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血亏。
重新招募士兵,慢慢的训练,徐晃都得最少三个月,才能训练出5阶兵。
韩星河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个耐心。
波才沉默了许久,开口道:“此事不能让你独自承担,若是我率所有将士去诱敌出战,你趁机从侧翼杀到河边,此事可成一半!”
闻言,彭脱神色一震,兴奋道:“妙啊!此计可行!”
然而,环顾一圈,其他人都脸色沉重,唯有他一个人兴奋异常。
“我...我说错了吗?...这计划很好啊!”彭脱疑问道。
韩星河白了他一眼:“好个屁!官渡的船只,大小几百艘,放火烧船,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可能等不到我回来,你们就被全歼了!”
何进的4万人,有一万出头都是四五阶的士兵,剩下的都是各大家族给他凑数的,只有二阶的实力。
但比起波才的人来说,依旧是强了许多。
波才的人多数是新兵,只有60多级,少数90级,五阶兵死的就剩下不足千人了。
再加有许多朝廷玩家,波才只要带人出现在官渡外,肯定会被围而歼之。
人家武将也不少,到时候凭他们的实力,一个都跑不了。
黄邵,何曼等人都知道波才的意图。
心里难免会难过一下。
一整年下来,大小战斗经历了很多次,最后都活下来了。
下个月就是春节,波才现在决定要带着所有人去送死,为韩星河争取机会。
这...怎么说呢!
下场是什么不言而喻。
倒不是怕死,而是正常的战斗,多少还有点机会。
可能有援军,可能逃跑,但这次不一样。
挑战对方十倍的兵力,还必须硬扛到韩星河办完事,扛不住一切都废了。
就怕最后人全死了,船也没烧掉,血亏。
波才起身说道:“我意已决,唯死而已,有何可怕的,即便战死,天下人也会知道,我波才力战何进大将军,哈哈...!”
他爽朗的笑声,像给所有人在鼓舞打气。
压抑的气氛全被他一个人轻松化解。
黄邵苦笑一声:“大帅说的对,怕什么,大不了一死,若能击败何大将军,还能闻名于世!”
“大帅!我把何进的头给你砍下来当夜壶!”
“哈哈...”
可能这就是波才的人格魅力,他一句话就让其他人都充满战意。
说实话,韩星河挺佩服他的。
不到三十的年纪,多数人到不了这个高度。
力克皇甫嵩,朱两大名将。
统率几十万兵马。
这天下还没几个人能办到。
黑山部,张牛角还在发展实力。
白波军现在的实力也差的很。
是波才这批人,扛起了黄巾军的大旗。
心中的信念,至深至纯。
张角一天不死,他们就能一直斗争下去。
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关乎百姓的事了。
没有回头路,只能勇往直前,直到战死为止。
汉灵帝不死,皇权不落。
黄巾军败,波才这些人,做为一方渠帅,即便活下来,也只是秋后的蚂蚱,终有被清算的一天。
这么一来,反倒显得韩星河畏首畏尾,唯唯诺诺。
“韩兄,我赌你肯定行,相信自己!”彭脱说完,还握拳表示鼓励。
韩星河很想骂一句,万一成不了,你们死了,谁特么给你们收尸。
都是些赌徒心态,拿所有人的命当赌注。
真是郁闷。
重点是,从第一次见了波才以后,他就一直以韩星河的意见为主。
今天是第一次见他这么有主见,而且态度很坚决。
可能...他之前就是如此,只是因为欠着自己一条命,所以在刻意妥协。
韩星河本想继续劝几句,犹豫了一会,决定放弃了。
随他去吧,波才心中有执念,不赌一把,他是不会甘心的。
正如彭脱说的一样,这事成了,就是为张角提供了几十万兵力的援助。
不成,这几万人去了冀州,也对战局影响不大。
第351章 我亲自为你擂鼓助威
天一亮,大军准备出发。
波才和彭脱一起来找韩星河。
两人有说有笑,没有一点紧迫感。
大有一副欣然赴死,无所畏惧的气概。
“韩兄,我俩认识的渠帅,都给发过信了,天师那边,我也重新写了一份,圣子的事,你也不用揪心,应该是没问题的!”
“天师公正无私,即便不成,韩兄也不用纠结,只是一虚名而已,不要也罢!”
韩星河点了点头,上前拥抱了一下他俩。
“尽量...坚持住,等我回来救你们!”
波才笑道:“会的,你放心搞吧,说不准...你完事后,我们都把何进打败了!”
韩星河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打赢?
呵!
就他这点兵力,除非项羽在世!
这里是游戏世界,数值已经决定了一切。
本来有心让典韦去帮忙的,但想了想,还是不能去。
只能让典韦在外面等着,保护着蔡文姬。
等河边起了大火,再去帮忙。
至少让蔡文姬放个技能。
提前出现,等同于暴露了韩星河的位置。
典韦,蔡文姬出现,何进那边肯定会有所防备。
韩星河去烧船,一样免不了要战斗。
何进一定会分兵来救火。
还得看波才能吸引对方多少人。
他那边压力越大,韩星河就压力越小。
为此,蔡文姬都没敢带。
万一冲不出来,风险太高。
徐晃,高览保护韩星河一个人已经很难了,再加蔡文姬,会很麻烦。
而且是黄河边,万一马车行动受阻,只能考虑抱着蔡文姬。
太过于危险!
还不如让典韦保护着她,在宽阔的地方,随时可以跑掉。
随后,部队集结。
波才高声喊道:“兄弟们,打起我的帅旗,告诉何大将军,我波才来了!”
意外的是,他的人,所有辎重,粮草,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部都没扔。
韩星河本想问几句,转念一想,他应该是有自己的谋划。
目送他们离去,眭固都忍不住眼尖闪烁泪光。
他虽然也是一名中方渠帅,然而却没对黄巾军整个阵营做太大的贡献。
换做是他,很难做这样的决定。
太平道直属的部队,和旁系的队伍,区别真的很大。
信仰上一样,信念上却不同。
响应张角起义的人,和张角的核心班底,各方面都差很多。
太平道核心的老人,都是狂热的信徒。
有崇高的理想,勇于奉献牺牲自我。
旁系的黄巾军,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多数人都喜欢明哲保身。
即便都跟了张角,也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说实在的,韩星河真的不想波才去干这事。
黄巾军的胜败,尽力就好。
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来日方长啊。
推翻大汉王朝,不是靠几人能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