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妻是神医/军少的神医甜妻 第39节

“他那是计划落空了吧,他为什么要跟翠玲结婚?谁还不知到?”

“就是,就是,这些个知青为了离开这里什么事儿都干的出来。”

......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田守礼大致知道这家人的情况了,但是严福根呢?他去哪儿了?

“严福根呢?有谁看到严福根了?”

众人都摇头。

田守礼带着人到了严长喜的坟前,看见吴春花坐在那絮絮叨叨的不知道说什么。

她看见田守礼带着人过来,站起身踉跄着走到他面前,目光呆滞的看着他,“福根,你要带人给长喜报仇是不是?走,我们去杀了黄翠英那个贱人,给长喜报仇,再让唐晓暖给我儿子当老婆。”

很明显吴春花已经疯了,田守礼没有理会她带着人走了。他又到知青点找了严翠玲,他正在跟张建仁哭闹。从两人争吵的内容听出来,张建仁不承认他和严翠玲的婚姻了,原因是他们两个没有领结婚证。

田守礼没在村里找到严福根,又看到了他们一家的支离破碎,只能带着人走了。

何玉英今天一早就去干活了,听说田守礼来了,她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他了,听说他在知青点,放下手中的活儿就回去找他,但却扑了个空,只看到了依然在争吵的张建仁和严翠玲。

......

唐晓暖现在正在被自家师父盘问。

程大夫坐在厅堂正中的大圈椅上,低头看着眼前娇俏的小徒弟,“丁毅这次来找你干什么?”

唐晓暖没想到一回来就被师父抓着问她和丁毅的事情,低头害羞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程大夫见委婉的问话徒弟不回答,只能换个直接的,“你们关系确定了?”

唐晓暖红着脸点头。

“你父母知道吗?”程大夫继续问。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徒弟的终身大事她不能不关心。

唐晓暖摇头,不过,父亲和母亲可能猜到了些什么了。

程大夫见徒弟羞的脸红的都快冒出血来了,便不再问了,嘱咐她给父母写信说这件事。

唐晓暖乖巧的答应,回屋给父亲写信。刚才打电话的时候,父亲问到了丁毅,她没好意思跟他说她跟丁毅谈恋爱了。

现在既然师父已经知道了,肯定是要跟父亲说的。

写好信,她拿出丁毅给他的票,看了看不由得笑出声,他对她退票的事情得是多有怨念啊,这几张票就是之前退给他的那几张。

笑着把票放进抽屉,想着过两天看能不能用这些票换成毛线的票,给他织一个毛衣。

下午,隔壁村一个产妇要生产,唐晓暖跟着师父去接生,这次很顺利,十几分钟那产妇就生了一个男孩儿,算起来,这是她帮助师父接生的第十个孩子。

“再过段时间你就可以上手了。”回家的路上程大夫跟唐晓暖说。

唐晓暖点头说好,每次跟师父接生,师父都精心把每一步详细跟她讲,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中间的很多环节她都参与了,就是现在让她接生应该也没问题。

不过,第一次,到时候可能会有些紧张。

接下来几天唐晓暖都在家安安静静的看书、练习针灸,她还问了村里几个有能力的人家有没有毛线票,结果没有一家有,没办法,给丁毅织毛衣的计划只能搁浅。

这天下午,她正和师傅给人看病,严青苗来了,她把唐晓暖叫出来,什么也没说往她手里塞了几张毛线票转身就走。

唐晓暖看着严青苗那仓皇的背影,觉得这个人真不是一般的矛盾。

她很现实的抛弃郑文起跟别人定亲,后又后悔觉得对不起郑文起,为了补偿他,作伪证想让郑文起回城,陷她与困难的境地,现在又送她毛线票。

这毛线票她肯定是不能随便收的。晚上,她给严青苗送过去几张粮票算是交换。

手里有了毛线票,第二天她就约着董文慧和冯雪一起去镇上。到了知青点,他们正在讨论春节回家的事情。

过年知青是有假期的,一般人都会回家跟家人团聚,但有的人家比较远就不能回家。一是时间不够,二是路费贵。

“晓暖,你去找你爸妈吗?”董文慧问唐晓暖。

这几天唐晓暖也在考虑这个事情,看现在的情况,师兄肯定是回不来了,他要是去找父母的话,师父只能一个人过年,她是怎么都不愿意的。

“我在考虑,有可能不去,你呢?回去吗?”

“我不回去。”董文慧语气落寞的说。

听她这样说,唐晓暖才想起来,前世董文慧也没有回去过年,因为她家里两个哥哥正因为房子闹呢,就是回去也没地方住。

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83章 丁毅是吧,我跟他没完

这个年代的毛线没有多少颜色可选,就黑.灰.红,唐晓暖直接选了灰色。

红色肯定是不能选的,丁毅的绿军装里面穿了一件大红的毛衣,妈呀,想起来就辣眼睛,黑色的肯定会掉颜色。

严青苗给的毛线票不少,够织两件毛衣,唐晓暖打算给师父也织一件。

对于织毛衣她还是很擅长的,前世,她一个人孤零零的,时间很富裕,就经常织毛衣,给父母织,给哥哥姐姐织,到天凉的时候到他们坟前烧了。

前世家人都没穿过她织的毛衣,这一生她一定每人给他们织一件。

毛线拿回家,她就开始量师父的尺寸。

“先给丁毅织吧,我的以后再说,我怕有的人等不上。”程大夫打趣她道。

唐晓暖红着脸讨好师父,“师父最重要。”

程大夫见她脸红的能烧出火,不再打趣,认真的说:“毛线本来就是丁毅的票换的,你该给他回礼,听话。”

在程大夫心里,唐晓暖是自家孩子,别人送了礼物肯定要回礼,不然就是失礼。特别是他们这种年轻的小男女,更应如此。

唐晓暖听话的点头,反正她织毛衣的速度快,这段时间又不忙,她十天差不多就能织好一件,师父的估计过了年能穿上。

过了腊月二十,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知青们能回家的都回家了。

这日哥哥唐一峰带着礼物过来了,一是按照俗礼,他们家应该给程大夫送年礼。虽然现在情况特殊,他们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但礼该送还得送,唐鸿礼在这方面一向讲究。

另外他还捎来父亲的口信,不让唐晓暖回劳改农场过年了,让她在这里陪着师父。

唐晓暖本来就有这个打算,她偷偷的从空间里拿出些东西让哥哥捎走。

把哥哥送到村口,临走的时候,唐一峰脸色阴沉的问她:“那个丁毅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就关系确定了?唐小乖,你才多大就谈恋爱?”

唐一峰是从劳改农场过来的,父亲跟他说了唐晓暖和丁毅的事情。当时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急了,怎么一个没注意妹妹就谈恋爱了?问他意见了吗?那个丁毅是个什么鬼?

对于哥哥的问话,唐晓暖低头不语,她能说什么?说丁毅很好,哥哥肯定更生气。

“唐小乖,说话!”

唐晓暖嘟嘴,“说什么?已经这样了,再说,爸爸也知道的。”

唐一峰一听唐晓暖拿父亲压他,气急,“好,丁毅是吧,我跟他没完。”

唐一峰气呼呼的骑着自行车走了,唐晓暖觉的牙疼,她无法想象哥哥和丁毅见面的时候会怎样。

唉,爱怎样怎样,那是他们两个的事情。她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给丁毅寄毛衣的时候,唐晓暖本来想提醒他一句,要注意我哥哥,想了想还是算了吧,爱咋咋地吧。

这个年代过年很简单,要除四旧,连门神都不能贴,那是封建迷信。

之前村委会每家都发了些白面,让过年包饺子用的。当然,这是按公分多少分的。

唐晓暖和程大夫的公分都不低,分的白面不少。家里还养了几只鸡,严大贵帮着杀了两只,这个年有饺子有肉,很不错了。

董文慧没我回家,唐晓暖邀她一起过年,人多了过年也热闹。

大年三十,唐晓暖早早起了床,跟师父和董文慧开始蒸馒头,包饺子,准备年夜饭。

这边的风俗,年初一贴对联。现在不能贴门神,但对联还是能贴的。

下午就开始有人来找程大夫写对联。

村里识字的人不多,毛笔字写的好的更是寥寥无几。这些年,村里人过年的对联几乎都是程大夫写。

唐晓暖看着师父行云流水的挥毫泼墨,羡慕的不得了。

“写字能静心,过了年你开始练字。”程大夫写着字跟唐晓暖说。

唐晓暖高兴的点头,她早就想学写毛笔字了。

忙忙活活了一个下午,晚上唐晓暖和董文慧一起做了四个菜,还包了饺子,这顿年夜饭可谓是十分丰富了。

程大夫也很高兴,往年严成刚不在家,都是她一个人过年,冷冷清清的十分孤寂。今年有两个丫头陪着,想不热闹都难。

……

某军区

过年是军队基层干部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忙着战备,还要忙活士兵过年的事情。

年三十大早上开始,丁毅就忙的脚不离地。

十一点多钟,开完了一个会,走出会议室没几步,收发室的小兵拿着一个鼓囔囔的包裹过来了。

“丁连长你的包裹。”

小兵把包裹递向丁毅,但还没等他伸手就被他前面的二连长夺了过去。

“这什么啊?小一,有好东西可不能独吞啊。”

他们营的三个连长平时称呼彼此,都是用连队的顺序称呼的。丁毅是一连长,可他年龄最小,所以他们都称他小一。

二连长是老二,三连长是老三。

二连长说着就拆包裹,他跟丁毅平时处的不错,平常谁有个好吃的都是抢着吃。

这大过年的,丁毅收到一个大包裹,一想就是吃的。而且,丁毅的父亲官复原职了,想来家里寄的东西不会差。

丁毅也没在意,他也以为是家里给他寄的东西。

“哟,这是……毛衣啊,我看看……”

二连长刚把毛衣拿出来,里面就掉出一封信,丁毅一看信封上是唐晓暖的笔记,连忙上前夺二连长手中的毛衣。

“嘿,不对啊,小一,不对啊,这谁织的?老实交代……老三,快来帮忙……”

二连长看夺不过丁毅,喊三连长帮忙。三连长本来就和丁毅不对付,有机会让丁毅不舒服他当然愿意,上前就和二连长联起手来。

“干什么呢?”营长周正明的声音传来。

一听是营长的声音,三人都住了手,二连长嬉皮笑脸凑到营长跟前,“营长,你看,这是有人寄给小一的,我觉得有问题……”

丁毅咬牙,这个二连长就是喜欢八卦,还没皮没脸,什么事儿到他嘴里准说不到好上去。

营长接过那毛衣,抖开看了看,“不错,谈恋爱赶快打报告。”

营长说着把毛衣递给丁毅。

“是”

营长走后,二连长手臂搭在丁毅肩膀上,吧嗒着嘴说:“小一啊,跟哥哥说说,这姑娘谁啊,什么时候认识的?”

丁毅甩开他的胳膊大步朝宿舍走去,现在哪有时间理他,他急着看信,试毛衣呢。

二连长看丁毅那有些急切的背影,嘴里嘟囔,“看来有人要失望了。”

首节上一节39/3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