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便被前方之人勒住马缰,听了下来。
此人正是阿大,他回头望了望,在马背上颠簸的憔悴不堪的李家公子,冷笑一声。
“不好意思,李公子,这事儿恐怕不成。”
“在下奉了大人之命,要把你送回边关,为防你中途逃走,只能出此下策。”
“还请李公子见谅,忍耐忍耐。”
阿大说着,脸上却无半分愧疚之色。
跟在萧景铎身边这些年,他又岂会不知,这位李家四公子的行为,触犯了他们家主子的底线。
看在李老将军一腔热血,为国为民的份儿上,李家子孙的命,他们给留下了。
但是苦头吗……有的吃!
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大的苦,在等待着他。
闻言,李子昀苦笑,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还有什么猜不到。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萧景铎那个亦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男人,竟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为了娇妻,变得这般斤斤计较。
“这位大哥,还请赶路吧……”李子昀泄了一口气。
反正事情他已经做了,就只能认命,不再挣扎。
几日后。
微风吹过,一望无际的田地,金灿灿的谷穗,向姑娘般含羞带笑,在田地里,肆意的伸展着“腰肢”。
田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汗流浃背,在烈日的烘烤下,进行着劳作。
可他们黝黑的脸上,却带上了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在黑土地上蔓延开来。
福泽村村口。
一大早,任里正便带着人,守在此处,向官道上张望。
“来了!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连忙抬头。
果然,便见不远处一辆辆马车,井然有序的奔着福泽村而来。
为首的,正是萧景铎坐着的马车,上面除了他,还有他的未婚妻……宋青苑。
之后依次是淮安府新任知府,所乘坐的马车,王县令的马车,以及陈主簿等人。
“见过小大人!讲过众位大人。”
待马车停下,众人依次下车,福泽村的里正立刻上前,一一问好。
最后看向宋青苑,“锦宁县主,在下已把人手安置齐全。”
“只待您一声令下,便可开始丈量淤田,收割粮食。”
闻言,宋青苑转头看了看萧景铎。
待他微不可察的一点头之后,宋青苑道,“好,叫村民们开始吧。”
宋青苑面带微笑,信心满满。
治水之策已见成效,他们今日前来,就是汇总数据,把这颗成熟的果实,上报朝廷。
至于功劳……以宋青苑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已经不在乎。
不过,看着自己献上的计策,真正的能帮到大齐百姓,宋青苑心里,还是有着成功的喜悦。
第1457章 商讨
“锦宁县主,不愧是当世才女,此计一出,惠及百姓,实乃我大齐之福。”
新来的知府,跟在任里正身后,一边走一边对着宋青苑大加吹捧。
言语之中,不无讨好之意。
毕竟,他能坐上这个淮安府知府之位,要是算起来,还真是借了宋青苑的光。
要是没有宋青苑的那个《骗术揭秘录》,曾经的顾知府,哪会那般轻易被人扳倒。
“锦宁县主放心……”
新任知府保证道,“待计算好淤田数量,粮食产量,下官便立刻上折子奏报朝廷,为县主请功。”
“同时,下官也会在整个淮安府境内,把治河之策实施下去。”
“让我淮安府的百姓,都能得到实惠,减少水患的威胁!”
请功?
听到这里,宋青苑脚步一顿。
本来对新知府留须拍马之语,他也是左耳听右耳冒。
可请功二字一出,却叫宋青苑怔了一怔。
如今,她已是县主,还是未来的镇北候夫人,有着慈善基金会副会长的名头。
更曾于国子监宣讲,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那锦上添花之事,她还需再做吗?
所以这功劳一说吗……看来又要重新合计合计了,看看谁来领功,对他们宋家最有利。
“各位大人,锦宁县主。”
任里正在一处,靠近田地附近的小院前,停了下来。
“小人已命人把这座小院儿打扫干净,各位大人以及县主,可以在此落脚,稍作休息。”
闻言,萧景铎抬头看了看。
时间还早,才刚动工,想要全部统计完,恐怕需要一小天。
于是点了点头,“好!”
“麻烦任里正了!”
宋青苑随后说着,便跟在萧景铎身后。
带着新任的知府,宋老爷子,王县令,陈主簿一众人等,进入了小院。
桌椅前,新任知府快速走了两步,越过萧景铎,拿出帕子在椅子上擦了又擦。
躬着腰讨好道,“这椅子下官已经擦拭干净,萧大人请坐。”
“知府大人请。”萧景铎沉声回应。
“不着急!不着急!”
新任知府连连摇手,又把身旁的椅子擦拭干净。
“锦宁县主请!”
“谢过!”
宋青苑抬头望了一眼,心中暗笑。
官场之中留须拍马,逢迎做小的事无数。
可读书人,总是有两分气节,做的这般赤果果的,她还是第一次见,真是……没眼看!
不过,这到是方便了他们宋家行事。
宋青苑这边想着,新任知府就问了出来。
“锦宁县主觉得,下官这折子上,如何呈报才好?”
…………
太阳落山。
淤田丈量完毕,割下来的春小麦也等着晒干,脱皮,称重,而宋青苑等人则是各自归家。
宋家上房,众人齐聚。
“爷!奶!我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商量商量,看看这治河之功,如何上报为好。”
宋青苑扫视全场,轻轻开口。
“这治河之策是苑儿想的,自然是苑儿的功劳,这还有啥想的。”
李氏摊了摊手,说的理所当然。
不过,旁边的宋诚义到是眼睛一闪,裂开嘴,嘿嘿一笑。
“话也不是这么说,咱家闺女如今已经是县主,还是那未来的一等侯夫人,要这么多功劳干啥!”
“又不能做郡主,做公主,还不如……”
宋诚义眼珠子一转,“苑儿,你看给你二哥咋样?”
“你二哥是咱二房长子,把这功劳加在他身上,也能让他混个小官当当,你说是也不是?”
“对!对!对!”
李氏听罢,连连点头认同的道,“苑儿,你爹说的对。”
“咱都是一家人,功劳给谁不行,给你二哥正正好。”
李氏美滋滋的想着,三郎入了国子监,入朝为官是早晚的事儿。
而四郎年纪还小,不着急,现在就只有二郎,身上无半分功名。
若是有此功劳,还真能混上个小官当当,这也不错。
士农工商,商人就是再有钱,再有银子,不还是要看当官的脸色。
“当官好,当官好啊!”
“苑儿……”
宋诚义,李氏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几乎要把此事定死。
“苑儿!”这时,坐在一旁的宋诚忠开口。
商量道,“二郎身上无功名在身,即使被封官,也像你爹一样,是个虚职。”
宋诚忠皱眉,微微摇头,“苑儿啊,你见多识广,肯定比你爹懂得多。”
“应该知道,那虚职就是说出去好听,实则半分用处也无。”
“唉!”宋诚忠轻轻一叹。
“治河之功颇大,若是用此功劳只去换取一个虚职,大伯觉得……不值得!”
“老大这么一说,到也有理。”
宋老爷子,周氏等人跟着点头。
如今他们宋家,已经有宋老爷子这个实缺,宋诚义这个工部行走的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