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43节

  不过。

  就是这种完全放弃的情况下,没想到又有了意外的收获。

  康明作为首都军区参演的负责人,他可以在两支部队中自由来回,他大晚上溜到了钢七营营地。

  特意把陈军一行给叫了出来,给了大家一点意外惊喜。

  通过亲自去双营部队打听消息,康明得知了这次蓝军的重装合成营,和钢七营一样有武装直升机。

  并且还有两个以上主力坦克连,以及一个重炮连队和电子对抗连。

  剩下的其他部队,没有任何消息。

  “就从暴露的这些部队来说,怎么看起来那么的熟悉呢?”高城哑然道。

  “这哪是熟悉呀,不要太熟好吗?直升机加信息连,还有重装坦克,这不就是我们钢七营的复制版?”满广志哭笑不得。

  “好家伙,光明正大的偷吗?怎么也得跟我们打个招呼吧。”马天祥无语道。

  “合成营的编组方式有很多,山地合成营、重装合成营、中型合成营等等,可根据作战需求来组成,可这坦克加直升机,还真是我们钢七营独一号。”

  陈军被这消息给逗笑了,忍不住带着坏笑调侃道:“就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也整出一个特战排,哈哈。”

  全军官制的基层特战排,钢七营是全军历史上的首创。

  要是第一蓝军旅也抄了。

  那还真有点招笑。

  ……

  至于首都军区这支红军部队,具体是怎么输给蓝军合成营的,蓝军用了哪些比较独特的战术。

  康明大校并没有问出来。

  首先这涉及到机密,不允许向外透露。

  其次首都军区的双营部队一趟下来,就只接触到了这几个连队信息,连蓝军第二道防线都没破,就被干了个稀巴烂,还真没有逼出蓝军几个战术。

  除了这些兵种组成的情报,最劲爆的消息无外乎蓝军合成营的指挥营长,竟然是钢七营的老朋友。

  没错。

  就是当初钢七营代理营长,后面被灰溜溜赶走的孙东平。

  “竟然是咱们的留学海归,还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回想当初孙东平离开的时候,叫嚣着要让陈军知道什么才是合成营,现在竟然真的成为了对手,要是再把他干趴下,陈军还真好奇他还怎么嘴硬。

  “手段挺硬啊,被我们给赶走,没有退役回家,还能在这里干上营长,甚至带起了主力营。”

  高城很惊讶,随后不屑说道:“要是其他人还不好说,如果是他的话,那我们这场对抗肯定稳了。

  我们当初能够把他给赶走,现在一样能够赢他。”

  原本还忐忑的高城,得知是孙东平,立马信心十足。

  “老高,不可大意。”

  马天祥性格相对来说较稳,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孙营长其他方面或许欠缺,带队作战还是很优秀的。

  当初他也是凭借着实力,拿到了代理营长的职务。

  如今在朱日和做蓝军营长,前面能够拿下十八连胜,现在又打赢了十二场,足以证明他的带兵作战能力极强。

  我觉得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否则这一场将会极其艰难。”

  马天祥分析的确实很到位,孙东平虽然太个人主义,而且好大喜功,练兵方面能力是很欠缺。

  可是在带兵作战这方面,手里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的。

  带兵打仗和带兵训练……

  不是一个东西。

  带兵打仗靠的是谋略和战术,以及在遇到各种战况时的应急能力;而带兵训练讲究的是统筹规划和执行能力。

  训不好兵不代表一定打不好仗,两者之间没那么绝对。

  “教导员说的好啊,绝不可轻敌,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很关键,大家下去后,一定要抓紧训练,提高士气保持热度,争取百分百拿下他。”

  陈军在钢七营虽然是副营长,可他更多时候更像是营长,他说的话,也比高城更加管用。

  原本因得知是老朋友孙东平,从而泛起的那一片小波澜。

  随着陈军的话,彻底回归平静。

  ……

  首都战区双营部队结束对抗,再次输了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军。

  接下来就该轮到钢七营上场,对于这个七大军区最后的部队,最后战胜第一蓝军旅的希望。

  全军对于这场战斗的胜负,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连生产班喂猪的,都在讨论这件事。

  如果最终结果是蓝军获胜,那么第一蓝军旅将彻底奠定“王者”地位,成为全军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要是钢七营能够拿下这一战,尽管朱日和基地不会改变,依旧会毫无争议的成为全军磨刀石。

  但是钢七营将就此扬名立万,成为毫无争议的全军第一红军营。

  与第一蓝军旅遥相呼应。

  成为信息化改革的璀璨双子星。

  外界都知道这一战的巨大价值,作为钢七营的军官以及战士们,更知道这一战对他们的意义。

  双方都是出道未尝一败,谁胜谁将成为最强王者。

  钢七营的战意,澎湃如火山爆发。

  三天后。

  第一蓝军旅合成营修整完毕,在全军上百万将士的期待中,正式和钢七营开始了对抗演习。

  这场高手与高手的巅峰对决,最终会鹿死谁手。

  答案很快会揭晓!

  随着钢七营被引导来到演习场,进入到属于红军的阵地,导演部正式和钢七营开始对接。

  有关这次演习的规则和细节,终于告诉了陈军等营部一行人。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真实战场,更突出信息化合成部队作战的特点,这次对抗采用无预案的自主性对抗方式。

  也就是说……

  这场对抗一切都是未知的。

  红蓝双方不知道对方在哪,不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不知道对方的火力配置,不知道对方的阵地位置。

  唯一知道且确认的消息,只有两条相当于没用的。

  首先确认双方都在战场上,彼此的起始点相聚一百公里,具体在哪部署,没有任何的限制。

  其次红军是攻方,蓝军是守方。

  红方只要找到蓝方主阵地,并冲破蓝军部署的层层防御阵线,将主阵地上面的旗帜抢夺到手,就能够获得胜利。

  而蓝方需要守住主阵地两天,不让军旗被抢走就能获得胜利。

  除了这两个信息之外,其他的信息全都是未知的,需要双方自己想办法,去战场上侦查获取。

  无预案虽然代表着更自由,但同时也代表更多的不可控。

  更考验指挥官和战士,现场发挥能力。

  这对于初来乍到的红军来说,注定会变成一场残酷的遭遇战,而且一开局就会天然处于劣势。

  首先蓝军知道红军的部队配置,红军却不知道蓝军的配置。

  蓝军能针对红军配置提前部署,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针对性战术,而红军则没法像蓝军这么做。

  其次蓝军对这里的地形无比熟悉,哪里有什么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作为防守方可以借助这个优势,选取这个地方最好的地势作为防守区,还能找出这里最想要的某些关卡地形,制造陷阱埋伏红军部队。

  等等的优势还有很多。

  蓝军能够把来这里的红军,一个个的打得这么惨,不否认他们的战术体系,还有部队配置足够领先。

  可是这种信息上的不公平,绝对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第315章 大战未起,暗战爆发!

  或许导演部自己心知肚明,蓝军在朱日和基地的主场优势太大,就算赢了也会让蓝军不服气。

  所以才特意在对抗模式上,针对这点做了调整。

  不同于常规的对抗演习,进入战区前会给一定准备时间,可部队一旦拉到演习场,立马就会展开对抗。

  这次对抗分成了两个作战阶段。

  前面一天专门用来临战预热,双方不允许进攻对方,只能在各自的阵地设防,然后派遣侦察部队入场。

  红军可以用这一天时间做文章,把丢掉的先天优势尽可能挽回。

  蓝军则可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寻找有利的位置构筑阵地以及防线,用来阻挡抵御红军的进攻。

  第一阶段的预热工作结束,才会来到第二阶段的正式开战。

  陈军和高城在内的钢七营高层,都很清楚临战预热阶段的重要性,一致认定关乎能否赢下对抗。

  因此。

  当钢七营被导演部裁判引导,进入到属于内蒙古腹地的红军阵地,便马不停蹄的展开了临战准备。

  各连到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找合适位置把部队展开。

  钢七营的八个连队规模庞大,且各个兵种的战斗需求都不同,不可能全部在一个地方安营扎寨。

  等八个连队按需挑选位置部署完,起码会分布到几十平方公里。

  且部属也是很讲究的。

  因为红军在对抗中属于攻方,所以陈军让高城分配下去的布兵方案,更加偏向于快速进攻。

  两个装甲连不至于前线一左一右,呈犄角之势朝向蓝军的那一边。

  以两个装甲连作为基准点,往后退五百米的中间位置,选了一处高坡反斜面,部署钢七营的“能源中心”保障连。

  营部就藏身在保障连其中,让规模庞大的保障连成为最佳掩体。

  保障连不仅人数超过三百,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也很多,体型也很庞大,需要布置大量的大型帐篷。

  营部指挥中心的大型帐篷,在别的连队可能很显眼,在保障连根本就不够看。

  等整个保障连全部完成驻军,左右前后拉起来三四百米的区域,一眼看过去全是各种大帐篷。

  哪怕蓝军的侦察兵摸过来,又或者是天上无人机来侦查。

首节上一节343/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