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合成旅 第333节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待了这么长时间收获很可观。

  各种因为国内信息部队发展,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不可避免的会有走弯或差点走弯的地方。

  陈军及时发现并开始纠正,为将来的良好发展做好铺垫。

  让陈军脑壳痛的问题,主要还是在设备。

  首先肯定是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了绝对主力的无人机。

  现在陈军已经让自己的父亲,在外面想办法去搞定小型无人机,看能不能凭着金钱上面的优势,比大疆更早一步研究出,中国的首批小型无人机。

  可小型无人机有太多技术壁垒,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拿出合格产品,甚至从国外进口都没用。

  一个是国外也没有成功的,足以用到战场上的小型无人机。

  另一个就是对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一直对中国实行的各种管控,就算是有也没有办法搞过来。

  未来主宰战场的小型无人机,最快恐怕也得再等个一两年。

  不过。

  小型无人机暂时没有办法搞到,但是大型无人机现在已经很普及,国内也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

  比如西北大学研制的ASN-206多用途无人机,搭载有实时视频侦查系统,和四缸二冲程活塞发动机。

  又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一九九四年研制的长虹一号。

  首次实现了五百公里作战半径,高空视频实时侦查的相关技术,填补了中程无人空中侦查的空白。

  还有即将研制成功的翼龙一号,更是一款标准的多功能侦察无人机。

  这些体型硕大的大型无人侦察机,虽然没办法像小型侦察机那样,猎装到单兵产生极大破坏力。

  但是就高空侦察这一点来说,绝对比小型侦察机更加优秀。

  而合成部队的各种战术体系中,侦查是最为关键的核心点,决定了合成部队的战斗力上限。

  既然现在搞不到小型无人机,陈军就想把大型无人机加入进来。

  只要有了无人机的高空侦察,再搭配地面的特种兵和信息营电子战,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侦查打击闭环。

  钢七营的综合战斗力,起码能在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三十。

  就是在信息连待了八天时间,陈军对搞无人机加入到合成营的想法,才会变得愈发的迫不及待。

  所以在考察完的当天,陈军就立马写了一份报告。

  从合成营的战术思想起步,到未来的战场态势发展,以及目前急迫的需求,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

  这份报告交给团里面,由团里一级级往上面送,大概需要个几天时间。

  上面首长会不会答应陈军的申请,给钢七营配上一架侦察无人机,陈军心里还真没有底。

  只是该做的他已经做了,实在不行到时候再想办法。

  除了无人机这个急迫需求外,还有就是升级通讯车、指挥车、雷达车等等,希望能够用到最新技术。

  这同样得向上面打报告申请,上面给不给同样是未知数。

  就是未知太多,陈军才头疼。

  如果时间线往后拉十年,以陈军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这种设备升级就是小事,部队分分钟就能解决。

  奈何现在只是一九九九年初,高科技设备军队真的很稀缺。

  军区级的单位都在等着排队,钢七营这一个区区的营级小单位,却要和各大军区甚至是战区竞争。

  可想难度有多大。

  上面的首长即便再看重钢七营,他也得考虑整个战区的平衡发展,不可能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

  配发给钢七营的每一件装备,上面都得做各方面的考究。

  因此。

  申请实在是下不来,陈军也能理解。

  不过无人机和最新装备下不来,陈军确实是能够理解,但是另外的申请,陈军可是提了强烈要求。

  那就是申请计算机更新迭代,而且是不少于半年更新一次。

  计算机这玩意更新迭代很快,升级的速度基本上是几个月就是一代,每次迭代电脑性能都会大跨越。

  陈军还想着研发指挥系统,计算机的性能就必须得到保证。

  这次申请上去要是没批下来,那陈军可是真要急眼的,逼急了直接跑到军区去找首长要。

  毕竟是为了部队的发展,首长也不会拿陈军怎么样。

  ……

  信息营回来整理各种申请报告,陈军整整用了两天时间,搞得头皮发麻,整个人都压抑了。

  于是接下来就来到了“老家”,这里的问题最少全当是放松透气。

  特七连是钢七连的完整连续,除了名字前面变了一个字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完整的传承了下来。

  这个陈军一步步改造的连队,可以说是陈军最得意的作品。

  如今各方面已经成型的特七连,连对战士们的素质都非常的全面,随时可以应对营里面的各种需求。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钢七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七连,七连就能变成一个什么样的连。

  最早是侦察连,中间是合成连,现在是特侦连,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连,全凭钢七营的需求。

  因为之前扩编了一个步兵连,钢七营有了足够的装甲步兵基础。

  所以陈军这次回到自己的老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考量之后,决定对特七连进行提前改造。

  合成团有一个标准的步兵营,基本已经能够满足他的需求。

  毕竟是突击合成营编制。

  未来即便是扩编为合成团,编制大概率会变成为重装合成团,肯定也还是需要一个合成营,走快战为主的突击路线,战斗风格主打的是匕首般的精准刺杀。

  所以七连未来更合适的路线,肯定是功能更加全面的“特战营”,而不是重新回到装甲步兵营。

  而且陈军的野心不仅如此,还想要七连变得更加牛逼。

  不仅要是特种兵,还要是装甲部队。

  装甲步兵营做得到的事情,特战营能够做到,装甲步兵营做不到的事情,特战营也能够做到。

  脑洞大开的将两者进行整合,创造性的打造出全球唯一兵种

  装甲特种兵!

  虽说这个想法非常的疯狂,做起来的难度肯定非常大,但是两者属于同根,并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有可能,那就可以尝试。

  这就是陈军的想法!

  要是真能把装甲特种兵,这个脑洞大开的兵种打造出来。

  让特种兵既拥有强悍的单兵能力,又拥有装甲步兵的集群作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一群特种兵开着装甲车冲进战场,操着重型迫击炮一顿轰……

  这样的部队一旦投入到战场,所能够展现出来战斗力会有多恐怖……

  陈军都不敢想!

  为了完成自己这个“狂想”,将想象尽可能的变成真实,没什么大问题的七连,陈军足足呆了一个星期。

  经过这一个星期的日夜奋战,陈军总算是写出了满意的训练大纲。

  为了能够更好的植入特战属性,陈军更是向团里面打报告申请,让拓永刚成为钢七营的副连长。

  由他来亲自负责这项脑洞大开,全世界仅此一份的“大工程”。

第307章 解决保障连的“大麻烦”

  拓永刚本就有上尉军衔,担任七连副连长绰绰有余,且副连长不是连首长,不会影响他领导特战排。

  而特战排空出来的排长职位,特战排随便挑一个都能担任。

  要知道特战排可是全军官排,并且还是整个首都战区,甚至是全军范围之内,惟一的基层全军官排。

  总参直属A大队才有的特权,放到基层部队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陈军提拔拓永刚上来做副连长,想要把七连打造成独一号的装甲特种兵,究竟能不能成他心里也没底。

  一切只能等半年后的出山!

  特七连这边的精修工作稳步结束,陈军接着就来到了人数最多,园区占地面积最广的保障连。

  最开始的工兵保障连配置方案中,这个连的人数就达到了230之巨。

  妥妥的加强连。

  后面钢七营正式落地并扩编,又加入了三个满编连和一个导弹排,规模等于是扩大了三分之一。

  为了继续做好相应保障工作,保障连也同步进行了补充。

  如今的保障连规模更加庞大,各种车辆加起来超过百台,总人数更是已经突破了三百大关。

  这足以抵得上三个常规连的兵力,已经都快没法用加强连来形容。

  用“准营级”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陈军之前没有深入基层体会,对保障连的人数和装备只有个数字,并没有觉得有太多的问题。

  可如今亲自跑到保障连,第一眼的感觉就不太妙。

  因为陈军个人工作实在太多,最近半年都是在到处跑,营里面的工作会议,基本上没怎么参加。

  这就导致除了熟人之外,新来的连长陈军几乎都不熟。

  保障连连长就是其一。

  当看到身高只有一米七左右,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却遮不住黑眼圈的连长许志强。

  陈军一看就知道保障连,现在肯定是出了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否则就钢七营如今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整体风气之下,作为保障连的连长,不可能一副透支过度的憔悴样。

  之所以会变得如此的憔悴,要么就是个人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工作量实在太大。

  只有这两种可能。

  因为能够进入钢七营的军官,尤其是一连之长的主官,都是有抱负有野心的,不可能偷奸耍滑摸鱼。

  “许连长,你这精气神不行啊,难道是生病了吗?”

  陈军能看出许志强没有生病,不过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用于解释原因,特意给他找了个借口。

  “报告副营长,没,我没病,你别看我瘦,其实我身体好着呢,就像那话说的,瘦是瘦筋骨肉,干起活来像猛兽,工作强度再大我也能撑得住。”

首节上一节333/42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