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小福妻 第309节

这些都是苏桥的异能带来的,所以苏桥在他训练徒弟的时候也是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慢慢的摸索。因为他练习的时候也只是他自己合适的训练方法,但是徒弟们跟他又不一样。他是异能者而徒弟们却不是,所以训练的时候肯定是没有苏石来的更加的效果好。

苏石当初也不是异能者,他是从小跟在父亲的身边学习厨艺,慢慢的长大以后他的父亲还有兄弟姐妹们都去世了,就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但他还是拥有家传的培养厨艺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厨艺的,所以让他来教这些不是异能者的徒孙是最合适的。

虽然经过4、5年的训练,徒弟们的能力也非常的不错,已经能够上灶了。可是厨艺必须得慢慢的研究进步,还有苏桥年纪小的那几个徒弟,更加的需要认真的看着不能让他们走歪,所以苏石的工作还是挺忙的。

苏石自己没有收徒弟,但是他的儿子却已经收了九个徒弟了。儿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当然是他来帮儿子训练徒弟,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他自己没有徒弟,却可以帮儿子带徒孙。

苏桥的徒弟们原本以为师父他去当军医了以后他们就不会再经历那种被魔鬼逼着训练一样的暗无天日的生活了,可是当面对苏石这个师公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苏桥当初的训练根本就不算什么。

“大师兄,你说我们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久啊?师父他去当医生的话是不是以后,很久都不会回来了?”苏桥最小的徒弟,今年才刚刚13岁的李盛光在苏石吩咐练习刀功的时候,一边切萝卜丝一边对正在旁边监督他的大师兄杨建中问道。

苏桥的九个徒弟,其中最大的四个是当初陈烈阳给他介绍的人品比较好、天赋也比较好、用刀比较熟练的四个,其中杨建中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已经28岁了。

杨建中是九个徒弟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而且性格也是最沉稳的一个。他也是苏桥的徒弟之中最早结婚的,当然他也是在拜入了苏桥的门下跟苏桥学做了厨师以后,才经过家里人介绍娶的媳妇。现在他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最大的儿子已经三岁了。

杨建中现在的生活也非常的不错,他在厨艺上的天赋也算不上最好,可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他练习的时候很努力,他相信勤能补拙这句话终归是真的。杨建中就是刀功比较好,火工却是他的弱项,所以杨建中更多的还是学习比较注重刀工的淮扬菜。

杨建中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因为有苏桥这个师父的带领他才能够学一门手艺,才能够养得起自己的老婆孩子,还能够孝顺自己的爹娘,现在他在北京这边工作,收入也是非常不错的。

甚至杨建中的妻子在苏桥的帮助下,也进入了陈浔阳开的工厂里面当了一名工人。杨建中每个月的工资有50块钱,而他的妻子每个月的工资也有30块钱,夫妻俩的工资加一起将近有一百块。

而且杨建中还有他的妻子一日三餐都在工作单位吃,所以他们花费的钱也不是很多,最大的开销就是养孩子,还有回寄回去给家里人的那些钱。

杨建中和他的妻子现在住的房子其实也是宿舍,是苏桥给自己的徒弟安排的宿舍。所以在饮食和住宿方面他们不需要花费多少钱,夫妻俩这些年也是算存下了不少钱,他们这些年的工资都是一部分留下来给存起来,一部分就寄回老家孝顺爹娘。

杨建中远离自己的家乡在外面工作,家里的老人就交给弟弟妹妹们照顾赡养,他不能够在老人的跟前侍奉老人了,就只能出钱让老人们的生活好一点。

至于杨建中的父母会不会把杨建中给他们的钱都给那些跟他们住在一起的孩子,杨建中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每个月指挥给自己的爹娘十块钱,多了没有。

虽然杨建中想要尽一份自己的心意,可是不代表他是个傻子。他本来就很少在父母的身边,感情当然不可能跟一直都留在父母身边说好话哄父母开心的兄弟们更讨父母的欢心。

他自己赚的钱他给父母了那是因为他孝顺,可是如果父母打算用他赚的钱养他的兄弟们好几大家子的话,杨建中也不会答应的。他又不是傻子,不是愚孝的傻子,不可能自己出钱养自己的兄弟好几个家庭的。

他每个月只会给自己的父母十块钱,偶尔的时候会寄一点师父给他们的海鲜干货什么的回老家,但是再多的钱就没有了。

杨建中除了给自己的父母十块钱之外,偶尔的也会给老婆的娘家那边寄十块钱,不过是两三个月寄一次,跟一些海鲜干货或者是一些稀罕的东西寄回去的。也算是替自己的媳妇孝顺父母,但是更多的却没有了。

杨建中每个月给自己的父母十块钱,两三个月给岳父岳母十块钱就已经是他能够尽到的最大的孝心了。有本事,让杨建中的兄弟或者是他岳家的舅子们给啊?

杨建中的妻子也没有觉得杨建中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杨建中能够想到给自己的爹娘寄钱寄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她可不会要求自己的娘家爹妈得跟婆家的公婆一样的待遇。

杨建中是非常的感激自己的师父的,就是因为有师父他们的生活才会这么好的。毕竟退伍兵又不仅仅是他们几个,他退伍之后能够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全都是因为有苏桥这个师父。因为苏桥在培养他们的时候都是尽心尽力的,而且他们还没有出师就已经给他这么高的工资待遇,杨建中要是不领情的话那真的是猪狗不如,是个白眼狼。

苏桥的二徒弟叫林建木,今年27岁,也就是比杨建中小了一岁的年纪。林建木他对于刀功还有火工这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天赋,但是他这个人就比较喜欢做甜点,无论是中式还是西式的甜点,他都非常喜欢做。

自从收了林建木当徒弟以后,苏桥就建立的培养林建木做糕点的能力,所以现在林建木是一个能力非常不错的白案师父。林建木手特别巧,一点都不像是粗枝大叶的男人,他能够把小巧的糕点给捏出来,并不是用模具做的而是他自己一点一点的把糕点的花样给捏出来。

也因为林建木是个男人,所以在做蛋糕的时候他能够自己把鸡蛋液给打发出来,这样就能够让他更方便的制作蛋糕了。

林建木也已经结婚,不过现在只有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个女儿。但是就算第一个孩子是女儿,林建木在师父的影响下也不会觉得生女儿不好。看看他们新娘,13岁就能够考上华国最大的名牌大学,而且18岁就已经大学毕业自己建立了一家私人研究所,现在还跟着他们师父一起去部队,这样的女儿谁不喜欢?

原本林建木的妻子还担心他会自己因为生了个女儿不高兴,但是看到林建木没有不高兴的样子反而看到女儿也依旧这么的高兴、这么喜欢女儿的样子,林建木妻子也非常的感激他的师父和师娘。因为他们把林建木教育的这么好,所以便宜了他这个当媳妇的。

没错,林建木的妻子知道林建木之所以没有嫌弃女儿是因为林建木的师父和师娘而不是林建木的父母的原因。毕竟当初她怀孕的时候,林建木的母亲可是一直都念叨着要她生个儿子,结果她生了个女儿,婆婆对她就不冷不热的。

也幸好她跟丈夫住在北京而不是跟公公婆婆住在老家,不然就因为生了个女儿,她婆婆绝对会使劲儿地磋磨她。林建木的妻子非常的感觉苏桥和暖暖,就是因为他们所以自己的家里才会这么好,而且丈夫也没有因为她生了个女儿就嫌弃她。

苏桥的三徒弟叫王中华,今年26岁。王中华是苏桥四个年纪比较大的徒弟之中唯一一个还没有结婚的,王中华他最擅长做的还是粤菜。他没有结婚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个能够让她心甘情愿娶回家的女人,也没有遇见那个能够让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她身上而不是厨艺身上的女人。

王中华的家里也催促王中华赶紧娶媳妇,可是苏桥却不在意这些。王中华只需要把自己的厨艺给练好就可以了,至于他结不结婚,身为师父的他不会管太多。

结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如果王中华不愿意结婚,他逼着王中华结婚也是对王中华和王中华以后的妻子都不负责。所以苏桥只需要紧盯着王中华的厨艺就可以了,王中华结不结婚都不影响王中华是他的徒弟。

而且对于苏桥来说结不结婚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好比前世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他跟暖暖早早的相遇然后日久生情,或许他会跟自己的姐姐一样到死都没有结婚。

苏桥的第四个徒弟叫周四方,今年25岁,刚刚在苏桥结婚前的一年结了婚,娶的媳妇是北京本地人。不要以为北京全都是大户人家,也是有一些普通的百姓的或者还有农民,所以周四方的这个妻子其实也只不过是农村出来的。

周四方当初相亲的时候原本相的也是北京本地的一个工人之家的女儿,但是那个工人之家的女儿非常的看不起周四方。这个女方和她的家人都觉得周四方是个外乡人,而且还只是个厨师所以很看不起他。

女方跟周四方相亲的时候提出的条件非常的苛刻,说要是周四方要是娶她的话就必须给很丰厚的的聘礼。聘礼需要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和一个收音机,再加上两百块的聘金。

然后还要让周四方入赘到他们家,结婚以后周四方赚的钱都必须上交到岳父岳母的手里,还要帮着女方养弟弟妹妹。周四方和女方结婚后生的孩子,也要跟着女方姓而不是跟周四方姓的。

他们还说结婚以后住的房子必须是周四方提供的,女方家里不会负担。但是就算是这样,周四方他们的孩子也必须跟女方姓而不是跟周四方姓,而且还是所有孩子都跟女方姓,彻彻底底的算周四方入赘。

女方觉得周四方是个外乡人,而他们是北京本地人,周四方能够娶到像她这样条件的北京本地的女孩就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所以提出的条件非常的苛刻。

女方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条件苛刻,完全就不觉得自己要求男方入赘还让男方出那么高的聘礼,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反正在他们看来,身为首都本地人,拥有首都户口的他们就非常的高贵。

但是周四方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随随便便就可以被别人捏在手里揉圆搓扁的性格,所以女方提出了这么苛刻的条件以后周四方就再也不跟女方来往了。

经过这一次之后,周四方就更加谨慎地打听清楚了跟自己相亲的女方的条件以及性格,挑挑拣拣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挑到了现在这个媳妇。

周四方现在的妻子虽然也是北京本地人,但是他们是北京农村的。不过周四方他本来也是农村出来的,不会觉得娶一个农村的媳妇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更何况周四方他自己的师父和师娘全都是农村出来的,但他的师父师娘不还是自己创出了一片天地了吗?

所以周四方娶这个媳妇的时候也是花了他不少的心思的,而且媳妇的性格非常好,她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糟心的事情,在和周四方结了婚以后周四方的妻子也被安排进了附近的工厂去当工人。

周四方他们四个年纪大的三个娶了媳妇,他们的妻子都被安排进了工厂那边去工作。只有还没有结婚的王中华依旧沉迷厨艺不可自拔,没有结婚的打算。

但是为了公平起见,王中华的妹妹也被安排进了工厂那边去工作。王中华的妹妹也是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读书了,能够上完初中还是因为王中华当兵以后的拿到的津贴补贴妹妹,才能够让她坚持读完了初中。

所以在王中华过来北京以后又把妹妹给接到了北京,在陈浔阳的帮助下进入了工厂当工人。但是陈浔阳也不是那种因为这几个人是苏桥的徒弟的家属就会对他们特别的优待的人,王中华他们四个的家人他们在工厂里的待遇和普通的工人都是一样的,并不是特殊。

一开始的时候就跟他们说清楚了,如果谁要是在工作的时候不好好做的话,肯定会被陈浔阳给赶出工厂的,一点情面都不讲的那种。所以这几个人在工厂里也是勤勤恳恳的工作,并没有偷奸耍滑,没有因为走后门进来就不认真工作。

苏桥的四个年纪大的徒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人品性格也都非常不错,他们四个的性格也不全都是一样的。性格最沉稳的是作为大师兄的杨建中,林建木就比较的木讷。王中华的性格就比较的跳脱,性格也是最开朗的一个。周四方的话就比较得沉默寡言,是那种外表看起来很安静好像软柿子一样好捏的性格,但是内里却非常的强硬的那种性格。

这四个已经都是20多岁的成年人了,他们的性格也早就定型。虽然他们的天赋没有那么好,但是因为成年人的自制力,在学习厨艺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好,经过4、5年的时间练习厨艺,现在的他们都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倒是苏桥自己物色的五个徒弟,其中有两个是女孩子,三个是男孩子。

年龄最大的柳月月,今年是已经18岁了。她的家庭也就是北京本地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没有什么好工作家庭比较贫苦的那种,而且因为孩子比较多,所以柳月月这个排在中间不上不下的女孩子就更加的不受重视。

当初柳月月拜苏桥为师的时候就已经跟家里说清楚,她以后跟着苏桥学习厨艺,无论学好还是学坏都跟柳家再也没有关系,柳家也是从苏桥这里拿了一笔钱以后就等于把柳月月给卖了苏桥了。

以后柳月月如果真的出息了,从苏桥这里成长起来成了一名名动一方的大厨,那也跟柳家没关系了。当然如果柳家的人想打秋风,柳月月的师兄弟们可不是好惹的。

首节上一节309/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