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岚却是没有心思理会太多,赶紧了结这些事,他还着急回家陪媳妇呢。媳妇儿肚里怀着孩儿,日日都要读书做胎教,已经耽误了这么多日子,万一以后孩儿生出来蠢笨,谁能担得了罪责!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
立刻有亲卫上前,抬过来的箱子都被打开,明黄色的龙袍,镶嵌宝石的皇冠,甚至是前朝的玉玺大印都被呈现在夕阳下。还有那一箱子书信,都是王丞相这么多年网罗党羽的证据。
虽然这些党羽不见得都知道王丞相是前朝余孽,但借着王丞相的虎威,这些人在各地可是没少搜刮民脂民膏。
王清臣唯一,也是最大的败笔,就是他用这些汇聚到手里的银子,收买心腹亲信,养死士,却没有养一个私兵。
原本以为养私兵太过显眼,容易被发现,而送进宫里的十五皇子这颗种子也隐藏的很好,最后更是习武,进了军中,他就更觉得没有养兵的必要。
如今战王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他精心累积多年的势力,他才发现错的有多离谱。
“老夫只有一句话问战王,老夫筹谋多年,自认很是缜密,到底战王是如何发现端倪的?”
王清臣不甘心,挣扎着想要起身,即便肩膀血流如泉涌,他也不在乎。
可惜,夜岚却是应道,“丞相瞒骗大越朝堂这么多年,如今本王也还你一个问号好了。丞相还是去九泉之下,同你那些党羽一起猜测吧。”
说罢,他一挥手,十五皇子生母的兄弟,当年唯一活下来的接生婆等等也被带了上来,彻底揭开了十五皇子是宫外有孕又送进宫来的事实。
先前诸事,明德帝还带了三分看戏的心情,这会儿绿色的帽子戴头上,脸色就黑了。
文武百官更是鹌鹑一般,缩了脑袋,恨不得没带耳朵,没带眼睛。
第1644章 回村
林老爷子见此,给孙女使了个眼色。
娇娇立刻抱了肚子,哎呦一声,众人闻声望了过去。
娇娇就一脸愧色的对明德帝行礼,说道,“父皇,儿媳方才动了手,许是抻到肚子了,这会儿有些痛…”
“啊,快,快唤太医来!”
明德帝有心立战王为太子,对未来的皇太孙自然也是极为看重,一叠声就要万全赶紧召太医。
夜岚更是几步窜上台阶,直接把娇娇抱在了怀里。
林老爷子赶紧插话儿道,“皇上,宫里暂时有些忙乱,不如让老臣带王妃先回去农庄安养,可好?”
明德帝扫了一眼内外乱糟糟的人手,血腥的汉白玉台阶,立刻点头道,“好,国公爷赶紧带王妃回去好好安养,朕派太医常住庄上,若有需要的药材,尽管回宫来取。”
“多谢皇上。”
老爷子同娇娇行了礼,然后就要离开。
夜岚却是没有松开媳妇儿,同皇上说道,“父皇,儿臣送娇娇回去一趟。”
明德帝怎么可能放人,全凭他这个战神撑底气呢,于是就道,“到宫门就好,还有很多要事处置。”
夜岚抿抿嘴唇,应道,“是。”
说罢,他就那么横抱着王妃,直接出宫去了,留下一众群臣大眼瞪小眼儿。
若不是满地的血腥,前朝的龙袍皇冠,前朝余孽的丞相,前朝的种子皇子,他们甚至以为这是什么宫宴之上,王妃醉酒,王爷柔情相护呢。
都说战王宠妻,今日才知道,到底宠到了什么程度。
大越皇子不过那么几个,嫡出三皇子死了,世家一系今日之后就要彻底铲除了。十五皇子肯定是也活不了了,王丞相倒台,朝廷动荡。
这大越就是傻子也知道,以后定然是战王继位。
而这样关键的时刻,他没有留下同皇上表忠心,同朝臣们显威武,反倒这么干脆的扔下一切,送媳妇儿去了…
他可知道,扔下的是江山,是朝堂啊…
“咳咳,”几位阁老到底是老狐狸,干咳几声,开口道,“恭喜皇上,战王有后,可喜可贺!”
众人都是回过神,赶紧跟着恭喜,总算把方才的尴尬遮掩了过去。转而,众人又开始讨伐王丞相和十五皇子,若不是他们被兵卒们分隔看管,只看他们这番侃侃而谈,怕是还以为他们身处太极殿呢。
幸好,很快战王就回转。
但凡是王丞相有勾结的官员都被捆绑,卸了下巴,押解下去。
其余官员被搜身之后,才被引着去了太极殿。
王丞相同十五皇子两个重犯,同样卸了下巴,钢钩穿了琵琶骨,送去天牢挂墙壁了。
殿前的尸体被迅速抬走,太监宫女们抖着腿开始洗刷汉白玉的石阶。
明德帝换了龙袍,坐着御辇赶去太极殿上朝…
一切氤氲好似都过去了,重启的是一个新的日子,新的天地…
只有那石阶缝隙里渐渐干涸的血迹,才隐约透露出这一日的凶险和惊心动魄。
世家一系没有想到,皇上会装死。前朝余孽没有想到,战王伤残会恢复。
而百姓们没有想到,皇宫的丧钟会不作数…
林家的马车从宫门出发,并没有直接出城,而是先到了王府,只留了林佳一个,防备有事需要通消息,其余林礼林仁和周心秀等都被带回了粮囤村。
虽然不知道皇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马车里也不方便问,但街边举着火把打马飞跑的骑兵,各处不时爆发的哭嚎喊叫,甚至路边阴沟里的血色,都在诉说着什么。
而安坐如山的老爷子,一如往日笑眯眯的妹妹,更是让他们心安…
城门守着的将领,本就是被临时调来的唐元。眼见是林家的马车,林老爷子都在车里,他自然不能拦,甚至忙里偷闲还同老爷子讨酒喝。
“老太爷,这次可不能心疼好酒了,我要喝两坛子!”
林老爷子自然是明白,唐元是为了夜岚伤愈欢喜,于是哈哈笑道,“放心,好酒好菜管够!”
马车这才出了城,不过两刻钟就到了粮囤村。
远远就见村里内外都点了火把,外边是侍卫队,村里则是村民们组成的巡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