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 第648节

第1124章:暗潮(8)

  傅七问:“你会画画吗?能把刺客的相貌画出来吗?”

  僧人为了能够阅读佛经,大多都能识文断字,但很少有僧人能作画,更何况九灯还少了根手指,握笔都成问题,更别提绘画了,所以傅七也就是这么一问,没指望九灯真能把刺客画出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九灯居然会画画,而且画得很不错。

  库房里面就有现成的笔墨纸砚,九灯熟练地铺纸磨墨。

  他拿起毛笔,因为少了根食指,他握笔的姿势有些奇怪,但他对下笔的轻重把控得极为精妙。

  很快就让他画出一幅人物画像。

  简单几笔,就把那名刺客的五官特点给勾勒出来了,整个人跃然纸上,极为形象生动。

  傅七忍不住问道:“你跟谁学的绘画?”

  九灯没有回答,只是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傅七见他不肯说,识趣地没有再追问下去,拿着画像匆匆走了。

  宁王坐在椅子里,他手边放着热茶,面前放着火盆,胖胖的身体被烤得暖烘烘的,很是舒服。

  他由衷地感慨,幸好他把傅七带来了,不然他这会儿还得在寺庙中来回奔跑。

  傅七快步走进来:“王爷,我找到线索了!”

  宁王很好奇:“说说看,什么线索?”

  “您看这画像,这是刺客的画像,咱们只要照着这个画像去找,就能找到刺客。”

  自从太子遇刺的事情发生后,天子就下令封锁全城,就算刺客能够离开光照寺,也肯定出不了城。换句话说,刺客如今肯定还在城里,只要拿着画像挨家挨户地搜查,一定能把刺客揪出来!

  宁王看着面前的画像,疑惑地问道:“你这画像是从哪里得来的?”

  “是寺中一个僧人所画,他曾经碰巧见过那个刺客一面。”

  宁王皱眉:“既然见过刺客,为何他之前都不说?”

  “他胆小,怕惹麻烦。”

  “太子遇刺这种大事,他居然知情不报,必须要治罪。”

  傅七劝道:“这些都是小事,暂且不用管,反正僧人们全都被关在寺中,哪儿也去不了,咱们当务之急是快点把刺客抓住。”

  宁王一想也是,当即道:“我这就进宫,请天子下令搜查全城。”

  当天,顺天府和巡城衙门的官兵全部出动。

  他们拿着画师们临摹出来的刺客画像,挨家挨户地搜查。

  直到此时此刻,城中百姓才知道太子遇刺的事情,一个个都害怕得不行,生怕被牵连其中。

  徐家宅邸。

  徐迦将外面发生的事情告诉父亲。

  “这两天城中到处都在搜查刺客的下落,他们不知道从哪里拿到了刺客的画像,我曾看过两眼,那画像上的人跟刺客还真有七八分相似。”

  徐一知皱眉:“他们是怎么得到刺客画像的?”

  徐迦摇头表示不知。

  徐一知又问:“刺客已经处理干净了吧?”

  “绝对干净,一点痕迹没留下,他们就算掘地三尺,也不可能找得到刺客。”

  “那就好,”徐一知顿了顿,又问,“魏尘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

  “之前平世恩死在牢中,天子怀疑大理寺中有内鬼,一口气把大理寺监狱中的牢头和狱吏全给换了,咱们安插在里面的眼线也被一并给换掉了。这段时间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又重新安插了两个人进去,只等他们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能把魏尘的小命给了结掉。”

  说到最后,徐迦的语气中透出几分狠意。

  徐一知提醒道:“天子既然已经起疑,就肯定会加强戒备,你得小心点。”

  徐迦应道:“我明白。”

  徐一知忽然说起另外一件事情。

  “昨天我让刑部的人把关于绍晴一案的卷宗拿了过来,我仔细查阅后,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徐迦问道:“什么事?”

  “卷宗里面说,绍晴是唆使护卫入室抢劫杀人,但事实上,那名护卫只抢走了一个灵位。不偷钱不劫色,只拿一个灵位,这事儿难道不奇怪吗?”

  徐迦点头:“的确很奇怪。”

  徐一知喃喃道:“我总觉得这件事情不简单,里面肯定藏着秘密。”

  “要我派人去查一查吗?”

  “我之前派了人去九曲县探查顾斐的来历,结果那些人全都一去不复返,后来绍晴要去秋阳府,我让她顺带帮忙查一查顾斐的事情,没想到她也一去不复返……”

  说到这里,徐一知心里一动,试着将两件事情串起来。

  “或许,绍晴也和那些人一样,是因为探查顾斐,才会落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徐迦皱眉:“顾斐真有这么厉害吗?他不就是个乡下猎户吗?”

  “你觉得一个普通的乡下猎户,不仅能读书写文章,还能骑马射箭上阵杀敌吗?”

  徐迦无言以对。

  徐一知一边努力思索,一边念叨:“我没每次见到顾斐的时候,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总觉得我以前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到底是在哪儿见过他呢?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了?”

  徐迦见到父亲愁眉不展,出言劝道:“实在想不起来就算了,您的病还没好,眼下最重要的是养好身子,其他事情您交给我祛斑就成了。”

  徐一知却像是魔怔了般,完全没听到儿子的话,仍旧在碎碎念。

  “我肯定见过他,他到底是谁呢?”

  徐迦又劝了几句,见到父亲仍旧恍若未闻,无奈之下,只能离开。

  顺天府和巡城衙门的人忙活了整整三天,汴京城里每户人家全都被查了个遍,能找到的地方他们全都找了,就差掘地三尺了,可还是没能找到刺客的下落。

  于是御史台的嘴炮达人们找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他们将炮口对准宁王,一封封弹劾宁王的奏折被送到天子面前,他们在奏折里面说宁王办事不力,没能找到真凭实据就胡乱在城中搜查,扰乱民心,影响了朝廷的威信力,辜负了天子的信任,给天子抹黑等等等等。

  真要细数起来,各种罪名加起来起码有百八十条。

  

第1125章:暗潮(9)

  御史们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生物,平时没见他们有多大本事,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跟雨后春笋似的刷刷地往外冒,拦都拦不住。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不怕死,甭管多大的官,只要被他们逮住错处了,他们就会一拥而上。

  泵说是文武百官,就连天子都对这群家伙头疼得很。

  司马厌将那些弹劾宁王的折子全部扔到一边,揉着额角说道:“把宁王叫过来。”

  很快,宁王就拖着他那肥胖的身躯,艰难地迈过御书房门槛,朝着天子躬身行礼。

  “微臣拜见陛下。”

  司马厌问:“刺客还没抓住吗?”

  宁王很是惭愧:“暂时还没有。”

  “那张刺客画像是哪来的?靠谱吗?”

  宁王把画像的来历说了一遍。

  司马厌皱眉:“那个僧人见过刺客,却又知情不报,实在可疑,你们就没想过把人抓回来仔细审问吗?”

  “不瞒您说,我的确想过要把他抓回来的,可当时我们不是急着去抓刺客吗?时间宝贵,我们怕刺客跑掉,就想着先去抓刺客,回头再去处置那个僧人,反正他人就在光照寺里,想跑也跑不掉。”

  “你现在就让人去把那个僧人抓来审问,看看他还知道些什么。”

  “喏!”

  当宁王带着傅七再次来到光照寺的时候,却发现那个名叫九灯的僧人已经不见了。

  他们找遍整个光照寺都没能找到九灯。

  宁王当即把汪副统领叫到面前,追问九灯的事情。

  汪副统领最近天天喝酒,脸上胡子拉碴的,衣服也有好几天没换过了,臭烘烘的。

  他被带到宁王面前的时候,整个人都还有些晕晕乎乎的,显然是酒还没醒。

  他摇摇晃晃地行了个礼。

  “下官拜见宁王爷。”

  宁王嫌弃他那一身的臭味,捏着鼻子问道:“九灯去哪里了?”

  汪副统领一脸茫然:“九灯?谁啊?”

  傅七解释道:“他是光照寺中的一名僧人,我之前还带着他去找你要钥匙。”

  汪副统领努力回想,无奈他实在是喝得太多了,脑子里面就跟装了浆糊似的,所有记忆都被搅成了一团,分不清谁是谁。

  “想不起来了。”

  傅七无语:“你到底喝了多少酒?”

  汪副统领嘿嘿地笑:“没多少,也就一点点。”

  宁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让人提来一桶冷水,对着汪副统领劈头盖脸地泼过去。

  寒冬腊月天,这么一大桶冷水浇在身上,瞬间就把汪副统领的醉意全给浇没了。他被冻得瑟瑟发抖,原本因为酒精而发红的脸颊,此时也被冻得煞白煞白的。

  宁王问:“现在想起来了吗?”

  汪副统领伸出颤抖的手,擦去脸上的冷水,使劲点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现在,请你立刻去查清楚九灯的去向,要是查不出来,你就自己去向天子请罪吧。”

  汪副统领一个字都不敢多说,就这么顶着湿漉漉的衣服跑了出去。

  汴京城位于北方,白天的温度只有零下十几度,更别提这还是在山上,气温就更低了。汪副统领刚一出门,就被迎面吹来的寒风冻得狠狠打了个哆嗦。

  他接连打了个好几个打喷嚏,咬紧牙关去办差。

  在寒冷的逼迫下,汪副统领发挥了他有史以来的最高办事效率。

  他把查到的结果告诉宁王。

  “九灯在两天前就已经失踪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负责巡逻和守门的侍卫都说没看到他。”

  宁王追问:“跟他同住一个屋的僧人们呢?”

  “他们说两天前的晚上还看到过九灯,当时九灯没什么异样,他们照常吃完晚饭就上床休息,结果第二天一早起来,他们就发现九灯的床上空空如也,九灯人不不见了。”

  宁王皱眉:“那么大个活人,说不见就不见了,哪有这么简单?那些僧人在发现九灯不见了后,没把这事告诉你们吗?”

  说起这事儿,汪副统领很是心虚,他小声说道:“他们告诉了看守僧舍的侍卫,侍卫又告诉了我,但我那时候醉糊涂了,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听过就忘了。”

  宁王:“……”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遍阿弥陀佛,方才勉强把心里那股想要打人的冲动给压下去。

首节上一节648/7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