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 第383节

对于陆恪来说,也是如此。

即使各个分项的所有数值都达到了满分,却依旧不意味着他能够大杀四方,比赛还是必须一场一场得来;但在正式投入战斗之前,全副武装自己,全面提升实力,却是取得胜利的最佳途径,更何况,陆恪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分项达到满分。

轻轻地吐出一口气,散落在外的注意力全部收回,然后就召唤出了系统,检验今天的收获。

这一周的比赛无疑是特别的,因为对手是全美瞩目程度最高的球队之一,也因为对手是目前联盟战绩最好的球队之一,更因为来自查尔斯-戴维斯的挑衅真正地引爆了所有关注焦点。

虽然说,在此之前,查尔斯就主动挑衅过一次陆恪,并且以失败告终;但此一时非彼一时,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次赌局发生的时候,不仅仅是查尔斯,整个联盟之中针对陆恪的质疑和挑战之声不绝于耳,查尔斯的话语刺耳不已,却仅仅只是潮流之中的一员罢了。不足为奇。

而这一次赌局的出现背景,却是旧金山49人取得了七胜一负之后,人们可以不喜欢陆恪,却没有人可以否认胜利的客观存在。自然而然地,这一切都使得本场比赛变得特殊起来,就连系统也给予了默认。

在比赛任务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任务,一个绝对不能输的特殊任务!

“特殊任务:来自查尔斯-戴维斯的鄙视”,撇开所有任务说明、任务要求、任务奖励不说,仅仅是一个失败惩罚就足以成为陆恪的最大动力了——

“失败惩罚:一项随机属性-5;怨怼记者技能冷却三周;次周比赛状态下降百分之十。”

一旦任务失败,那么其中一项随机属性就将被强制性地扣除五个基础点数,陆恪也不知道,到底是目前单项分数最高的战术意识遭受打击更加致命,还是目前专项技术中单项分数最低的假传动作被扣除分数更加可怕。

当然,还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最后遭殃的分项是与四分卫技巧间接相关的接球能力,比如说清一色十五分的路线跑动、极限接球、人群接球、瞬间爆发。那么,这也就无伤大雅,负面影响被降低到了最小。

不过,陆恪不能承受如此风险。所以,这就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特殊任务,不容有失。

打开系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了特殊任务,视线落在了任务要求之上:

“率领球队取得胜利;四分卫评分和PFF评分击败伊莱-曼宁;禁止抄截或者四分卫掉球造成的球权转换。”

现在可以确定,第一个要求和第三个要求都已经达到了,但问题就在于第二个要求,四分卫评分和PFF评分击败伊莱-曼宁,这是一个未知数,无法得知的未知数。

显然,站在系统的角度来看,为了能够让查尔斯彻底闭嘴,一场胜利是不够的,还需要陆恪在四分卫的位置上也取得胜利——超过小曼宁。但,难度之大却远远超出了字面之上的意义。

四分卫评分就是死板的一串数字,根据球员的各项数据可以统计出来,一目了然地完成比较;但PFF评分却涉及了专业人士的意见,这是主观的判断。换而言之,如果PFF评分系统之中,有人认同了查尔斯-戴维斯的想法,认为陆恪的表现不如小曼宁,那么PFF评分就将无法预测了。

换而言之,陆恪可以竭尽全力取得比赛胜利,并且奉献精彩绝伦的表现,可是,特殊任务能否完成,依旧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此时此刻,再回想一下比赛之中的状态起伏,还有糟糕透顶的第三节表现,陆恪就更是束手无策了;更何况,今天小曼宁的表演也着实精彩,下半场的大心脏,几乎又要开启逆转模式了。

现在他只能庆幸着,自己没有被抄截也没有掉球,至少没有让四分卫评分也变成一场灾难,否则,即使取得了胜利,特殊任务也可能面对失败的恶果,那……

那很有可能,今天比赛任务的基础点数所得,都必须填补特殊任务的失败惩罚所留下的漏洞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陆恪就不由揉了揉太阳穴,任务的完成难度正在节节攀升,比赛的难度也同时在水涨船高,实力、实力、实力,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才行,否则,成长的脚步可能就要放缓了。

认认真真地浏览了一遍特殊任务的详细要求,然后陆恪这才打开了收件箱,检查未读信息,视线直接落在了最重要的一条消息之上:

“恭喜完成特殊任务:来自查尔斯-戴维斯的鄙视”。

悬挂在头顶之上的利剑,现在总算是解除了危机。原本还以为,四分卫评分和PFF评分数据没有那么快统计出来,任务结果也需要过后再确认,但现在看来,系统已经提前做出了判断,陆恪的表现达到了要求——亦或者是,系统已经窥探到了两项评分?

随后,陆恪就在消息之中看到了任务完成情况,后面做出了详细的标注:

“伊莱-曼宁,四分卫评分115.2,PFF评分1.1;陆恪,四分卫评分122.4,PFF评分1.4。任务判定:达标。”

两名四分卫的数据其实非常接近,严格来说,如果不是因为小曼宁有两次抄截,而陆恪没有,那么四分卫评分和PFF评分之上,小曼宁都将超过陆恪。在橄榄球赛场之上,四分卫的表现更加出色,却输掉了比赛,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幸运的是,今天没有发生这样的意外。

第449章.444 丰厚奖赏

赢得了比赛,完成了任务,收获了奖励,这无疑是最完美的结果了。

确定了特殊任务的完成之后,陆恪稍稍松了一口气,然后这才开始验收自己的任务奖赏。

“任务奖励:一项随机属性+10”。

因为这是随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拼人品。条件反射地,陆恪的视线就落在了隐藏属性之上,“运气:-17-75”,不知道今天的运气到底如何。

仔细回想一下比赛进程,最后时刻的零秒进攻,迂回曲折之后,终究还是取得了胜利,那么,这意味着,今天的运气应该还不错,至少,应该是正值。想到这里,陆恪也就没有更多的犹豫和踌躇,当机立断地打开了任务奖励。

“叮”的一声脆响在脑海之中响起,表示奖赏已经兑现,但,这就是全部了,没有然后了。没有任何多余的提示,也没有任何特别的画面,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如此场景着实有些怪异,就好像打了一记空包弹一般,响声倒是特别洪亮,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捉急,甚至于不确定是否真的兑现了奖赏,让人怀疑任务奖励的正确打开方式——毕竟,这样的奖励,陆恪也是第一次看到。

没有心急火燎地询问小七,而是暂时关闭了收件箱,打开了个人属性面板,开始仔细浏览起来。因为陆恪是了解小七的,既然系统没有提示,那就是没有提示,保持神秘感;所以,与其开口询问,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慢慢地、慢慢地往下拖拽,一个属性一个属性地浏览过去,唯恐自己粗心大意之间就错过了属性的变化,但一直到最下端的部分,陆恪才寻找到了目标。

“抵抗受伤指数:87”。

如果陆恪的记忆没有发生错误的话,抵抗受伤指数的初始数据应该是七十七,位于同样位置的还有耐力指数和复原速度。

最开始的时候,这三项数据并不起眼,不是太高,却也不是太低,“抵抗受伤指数:77;耐力指数:80;复原速度:75”,整体而言,比起陆恪那一片江山红的四分卫技术数据和表现平平的身体素质来说,这三项数据已经超出平均水平了。

人人都知道,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伤病永远是最大的敌人,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

那些饱受伤病困扰的天才,如同流星一般,闪耀时刻再辉煌,但终究也是一闪而过;而那些成就伟大的英雄,势必在与伤病的长期抗争之中取得了胜利,得以长时间范围之内保持高频的竞技状态,书写了自己的成功。

对于陆恪来说,伤病也同样是一个大问题,猛于虎的严重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一直到目前为止,中学、大学和职业赛场,伤病并不是最核心的挑战,比起受伤的潜在可能来说,站在球场之上赢得自己对抗的机会、赢得自己比赛的机会,这才是首要问题。

所以,得到系统之后,陆恪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自己的技能之上,而伤病的相关属性则备受冷落。毕竟,说一句难听的,就连站在场上的资格都没有了,那么因为伤病而丢失比赛资格的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情况却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经过常规赛十周的厮杀,陆恪已经渐渐坐稳了首发四分卫的位置,八胜一负的战绩就是最好的出师表,这意味着,比赛将渐渐成为常规化,同时,对手针对陆恪的战术分析和潜在攻击也将渐渐成为普遍化。伤病问题,就不再是一个“假想”的可能了。

第三周,对阵辛辛那提猛虎的时候,陆恪的手臂出现过轻微的拉伤,并无大碍;本周,陆恪的手臂肌肉又一次出现了使用过度的疲劳状态,尽管没有严重影响,但问题也已经开始浮出了水面。现在没有真正的受伤,至少没有影响到上场水平的受伤,这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同时,这也意味着,抵抗受伤指数、耐力指数、复原速度,这三项被遗忘在角落积灰尘的数据,必须纳入加点范围之内了,甚至于比其他属性更加迫切。

身体素质属性与受伤相关属性之间,有着间接联系,却没有必然联系。

有些运动员,身体素质无比出色,但就是玻璃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在饱受伤病困扰;有些运动员则相反,身体素质平平,可是承受对抗和压迫的能力却无比出色,伤病往往都不太靠近。可以说,这是一种无法改变的天赋。

当然,影响伤病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训练习惯、使用身体的方式、投入比赛的方式、对抗之中潜意识的保护手段等等,这都是息息相关的。

首节上一节383/166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