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牌大领主 第206节

第442章 太后求救

  进到屋内,何太后仿佛并不知道袁绍被陆遥挤兑走了,直接挥退左右,单留下陆遥一人。

  左右退下,陆遥回头看了眼,主动过去将房门掩上。房门刚刚合上,身后就传来何太后低低急叫了起来。

  “恳请王爷施以援手,救救哀家母子。”何太后急切上前,不顾上下之别,男女之别,一把拉住了陆遥的胳膊。

  陆遥心中哑然。

  看样子还是远远低估了袁绍对何太后母子的待遇。这个情况很微妙。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绝路,何太后恐怕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拉下脸面相求他这个异人。

  “太后这是为何?”陆遥故作惊讶的转过了身来,不着痕迹挣脱了何太后的双手。

  “奸贼袁绍意欲谋夺帝位,恳请王爷为国锄奸。他日哀家必有厚报。”何太后不管不顾,直接拉住了陆遥的右手,潸然欲泣。

  “奸贼好胆。太后不妨直言相告,本王定会为天子与太后做主。”陆遥作怒不可遏状,不着痕迹挣脱何太后的双手,将何太后扶到了席上坐下。

  何太后甚是欣慰。尽管以前找到了袁绍当靠山就直接放弃了陆遥,但是这么几年下来,她已经追悔莫及。当初还不如死跟着陆遥这个异人,也好过被袁绍软禁在后衙,连院子都出不去。

  于是何太后急于摆脱袁绍的软禁,不疑有他,如实的说了出来。

  情况和陆遥猜测的差不多,但是更加离奇。袁绍得到何太后母子以及传国玉玺,野心比历史上要大出了无数倍。袁绍自知登基称帝名不正言不顺,会重蹈董卓覆辙,于是想了另外一个法子。

  迎娶何太后。

  陆遥不得不承认袁绍为了野心可谓是处心积虑。各路诸侯自立门户,谋图逐鹿天下。虽然表面上还有少帝与献帝这两位汉室血裔,实际上没几个人把这俩傀儡皇帝放在心上。袁绍迎娶何太后,就能名正言顺当上少帝后爹。当不成皇帝,当个摄政王也可以嘛。

  袁绍这个算盘打得不错,却低估了何太后的野心。

  何太后要的是母凭子贵,独揽朝纲。一旦下嫁给袁绍,太后这个光环就没了。没了太后这个光环,还拿什么来把持朝政。于是何太后各种敷衍,左一句需要考虑,右一句需要谨慎,这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少帝之所以在屋里不出来,正是因为袁绍的野心昭然若揭,连这个傀儡皇帝都知道了。袁绍与何太后各怀鬼胎,不约而同把少帝给软禁在了屋里,免得另生波澜。

  “王爷若是不弃,可称哀家为皇嫂。”何太后说完,又抛出一个诱饵。

  陆遥心中再次哑然。

  何太后算是下了血本了。当初献帝亲封他为朱崖王,待之为兄,以求得到他的帮助。现在何太后干脆更上一层楼,直接把他提到了与汉灵帝平辈。

  这个诱饵不可谓不大。

  对于玩家而言,高一辈,低一辈无关紧要。可是对于而言,和汉灵帝平辈的意义那就不一样了。只要答应何太后所求,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汉皇叔,即使少帝和献帝见到,也得尊称一声皇叔,各种礼遇。

  这可是刷新了他的成就新高度,前面都是未知。皇叔这个身份说起来和皇兄差不了多少。不过对于参与官渡之战另一个目的而言,却是大大的有利。

  刘备可也是皇叔。

  没有皇叔这个身份,他还是献帝待之为兄,见到刘备,凭空低了一辈,各种不便。要是多这个皇叔身份,见到刘备同辈论交,就能更快拉近双方关系。

  “皇嫂何必如此。”陆遥顺势要了皇叔这个身份。

  何太后如今除了传国玉玺,也就少帝这一个筹码,实在拿不出更好的诱饵说服陆遥。一见陆遥认下她这个皇嫂,顿时喜极而泣,各种感激。

  陆遥不置可否,简单安抚两句便直入正题:“皇嫂要本王如何?拿下袁绍,将其恶行公告于天下?”

  何太后眼中一喜,随即又黯淡了下来。她倒是想陆遥能够拿下袁绍,亲自担当自己母子的靠山。可惜她也知道这不现实。

  邺城是袁绍的地盘,经营已久。帐下又有四梁八柱辅佐,势力绝不可小觑。陆遥倒是势力不小,奈何封国在孤悬海外的朱崖州,何止万里之遥。就算派兵来讨,恐怕也占不了便宜。

  陆遥很满意何太后的表现。官渡之战尚未正式开启。在邺城跟袁绍这地头蛇斗讨不了好。等到官渡之战开启,倒是有机会。不过这次他手上的兵力也只有五万水师和十万大军,远不是袁绍的对手。

  “哀家只是妇人,哪有什么见识,全凭皇叔做主。”何太后神情哀怨,期期艾艾的看向陆遥。

  陆遥淡淡一笑,不答反问道:“皇嫂可曾知道刘备?”

  何太后微讶,莫名其妙的点点头。刘备打着皇叔的旗号投奔徐州牧陶谦,她还是知道的。不过她也没见过,并不明白陆遥为什么要提起此人。

  真要说起来,刘备也就是个孤家寡人,谈不上有势力。

  陆遥淡淡的道:“徐州牧陶谦病重将死,或许会将徐州托付给刘皇叔。若能得刘皇叔相助,区区袁绍不足为惧。”

  “此话当真?”何太后又惊又喜。

  本以为是个打着皇叔旗号的骗子,无权无势,谁曾想一转眼就要执掌一州之地,手握大权。徐州可要比孤悬海外的朱崖州好上百倍。这位刘皇叔的势力看样子要比面前这位便宜皇弟大得多呀。

  陆遥欣然点头。

  这个时候徐州牧陶谦应该已经病重,准备三让徐州。刘备也算正式登上舞台。不过横竖都要和刘备打交道,就算陶谦不打算让出徐州,大不了自己去推波助澜一把呗。徐州临海,正好合适接应还在海上的大军。

  “那就全听二位皇叔做主了。”何太后按捺下内心狂喜,真诚的道谢。

  所谓帝王心术,只有一个袁绍是不行的。现在多了个陆遥也不够,正需要刘皇叔来助一臂之力。三方相互制衡,她这个太后才有机会从中渔利,稳定少帝的皇位。这个道谢是真心的,没掺假。

  陆遥目的达成,随即便告辞离去,去找袁绍商讨军机大事。

第443章 陆遥献计

  袁绍见到一脸淡笑的陆遥来见自己,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不过陆遥挑了个好时候,又或许是袁绍是真的有军机大事要商议。在座的不仅只是袁绍,河北四庭柱等四大名将,以及田丰,沮授等谋士也都位列左右。

  “王爷此来有何事?”袁绍阴阳怪气的打着官腔,恨恨盯着陆遥。

  他一直都在谋求当上少帝的便宜老爹,借此当上摄政王,总揽朝政。陆遥跟何太后独处一室那么久,就是最大的隐患。天晓得这对狗男女暗中谋划了什么。

  “本王有一计,或许可有奇效。”陆遥也不在意袁绍没给自己安排位席,自己找了个位置,坐在了位列河北四庭柱最次的张颌下首。

  张颌顿时坐立不安。河北四庭柱当中,颜良,文丑二人是袁绍铁杆心腹大将。高览虽然略有不及,却也是袁绍引以为臂膀。唯独他当初在城门口跟陆遥聊了几句,立刻就被袁绍给记恨上了。

  陆遥对张颌笑笑,随即目光转向袁绍:“本初兄可曾想过拿下许昌?”

  “这是自然。”袁绍冷笑,不值一哂的坐看陆遥表演。

  要不是想拿下许昌,解决献帝这个伪帝,又何必刚刚占下河北之地便急不可耐的对曹操发动浩大战役。

  “曹操占据豫州等地,日前已进军黎阳,驻军不下十万。又命河内太守魏种牵制并州来人,以护左翼,又命建武将军夏侯惇率部坐镇孟津,掩护左翼安危。其次命裨将军徐晃率步骑驻守延津,东阳太守刘延扼守白马,以阻本初兄南下大军。右翼更有东平相程昱驻军甄城。另有琅琊相臧霸率军入青州,攻齐,北海等地,谋图牵制本初兄,不知本王说的可对?”陆遥侃侃而谈。

  这当然是二五仔许攸的杰作。身为袁绍帐下主要谋士,许攸对军情了解甚多。投靠陆遥之后,这些军机要事全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袁绍面色连变数变,阴狠的目光在下面文武脸上一扫,尤其在张颌脸上多停留了片刻,其中意味不言而喻,显然优先怀疑张颌泄露了军机。

  张颌苦笑,索性闭口不言。这种事情说不清楚。袁绍又是志大而智小,忌克而少威之人。就算当场解释,也未必能洗脱嫌疑,还不如不解释,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清白。

  “王爷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不愧为闻名天下的朱崖王啊。”袁绍打了个哈哈,意味深长的恨恨盯着陆遥。

  “虚名,虚名而已。本初兄客气了。”陆遥淡淡一笑,重新回到正题:“如今本初兄即将遭曹操两路夹攻,不知有何良策破敌?”

  “曹操势寡,虽两路合击,却也无伤大雅,焉能挡我百万大军。”沮授淡淡一笑,主动给袁绍解围。田丰已老迈,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他来发言。

  陆遥长笑起身,做指点江山状:“此言差矣,曹操虽势寡,却励精图治,名臣良将如云,已占天下大势。若说动徐州牧陶谦来助,本初兄又当如何?”

  沮授面色微变,凝神闭上嘴,沉吟了起来。

  目前袁绍势大,曹操势寡。不过再加上一个徐州牧陶谦,两家联手,袁绍即使占尽河北之地,也得头疼。

  “王爷所言极是。徐州不可不防。”许攸神情凝重,一脸担忧状。

  沮授,许攸二人都表示徐州有极大隐患,田丰等谋士深以为然。要是失了青州一部,右翼可就危险了。

  袁绍目睹帐下八大谋士都表示担忧,一张脸顿时阴晴不定,时不时瞥一眼陆遥,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爷有何良策?”田丰见到袁绍面色阴晴不定,显然担忧此事,却又拉不下脸来向陆遥求教,连忙代为问了出来。

  “本王大军未至,孤家寡人一个,留在邺城也派不上用场。本王愿去徐州游说陶谦,联手对付曹操。”陆遥慷慨激昂,一脸义不容辞的样子。

  袁绍眼中喜色一现,旋即又悄然敛去。这样就再好不过了。眼前少了陆遥这个隐患,又能瓦解右翼的隐患。

  连陆遥都想得到,曹操又如何想不到?搞不好曹操现在已经派去了使者,游说陶谦发兵进犯青州,配合陶谦将袁军赶出青州。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表面功夫还是得做的。

  “王爷远来是客,怎敢让王爷亲身犯险?”袁绍顿了顿,目光转向下面文武:“可有人愿入徐州游说陶谦?”

  河北四庭柱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老神在在的样子。这种事情当然是谋士的份内工作,谈不上让他们武将出头。

  田丰等谋士相视一眼,纷纷面露迟疑之色。去徐州是见苦差事,途径曹操的地盘不说,谁也没有把握说动陶谦这个老狐狸。

  别看陶谦是老好人一个,不管是少帝还是献帝来旨,全都来者不拒,但是谈别的可以,要这老狐狸公开站队,那是千难万难,只认准了把持徐州这块地盘。

  袁绍见没人自告奋勇,脸面有些挂不住了。

  丢人啊。人家堂堂朱崖王都敢亲身犯险,远赴徐州。自己这边什么河北四庭柱啊,河北八贤啊什么的居然连个屁都不敢放。

  田丰看到袁绍脸色不好看,连忙出面打起了圆场:“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他已老迈,不堪远行,不过也知道适时出面给同僚们争取点福利。闹得大战未起,就内部起了隔阂就不好了。

  “战机瞬息万变,若是曹操说动徐州牧,此战如何能胜?无需多言,本王即刻赶赴徐州。”陆遥义正词严,直接反驳。

  袁绍,田丰等人听着觉得定有蹊跷,却又说不上来。君臣几人用眼神交流了片刻。最后还是袁绍这个主公顺水推舟,当场拍板。

  “那就有劳王爷了。他日灭了伪帝,本侯再与王爷痛饮。”袁绍虽然优柔寡断,这时候却相当坚决,连留都不留,巴不得陆遥赶紧滚。

  陆遥也不在意,拱手环揖一圈:“事不宜迟,本王这便赶赴徐州。”

  “有劳王爷。”

  田丰等众人起身拱手相送。不料这时袁绍突然出声:“慢,此行不易。张颌,许攸,你二人可愿随王爷赶赴徐州?”

  许攸一瞧,正中下怀啊。刚才担心坏了陆遥的大事,装起了聋子,现在倒是正好。他故作迟疑了片刻,这才起身拱手领命:“愿为主公分忧。”

  张颌一看,这下没辙了,只得起身抱拳领命:“末将得令。”

第444章 初临徐州

  陆遥的面子不小。

  由于多了许攸,张颌二人,他身上的低级传送符不足,不得不长途跋涉度过黄河赶赴徐州。途经曹操的地盘,各地守将看到他打出的朱崖王旗号,也视而不见,放一行人过去了。

  历经一个月有余,一行人这才风尘仆仆来到徐州城下。

  城下早有人等候。见到陆遥一行人抵达,最多也就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强打欢笑迎上前来,拱手笑道:“家父病重卧床不起,还请王爷包涵。”

  “此人应是陶谦长子陶商。”许攸略一打量,随即低声为陆遥介绍。

  陆遥微微点头,随即翻身下马。

  说陶谦是个老狐狸那是一点没错。放眼东汉末年各路诸侯,也只有陶谦最为狡猾。当年曹操之父曹嵩路经徐州阴平县,随行士卒见财起意,劫杀了曹嵩。陶谦不幸背锅。而后曹操震怒,发兵徐州以报父仇,连下十余城,差点拿下了徐州。可惜粮草用尽,曹操不得不退。

  经此一事,陶谦哭诉无门,立刻为自己的俩儿子盘算起了后路。先是上表让刘备出任豫州刺史,驻军小沛,拉到了刘备这个盟友。随后再三铺垫,有意无意表示自家儿子无能,担不起重任,守不住徐州,想要把徐州让给有名无实的刘备。

  刘备以仁德立足乱世,当然不要。陶谦也做得十分之绝,三次相让徐州。最后一次更是临终托孤,用大义逼住了刘备。刘备推迟不得,又急于占下一块地盘,于是顺水推舟接受了徐州。于是陶谦一家得以脱身,不玩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说的一点不假。正好这时刘备占了徐州,信心爆棚,趁着官渡之战叛了曹操,想占点便宜,扩大点地盘。结果曹操趁机发动,刘备顿时被打出了屎来,家眷老小全部被曹操生擒。关羽被俘,张飞落草,从属全部失散,只剩刘备孤家寡人逃到了河北,投靠了袁绍。

首节上一节206/6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