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队进攻,
德隆持球推进。
爵士队主打闻名世界的“挡拆战术”
现阶段的斯隆体系的挡拆进攻包括两阶段,马龙-斯托克顿阶段和德隆-布泽尔阶段。
斯隆体系是挡拆结合了约翰伍登的ucla体系。
除了控卫和大前的挡拆互动外,还有丰富的高低位战术、策应、掩护、空切、跑位、反跑,打法非常复杂。
但球队的所有球员如同机械一般精准跑位,弥补了天赋上的不足。
挡拆是斯隆体系的重要部分,虽然八十年代已经有挡拆了,但马龙-斯托克顿的挡拆可以说开启了nba的挡拆时代,他们的打法至今为nba其他球队运用。
他的挡拆体系中大前的作用更大点,作为大前,要求有全面的持球技术、无球跑位技术、策应技术等,如卡尔马龙、卡洛斯布泽尔。
控卫得分要求不高,但要求大局观好、组织能力强、控场能力强,有关键得分能力,如斯托克顿、德隆。
挡拆中其他球员要求兢兢业业的战术跑位者,只要严格按ucla体系跑位,会有轻松得分机会。
…………
场上。
德隆一招呼。
布泽尔熟练的提上前去挡。
威斯布鲁克轻松被挡住。
杰夫-格林的虽然脚步滑动很快。
但是依旧没能罩住德隆的传球路线。
现在的德隆是个非常优秀的传球手。
布泽尔档完之后,直接一个顺下。
德隆一个拆分,把球从威斯布鲁克跟杰夫-格林中间塞过去。
布泽尔罚球线接到了德隆的分球。
空了。
急停跳起。
出手。
皮球弧线很高。
“唰!”
空心入网,篮网翻起。
2比2。
雷霆队所有人都知道德隆要玩挡拆,但知道跟能不能防住是两码事。
比赛中的情况实在是瞬息万变。
一个瞬间,你没有跟上对手的节奏。
对手就得分了。
防挡拆最重要就两点,
一个是挤,就是从进攻方两名做挡拆的球员中间挤过去。
另一个就是绕,从做挡拆的大个后面绕过去,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不然一定会漏防。
队友的补防一定要及时到位。
显然,雷霆的执行不到位。
……
威斯布鲁克运球过半场。
这次威斯布鲁克没有选择给杜兰特。
他先假模假样的在弧顶招呼队友出来接球。
科里森接球过了下手。
又给回了威斯布鲁克。
这次威斯布鲁克没有再装了,拉开了架势,招呼所有人闪开。
到他抡了。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
他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威斯布鲁克加快了步伐,一个左变向,闪电第一步突破过了德隆。
来到罚球线,又一个右拐,过掉过来补防奥库,冲过了爵士的两层防线。
来到篮下,一个纵跳,几乎平框的一个打板。
皮球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筐内。
2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