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其他球员没有人站出来说点什么,主教练卡尔在和助理教练商量着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他不和球员沟通,哪怕喊两嗓子,灌口鸡汤也行啊。
这种氛围下,李良想说两句都不晓得该说什么好。
什么都不用说,直接上场比赛吧。
钥匙球馆虽然破旧,但这里的球迷氛围是一顶一的。
所以日后当超音速搬离西雅图去往俄城后,西雅图的人民一直耿耿于怀,希望在本城拥有一个新的NBA球队。
相比较超音速球员的紧张感,掘金队员是彻底放松了下来。
他们现在的情况就是输了不亏,赢了血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其实季后赛就是这样,排名都是浮云,能不能晋级看的是能否发挥实力击败对手。
高排名仅仅能带来多一个主场的优势而已。
早年NBA球队不多的时候,分区第一还能首轮轮空,到后来取消轮空,每一轮都要打。
所以有些教练指出,拿到常规赛战绩第一的收益实在是太低了。
而对于球员来讲,到了季后赛,常规赛的一切就都过去了。
联盟第一也好,最佳战绩也罢,MVP都不顶用,你要能在5场或者7场系列赛中赢球才行。
可是,对于超音速的球员来说,第一的排名从荣誉变成了负担。
怕输,实在是太怕输了。
历史上从没有第一在首轮被淘汰。
球员们都轻敌了,他们的目光放的太长远,以至于忘记关注脚下的荆棘。
现在唯一没有这种感觉的人,就只有李良了。
他顶替德国人施拉姆夫登场,这位诺维斯基的前辈是德国在NBA的开拓者。
虽然他没有取得诺维斯基那样高的成就,但称得上一个成功的球队。
李良和他位置、身高都相近,所以替代他比赛,算得上契合。
乔治-卡尔在赛前布置战术,要求一开场就使用全场紧逼的战术,争取在短时间内将掘金击溃。
乔治-卡尔明显有些着急了。
开场就全场紧逼,如果是第一次交锋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倒是不错。
可掘金和超音速打了四场,互相之前已经没有太多秘密,全场紧逼的效果不一定会好。
相反,如果让掘金稳住阵脚,全场紧逼反而会让超音速陷入体能危机。
果不其然,比赛刚一开始,超音速就拿出全部能量,用高强度的紧逼防守来压迫掘金队。
结果掘金球员不慌不忙,放慢节奏,稳扎稳打,一点点的和超音速抗争。
李良在场上跟着跑了几个回合,第一感觉就是:对抗真的强。
场上的氛围让人窒息,防守球员手上动作极大,裁判的尺度也很大,轻易不响哨。
这还是李良第一次参加90年代的NBA比赛,果然和70、80年代不同。
球队的防守开始有体系,球员们的身体素质更加强悍,场上哨子比较松。
李良几次触球,都没有获得好的出手机会,并且在掘金的紧逼下出现了一次失误。
在系统的比赛里,李良是没有符文加成的,也没有技能,没有道具。
他是一块白板,必然打得更加艰难。
首节比赛,双方达成了19:20,超音速仅仅领先1分。
两边想要得分,简直比吃屎都要难。
李良尝试三分,没有能够命中。
掘金的防守很严密,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穆托姆博把守三秒区,导致超音速内线打不开,外线就得不到好的空间和机会。
1994年联盟还没有防守三秒,同时也没有联防,不允许提前夹击,都是一对一防守为主。
所以在没有内线中轴点的情况下,想要投中三分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李良知道,这场要赢球必须要依靠三分。
既然是强投三分的任务,那只能强行上了。
第二节一开始,李良坐在场下休息。
此时,掘金队已经开始掌握场面上的主动。
掘金打得非常有章法,就是依靠内线,依靠穆托姆博、埃利斯和威廉姆斯,疯狂的攻击超音速的三秒区,冲抢前场篮板。
超音速在打法上同样不以投射见长,虽然他们常规赛场均得分105排名联盟第五位,但场均只投8个三分球——比李良本赛季一个人投的都少。
这样的三分出手数在联盟位居下游。
超音速的主要得分手段还是来自快速反击、二次进攻,尤其是紧逼防守后的快攻。
超音速的场均抢断高达12.8次,高居联盟榜首,遥遥领先。
可是今晚掘金稳固的打法让超音速无法发挥他们的优势,尤其佩顿受到脚伤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李良坐在乔治-卡尔身边,盘算着应该如何发挥自己三分球的作用。
比赛的强度只会越来越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李良攥紧了拳头,他知道用不了什么阴谋诡计了,这场必须要迎男而上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真香
李良在第二节中段登场。
他的发挥依旧一般,两次外线强行三分出手没有命中。
比赛的节奏完全不对。
70年代的比赛没有三分线,80年代的比赛不重视三分球,所以李良的外线投射会轻松很多。
开始打90年代的比赛,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尤其还是季后赛生死战。
乔治-卡尔在场下大呼,在暂停时也批评李良,“谨慎出手,不要那么随便,今晚你是怎么回事?”
卡尔整个人心态焦躁的不行,全场紧逼防守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和掘金陷入了绞杀战中。
双方比分一直接近,而超音速这边佩顿受到脚伤影响,在场上发挥明显有些时常。
超音速这个球队一直有个问题,就是缺少强力攻坚手。
作为核心球员的佩顿和坎普,在进攻手段上都有所欠缺。
所以每到关键比赛,超音速容易陷入掉链子的状况。
他们相当依赖防守绞杀,依赖佩顿策动的快速反击,一直让他们拼阵地,他们缺少绝对强点。
钥匙球馆呼声震天,李良却没有因为乔治-卡尔的批评而扰乱心态。
反正今天赢不了,下次还能打嘛!
不过李良想,还是一次通过比较好。
本来这场比赛掘金也是险胜,李良要做的就是找到进攻感觉,适应90年代比赛的强度。
只要能在需要的时候打开了,李良对自己的手感和投篮能力有信心。
本来在现实比赛中逐步“詹化”的李良,来到任务,又开始趋于”科化”。
相信自己的手感,只要投,总会进的!
第二节比赛结束,双方打成了41:44,掘金只落后超音速3分。
第三节,将是双方真正决战的时刻。
在历史上这场比赛中,双方鏖战到了加时赛,超音速的进攻无法突破“非洲大山”的十指关,最终遭到淘汰。
李良这回就不行了,老子的三分球能飞越不过非洲大山?
十五分钟后,第三节比赛开始。
开始前乔治-卡尔特别嘱咐李良,“控制好你的出手,多调动球队,调动球队!”
施拉姆夫在超音速队中是一个粘合剂的存在,他的投射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适合超音速的阵容与打法。
在佩顿受伤病影响的情况下,施拉姆夫-良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
李良点点头,他也不是铁头娃,知道手感这个东西不能强求的,还是要看准机会。
第三节开始后的第一球,掘金队中距离跳投不中,超音速拿下后场篮板。
佩顿过半场后,给低位的李良传球。
90年代的比赛,大多数进攻都从低位发起而不是使用挡拆。
不仅仅是中锋,前锋、后卫都有一手不错的低位进攻或者策应技术,这是那个时代的基本功。
李良接球后遭到了掘金的包夹,穆托姆博从上线过来合围李良。
李良沉着冷静,一个背后击地传球把球塞进三秒区,坎普接球后上篮得手!
漂亮的传球,钥匙球馆一片欢腾。
接着,掘金进攻还是不中,佩顿拿下篮板后发动反击,助攻肯达尔-希尔上篮得手!
然后,穆托姆博又在进攻中拼抢前场篮板犯规,将佩顿撞倒。
佩顿再度传球给李良,李良接球,一个中距离的打板跳投命中!
下半场开局,超音速打了掘金一个6:0!
局势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掘金主教练丹-伊赛尔叫了暂停。
超音速球迷非常开心,觉得这是主队起势的先兆,领先快到10分了。
只有李良知道,这远远不够,今晚的掘金非常非常的顽强。
暂停回来后掘金还是没有命中投篮,而超音速这边希尔在左侧底角命中一记中距离跳投,双方的分差拉开到了11分!
这是本场比赛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分差。
掘金没有改变他们的策略,依旧是往内线打。
拉乌夫从中路突进,然后击地传球给底线的穆托姆博,穆托姆博上篮造成了超音速内线的犯规。
李良看到这球在侧翼摇了摇头,超音速的防线实在是有点过敏。
拉乌夫这种你让他突深一点又如何?
刚过罚球线就合围,结果底线漏个干净,让穆托姆博能自己攻击篮筐。
李良的防守意识和施拉姆夫可不同,可惜超音速的防守体系是不可能为了他改变的。
超音速过于灵敏的包夹、压迫体系,导致了他们这一场防守被掘金各种利用。
穆托姆博两罚全中,拉近了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