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和官兵人数都很多,每日消耗的粮草都是天文数字。
皇甫嵩急,赵弘也急。
都为了粮草而发愁。
现在皇甫嵩占据主动,本不用急着决战。
只需守城,派个几千骑兵天天骚扰黄巾军筹粮即可。
现在全军出战,反而是给了黄巾军机会。
明天就11月了,拖到寒冬来临,黄巾军必败。
若是卢安不来,皇甫嵩必然会这样做。
等到冬天的时候,一战灭了赵弘。
曹操也看不惯卢安的做派。
对军事一窍不通,胡乱指挥,不听还不行。
但他的作战风格又与皇甫嵩不同。
皇甫嵩精打细算,追求以极低的战损克敌制胜。
而且善于把握战机,即便没有机会,他也会创造机会。
将敌人拖到不利的局面,一战灭之。
曹操的作战方式就很多样化了。
官兵人数占优,从他的角度来说。
什么时候打都可以。
而且他更喜欢打大仗,以绝对的优势,碾压对手。
从士气上,规模上,战力上层层压迫敌人。
几十万,上百万人杀出去,想想就很热血。
现在的曹操,还算是初登战场。
而且用的也不是自己的兵,还不至于心疼。
皇甫嵩给了他五千多骑兵,还是战力最强的重骑兵。
有夏侯和夏侯渊在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他早就想带着骑兵,直接将赵弘的几十万人冲个七零八落了。
第309章 背水一战
为了躲避骑兵的冲锋,黄巾军走的多是山路。
浩浩荡荡的人群连绵几里长。
最前面的多是家眷。
士兵都安排在了后面。
皇甫嵩的部队出了宛城,一路尾随在后面,却不发动进攻。
两军相隔不足五里。
远远的望去,还能看到一面面飘扬的旗帜。
赵弘面容忧虑,转而问道:“波大帅,皇甫嵩倾巢而出,你确定我军能挡得住?”
一旁新进的中方渠帅冷锋也坦言道:“50里外是一条大河,而且是平原地貌,无险可守,若无破敌之法,我军可就要全军覆没了。”
韩忠,孙夏,孙仲都是小渠帅,对于荆州的情况也算了解。
本来波才提议转移,这些人都是反对的。
谁知,波才拉着赵弘去了趟小树林,然后计划就定了。
谁也不知道两人聊了什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冷锋在荆州反贼玩家中声望很高。
多数人都以他为首。
转战其他地方,这个建议,他很早就和张曼成说了。
只是,大军转移,路上需要很多粮草。
黄巾军一直没有准备好足够的牛车,马车。
哪怕是人力车,也不够。
皇甫嵩又像块狗皮膏药一样,粘着不放。
硬是把几十万人拖在了宛城,动弹不得。
本来还是有希望击败皇甫嵩的。
偏偏刺史徐与太守秦颉又从各大家族那里募集来不少士兵。
战斗陷入了僵局。
好不容易又打开了局面,曹操又来了。
来也就算了,还带来了夏侯和夏侯渊。
张曼成还算个二流武将,其他渠帅,全是些三流的实力。
这两人对于黄巾军来说,就是两尊杀神,无人能挡。
最后,张曼成都死了。
这些黄巾军依旧不想撤,还想着报仇。
冷锋是头大的很。
怎么劝都不听。
说起来,这些黄巾军算是很有血性的。
可惜,实力太菜比了。
波才是顶着很大压力的。
他哪有什么破敌之法啊。
全是韩星河的馊主意,引诱官兵决战,还必须撑住,短时间内不能败。
势均力敌的话,还没啥问题。
可现在士气低落,战力也不行。
拿什么挡?
“诸位稍安勿躁,那个...容我想想!”波才面不改色,强行安利了一波。
冷锋白了一眼,道:“官兵都追到后面了,还想什么? 快决定在哪里决战吧!要么赢,要么输,大不了一死了之!”
说实话,他现在已经对黄巾军不抱有希望了。
本来他是想着改变黄巾军命运,借机发展自己实力的。
奈何遇到的全是杠头。
张曼成不听他话,赵弘也不听。
偏偏他还没有韩星河那样的实力。
凭借牛逼的武将逆转局势。
他手上一无所有,只有一个千人将,末流的实力。
这些渠帅也谈不上看不起他,只是没有那么重视罢了。
对他的意见,只会保留,不会随意采取实施。
韩星河就不一样了,在河内郡,就是靠着徐晃,蔡文姬博得了其他人的认可。
在陈留更是,败了曹操孙坚,救了彭脱。
五十亿买了波才的命。
这两人欠着大恩情呢。
哪怕韩星河给他两甩脸子,都得受着。
黄邵,何曼等人之前可是相当豪横的。
自从救了波才,再遇到韩星河也是恭恭敬敬的。
有了典韦后,更是逆转了局势,败了朱。
豫州这些黄巾渠帅,现在是以韩星河马首是瞻。
韩星河说东,没人往西。
虽然只是个中方渠帅,但这架势,不比张角亲临差。
冀州的东方境也很牛笔。
招揽到了上将潘凤,名将朱灵。
张角只是尝试性的拨了五千士兵给他,硬是让他打赢了牛辅。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大仗他不打,小仗就没输过。
张角三兄弟很支持他,冀州的其他渠帅也没二话。
冷锋就很尴尬了。
要啥没啥,也没办法独自领军作战。
能升职到中方渠帅,全是沾了东方境与韩星河的光。
张曼成刻意扶持的异人渠帅。
凑巧他战功最高而已。
换别人,一样能上。
赵弘听着波才的要决战,他劝不动,也无能为力。
只能就这样破罐子破摔,冷锋已经没耐心耗下去了。
大不了输了,从头再来。
有机会他就转投朝廷了。
这次,没有人反驳冷锋。
因为他也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