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给出的策略很明确,宁可放一放保罗,也要康利去夹击干扰李良。
毕竟,论投篮和进攻,李良的三分球太可怕了,一旦投开毁天灭地。
于是,保罗连续得手,帮助快船取得了比分领先,但分差并没有拉开。
灰熊非常顽强,他们的防守相当稳固。
你保罗可以进球,没关系,我们的策略不动摇,就是不给李良三分。
保罗真的没有办法一个人靠得分就把对手打死。
他投着投着就要开始传了,或者就投不进了。
这种时候,需要格里芬站出来得分。
格里芬第二节中段休息了三四分钟,后半段重新登场,开始成为快船阵地战进攻的主力输出点。
在打不出快速反击的情况下,快船的阵地战就很依赖格里芬的低位强攻了。
这点是李良都无法替代的作用。
当初在湖人,甭管李良的三分多准,在需要的时候,多半还是会让科比来低位强吃,打开局面。
但是格里芬今晚面对兰多夫效率并不高。
带替补的时候他打得挺好,结果主力上来会战了,扛不住兰多夫。
先是防守端面筐运球,杀入内线后抛投来了三不沾……
然后防守端又被兰多夫的假动作戏耍,兰多夫最后后撤步的跳投命中两分。
兰多夫的内线技术的确是扎实又细腻,很难想象,这家伙长得那么丑。
防守端连续被吃,格里芬想要在进攻端找回场子。
结果外线中距离的跳投不中,挡拆顺下后的接球上篮也不中。
灰熊篮下,小加索尔、兰多夫两个人往三秒区一挤,胳膊一抬,反正他们两人也不跳。
他们的弹跳力和盖帽能力,跳了也是白跳,所以就是站在那儿干扰你。
结果,打得略显急躁的格里芬连续不中。
灰熊抓住机会,进攻端高低位配合,小加索尔在弧顶的策应带动了灰熊队的进攻。
迈克-米勒外线跑出来一个大空位,因为克劳福德跑来内线协防,把右侧底角给空出来了。
结果米勒接球三分出手命中,帮助灰熊把比分扳成了50:50,平手。
李良气的朝克劳福德吼:“你进来协防有什么用,你盯好外线,外线!“
李良也是气不过,这球克劳福德真的就是意识不行,他的态度其实挺好的。
双方以52:52结束了上半场的比赛。
虽然平分,但比赛总体的节奏还是掌握在了快船的手上。
在托尼-阿伦因为犯规下场的情况下,快船没有把握住优势打出流水般的进攻,反而陷入了和灰熊阵地战的缠斗当中。
李良上半场的发挥很一般,三分球3投1中,一共就拿下7分。
灰熊这个队,想在他们身上偷鸡是非常困难的,不像过去的快船,浑身都是破绽。
灰熊的打法决定了,他们在防守端很少,很少有漏洞和后门给你走。
想要赢,很简单,硬实力,硬碰硬的和我打,把我打赢了。
别人投不进的球你能投进,别人打不出的战术你能打出来,灰熊他就打不过你。
李良对自己的进攻当然不满意,但他最在意的还是防守。
中场休息的时候他和格里芬交流,问他,“让你干死兰多夫的呢,为什么吧干死他?”
格里芬上半场同样发挥一般,进攻端被限制的很厉害,防守端又被兰多夫欺负。
中场休息又要被李良说,他有些气不打一处来,回道:“那为什么你不去干死他?”
李良道:“那就我来干死他!下半场我全程防守兰多夫,让你看看什么叫内线的防守!”
说完,李良就和里弗斯主动请缨,让他下半场主防兰多夫。
其实里弗斯正有此意。
不论是格里芬还是小乔丹,防守兰多夫的效果都不好。
兰多夫那种技术流,不是格里芬、小乔丹这种愣子能对付的。
只有李良这种,内外线防守技术都过得去,同时精神能量强大的人,才能对付的了黑熊。
里弗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这样就布置了格里芬去对位普林斯了……
格里芬对普林斯,一个壮的像狮鹫,一个瘦的像巫医,感觉分分钟能把普林斯给吞了。
格里芬心里头也是带了一股气的。
这两场比赛他接受了教练的安排,相当于做伪首发,打五六分钟就下场休息然后带替补。
这对格里芬来说,进攻状态的找寻会是一个问题。
格里芬也知道,这是在给李良打四号位让路。
因为李良的确打得好,球队也在赢球,所以格里芬没有二话。
可这一场,李良的发挥也一般,进攻端没有什么发挥。
格里芬就不信了,你到了防守端就真的能搞定兰多夫?
第一节造了兰多夫一个走步,防下一两个球,就能遏制住打出状态的兰胖子吗?
面对里弗斯的安排,格里芬依旧没有说话,他倒想看看李良是怎么对付兰多夫的。
第三百二十三章 教你防守
第三节比赛开始,双方重新回到球场。
依旧是和第一节一样的阵容,但快船的对位出现了调整,李良准备在第三节和兰多夫好好较量一下。
无论本赛季他的进攻得到了怎样的提升,得分攀升到了什么程度,李良都未失却防守的热情。
还有什么比把对手防的进不了球,一副司马脸来的更让人开心的事呢?
在大学的时候,李良并不是防守悍将。
但在系统一次又一次的防守任务中,李良体会到了防守的乐趣。
都说人的基因里有破坏和毁灭的倾向,篮球场上的防守悍将一定都是这类基因比较明显的人。
比赛一开始,快船率先进攻,还是选择低位给格里芬打。
格里芬打个五分钟就要下去休息,要用好他在场的这段时间。
但格里芬面对兰多夫的防守,背身往里挤,一个内转身,遭到了另一侧小加索尔的包夹协防。
格里芬想把球传给空了的小乔丹,但他的高抛被小加索尔识破,在空中拦截了下来。
第一攻失败。
灰熊没有发动快速反击,小加索尔把球交给康利,慢悠悠的开始打阵地。
哪怕有反击的机会,灰熊也不打,他们就是要节奏降下来,拉低双方的回合数,让整个比赛的风格和球员状态处在令他们舒适的状况中。
过了半场,康利把球交给了高位加索尔策应。
灰熊阵地战进攻中的几个套路,一个是加索尔高位策应,康利溜底线,锋线站底角,兰多夫伺机卡篮下做高低位配合。
还有一个就是兰多夫低位或者牛角位接球一对一单吃。
再有便是康利和小加索尔进行挡拆掩护配合,小加索尔内切或者外撤,接球后强冲或者给两翼创造机会,兰多夫冲抢前场篮板。
这是灰熊围绕康利、小加、兰多夫构建的阵地进攻体系。
其中,兰多夫的低位强吃能力至关重要。
只依靠康利和小加索尔,灰熊的体系一样可以玩的转,但这样他们的攻坚能力会让他们不足以和顶级强队抗衡。
正是因为有了兰多夫的强攻,他们才有了和顶级球队叫板的资格。
小加索尔在高位拿球,看到快船的防守对位变了。
盯着兰多夫的人不再是格里芬,而是变成了李良。
兰多夫在左侧底边的位置,已经和李良展开肉搏,往篮下卡位了。
灰熊想在李良身上打一个。
因为对手防守变阵,这时候打一个就是为了向对手证明,“你这个变阵没得卵用”,对对手的士气是一种打击。
同时,兰多夫第一节被李良搞了两下,现在想还回去。
所以两人在三秒区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论力量、卡位的能力,李良的确比不上兰多夫。
可是他有经验,当初在系统里为了完成任务,他和AC-格林、查尔斯-奥克利这种90年代的前锋没少较劲,获得能力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经验和技巧。
低位卡位不光是比力气,重点其实在一个“抢”字。
一旦提前预判,抢到了有力的身位,对手就是力气再大,也不一定能卡到合适的位置。
除非你面对的是奥尼尔,奥尼尔你甭管怎么抢,抢到了也是被他撞开的份。
兰多夫充其量一个超小号的奥尼尔,李良迅速抢了半个身位,让兰多夫始终没有办法完全把李良挡在身后。
小加索尔这球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传,这要传的话,很有可能被李良从后面把球捅掉。
最后球还是给到了外线,三传两倒的,康利一个中距离跳投出手没有命中。
李良直接卡位卡住了兰多夫,然后让格里芬把篮板球给抢下。
李良现在进入了辅助模式,防守,卡位,让篮板,进攻端开始策应和传球。
和在湖人时期相比,李良在高位的策应威胁更大了,因为他有运球突破的能力了。
不像过去,高位一拿球就是一个木桩子,一个有三分能力的木桩子。
现在如果对手的防守有漏洞,他会自己持球强突,用急停跳投终结进攻。
防守李良的人依旧是普林斯,他寸步不离,当保罗过来接应的时候,康利选择强行挤过,同时普林斯伸手过去延阻了一下保罗。
李良抓住这个机会,运球从中路突破,小加索尔过来补防。
小加索尔的防守覆盖面积相当大,他个子又高,臂展出众,如果想越过他传一个高吊球,传球手务必要掂量掂量。
不然就会像刚刚格里芬一样,被小加索尔拦截。
结果李良没有吊传,而是一个击地传球,把球从小加索尔裆下传到了内线,小乔丹接球后双手暴扣得手!
这球传的真是漂亮,力道和角度都刚刚好。
小加索尔只觉得一阵风从裆下穿过,吓了一跳!
想起上一场比赛打雷霆,亚当斯被李良砸入武当派,这球要是不小心,小加估计也要列入武当七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