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常规赛的一场焦点战,西部第三,目前已经拿下50胜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来到能源中心。
以维金斯、布克为组合的马刺后场新星,在波波维奇的调教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布克的得分爆发力和维金斯的运动能力,一直都是马刺队梦寐以求的,是他们非常需要的新鲜血液。
可以说,这只马刺的前途一片光明。
然后,李良这场替补登场,三节51分,送给马刺一个黎明前的黑暗。
120:92,又是一场28分的大胜,和李良的球衣号码一模一样。
维金斯和布克联手只得到25分,只有李良一个人得分的一半。
两场比赛李良拿下了90多分,让人们见识到,上个赛季单核夺冠的MVP是多么的可怕。
精准的三分,无可阻挡的挡拆后冲击篮下,还有节奏诡异的近距离急停跳投,防守人陷入了无法防守的窘境。
在步行者的时候,你可以大胆的包夹。
在雷霆,你怎么包夹?当杜兰特不存在吗?
而杜兰特也是成为了史上最大牌的佯攻部队。
过去都是李良帮队友拉开空间,现在轮到杜兰特帮李良吸引防守了。
两杯毒药,你总要喝一杯。
还有一杯是解药,但他不一定会有效,要看运气。
打完马刺之后,雷霆全队又马不停蹄飞往多伦多,在客场迎战猛龙队。
雷霆后半赛季的赛程的确比前半赛季要难很多,强队一个接着一个。
这场比赛凯文-杜兰特终于爆发不再坐佯攻部队。
他拿下了35分外加8个助攻。
李良则在亚当斯遭遇犯规危机的情况下,化身内线顶梁柱,拿下21分20个篮板的双20数据。
又是一场大胜,121:100,21分的分差。
赛季初那个横扫联盟的雷霆似乎又回来了。
在经历了赛季中期的一些起伏波折后,三节打卡重新成为了雷霆的日常。
而在另一边,勇士连胜的脚步同样没有停止。
23号,他们主场击败了快船。
在上半场快船还领先2分的情况下,第三节一波将快船给打穿。
到了第四节,继续落井下石,彻底把快船打沉。
最终比分是114:95。
之后他们又连续战胜了独行侠、76人,他们的对手和雷霆比起来要孱弱不少。
总体来说,雷霆的收官赛程更难,而勇士相对要容易一些,这对雷霆而言,挑战历史最佳战绩的难度就更大一些了。
3月29日,雷霆打完了猛龙,马不停蹄前往底特律打客场,挑战活塞队。
像活塞这种季后赛不会遇到,实力不算很强,每个赛季就遇两次的东部球队,教练一般不会进行精心的准备。
又因为是客场的背靠背,球队还轮休了杜兰特,让威斯布鲁克和李良带队。
结果到了比赛中就出问题了。
上半场雷霆还领先着活塞机,优势不到。
到了第三节,全队突然陷入了集体哑火的状态中。
多诺万可能觉得比赛难度不够大,他还选择让辛格勒首发。
辛格勒真的是上辈子拯救了多诺万家族。
辛格勒进攻还算马马虎虎,就那样。
但防守是真的不行,被马库斯-莫里斯给打穿,外线防不住。
最后还是李良站出来做救火队长。
整个第三节雷霆一共就拿了可怜的10分。
从上半场领先,到第四节落后9分。
多诺万脑子又明智了一把,第四节一开始没让威斯布鲁克上,让李良带队。
李良一带队,就开始力挽狂澜,打出了天王状态。
中距离、三分球连续命中,并且在防守端连续贡献两次抢断助攻队友反击,将比分反超。
但威斯布鲁克随后一上场,咣咣两铁,又被活塞反超。
李良心想,教练,你就是来增加我的赢球难度,来给我更多表现机会的。
我真是谢谢你了。
面对活塞六人组,李良顶住了压力,在关键时刻,背身接球转身跳投命中拿下两分,将比分反超。
李良发现,自己的背身竟然还能用一用了?
看样子在瑟蒙德那边天天练来练去,虽然效率很低,但还是有效果的。
但他又想,老子如果要练背身,直接进练背身的任务不行吗?犯得着在这个任务里面耗?
这个关键进球,帮助雷霆队在客场,89:88,1分的优势险胜活塞队。
李良全场拿下28分,贡献了非常关键的准绝杀球。
虽然赢的很险,但好处是,球迷和媒体开始觉得,李良打得不错了。
第八百三十一章 越发火热
其实李良一直都打得很不错,甚至可以说相当惊艳。
只是媒体和球迷评价一个球员,往往是带着非常主观的意愿的。
当年李良刚进NBA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球员,他能在比赛里投进关键球,一场拿个15分,球迷们就高兴的忘乎所以,觉得开开心心过大年了,头版头条能全是李良的新闻、集锦、赛后采访。
一些中国小球迷恨不得能高兴个两三天。
第一次夺冠,单场60分,互联网直接就炸了,新闻联播,全国闻名,载入史册,直到现在都有人津津乐道,就差拍一部电影了。
再往后,李良的表现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出色,冠军开始有两个、三个。
但球迷和媒体的阈值慢慢就越来越高了。
常规赛一场拿20分,那就是发挥失常,才拿20分?
30分勉勉强强及格,不温不火,不会高兴也不会太开心。
40分才觉得有点意思,可以稍微开心一下,能在头条版面上留给位子了。
50分、60分,会比较激动,但也激动不了多久,媒体也不会再有什么专题报道。
在得分这一方面,李良想再引起轰动,也就只有朝着科比81分和张伯伦100分的方向去努力了。
而且常规赛对雷霆球迷来说,基本就是“醒来又是一场大胜”,没有太多的期待感。
三巨头的实力过于强悍,并且这个三巨头不是那种“哥几个多年都拿不到冠军,我凑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吧”那种创业型的组团,缺乏戏剧性。
李良自己都单人三连冠了,他来雷霆就是一副“省里干部下乡指导贫困县工作,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主旋律时代剧的样子,这球迷和媒体能爱看吗?
从数据和球场表现来看,哪怕是替补,李良依旧是一等一的。
加上雷霆傲人的战绩,所以在MVP个人排名上,他一直排在第二位。
但第二和第一往往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人们心中的偏见和审美疲劳。
李良想要再得一个MVP,就要让自己的成绩、数据、表现,以及球队战绩硬到偏见和审美疲劳都失效的地步才行。
而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给大伙弄点新东西,比如……来个绝杀,来个精彩的关键时刻救主。
这时候,就需要队友的配合了。
队友太强,三节打卡,球迷看了都想睡觉。
队友演的太过,结果把比赛演输了,那你打的再出色,比赛输了总是没用的。
这点上来说,雷霆轮休杜兰特,把威斯布鲁克留在轮换中的想法是相当正确的。
很有可能又是迈克-布朗的主意。
战胜了活塞后,回到了俄城的雷霆有了一天时间进行修整。
李良花了一天时间好好的休息、睡觉,随着季后赛的临近,系统任务他慢慢就开始不打了,要全情投入到现实比赛中去。
相比常规赛MVP,对李良来说,更加诱人的荣誉就是史无前例的四连冠。
菲尔-杰克逊曾经说过,三两冠就是一个极限。
的确,自从60年代波士顿凯尔特人难以逾越的8连冠后,再也没有哪个球队可以拿到超过三连冠的连续冠军。
8连冠既是球队和球员伟大的体现,也有时代的因素在内,毕竟那时候的NBA球队太少了,竞争力不够。
现代篮球开始后,实现了三连冠的两只球队都是菲尔-杰克逊执教的,可以说他最有资格说这句话。
他都说了,三连冠是极限,说明四连冠真的太难太难,难于上青天。
不过那是对球队而言,对于球员……除了凯尔特人时期那批人外,联盟是有这么一号人的,这个人就是勇士队的主教练史蒂夫-科尔。
科尔在1996-1998赛季随公牛队拿下了三连冠,接着在1998年夏天公牛解体后,他就签约了圣安东尼奥马刺队。
随即,马刺就在1999年的缩水赛季拿到了总冠军,连续四个赛季拿到总冠军戒指,可以说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而李良要做的又不同,他要以球队核心的身份拿到总冠军。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四连冠。
……
3月31号,雷霆在主场迎来了一场恶战——洛杉矶快船队。
虽然快船这两年实力一直没有提高,始终无法弥补失去李良这个大窟窿。
但保罗-格林-小乔丹的基本架构,还是让他们保持了强队实力。
尤其是格里芬,这两个赛季又有进步和成长,而且很健康,没有出现太多伤病问题。
保罗则是各种小伤不断,这个小个子一直坚强的活跃在球场上。
当然,他的心态比过去要好的多,即便时常愁眉不展,但总体来说,打球心里没有了心结。
总冠军在手,对他来说,剩下如果能再弄一个冠军就是赚到的。
里弗斯还给快船的锋线弄来了保罗-皮尔斯、杰夫-格林,并把自己的儿子奥斯丁-里弗斯搞到自己球队了。
别看NBA是个热血竞技联盟,从纯粹工作、商业的角度上考量,这是一个工作收益高、工作门槛模糊,小圈子化严重的领域。
那些教练、管理层的人,查一查他们的家庭背景,一多半都是二代、三代,父亲、祖辈就在篮球圈子工作,钱多事少,不需要太高的学历,然后经人引荐进联盟工作。
球员也一样,只不过当球员需要一点天赋的,光有关系,你就是乔丹的儿子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