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给他自己穿的?
想到这里,李良眉头一紧,难道魏大至真的……
不会啊,大学四年天天住一块儿,从来没发现这点。
难道是被洛杉矶这块神秘的风水宝地给影响了?
算了不管了,人各有好嘛,要尊重自己的朋友。
李良把衣服装回盒子,封装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辛-纳甘
25号,李良结束一天的训练回到家后,家里已经张灯结彩,圣诞树绿油油的,煞是好看。
今天是平安夜,圣诞大战将在明天中午1点开打。
没有家人陪伴,没关系,在异国他乡,有朋友也是一样的。
魏大至给家里安了一个酒柜,买了一些红酒、金酒、雪莉酒放在里面。
李良平时不喝酒,过节,一起喝了两杯金酒。
朱姝和白晓婷一通忙活,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四个人喝酒、聊天,看电影,度过了一个安稳、平和的圣诞之夜。
李良回房睡觉,却没有直接入睡,而是进入系统要把手枪的遗愿最后一部分做完。
之前还想着,把邓肯的首秀给破坏了,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做这个吧,这个比较好玩。
12月的洛杉矶已经很冷,但进入任务,5月的波士顿气温正在回升。
1980年5月4号,东部决赛最后一场,第七战,生死战。
1:3落后的凯尔特人,连扳两场,把系列赛拖入了抢七。
李良来到了花园广场球馆的更衣室,和二十年前一样破。
一种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更衣室中,前两场所有人都放开打,把系列赛追回来了。
现在,到了能淘汰对手的时刻,还是在主场,反而有些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坐在那里,主教练比尔-菲奇正在进行赛前的动员。
总经理奥尔巴赫走了进来,球员们都望向他。
和20年前相比,奥尔巴赫多了白发,脑门更加的光了。
奥尔巴赫示意菲奇继续说,然后走到李良跟前,在他身边坐下。
奥尔巴赫没有说话,他只是从内兜里掏出一根雪茄,递到李良面前。
李良道:“我不抽烟,戒了。“
马拉维奇曾经抽烟,酗酒,这一年他都戒了。
奥尔巴赫道:“收着,希望比赛结束以后,能用上。”
然后奥尔巴赫和其他人挥挥手示意,离开了更衣室。
李良拿着这根雪茄,把他放在了更衣柜里。
二十分钟后,李良和全队一起站在了波士顿花园广场的地板上。
现场的气氛热烈到无以复加。
波士顿球迷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现场。
比赛还没开始,不知道谁带的头,率先喊出了“Beat-LA”的口号。
洛杉矶湖人队已经率先一步进入了总决赛。
这两只球队,不管谁进总决赛,都要去打湖人。
这口号,比历史上晚来了两场比赛。
湖人真是躺着也中枪,你们好好打你们的,关我什么事?
开场震天的Beat-LA,听得李良头皮发麻。
老子还是湖人球员呢,跑凯尔特人来听Beat-LA了,真是怪哉。
双方的球员都一脸严肃,J博士欧文叉着腰,抿着嘴。
本来到手的胜利,结果竟然被拖到了第七场?
都是那个马拉维奇,突然三分球奇准,打得76人怀疑人生。
这段时间,报纸头条全都是“马拉维奇大爆发”,“马拉维奇的三分奇迹”,“NBA到底应不应该引入三分线”等等。
CBS电视台原本按计划要录播整个系列赛,因为到了抢七,决定改为直播。
比赛开始前,李良回到了板凳席位上,电视台的镜头却对准了他。
现在的他,就是马拉维奇了。
比赛开始了,一开场双方打得都很紧,各种投篮不进。
生死战,换谁都会觉得紧张的。
拉里-伯德命中了一记跳投,打破僵局的一球。
现场球迷都欢呼了起来。
这才是第一球而已,鬼知道今晚他们要欢呼多久。
凯尔特人面对76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的进攻。
阵容整体上老化严重,特别是前场,被J博士、道金斯、琼斯完全压制。
伯德太年轻,ML卡尔和麦克斯韦尔已经尽力了,考恩斯是真的老了。
在李良来到这个系列赛之前,凯尔特人四场比赛,没有一场得分过百。
要知道,他们在常规赛的场均得分是113.5分,1980赛季,全NBA22只球队,所有球队场均得分都上百。
结果到了东部决赛,过百都做不到,你还怎么赢?
李良的三分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彻底改变了场上的战术面貌。
康宁汉姆教练虽然厉害,可除非他是神仙,怎么可能三场比赛就找到破解的办法呢?
士气旺盛的凯尔特人第一节前半段和76人打得难解难分。
他们真的是拼了,虽然进攻还是打不好,但他们可以拼防守。
双方的进攻没有什么章法,打不出战术,身体对抗极其激烈。
裁判的哨子响个不停,比赛打得支离破碎。
双方早早的都四次犯规,再犯规就要罚球了。
这时,比尔-菲奇决定换人,将李良-马拉维奇替换上场。
在李良登场的瞬间,整个波士顿花园球馆欢声雷动。
这是他们前两场的英雄,神奇的手枪—现在波士顿人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莫辛-纳甘“。
这是二战时期,俄国人著名的步枪,和98K齐名。
马拉维奇祖籍是斯拉夫人,用这种长步枪形容他的三分,再贴切不够了。
莫辛-纳甘登场了,76人全队都高度紧张。
康宁汉姆立刻进行了回应,他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换人,使用新秀克林特-理查德森上场,来对位李良-马拉维奇。
没办法,死马当活马医了,新人防守更加卖力,用他死盯,或许会有效果。
李良看着理查德森,很年轻的一个黑人球员,眼珠子转个不停。
从他上场跑动的动作能看出,也是紧张的不行。
康宁汉姆在如此重要的比赛,能把这么重大的责任放在一个新秀身上,足以见得他的胆大,不愧是一代名帅。
但胆大不代表就能成功,李良的打法不是派一个新秀撕咬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能投进三分不是因为手感爆棚,而是因为他是现代篮球体系的产物。
就好像英国兵打清朝兵,是因为英国兵超级无敌勇猛吗?
不是,清军也很英勇,但近代军制对封建军制产生了代差效应,再勇猛都没有用。
李良上场后,开始承担策应的职责,马拉维奇本来传球就很好。
李良只是不太会运球,所以都是拿球在外线策应。
理查德森盯得很紧,可76人致密的防线就出漏洞了。
从NBA成立开始,联防就是不被允许的。
但对持球人的包夹一直是可以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防守手段。
如果有联防,应对现在李良这种情况,守个1-4,一盯四联就可以。
不能联防,所以不允许。
一对一防守,场上五个人,必须要保持合理的距离、阵型,才能让包夹来的及时、有效。
之前76人就是这么绞杀伯德的,76人的锋线很强。
李良单独把理查德森拉出来,三分线内两个人,一下子空旷了很多。
半场五打五和半场四打四,那可是感觉完全不一样的。
伯德跑了一个简单的拉链战术,先内切,然后往底线回。
李良传球给伯德,伯德接球就投!
这传球、接球太顺了,没什么干扰,伯德能不进?
打进两分!
接着,76人也打进一球。
回过来,还是李良拿球,反击中一个击地,考恩斯内切接球上篮得手。
完蛋,康宁汉姆觉得不妙,低估马拉维奇的传球了。
这防线如果被打崩,让凯尔特人打出传切配合来,比赛就很难很难了。
第一节,李良贡献了三个助攻,没有三分出手。
第二节,康宁汉姆见势不妙,把理查德森换下来,终于拿出了他的杀器——鲍比-琼斯。
这个80年代著名的白人前锋,防守端的悍将,完美的第六人。
他在防守端能不知疲倦的拼抢、补位,拥有超能的体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他是那个年代,白人蓝领前锋的代表人物,康宁汉姆最信任的球员。
本来是用他对付伯德的,现在要用来对付李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