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训练下来,嗓子也不哑,感觉还精神的很。
宫鲁鸣如果知道李良到了完全,还要进入一个系统继续训练,估计下巴就要掉下来了。
没错,李良白天折磨队友,晚上则要被系统里的两大抢断高手折磨。
奥拉朱旺和罗伯特森。
李良的任务就是依靠自己的运球,突破两人的包夹,上篮得手。
而且要成功20次。
20次啊,1次都很难。
李良有时候真想拉男篮球员进来练一下。
因为能很好的锻炼如何做到面对包夹、高强度防守,能不死球。
己方只有自己一个人,一旦双手抱球,陷入死球,回合就结束,挑战失败。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相当难。
两个历史级的防守人,真不是开玩笑的。
尤其是还加个奥拉朱旺,有时候耍小聪明突然袭击过掉了,最后被他从后面跟上一个追帽。
李良后来当然又开始刷小聪明了,比如造犯规。
只要防守方犯规一次,也算上篮成功。
这时候,从哈登那里学来的碰瓷大法就起到作用了。
不过再一再二不再三,这招也不能总成功。
说到底,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运球能力。
尤其是持球状态下,面对包夹、压迫的能力。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任务,李良准备慢慢磨,磨到20次为止。
……
一直训练到24号,男篮队员真的是饱受折磨。
不过慢慢的也开始习惯了。
突然发现如果听着李良的指挥去打球,在场上的确可以更快。
因为没有人指挥的话,还要动脑子。
现在李良来动脑子,听他的话就得了。
防守中怎么跑位,进攻中怎么配合走位,李良都能把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毕竟是大学做过饮水机,系统里和各位名师学习过的球员,各种战术一套一套的。
而且他反应特别敏捷,场上一心二用不在话下。
反正李良也不会指挥什么复杂战术,就是简单的跑位,跟进,挡拆,换防。
而这些组成了一个团队的基本配合。
宫鲁鸣都觉得有李良在自己省了不少心。
全队在这天打包离开了特伦托,前往博洛尼亚,在博洛尼亚呆三天时间。
两场热身赛,一场对阵加拿大,一场对阵菲律宾。
抵达了博洛尼亚后,全队很快到酒店进行休息。
这段欧洲拉练的强度还是相当大的,连续的比赛,连续训练,中间还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25号这天,中国队和加拿大队的比赛就在博洛尼亚的RIMBALZI体育中心进行了。
这体育中心造型挺特别,观众席绕着球场呈椭圆形,全场可以容纳八千多名观众,容积不小了。
这样一场普通的热身赛,却再次迎来了很高的上座率。
不用说了,又是来看李良比赛的。
之前那场在特伦托的比赛,没有直播,只有私人拍摄的一些录像。
视频很快被传到网络上,李良的超远三分,打四分让球迷相当激动。
所以到了博洛尼亚,追星的热潮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加热烈了。
因为博洛尼亚的篮球氛围比特伦托更加热烈。
这里有着意大利联赛的老牌篮球劲旅维图斯队。
曾15次拿到意甲联赛冠军,还曾经是马努-吉诺比利的母队。
这里的篮球文化有多深厚可想而知。
越是深厚,自然越是喜欢李良。
更何况对面的加拿大队阵容也不水。
有NBA状元秀本内特,骑士八千万前锋特里斯坦-汤普森,热火冠军中锋乔尔-安东尼等等。
当然,维金斯没有来,纳什退役了也来不了,这些加起来不够李良看的。
这一次,宫鲁鸣没有再让李良坐板凳,而是把他提到了首发位置。
和易建联、丁彦雨航,郭艾伦,周琦组成了先发阵容。
不过宫鲁鸣给李良安排的却不是小前锋的位置,而是他从来没打过得分后卫。
第八百七十九章 就这发球
在NBA,五个位置里四个位置李良都算是正儿八经打过的。
大前锋和小前锋自不必说,中锋属于李良的隐藏本命位。
在步行者的时候,李良也经常需要客串一下控卫,让乔治-希尔做工兵型控卫。
但得分后卫这个位置,李良真的没打过。
当然,现在篮球界位置模糊化越来越明显。
像FIBA篮球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的区分。
就三个位置,后卫,边锋,加上中锋,最多划分出来一个二中锋。
按照宫指导的意思,李良打得是后卫,但控球的工作还是交给郭艾伦负责。
宫鲁鸣的想法很明确也很简单:李良你能自己得分就自己得分完了,别老想着这那帮小子们瞎玩。
和意大利比赛的时候,李良大量的控球,传球,组织,效果不能说没有,说实话不如李良自己干。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郭艾伦如果让他打无球,他的作用就太小了,发挥不出来。
现在男篮国家队里,最缺的其实就是得分后卫。
内线完全是过剩,五个内线,易建联,王哲林,周琦,李慕豪和邹雨宸。
真正打轮换的也就前三个人。
剩下的几个,周鹏、丁彦雨航、李根、翟晓川,都是锋线。
正儿八经的后卫只有郭艾伦、赵继伟和睢冉。
其中郭艾伦、赵继伟都是控球后卫,实实在在的控卫,没法双能的那种。
所以,真正打2号位的,就只有睢冉一个人。
但睢冉胡子是挺好看的,个人实力和哈登相比就差的太远了,在国家队属于边缘人。
虽说现在整个篮球界都在锋线化,但你一个可靠的得分后卫没有也不行啊。
宫鲁鸣倒是想带一个,但实在挑不出人来。
之前的大名单里,有三个后卫,王汝恒,赵岩昊,赵大鹏。
结果经过一番考察,他们在实力上都不足以代表国家队征战奥运会,潜力也不够,遗憾落选了大名单。
这次来欧洲的这批人,最终也会有人被李良给顶替掉。
李良这正儿八经当得分后卫,还真是头一回。
他可是一点都不像得分后卫,6尺9的身高,壮的快赶上马龙了。
外线任何一个后卫防他,估计都要被打吐血。
不过身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技术、打法和意识。
做得分后卫,意味着李良的主要精力的确要放到得分上。
然后在活动范围上,集中在弧顶和左侧侧翼。
宫鲁鸣在赛前安排中要求,锋线、内线要给李良拉开足够的空间,随时做好空位出手和冲抢篮板的准备。
李良心想,老宫你是看不起我,我又不是科比,犯得着强调冲抢篮板吗?
同时李良也赞叹,宫指导想法还是很灵活的,知道如何进行快速的调整。
那些复杂的套路、战术,他是想都不去想,因为根本来不及练来不及磨合。
这种简单粗暴的,真的再适合不过了。
当初在湖人,李良是一射四星,这回到了国家队好了,一投四抢,或者一投四蹲。
至于威力到底如何,暂时还不知道,就要看李良的发挥了。
加拿大队这边,维金斯这样的明星球员没有来,但整体实力还是相当强的。
李良看到特里斯坦-汤普森,上前和他握手致意。
就在两周前,两人还在总决赛为各自的球队拼杀。
按照加拿大队的既定计划,汤普森就拿来防守李良了。
但比赛开始后,加拿大队的教练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的。
布鲁斯-李打得非常靠外,而且控球时间并不是独占。
开场后,易建联在跳球中率先拨到皮球。
接着郭艾伦就利用速度,持球强杀篮下上篮得手,帮助中国队拿下第一分。
李良的到来对郭艾伦的影响非常大,现在他不用再想什么组织的事了,就把自己当威斯布鲁克那样,冲就完了。
可以说,他现在就是扮演一个穷人版威少的角色,效果还挺不错。
至于防守,李良在防守端能给球队带来的改变不算特别大。
毕竟他不是防守大核,能指挥,但最终效果还是要看球员自己的防守实力。
李良防守中,查漏补缺的能力很强,可是他做不了支柱。
起码暂时是做不了的。
加拿大这边进入状态倒是相当快,进攻中很快依靠默契的配合,篮下空切上篮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