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将阵地上一挺马克沁重机枪,正副射手都打到抬不起头来。
可在下一秒之后,他因为倒车而暴露出来的侧翼,就被一串机枪子弹击中,战车后退的动作,还有机枪火力也忽然间就停了下来。
懵逼了一两秒后,白石次男他才是反应了过来,那一串子弹应该是钢芯子弹,已经能打穿豆丁战车薄薄的装甲。
现在豆丁战车中的人员,现在搞不好又是全部战死了……
哪怕极短时间里本方两辆坦克被干掉,手下伤亡了二十几人的情况,已经让白石次男反应过来,阵地上的对手准备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可是此战不容失败的他依然没有放弃,挥舞的武士刀杀猪一样的大喊起来:“全が攻する(全军进攻)~”
说是全军继续进攻,
大量鬼子端着刺刀冲锋的时候,也知道尽量分散躲开机枪火力,同时还时不时开枪对着阵地上反击。
后方所有的轻重机枪、掷弹筒等装备,也全力开火配合着进行火力压制。
然而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多么好。
主要是在当前距离上,鬼子老兵在三百米外都能爆头的对射优势,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来。
反而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和冲锋枪,自动武器速射上的优势被完美利用了出来。
一时间好些精锐的鬼子拉动枪栓,才来得及招呼出一枪,就被阵地上的一梭子子弹直接放倒在地。
算是提前好几年,让这些鬼子体会到了与大兵们战斗时,那一种猛烈火力的压制。
同时,阵地上博叔带领的狙击班,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一个个机枪手和掷弹筒操作人员,纷纷死在了他们的枪下,让压制火力大大减少。
不过要说让鬼子们最绝望的地方,还是好些鬼子承受着伤亡,拼死冲到了阵地的二三十米之前。
忽然之间,脚下就是爆起了一团小小的火光,居然被一发从地面招呼出来的子弹,打穿了脚掌。
其实他们踩中了的东西,是昨天晚上胡彪他们布置的子弹雷。
所谓的子弹雷,这玩意说起来其实也简单,就是胡彪他们在地上挖了一个浅浅的小坑,将一发子弹塞进了小竹筒后埋了进去。
子弹下面有着一根铁钉,弹头上面有着一块薄薄的木板,木板上覆盖了一层薄薄泥沙。
等于鬼子只要一脚踩中,向下踩踏的力量,就能够成功压着铁钉撞击在底火上,触发子弹飞出。
没有了枪膛的加速后,弹头的威力自然是会小一些,不过依然能够在击穿了薄薄的木板后,又射穿鬼子的脚底板。
毕竟昨天打扫战场时,胡彪他们可是缴获了不少鬼子6.5毫米口径的友坂子弹。
这种子弹的穿透力,比起7.92毫米口径的圆头子弹可强多了。
这种子弹雷,在二战时期的德英苏等军队都有应用,不过算是被隔壁猴子在大兵身上,用出了大名。
二战东方战场上,子弹雷的使用却是极少。
不过当胡彪他们今天率先使用了一次后,相信今后与鬼子的战争中就不一样了,会有更多国人学会这种手段。
也算是胡彪他们这些现代人,总算是为这场战争送给鬼子的一份礼物。
而在猝不及防中,脚底板被射穿的鬼子倒也不至于立刻丧命。
可在陡然吃痛下他们就算没有马上倒地,也成了最好的一个靶子,转眼就被阵地上的子弹击杀。
连续看到本方多人陡然中招后,剩下的鬼子冲了不是,留在原地也不是。
因为他们此刻左右没有遮挡,手上的三八大盖又打不过对面的自动和半自动火力,一时间很是有些进退失据了起来……
第66章 血色的一天
……一个见过血、手上有着小鬼子性命的老兵,他们伤愈归队后的战斗力,起码等于两三个久经训练的精锐新兵,都属于宝贝疙瘩。
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军官都知道。
可是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很多作战勇敢而受伤的战士,因为鬼子飞机和炮兵的封锁,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把他们送下去。
以至于重伤熬成了致命伤,然后就熬死在了阵地上……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在那一辆八九式坦克侧翻后,不过是战斗了五六分钟的时间。
白石次男麾下的一个完整中队,就已经是伤亡了八九十人之多,算是报废了一个多小队了。
虽然兵力上还剩下了大半,但是白石次男大尉很是无奈地知道一点:
对手早就布置了一个陷阱,本次的进攻根本无法打下阵地,要是继续的话反而会出现巨大伤亡。
“撤退~”带着巨大的不甘,他在嘴里发出了这样的一个命令来。
随着这样一个命令的发出,也代表着他飞黄腾达的梦想,算是还没有开始就彻底结束。
因为在身后的位置上,据说联队长阁下还在观战了;自己如此拙劣的表现,一定让对方失望透顶。
别说什么升官发财,不被逼着剖腹白石次男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想到了这样一点后,这个敦贺地区乡下铁匠家的小儿子,就像是被抽掉了所有的精气神……
“停手、所有人停手,节省子弹;马上转移,不要留在原来的地方了。”
等到鬼子退到了两百米之外后,黑星提着捷克式轻机枪在一溜烟转移的同时,在嘴里吼出了这样一句。
脸上的表情又是过瘾,又是有些发愁,反正很是有些复杂。
怎么说了?大概有两个原因。
其一,刚才的战斗确实很爽,密集的子弹把鬼子像是兔子一样的一一放倒,让他们精准的枪法有点派不上用场。
可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子弹消耗得太快了一些。
光是他手上的这一挺捷克式,就干掉了6个半弹匣,消耗了差不多130发7.92毫米口径尖头子弹。
而其他的每一支冲锋枪、重机枪,消耗的子弹数量只能是更多;以阵地上的弹药储备,搞不好一次战斗就干掉了四五分之一。
今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知道鬼子还会进行多少次进攻了。
偏偏只要到了白天之后,因为有着鬼子炮兵气球的存在,后方想要送弹药上来都会遭到他们炮火轰炸,阵地上几乎是得不到任何补给。
不节省一点子弹,怕是支撑不到天黑的时候。
在想到了这一点的时候,黑星忍不住看了一眼最多漂浮在两三公里外,让他们行动无所遁形的鬼子热气球。
嘴里狠狠地骂出了一句:“特么!老子迟早把你这破玩意给打下来。”
若是换成现代位面,这玩意敢升空就是送菜;但是在这个年头,以国军中数量有限的高射机枪,根本不可能弄到一挺。
其二,他们借着昨天晚上的布置,刚刚打出了一场漂亮的防守战;可惜就算如此,阵地上也是伤亡了十来人之多。
具体一点,就是五死三重伤,轻伤应该有十几个。
不过因为轻伤不太影响战斗力,他就没有过多地关注这样一点。
然后问题来了,战争的本质还是硬实力上的碰撞;关键还是在武器装备,兵员素质、战斗意志等。
他们除了战斗意志不输鬼子,其他什么都比不过。
他们昨天晚上准备的种种手段再好,也就只能坑鬼子一次而已。
等到鬼子们一一熟悉了他们的套路后,那么后续的每一次进攻,都是毫无花哨的硬仗;三连的弟兄们,也会有着更多的伤亡出现……
******
不得不说,黑星这个PLA的老兵眼光还是不错,对他们当前的境况有着清晰认知。
可惜就算有着清晰认知,不代表就能够找出应对的办法。
这不!他们才是钻进了防炮洞中,那些不用担心误伤本方人员的鬼子92式样步兵炮,就已经开火了。
炮弹没有落在了阵地上,而是纷纷落在了阵地外面。
当然不是因为小鬼子的炮兵,居然把炮弹都打偏了。
而是想要用炮弹在阵地前洗一次,将他们提前布置的反坦克陷阱、子弹雷这些,一一地清理掉。
也正是如此,很快之后就有着更大口径的炮弹,不断落在了阵地前。
将阵地前炸的泥沙飞溅的同时,数量不多的反坦克陷阱一一显露了出来,数量众多的子弹雷,更是直接报废了八九成。
最终,在一场持续了20分钟左右的炮击过后。
黑星从防炮洞中钻出来一看,就无奈地发现接下来的战斗中,估计是指望不上阵地前的布置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趁着鬼子还没有发起攻击,胡彪他们才来得及给伤员们处理伤口。
主要是他们修建的防炮洞,每一个的面积都非常有限,勉强可以挤进去三个人;钻进里面后,根本就没有空间包扎伤员。
结果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三个重伤员因为耽搁了一下,现在已经咽气了一个。
剩下的两个重伤员,在条件有限之下他们能做的也不多。
只能用提前准备,一些煮过的布条给伤员包扎一下;再每人喂上一粒口服青霉素,把他们转移到了后面一点的寺庙中。
伤势严重的他们能不能坚持到晚上,坚持到可以被送下阵地的时候;
被送到了战地医院后,又能不能幸运地得到医治,最终成功地活下来这些,坦白说只能看这两个弟兄运气好不好了?
做完了这样一切后,黑星对着胡彪担心地问出一句:
“老胡,我们阵地前的布置全完犊子了,接下来的伤亡估计会越来越大,怎么办?”
胡彪闻言后,恨恨地吐了一口唾沫:“还能怎么办,打仗这事情说白了还是靠实力,其他手段只能是辅助。
熬过这样一个白天再说其他,不然就是想要换防都不行,打仗就是这样……”
胡彪嘴里的话都没有说完,忽然就停止了下来。
那是因为他不经意间看到对面的天空中,远远地出现了几个黑点,正在迅速向着这边靠近中。那玩意一看就是飞机。
在大战两月后,国军的空军不说损失殆尽,但几乎也在魔都上空绝迹。
所以这些忽然出现,并且从魔都外海方向飞来的飞机,除了是小鬼子的空中力量之外没有其他可能。
回想起了上次遭遇空袭的惨状,本能之中胡彪这货的头皮都发麻起来,嘴里拼命地大喊了起来:
“快,去几个人把火堆给点起来,其他人立刻进防炮洞。”
这种时候点起火堆,当然不是给鬼子飞机标注轰炸地点,而是有着一些其他用处。
在喊话的时候,胡彪就匆匆冲向了最近一个柴火堆,擦亮了一根火柴后,点燃了柴火堆中一团沾染了煤油的破布。
这些昨天晚上准备好的柴火堆,因为淋过水和煤油的原因有些湿润,被引燃之后立刻向上升起了滚滚浓烟。
而当胡彪在忙活的时候,阵地上另外几个柴火堆也被点燃了。
他们升腾而起的黑烟,立刻在阵地上空给交织了起来,形成了一片低空的黑云。
这一片黑云,就是胡彪他们在没有丝毫防空火力的情况下,针对鬼子飞机的扫射和轰炸,当前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第67章 毒气弹
……在整个二战中,使用毒气和生化武器最多的就是鬼子,而他们基本上都是用在了中华战场上。
为什么?一是鬼子没有人性,二是他们觉得好用。
因为我们当时还是一个农业国,军队中防毒面具的数量相当稀少,更不具备毒气反击能力。