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英对于台长的抉择其实是有些生气的。
不顾她的想法先斩后奏,直接让人去请了一个娱乐圈的人过来。
“咱们的诗词大会是给喜爱诗词的人准备的,宣扬的是传统文化,弘扬的是华夏文化,而不是娱乐文化。”
“不不不,你的想法太偏了。”杨光成却是摇头道:“我觉得这华夏诗词大会恰恰是给不了解诗词的人准备的,通过这个方式让他们了解咱们华夏传统文化,了解千百年来流传的古文诗词,这也是咱们台办这个节目的初衷...老实说,我之所以先斩后奏没通知你就是因为知道,你已经偏了,你的想法和那些所谓的‘粉丝’一样,将诗词视为了高高在上上,只懂缩在小圈子里自己玩的东西,完全忘掉了宣传传统文化的初心,对于诗词,你已经有了优越感,要知道自古以来,有优越感的圈子是很难传播的...和我们开办节目的初衷完全相反吧。”
杨光成一阵嘴炮下让颜英一阵哑口无言。
但嘴炮对于一个刚绝经进入更年期的女人来说,是无用的...
颜英觉得,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诗词大会。
“我去个洗手间。”
颜英借口去了洗手间,同时拨了一通电话。
“等一下你就这样做...”
同时,她又拨通了一通电话,说道:“等一下把节目延迟往前调...对,我说的,台长怪罪下来我负责,你就这么做。”
......
随着董卿书的开场白,大赛开始。
“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这样的温故知新可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而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也同样能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诗词大赛分为三个部分。
个人追逐赛。
攻擂资格争夺赛
擂主争霸赛。
首先是介绍五位挑战者。
分别是小学生,外卖小哥,工程师,酒吧DJ,大学生。
然后董卿书和他们几人互动,介绍。
这个参赛阵营是常规套路了,基本上每一期的挑战选手都是由小学生、草根、精英、漂浮阶层、象牙塔顶层成员组成,他们的介绍也都千篇一律,华夏好声音的开始阶段起码还有动人的卖惨故事撑着,这华夏诗词大会的开场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什么吸引力,纯粹是垃圾时间。
在他们每个人说出一句类似‘座右铭’的古诗词后,大赛开始。
“李小友,怎么出汗了?是不是会场太热...”
黄丙天就坐在李云的旁边,注意到了李云的异常低声询问道。
“哦,没事儿,最近休息太差有点虚。”
“那就好...不过这个刘春小朋友背诵的《爱农》可真不错,这首诗表现出了她淳朴的本质...”
“哦哦对对对,真不错,真不错啊哈哈哈。”
李云当然虚了——心虚。
这五位选手在李云看来可太牛逼了,他们现场背的古诗都是自己没听过的...
作为一个学渣...前世是学渣,这辈子也是小学渣,勉强上二本,初中高中背诵的古诗几乎全部忘光了,面对他们背诵的诗歌更是疑问三不知的状态。
“请听题...”
“从这九个字中找到古诗...”
“5...5...3...2...1...”
“刘春小朋友请答题。”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稚嫩的奶音响起。
第一题成功答出来,掌声雷动。
在选手答题成功后,由其中一名评委解释全诗翻译。
翻译解释的是另外一名评委教授,叫林博,这位充满书生气的中年男子侃侃而谈道。
“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这就是华夏诗词大会的意义所在。
其实说是诗词比赛,其实是披着诗词比赛的壳子,给人们解读古诗。
事实上这种形式还是挺成功的...
“好!”
鼓掌...
李云跟着鼓掌鼓的手都红了。
他是真的佩服庆幸。
还好自己只是个特约的捧哏评委。
这要真让自己解释诗词的意思...
那可咋办哟...
第152章 ,我很仰慕他
“这就是咱们华夏的诗词之美啊。”
“老伴儿,华夏诗词大会开始了,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