不能在两地交互为官。
这么一套法律搞下来,冀州,幽州等边疆,常年选不到官员,也造成了现在战乱的局面。
即便如此,几十年来都无人打破这规矩,天下士族,皇亲国戚都在遵守。
也就是说,一个反贼,想自领州牧,先不说能笑掉大牙,即便成了,也是在破坏规矩,百分百被人群起攻之。
毛阶的普法很成功,还真让人了解了一些潜在的规矩。
刘誉反应快,点头附和道:“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公孙瓒在幽州那么牛逼,当不了州牧,孙策在江东那么叼,反被人刺杀!”
“回想一下历史,即便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在遵守规矩,董卓这种人都没乱来,我们还是得谨慎啊!”
韩星河撇了撇嘴,损道:“咋滴,听君一席话,你毛厕开了?”
毛阶则是一脸懵逼,因为他连孙策是谁都不知道。
第801章 入朝面圣
时节到了七月,北方的时候变化很大,一会儿晴空万里,碧空如洗,天高云淡,骄阳似火,一会儿天低云暗,乌云密布,狂风怒吼。
有时天公大发雷霆,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滂沱。
有时潇潇雨歇,虹桥飞架南北,如同孩子的脸一般,没有征兆地变换着。
青州的问题并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
韩星河提议假扮土匪,将各大家族劫掠一遍,被毛阶否决。
他的观点始终都是与士族合作,不轻易破坏局面。
各大家族在本地根深蒂固,传承几百年,轻易动不得。
没有他们支持,孔融都将寸步难行。
太平道不仅仅是对抗青州的大族,而是全天下所有的豪绅阶层,实力不足,根本不能轻举妄动。
并州这边,丁原派人扼守各处要塞,防御胡人再次南下。
而这次的战报,也是由丁原撰写,送回洛阳。
韩星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还主动出让功劳,将这次战役说成是并州牧的功劳。
如此懂事,丁原很欣慰。
结局也就变成了,并州牧集合数十万人北击匈奴,收复三郡,名满天下。
而云中子只是这次战役中功劳最大的一个,将亲自押送俘虏入朝面圣。
匈奴贵族,还有一个王子,含金量很高,重点是太涨脸了。
汉灵帝上任以来,朝廷就没从胡人手上讨到便宜。
并州北部常年战乱,已经彻底失控。
现在收服了失地,还俘虏了匈奴贵族,不仅振奋人心,也能挽回点百姓对朝廷的信心。
此事,证明了朝廷有能力击败胡人,也有能力平荡四方贼寇,天下终将太平。
其中包含的意义众多,整个洛阳一片沸腾,汉灵帝本人都精神了许多,每天按时上朝。
云中子的车队一路畅通无阻,大张旗鼓的去洛阳。
本来只需要十来天的路,硬生生走了一个月。
这一路走来,满满的人情世故,也感受了世间冷暖。
不管走到哪,都有一大堆人迎接,吃喝玩乐一条龙全有人包,连太史慈都胖了一圈。
本以为跟着外出,会是尸山血海,打打杀杀,没想到成天就胡吃海塞。
小小县令,走到哪都是座上宾,二郎腿一翘,要啥有啥,都不用开口。
云中子的受欢迎程度,刷新了他三观。
长得好看是一方面,重点是收服三郡的重要功臣,战功第一。
胡人号称北方的狼族,无往不胜,虽然被迫撤出了并州,但杀到王庭这事,狠狠的打了他们脸。
前有冠军侯霍去病,今有雁门郡张辽,打出了汉室尊严,打出了汉人的骨气。
云中子没有作乱的记录,身家清白,摊上首功,少说也能封个一郡之地。
不管是玩家还是npc,现在都不敢怠慢。
万一云中子被封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没准还能沾光。
别人大献殷勤,目的不纯,韩星河丝毫不慌,照单全收。
他们打什么算盘,无所谓,反正咱不亏。
路过河东郡时,天威联盟的又是极力邀请,幕后的老板向南,三句离不开河东太守这事。
现在现在的河东郡,太守位置是空缺的,本地的帮派没有战功,本地的士族不能在这当职,也就空了出来。
云中子被封太守,很可能会在河东,所以,向南开口闭口都是,以后多关照,多合作。
晚上喝完酒,人群陆续散去,唯独闻人天宇迟迟没走。
韩星河装模作样的问了句:“你怎么不走?不舒服吗?”
纯粹是废话,游戏里喝点酒,压根没什么负面影响。
闻人天宇微笑回应:“没事,回去也睡不着,还不如和云大哥聊聊以后发展的事情!”
听着这话,都能让人笑出声,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只能讨论一下摩擦与润滑的关系。
或者是喉咙被填满会不会有窒息感。
韩星河轻笑了几声:“你想什么,我一清二楚,还是算了!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